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公共垃圾桶台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共垃圾桶台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共垃圾桶台北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幾天我單騎車經過台北車站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配合防疫,公共場所大多關閉,現在街友要到哪裡吃東西?或者更進一步詢問——他們有東西吃嗎? . 原先一些舉牌、打零工的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也受到了影響;聽 林立青說,有些街友有只能夠撿垃圾桶的口罩,戴起來趕快跑到便利商店裡面去買一個麵包跟一瓶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未滿24歲的2位台北男孩,開著一台「28歲的老車」:福斯 T3 ,開始創業。 為了買下「美式街頭復古風」的紅白餐車,幾乎花掉了創業初期的所有資金,最辛苦的階段,甚至要跟公共廁所預支擦手紙、跟鄰近商家募集蒜頭,即使手頭拮据,也沒有減少他們對「手作漢堡」的用心,他們說:「純粹的分享好食物,是對料理的尊...
公共垃圾桶台北 在 革命開始的時候躺下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36:52
在台北,一般的套房是沒有玄關的。𓂨 看著 YouTuber 開箱豪宅,介紹玄關風水的時候想起,想要放生財石,還得有玄關才行,生財石一座 2,999,2,999 可以繳三個月的電費,吃五頓有模有樣到足以展開新約會的晚餐,能坐兩個月的北捷無限套票,減輕一點五月即將到來的報稅負擔,支付將近兩年的 Spot...
公共垃圾桶台北 在 賴皮 MR.SKI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07:52:00
那個,今年先醬,沒買到票ㄉ不要跑來撲空啦!! 謝謝🙏🏼大家,如果有明年ㄉ話,記得早點買票。 然後 #禮拜六 見囉! 🏃🏻♀️#國語作業簿運動會 🏃🏻♂️ #活動日期:2020/9/19 #活動地點:台北.微遠虎山 #活動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186-1號 #活動時...
公共垃圾桶台北 在 賴皮 MR.SK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21 07:52:00
#國語作業簿運動會 / 交通資訊: 我們亂花錢租惹一台派對巴士,很好認那種,直接送你上山頭。 ●交通資訊: 活動會場周遭停車不便,請盡量搭乘免費接駁專車或大眾交通工具;搭乘辦法請詳見活以下交通資訊: 🚕 #計程車: 於活動現場旁停車場有設置排班點可自行選擇前往搭乘。 🚌 #派對接駁巴士: 上車...
-
公共垃圾桶台北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22 21:00:00未滿24歲的2位台北男孩,開著一台「28歲的老車」:福斯 T3 ,開始創業。
為了買下「美式街頭復古風」的紅白餐車,幾乎花掉了創業初期的所有資金,最辛苦的階段,甚至要跟公共廁所預支擦手紙、跟鄰近商家募集蒜頭,即使手頭拮据,也沒有減少他們對「手作漢堡」的用心,他們說:「純粹的分享好食物,是對料理的尊重。」
實在太好吃了….
一位餐車鐵粉的告白:
「防油紙袋裡的肉汁,都捨不得讓給垃圾桶吃。」
誠意藏在細節中,連配料「洋蔥」,都堅持火炒到洽如其分的焦糖色。用心製作食物,用心對待顧客,是他們餐車城市巡禮的核心精神。
幹話推砌出來,不言而喻的默契。
合作有摩擦,在所難免,但卻沒有發生在他們之間,每到可能爆炸的衝突點,總有剛剛好的「幹話」蹦出來緩頰,這樣的默契,才可以讓餐車一直「開的很順利」。
因為每一個人的支持,
我們才能在街道上存活下來。
自從創業開了「@Everywhere Food Truck 手作食物車」才發現,街頭創業比實體店面開店,更辛苦,他們就像在城市沙漠中漂泊的遊牧者,希望能創造一座綠洲,一座讓都市忙碌的腳步停下來享用美味的綠洲。
-
by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每週給你一則,能溫暖你的,人物故事。
公共垃圾桶台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我單騎車經過台北車站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配合防疫,公共場所大多關閉,現在街友要到哪裡吃東西?或者更進一步詢問——他們有東西吃嗎?
.
