雖然這篇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出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出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出路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黃捷 高雄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上半年地方服務篇 接續上一篇議會問政篇,地方服務也是我工作的重心,我們多數時間都在處理陳情案、會勘、公聽會和各種地方活動中蒐集大家的意見。 捷辦團隊雖然才六個人,不過陳情案截至8/11止共處理了1055件,感謝市民的信任才讓我們有服務的機會,也感謝支持者常來服...
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出路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上半年地方服務篇
接續上一篇議會問政篇,地方服務也是我工作的重心,我們多數時間都在處理陳情案、會勘、公聽會和各種地方活動中蒐集大家的意見。
捷辦團隊雖然才六個人,不過陳情案截至8/11止共處理了1055件,感謝市民的信任才讓我們有服務的機會,也感謝支持者常來服務處打氣和餵食,讓捷辦四界走傱時除了持續曬黑也持續在長胖長壯。
這半年的服務歷程如下,除了推動鳳山的人行道、機車路權、公共腳踏車及軌道建設等人本交通議題之外,我也認識了更多心理健康、精神衛生相關領域的夥伴,希望未來能更加著力於此。
當然,各個產業的勞動權益、性平、污染防治及鳳山的發展等也是我始終努力不懈的目標,還有很多正在處理的議題及合作的團體,就不一一列舉。若在服務上有漏掉及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反映指教!
🚥109年會勘場次→道路交通水利安全相關
01.21 鳳山區八德路與文中街交叉路口,人行道無障礙斜坡石墩改善。
03.17 鳳山區大東藝術中心鳳山溪旁人行道機車嚴重違規騎乘影響人行改善。
03.12 鳳山區五甲二路與錦田路口待轉區旁水溝蓋坑洞造成行車危險,請相關單位移除或與路面齊平改善。
03.25 鳳山區經武路(原維新陸橋)人行道加強標線警示提醒汽機車用路人改善。
04.07 鳳山區裕昌街與中興街口設置減速條或反射鏡等交通改善設施。
04.22 鳳山區中孝、文福、文衡、文英、忠誠、文德里等8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4.22 鳳山區瑞竹、三民、新興、縣衙、文華里等9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5.08 鳳山區建國路一段259號旁道路徵收寬度界線疑義。
05.08 鳳山區新富路399巷10號前設置減速條或其他交通改善設施。
05.15 鳳山區新強、國隆、保安、南和里等6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5.15 鳳山區光遠路與瑞竹路口開放機車直接左轉(待公路總局評估)
05.18 鳳山區興仁、東門、瑞興里共4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5.22 鳳山區生明里黃埔新村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6.08 鳳山區經武路與博愛路539巷路口橋墩改善。
06.09 鳳山區鎮北國小後門Ubike設置位置調整。
06.22 鳳山區中崙五路、保南二路道路破損嚴重重新刨鋪改善。
06.22 鳳山區南成里保成一路道路破損嚴重重新刨鋪改善。
06.30 鳳山區國富路21巷5弄排水溝環境髒亂問題。
07.01 鳳山區保成一路鳳山溪旁人行道增設涼亭、變更樹種以及板車路邊停放造成交通危害等改善。
07.07 鳳山區中崙一路與中崙路交叉口時常發生事故,交通號誌調整改善。
07.08 鳳山區光華路左右兩側人行道無障礙設施改善。
07.09、7/23 鳳山區台88下方(過埤路)與過埤路112巷口待轉區與直行車碰撞改善。
07.28 鳳山區凱旋路與鳳頂路開方機車直接左轉(待標線標誌調整完成後開放)
07.28 鳳山區中崙一路與油管路開放機車直接左轉(尚不施行)。
07.30 鳳山區福誠一街與三誠路號誌設置。
07.31 鳳山區立人街9巷(大東公園旁)因汽機車與腳踏車占用道路嚴重,導致出入公園常與車輛爭道造成不便,建請劃設紅線改善。
08.07 鳳山區文衡路與文濱路釐清人行道與退縮地界做為違規停車重點取締拖吊路段。
📣參與各類會議,促進市府與民眾雙向溝通
12.27 鐵路地下化園道開闢工程:自行車道規劃辦法
12.31 居住正義的具體實踐:高雄市社會住宅的擘畫及展望
01.17 委辦與補助民間單位社工薪資說明會
03.14 鳳山區國光里公6公園景觀改善公園第一次說明會
04.14 消防救護車傷病患後送醫院規範研擬公聽會
04.06 橋頭科學園區開發計畫第二階段環評健康風險評估規劃說明會
04.15 鳳山水庫浮動式太陽光電新建工程說明會
04.16 仁武焚化廠修建營運移轉ROT案說明會
05.05 未登工廠納管輔導計畫說明會(大寮場)
05.06 高雄翠華路鐵路園道官方說明會
06.23 精神障礙者家庭救助之道公聽會