原先一些舉牌、打零工的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也受到了影響;聽 林立青說,有些街友有只能夠撿垃圾桶的口罩,戴起來趕快跑到便利商店裡面去買一個麵包跟一瓶水,還只能夠無奈地被記者拍照⋯⋯所以我詢問了 在這次的「重災區」萬華服務的街友社工李利嘎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她很熱心提供我相關的資訊:
.
「我們 #芒草心 一直有在做自立支援中心,讓無家者免費進來入住,居住期間配合社工輔導,之後出去租房子。
.
友善宿舍計畫也是幫助這些無家者租屋期間更好找、找到更便宜的地方。
.
至於目前還在街頭的個案,有居住意願的就會轉介收容(像遊民收容所、芒草心、廣安居等等,但為了避免機構內感染,目前都要先檢查才能收進來)。
.
沒有安置意願或不適合安置的的(酒癮、精神疾病無病識感等等),還是一樣會在街頭吃飯睡覺,大家吃飯跟睡覺時無法戴口罩,他們也是。
.
但他們吃飯睡覺的地方都在公共空間,大家也不太會靠近他們,老實講傳染力最高反而不是支持網絡薄弱的街友,而是那些交遊廣闊四處跑攤的人。」
.
的確,街頭防疫還需要一段時間努力,在這段時間當中,我也在想我們能夠做點什麼。立青說,我們可以捐贈萬華的相關組織「食物袋」,也可以定期定額的小小捐款給這些組織,或許疫情還沒有辦法在短時間之內平息,但我相信我們一起牽手努力,可以讓善良和溫度,在沒有接觸的情況下,慢慢傳播給這些在街頭上面,同樣需要被照顧的巴豆(肚子)。
.
「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立青說。
我也相信,讓我們一起從黑暗走向天明。
#捐款及捐贈物資可以看這裡
https://reurl.cc/v59XEo
公共垃圾桶台北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
這應該是抄襲台北市的白爛政策,採取雍正式的阻絕禁止思維,以為一味禁止,嚴刑峻法就會產生效用,更忽視了所謂公平正義的問題.
.
業者提供吸菸相關器具會被罰錢?這我倒是看不懂了,提供覆蓋咖啡粉的菸桶算不算?他們提供的東西難道不是減少菸蒂的清潔措施嗎?你不提供減少環境髒亂的器具就算了,還去阻止其他人提供,甚至還要罰錢,若是如此,這個邏輯,還真是令人看不太懂.
.
在厭菸的民眾中,當然會一律叫好,其實做任何能抵制吸菸人口的事,都會有人大力贊同,例如八卦版的抽菸你就該死的思維,而二手菸和討厭菸味,更讓吸菸人口難以反駁,只能單方面的承受各種懲罰性的措施,甚至近乎於一種剝奪,彷彿吸菸就是沒有人權似的.
.
美其名是無菸騎樓,其實是超商或者連鎖咖啡廳,本來有提供吸菸場所的地方,全面禁止,這是否能降低騎樓二手菸呢?我打個問號,不是只要打著禁菸的名目,博得民眾一時好感,就代表有效.
.
超商提供的吸菸場所,相較於一般環境,是半開放而且有經過整理的,甚至他們還會提供收集菸蒂的垃圾桶,上面蓋上咖啡粉,對吸菸人口友善,也減少了亂丟菸蒂,或者防止了二手煙出現在其他更不應該出現的地方,能去超商,他就不會去人家騎樓,或者是其他公共空間,他算是一個非正式的喫菸空間,而這是禁止之外,政府理當提供給人民的.
.
在日本,他們連火車上都有規劃吸菸室,甚至單一車廂佔的空間還比座位還多.韓國、香港都有設置吸菸桶,日本有各種配套吸菸區,台灣?只想到一群市政首長對付吸菸人口博得讚揚,或者想法子從癮君子身上獲得利益,這不只讓他們被宰,宰了還要被罵,被罵了再被宰更多,還不能還口.
.
以台北市而言,騎樓禁菸跟禁止公共垃圾桶一樣,地上亂丟的垃圾變多了.收走了超商的菸桶,換上斗大的罰款標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亂丟的菸蒂,還有無處可去的人們,乾脆在更醒目的地方抽給大家看,太過嚴苛的法令,就是要大家不要去遵守,因為沒有遵守的可能,無處可去的地方,又必須要有去處,禁到沒有地方可以抽,那就是到處都能抽.
.
超商的騎樓不行,原本習慣在那抽的人們,就可能退到馬路上去,這不但危險,而且菸一樣聞的到,而既然要禁止,煙桶當然也沒必要,滿地的菸蒂可能才是這種禁令帶來的結果,徒增店員的煩憂.
.
無菸騎樓、無菸公園、無菸城市,連戶外場所和私人產權都能劃為無菸區,以為凡事只要弄上「無菸」兩字,抽菸的人就會消失了,人民的痛苦也解除了,這樣的思維,不用成本,也不用承擔責任,真的是好棒棒呢.
.
抽菸的邏輯,並不是我拿走你的煙桶,罰你錢,趕走你到別處,或者禁止所有抽菸的地方,菸和煙就會消失,因為菸有菸癮,因為無法戒掉,所以不抽才會那麼困難,而抽菸的原因,就是來自這個高壓的環境而且貧富不均的社會.
.
別的不說,就拿超商這個行業本身來說好了,做超商的人多半是打工族,他們本身的吸菸人口有多少?下班後或半夜出來抽根菸,一整天薪水就沒了,還得負債,這是一個聰明而且體恤人的政策嗎?
.
你政府不但一間吸菸室都沒有規劃,一個吸菸區都劃不出來,只想著把繳稅的人民當遊民那樣驅趕,一邊賣菸,一邊拿來闢取財源,用在全然不相干的地方,一邊又要擺出一副說教的姿態,說著我是為你好,實際上,是藉由一群人的不幸之中,滿足另一群人的厭憎,然後從中獲得優越感,看起來一副我有在做事的樣子.
.
天龍國的柯文哲,當然可以這樣幹,他沒有連任的壓力,他擁有專斷的特權,他擁有無腦的自由,他可以一邊無視公園裡的倒得鮮血流淌的檳榔渣,停車場旁滿地的衛生紙,四處亂丟的用過的口罩,沾沾自喜地表示,「只要把垃圾桶拿走,就不會有垃圾了.」台南市是不是要走這種天龍路線呢?
.
超商或者咖啡廳的吸菸區,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是民間自我洗滌的措施,代替政府去做他們應該做卻沒做的事,一朵朵菸屁股,整齊的插在咖啡渣裡,沒有怪味,不會四散到各處去,地上,或者水溝,癮君子在這休息個五分鐘吞雲吐霧,完事後離去,就不用怕他們會跑到你家門前,在超商前,還有人看著,不用怕會起火災,或者聚在一起做什麼非法的事,而這些抽菸的人,他們也不是什麼災星,他們也貢獻自己的消費能力,例如咖啡廳,許多人下班後去喝一杯咖啡,在樓下抽一根菸消磨白日中被上司羞辱的無奈,少了他們,店家又會少些人去消費了,這對促進經濟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
你不做,還把能做的做掉,到底是為了他人,還是為了一種自爽?
.
而平常真的有那麼多人在騎樓抽菸嗎?在神父來看,超商,大概是半夜吸菸者居多;連鎖咖啡廳,則是晚餐時間,真的不用搞到好像騎樓菸霧瀰漫似的,說實在,路邊一台車經過,違停沒熄火,人進去買東西,恐怕就勝過一人好幾根菸的二手菸量了.
.
如果要禁,應該規劃時間,而非24小時全部禁止,半夜沒有人,你說要找誰吸你的二手菸去?
.
神父認為,這個政策恐怕要重新思考,或訂得更細緻些,避免看起來解決問題,其實是製造更多的問題.
.
吸菸者,又以底層人口居多,台南自詡為幸福城市,學台北那一套冷酷,恐怕,一點也不幸福了.
.
一點點的不幸,堆積起來,正是巨大災禍的開端,身為市政首長,不該只聽著那些洋溢讚美之聲,還要正視實際面對被剝奪和嘲笑的人們.
.
昔者,漲菸捐過度,短短幾年來漲了3、4次,又要把腦子動到禁止涼菸和加味菸頭上,最終,導致1124的結果.
.
草根政黨,草根人物起家,就算不會因此而教訓民進黨,卻可能在被另一群人教訓之中,口袋空空,連抽著菸也找不到地方的人,連投票所也忘了去了,他們不會反駁,也不會說話,平常都支持你的,卻在你需要支持的時候消失了.