06.24 保存中崎有機農場、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修法公聽會
06.30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第二階段環評說明會暨健康風險評估規劃及範疇說明會
07.03 台糖公司土地招商說明會第一場
07.04 鳳山區國光里公6公園景觀改善工程說明會
07.08 鳳山衛武營國際文化特區公聽會
07.09 推動高澎屏城市觀光聯盟公聽會
07.17 軌道系統沿線的聯合開發及TOD運作策略公聽會
07.17 遊說法宣導說明會
07.25 輕軌二階工程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里民說明會
07.29 高雄市面對國際化的挑戰公聽會
08.12 高雄青年就業公聽會
👍積極主協辦與參與活動,交流推廣議題不遺餘力
12.10 沒有圍牆的監獄:維吾爾的今天特展(2019.12.10-2020.1.10)
01.07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碩士班議會參訪團交流
01.08 美國University of St. Thomas at Houston參訪團演講
01.08 香港區議員來訪交流
01.09 《假孔子之名》紀錄片放映暨導演映後座談
01.14 東海大學台灣選後政局展望座談會
01.20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國家領導研習營演講
01.30 新加坡駐台辦事處邱俊育副代表來訪交流
02.13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雨修來訪交流
02.22 打狗台語開講會
02.28 228事件73周年追思紀念儀式
03.05 台師大愛洛生活節演講【市議員與你談性平教育】
03.08 228台語歌詩文化節
03.08 拜訪台南芒果遊戲交流
03.18 中正大學酷斯拉社演講
03.18 參訪嘉義Gisneyland諸羅部屋
03.25 樹德科大演講【性別平權的推動】
03.26 拜訪兒童遊戲設備發展協會
03.27 參訪高雄港務公司污染防治設備
03.27 參訪見城館與左營建業新村以住代護
03.31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演講
04.07 衛生局心衛中心主任交流疫情期間輔導措施
04.24 會考會不會考直播:技職與升學 FT.黃偉翔、林凱衡
05.01 會考會不會考直播:技職教育的多元出路 FT. 高鈺婷
05.08 會考會不會考直播:走自己的路之姐妹談心趴 FT.黃蓉
05.17 第六屆台南粉紅點直播
05.17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春祭臺灣兵
05.20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報告評審
05.21 中山大學政經系演講
05.29 東海大學學生議會名人講堂
06.02 中山大學台灣當代政治發展課程演講
06.05 東海政治系高雄座談
06.14 舉辦選後家內衝突團體諮詢
07.02 高雄中學高二課堂分享
07.14 高雄市溪埔國中職業達人講座
07.16 拜訪阮綜合精神科醫師林奕萱
07.17 台大政治營演講
07.20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加藤英次來訪交流
07.21 凱旋醫院精神疾病去汙名化活動
07.21 參觀社工展
07.21 參訪大同社會住宅
另外,捷辦也定期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及心理諮詢服務,並和心靈角落辦多場《小柔的最後一天》情境式桌遊體驗。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npp/
🖥 Youtube:https://npptw.org/nJWmqB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230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出路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也曾經認真想過移民,離開香港。那是大概兩年前的事情。
2014年8月底,我作為「十八學者方案」倡議人,獲邀到深圳參與政改座談會。香港人應該還記得,那一場根本不是座談會,而是訓話會;京官們趾氣高揚的神情,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會上,京官們大放厥詞,預視北京已準備好和香港人攤牌,人大決定將會落閘。
座談會完結後,我跟隨大隊乘車回香港,當旅遊巴穿過口岸,進入香港邊境禁區之時,心𥚃突然泛起一種陌生的感覺,這是香港嗎?這還是我心目中的香港嗎?當時心𥚃想,香港的民主,恐怕沒有希望了,面對政改破局,我感到身心俱疲,於是想到不如離開香港,重新到另一個地方,也許是一個出路?我是一個學者,要跑到其他地方例如台灣和新加坡,應該不會太困難吧?
這是我第一次產生離開香港的念頭,也是唯一也非常短暫的一次。當旅遊巴到達九龍塘,雙腳重新踏足香港的土地後,一股實在的感覺湧上心頭,離開香港的念頭就消散了 ── 我不想走,為什麼我們香港人要走?
面對困局,沈重的無力感令人窒息,想離開是很自然的事情,也許亦是相當理性的選擇。但我敲問自己的靈魂,我忿氣嗎?當時我的答案是,我不忿氣,所以要留下來。回家後,立即把心裏所想寫下來,這篇文章就是《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人大831決定後,我常常把這一句話掛在口邊:如果不願移民、如果不願投降、如果不願沉默,香港人別無選擇,只能咬緊牙關頂下去。這兩年來,由堅決終結「十八學者方案」、支持否決政改,到要搞《香港革新論》、發表《香港前途決議文》,明箭暗箭四方八面而來,身邊很多前輩朋友不表認同,甚至認為我正走上不歸路;但他們大抵不會明白,我這樣做只因為我不忿氣,為香港不忿氣。
香港今天好像沒有出路,如果你心灰意冷,就走吧,就放棄吧;但如果你不忿氣,就留下來吧,就撐下去吧。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是側田的《命硬》:
「這種堅決無人可比
看戰事多悠長
亦決心打到尾 心不死」
我每天都在想,如果有天香港人能夠把局面扭轉過來,就是靠著這一口氣吧。
【#香港革新論文章】
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
── 香港前途宣言
/ 方志恒 Brian (《香港革新論》主編)
____________________
【編按:政治學者方志恒與二十多位年輕人合著新書《香港革新論》,探討後政改時代的香港前途。本文為該書綱領。】
在後政改時代,我城到底何去何從?
1980年代的「民主回歸論」,設想中國大陸在經濟改革後,會逐步走上政治開明之路;同時寄希望於港陸之間的良性互動,會為香港帶來更大的民主空間 — 這是香港前途的「第一種想像」。
2012年以來,「獨立建國論」興起,從城邦建國,到香港獨立,都設想了中共政權即將崩潰,令香港可以擺脫北京控制,自決政治未來 — 這是香港前途的「第二種想像」。
2015年,當「第一種想像」被8.31人大決定無情地壓垮了,而「第二種想像」卻仿似是未知的政治預言之時,結合了威權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天朝宗主,已經全面壓境席捲我城 — 我城已處於存亡之秋,難道我們仍然只能囿於這兩種想像,坐看我城崩塌?
今天,香港人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必須重新認識、反省及喚醒我城靈魂,為香港前途思考出路,建構「第三種想像」1。
【自由靈魂 主體意識】
香港,是時代選中的「自由之地」。上世紀以來,香港一直是華人尋找新天與安身立命的地方,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華人追求自由、擺脫暴政的夢想。香港故事,就是華人在亂世之中,用血和淚所書寫的自由故事 — 我城因自由而立,傳承了「自由靈魂」,拒絕認命的靈魂。
1970年代起,在港英政府的懷柔管治下,香港逐步建立起健全法制、廉潔政府、公平選舉、金融市場等現代化制度,由此塑造了自由、法治、廉潔、公平競爭、誠信透明等「在地核心價值」,構成了「香港主體性」的最重要內涵,並透過1980年代制定的《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全面鞏固下來。1997年主權移交後,從反對23條到反對國教等歷次「核心價值保衛戰」中,香港人透過共同的抗爭經歷,進一步產生了抵抗他者、守護我城的「主體意識」。
香港人與大陸人,固然擁有血緣、文化及歷史上的共同淵源,但香港人的「主體意識」,根本體現在一種對我城核心價值的認同 — 任何香港居民,無論什麼時候來到香港,只要認同香港這片土地、認同香港核心價值,就是香港人。
【香港我城 民主自治】
港英時代,在倫敦的「在地管治」傳統下,香港一直保持相當的自主性,並在二戰後逐步建立起各種的政治和經濟自治權,成為一個事實上的「自治共同體」;而香港作為「自治共同體」的事實地位,亦在1980年代透過《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在法律上正式成文化,成為1997年主權移交後香港的憲制基礎。正視我城的「自治共同體」地位,是處理任何公共政策的基本前提。
香港,依目前憲制地位,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按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社會當前的最大共識,並非尋求改變目前憲制地位,而是爭取實現「民主自治」 — 我們所追求的民主政制,必須產生一個全面代表香港人的政治首長,最大程度地讓香港人按自治原則,自行管理香港事務;而在民主政制以外,我們更需要尋求「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建立植根於社會的自治意識。
香港人的當前首務,是以「民主自治」意識,充實一國兩制界定港陸關係;至於「未來民主中國」的問題,則需要兩岸四地及全球華人,發揮智慧共同處理。
【革新保港 時代綱領】
香港人與大陸人,理應在各自體制之下,努力改善民眾生活,並謀求港陸兩地相互尊重和平共存之道。但近年北京走向「天朝主義」,駐港機構加緊干預香港的自治事務,以無孔不入的國家機器為槓桿,將香港推向「選舉專制政體」,各種「政治操控」包括選舉操控、媒體操控、政治檢控及統戰滲透等等籠罩我城,令一國兩制名存實亡,核心價值面臨崩潰。
如何應對「中國因素」— 一個結合威權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天朝宗主,是我們這一代香港人的時代挑戰。
要回應時代挑戰,香港人必須莊敬自強,我們毋須緬懷昔日殖民宗主的懷柔管治,更不應寄望當今天朝宗主會寬容慈悲 — 唯有香港人的「主體意識」,才是實現「民主自治」的最重要基礎。
要回應時代挑戰,香港人必須喚醒我城的「自由靈魂」,以力挽狂瀾於既倒。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不能再局限於爭取普選制度,而必須擴大至在社會各層面在地捍衛核心價值 — 不論專業界別或社區組織、大專院校或中小學、公營部門或私人企業,都是香港人捍衛核心價值的戰場。