.
這時候,或許應該想的是,當他們需要一點理解或支持的時候,你又在哪裏?聽到他們的聲音了嗎?brother.
公共垃圾桶台北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和孩子好好說沒有用? 讓翩翩寶鴻告訴你】
「...當幼兒因為不了解規則而犯錯時,當然需要成人解釋和說明,但在現場我們看到的是很多三歲以上的孩子,其實早已了解所有的規則道理,但還是不斷試探爸媽的底線,很可能是曾經因此而得逞過,或是根本在和爸媽玩權力遊戲... 」- 何翩翩 園長
「...近年,我也看到越來越多家長被孩子逼得節節敗退、充滿挫敗,陷入教育的窘境。原因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是在這愛裡面,有著太多隨性與隨順,卻少了日常生活中很多該有的規範與原則。...」- 羅寶鴻 老師
我的好友何翩翩園長,去年圓滿了自己多年心願,在台北成立了服務孩子與家長的「牧村親子教室」。有感於看到這世代太多家長,都正用著不正確的教養觀念與方式來對待小孩,既辛苦了自己、又蹉跎了孩子,翩翩園長有感而發,寫了以下這篇文章。
在文章中看到,翩翩園長是目前眾多親子教養專家中,少數不忌諱直接說出孩子應該要「合理管教」的教育者;而確實,在現今教育現象越來越混亂的社會中,大人教育孩子時必須要有該有的權威,才能幫助孩子從錯誤的發展方向中引導回來。
記得以前我在學習蒙特梭利時的指導老師 - 杜博威博士,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蒙特梭利教育代表,她曾對我說:
「成人教育孩子,是需要有權威的;但我們要有的是『理性的權威』,而不是『非理性的權威』。」(詳見【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一書)
此理性的權威,我想正如同翩翩園長所說的「合理的管教」,亦即是正向教養裡和善態度中必須同時兼備的「堅定」。雖然詞彙使用不同,但亦有相同涵意,殊途同歸之妙也。
近年,我也看到越來越多家長被孩子逼得節節敗退、充滿挫敗,陷入教育的窘境。原因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是在這愛裡面,有著太多隨性與隨順,卻少了日常生活中很多該有的規範與原則。大人都心亂了,孩子怎麼會安定呢?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連我們大人對規範的準則都錯誤了,孩子又怎麼會對?這確實是值得我們當代父母省思的一件事。
翩翩園長在本文章裡,除了清楚說到她所看到的家長出現問題的原因,苦口婆心地提醒我們以外,莫後更是一針見血地道出一個重點:
『「家」是培養孩子控制力、挫折容忍度最好的地方,因為孩子知道你愛他,也相信你是出於善意的在管教他,與其讓孩子之後到了學校,未來出了社會才被學校、社會磨練,痛得遍體麟傷再來學習和改變,不如讓我們在家中畫好界線,做出堅定與合理的管教,不用怕孩子哭鬧,穩穩接住他的情緒,不需要擔心管教會讓孩子討厭你。只要你們的親子關係是健康的,孩子反而會因此更有安全感,因為他將知道你是一位有原則並可以依靠和信任的大人,如此一來才有可能讓孩子成為一位舉止合宜,能為自己行為負責、尊重他人的人。』
若我們覺得現在自己的孩子無論在情緒上、控制力上、忍耐度上都有不足的話,與其急著去預約醫生或治療師做評估,不如好好檢視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態度與方式,因為這或許才是治根之本啊!
經翩翩園長本人同意,謹在此與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by 何翩翩園長)
在我們牧村親子教室有不少相當用心的爸媽,有時甚至連在一旁的我們,都會無比驚訝他們對孩子的耐心,要回家了卻不肯穿襪子,媽媽可以花上十分鐘講道理說服他;在教室不斷尖叫,媽媽可以無條件的包容,慢慢和他溝通;甚至曾經發生老師蹲下來請小孩不要再猛踩教室的垃圾桶,孩子忽然一拳打在老師的鼻子上,老師痛到講不出話,媽媽看到小孩不肯道歉,就把小孩帶到旁邊去好好說,過了好久孩子才過來有點不情願地說:「對不起。」
不是都已經耐著性子,照書上說的做良好的身教、不吼不罵,示範好好說話了嗎?為甚麼孩子反而越來越難教呢?