要回應時代挑戰,香港必須有全面代表香港人「主體意識」的政治力量,走「革新保港」的現實政治路線,以發動「在地抗爭」為經、以加強「香港優勢」為緯,立足公民社會全力爭取「民主自治」 — 即一方面深入社會各界建立「在地群眾組織」,並以「公民社會聯線作戰」、「社會包圍政權」的方式,建立植根於公民社會的「新本土民主運動」,在地抵抗國家機器的「政治操控」;另一方面則要發揮「以小制大」的生存智慧,動員民間力量推動我城的優勢產業、區域網絡、國際影響力及文化軟實力,以擴大香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優勢,為港陸博弈創造有利條件。
【二○四七 永續自治】
香港人不但要爭朝夕,也要爭千秋。香港按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由1997年起維持50年不變。換句話說,繼上世紀1980年代爭論1997年的「一次前途問題」後,香港即將再次面對前途問題—即2047年後,香港憲制地位何去何從的「二次前途問題」。
面對即將浮現的「二次前途問題」,香港人的「主體意識」,將是守護我城自治地位的最後防線 — 香港人必須建構和捍衛我城的「主體性」,爭取實現超越2047年的「永續自治」。
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續自治,是凝聚港人為香港前途而戰的時代綱領。
【昂首闊步 我走我路】
1980年代初,鄧小平一手實行改革開放,一手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台灣陷於風雨飄搖。1984年,鄧小平更加委託李光耀,前往台灣向蔣經國勸降。
當時李光耀向蔣經國說:「你現在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就是接受鄧小平的條件,跟中共和好;另外一條路就是走你老爸的路,就是反共到底。」
但蔣經國斷然回絕:「光耀兄你搞錯了,我還有第三個選擇,走我自己的路!」2
今天,香港人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也要昂首走我們自己的路,為香港前途戰鬥到底。
註:
1 香港前途的三種想像之說法,靈感來自吳介民教授的「第三種中國想像」。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新北市: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2 黃創夏:〈那一年,李光耀逼台灣投降中國……〉,《中時部落格》,2015年3月24日。
【延伸閱讀】
香港「自治共同體」 ── 對左翼論者的一些回應
/ 鄺健銘(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
/ 何俊霆(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理論碩士)
https://goo.gl/ESJ8tO
港式雙首長制 ── 拉闊民主自治想像的政制方案
/ 房吉祥(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博士)
https://goo.gl/tayhWA
不羈放縱愛自由 ── 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
/ 鄺健銘(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
https://goo.gl/UMu6z6
普選以外,更需在地抵抗政治操控 ── 選舉專制政體下的新本土民主運動
/ 周日東(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碩士)
/ 雷浩昌(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研究員)
https://goo.gl/A5VnQ0
捍衛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是捍衛香港 ── 剖析港陸之間的利害關係
/ 易汶健(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哲學碩士)
https://goo.gl/WBchbU
-------------------------------------------------------------
想睇更多香港政治新聞和評論,即LIKE《香港革新論》
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訂購《香港革新論》
內容簡介:https://goo.gl/qWqRmj
訂購表格:https://goo.gl/GRTWD0
電郵:reformhongkong@gmail.com
#香港革新論 #香港政治 #新書 #書展 #政改 #本土派 #本土 #香港人 #身份認同 #方志恒 #王慧麟 #田方澤 #何俊霆 #何偉倫 #吳凱宇 #李耀基 #周日東 #房吉祥 #易汶健 #林立志 #施家潤 #柯衍健 #袁彌昌 #區諾軒 #陳智傑 #黃冠能 #楊庭輝 #雷浩昌 #鄺健銘 #鄺英豪
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出路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面對即將浮現的「二次前途問題」,香港人的「主體意識」,將是守護我城自治地位的最後防線 — 香港人必須建構和捍衛我城的「主體性」,爭取實現超越2047年的「永續自治」。
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續自治,是凝聚港人為香港前途而戰的時代綱領。
【#香港革新論文章】
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
── 香港前途宣言
/ 方志恒 Brian (《香港革新論》主編)
____________________
【編按:政治學者方志恒與二十多位年輕人合著新書《香港革新論》,探討後政改時代的香港前途。本文為該書綱領。】
在後政改時代,我城到底何去何從?
1980年代的「民主回歸論」,設想中國大陸在經濟改革後,會逐步走上政治開明之路;同時寄希望於港陸之間的良性互動,會為香港帶來更大的民主空間 — 這是香港前途的「第一種想像」。
2012年以來,「獨立建國論」興起,從城邦建國,到香港獨立,都設想了中共政權即將崩潰,令香港可以擺脫北京控制,自決政治未來 — 這是香港前途的「第二種想像」。
2015年,當「第一種想像」被8.31人大決定無情地壓垮了,而「第二種想像」卻仿似是未知的政治預言之時,結合了威權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天朝宗主,已經全面壓境席捲我城 — 我城已處於存亡之秋,難道我們仍然只能囿於這兩種想像,坐看我城崩塌?
今天,香港人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必須重新認識、反省及喚醒我城靈魂,為香港前途思考出路,建構「第三種想像」1。
【自由靈魂 主體意識】
香港,是時代選中的「自由之地」。上世紀以來,香港一直是華人尋找新天與安身立命的地方,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華人追求自由、擺脫暴政的夢想。香港故事,就是華人在亂世之中,用血和淚所書寫的自由故事 — 我城因自由而立,傳承了「自由靈魂」,拒絕認命的靈魂。
1970年代起,在港英政府的懷柔管治下,香港逐步建立起健全法制、廉潔政府、公平選舉、金融市場等現代化制度,由此塑造了自由、法治、廉潔、公平競爭、誠信透明等「在地核心價值」,構成了「香港主體性」的最重要內涵,並透過1980年代制定的《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全面鞏固下來。1997年主權移交後,從反對23條到反對國教等歷次「核心價值保衛戰」中,香港人透過共同的抗爭經歷,進一步產生了抵抗他者、守護我城的「主體意識」。
香港人與大陸人,固然擁有血緣、文化及歷史上的共同淵源,但香港人的「主體意識」,根本體現在一種對我城核心價值的認同 — 任何香港居民,無論什麼時候來到香港,只要認同香港這片土地、認同香港核心價值,就是香港人。
【香港我城 民主自治】
港英時代,在倫敦的「在地管治」傳統下,香港一直保持相當的自主性,並在二戰後逐步建立起各種的政治和經濟自治權,成為一個事實上的「自治共同體」;而香港作為「自治共同體」的事實地位,亦在1980年代透過《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在法律上正式成文化,成為1997年主權移交後香港的憲制基礎。正視我城的「自治共同體」地位,是處理任何公共政策的基本前提。
香港,依目前憲制地位,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按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社會當前的最大共識,並非尋求改變目前憲制地位,而是爭取實現「民主自治」 — 我們所追求的民主政制,必須產生一個全面代表香港人的政治首長,最大程度地讓香港人按自治原則,自行管理香港事務;而在民主政制以外,我們更需要尋求「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建立植根於社會的自治意識。
香港人的當前首務,是以「民主自治」意識,充實一國兩制界定港陸關係;至於「未來民主中國」的問題,則需要兩岸四地及全球華人,發揮智慧共同處理。
【革新保港 時代綱領】
香港人與大陸人,理應在各自體制之下,努力改善民眾生活,並謀求港陸兩地相互尊重和平共存之道。但近年北京走向「天朝主義」,駐港機構加緊干預香港的自治事務,以無孔不入的國家機器為槓桿,將香港推向「選舉專制政體」,各種「政治操控」包括選舉操控、媒體操控、政治檢控及統戰滲透等等籠罩我城,令一國兩制名存實亡,核心價值面臨崩潰。
如何應對「中國因素」— 一個結合威權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天朝宗主,是我們這一代香港人的時代挑戰。
要回應時代挑戰,香港人必須莊敬自強,我們毋須緬懷昔日殖民宗主的懷柔管治,更不應寄望當今天朝宗主會寬容慈悲 — 唯有香港人的「主體意識」,才是實現「民主自治」的最重要基礎。
要回應時代挑戰,香港人必須喚醒我城的「自由靈魂」,以力挽狂瀾於既倒。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不能再局限於爭取普選制度,而必須擴大至在社會各層面在地捍衛核心價值 — 不論專業界別或社區組織、大專院校或中小學、公營部門或私人企業,都是香港人捍衛核心價值的戰場。
要回應時代挑戰,香港必須有全面代表香港人「主體意識」的政治力量,走「革新保港」的現實政治路線,以發動「在地抗爭」為經、以加強「香港優勢」為緯,立足公民社會全力爭取「民主自治」 — 即一方面深入社會各界建立「在地群眾組織」,並以「公民社會聯線作戰」、「社會包圍政權」的方式,建立植根於公民社會的「新本土民主運動」,在地抵抗國家機器的「政治操控」;另一方面則要發揮「以小制大」的生存智慧,動員民間力量推動我城的優勢產業、區域網絡、國際影響力及文化軟實力,以擴大香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優勢,為港陸博弈創造有利條件。