首先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要管教小孩,通常不外乎四個面向:
1、安全性考量:當孩子可能發生危險,或誤判自己的能力時,我們必須立即出手管理,像是在馬路上奔跑、闖紅綠燈等,適度的、依照孩子發展的需要而給予保護和限制是必須的。
2、行為界線:當他的行為影響到他人或群體的權益,或是甚至是違反了文化中的價值傳承,我們都應該要進行管教,這些價值傳承是社會化的一部分,如看到長輩打招呼、公共場合不喧嘩、不能當別人的面說他長得醜、生得胖等,而這些種種的界線當然不應該只是流於儀式或是造成孩子莫名的壓力,而應該是成人身教過後發自內心對於環境、文化與他人的一種尊重。
3、學習承擔合理的後果:這是孩子「控制力」的一種展現,不是因為害怕被處罰或被威脅恐嚇後的反應,如果只是出於外在的控制,當外力消失時,孩子反而會有更大的反作用力,甚至變成兩面人,連親子關係都可能被破壞,有些孩子18歲一成年就急著脫離家庭,很可能就是出於長期被壓抑,並沒有把對的價值觀內化,真正的管教應該是讓孩子「服氣」,就算還是想要熬夜玩手遊,但是當爸媽提醒時,知道要為自己的生理負責,所以放下手機準時上床睡覺,是一種像是「小王子」故事中最後小狐狸被馴服的感受,而不是出於害怕威權而不敢去做,這樣一來不但照顧到孩子的情緒,也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負擔應有的責任。
4、面對現實:這也是我們一直大力疾呼的「挫折容忍度」,要讓孩子快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學會如何面對『不快樂』!」。不是你想要就可以擁有,不是你想贏,大家就要讓你。身為成人我們都知道快樂和不快樂的事永遠是相伴而來的,沒有永遠快樂的工作、婚姻、朋友關係、生活…,如果我們的孩子只懂得活在快樂的「無菌室」中,將永遠無法獨立的面對這個世界。
在我們教室中目前最讓老師困擾的,應該就是爸媽對於孩子的行為界線管教上模糊不清,當幼兒因為不了解規則而犯錯時,當然需要成人解釋和說明,但在現場我們看到的是很多三歲以上的孩子,其實早已了解所有的規則道理,但還是不斷試探爸媽的底線,很可能是曾經因此而得逞過,或是根本在和爸媽玩權力遊戲,這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合理的管教」,而不是還在努力說明解釋,那些「好好說」根本都是多餘的,請記住「溝通」是不會幫助孩子行為改變的,只有良好的管教才能做到。
甚麼是合理的管教呢?就是當孩子在教室不斷尖叫時,你必須清楚、堅定的告訴他:「請你不要在教室尖叫,這樣影響到大家,也讓我們耳朵很不舒服,如果你還是做不到,我就會把你抱到教室外面,等你準備好再進來。」而不是當孩子不斷尖叫時,轉頭告訴老師:「他可能是今天沒有睡飽,所以情緒比較不好」,你不需要代替孩子和老師道歉,因為這是孩子的問題,請讓他去面對、改善,並請陪伴他積極處理。
當孩子出手打了老師一拳,請你拿出該有的管教強度,這絕對已經違反文化中的價值觀,更是非常不尊重師長的表現,當下立即喝止並糾正孩子是必要的,而不是帶到旁邊好好說、慢慢溝通,努力說服他、拜託他來和老師道歉,小霸王的養成,就是出於成人的過度尊重,你的溫和討好,卻助長了孩子的無理任性,不可不慎啊!
「家」是培養孩子控制力、挫折容忍度最好的地方,因為孩子知道你愛他,也相信你是出於善意的在管教他,與其讓孩子之後到了學校,未來出了社會才被學校、社會磨練,痛得遍體麟傷再來學習和改變,不如讓我們在家中畫好界線,做出堅定與合理的管教,不用怕孩子哭鬧,穩穩接住他的情緒,不需要擔心管教會讓孩子討厭你,只要你們的親子關係是健康的,孩子反而會因此更有安全感,因為他將知道你是一位有原則並可以依靠和信任的大人,如此一來才有可能讓孩子成為一位舉止合宜,能為自己行為負責、尊重他人的人。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