【二○四七 永續自治】
香港人不但要爭朝夕,也要爭千秋。香港按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由1997年起維持50年不變。換句話說,繼上世紀1980年代爭論1997年的「一次前途問題」後,香港即將再次面對前途問題—即2047年後,香港憲制地位何去何從的「二次前途問題」。
面對即將浮現的「二次前途問題」,香港人的「主體意識」,將是守護我城自治地位的最後防線 — 香港人必須建構和捍衛我城的「主體性」,爭取實現超越2047年的「永續自治」。
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續自治,是凝聚港人為香港前途而戰的時代綱領。
【昂首闊步 我走我路】
1980年代初,鄧小平一手實行改革開放,一手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台灣陷於風雨飄搖。1984年,鄧小平更加委託李光耀,前往台灣向蔣經國勸降。
當時李光耀向蔣經國說:「你現在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就是接受鄧小平的條件,跟中共和好;另外一條路就是走你老爸的路,就是反共到底。」
但蔣經國斷然回絕:「光耀兄你搞錯了,我還有第三個選擇,走我自己的路!」2
今天,香港人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也要昂首走我們自己的路,為香港前途戰鬥到底。
註:
1 香港前途的三種想像之說法,靈感來自吳介民教授的「第三種中國想像」。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新北市: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2 黃創夏:〈那一年,李光耀逼台灣投降中國……〉,《中時部落格》,2015年3月24日。
【延伸閱讀】
香港「自治共同體」 ── 對左翼論者的一些回應
/ 鄺健銘(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
/ 何俊霆(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理論碩士)
https://goo.gl/ESJ8tO
港式雙首長制 ── 拉闊民主自治想像的政制方案
/ 房吉祥(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博士)
https://goo.gl/tayhWA
不羈放縱愛自由 ── 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
/ 鄺健銘(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
https://goo.gl/UMu6z6
普選以外,更需在地抵抗政治操控 ── 選舉專制政體下的新本土民主運動
/ 周日東(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碩士)
/ 雷浩昌(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研究員)
https://goo.gl/A5VnQ0
捍衛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是捍衛香港 ── 剖析港陸之間的利害關係
/ 易汶健(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哲學碩士)
https://goo.gl/WBchbU
-------------------------------------------------------------
想睇更多香港政治新聞和評論,即LIKE《香港革新論》
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訂購《香港革新論》
內容簡介:https://goo.gl/qWqRmj
訂購表格:https://goo.gl/GRTWD0
電郵:reformhongkong@gmail.com
#香港革新論 #香港政治 #新書 #書展 #政改 #本土派 #本土 #香港人 #身份認同 #方志恒 #王慧麟 #田方澤 #何俊霆 #何偉倫 #吳凱宇 #李耀基 #周日東 #房吉祥 #易汶健 #林立志 #施家潤 #柯衍健 #袁彌昌 #區諾軒 #陳智傑 #黃冠能 #楊庭輝 #雷浩昌 #鄺健銘 #鄺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