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
〔#8張圖超渡2020?#2020ciao 〕
政經八百跟大家一起走完了2020,我們選出了8個主軸,看完就一起超渡這一年吧....
❶ How to zoom? 2020的勝利組
爛到有剩的一年,還是有一票人生勝利組 — 遠程辦公軟體、半導體、資訊科技、海運......
#年度回顧
〔#8張圖超渡2020?#2020ciao 〕
政經八百跟大家一起走完了2020,我們選出了8個主軸,看完就一起超渡這一年吧....
❶ How to zoom? 2020的勝利組
爛到有剩的一年,還是有一票人生勝利組 — 遠程辦公軟體、半導體、資訊科技、海運...
疫情加速電子化的趨勢,科技業因而受惠,標普500中,IT產業以超過40%的成長推高指數。
企業客戶增加,Zoom第一季使用量暴增20倍,第三季營收也比去年同期成長近四倍,下半年則可以看到微軟的Teams成長幅度趕上腳步。線下產業則被迫趕上潮流,公部門、傳統媒體、零售業都得找到網路發展的策略,造福系統承包商~
台灣最有感的莫過於半導體業盈收成長,雲端、數據處理等都依賴晶片發展,除了促成臺灣GDP成長,想必工程師朋友們分紅也多一袋?今年半導體業更貢獻了三樁大型收購案,是本世紀最佳成績!
❷ 脫歐協議出爐:金融城換人做?
花了四年,英國和歐盟終於在聖誕前夕達成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雙方貿易可以減少繁雜的程序、商品幾乎都能免於關稅與配額。爭議不斷的漁產與水域上,兩邊折衷同意了五年的過渡期與配額縮減。
然而倫敦金融城的前景不明朗!早在疫情開始前,倫敦的大型投行就計畫大規模減少辦公室租賃面積。如巴克萊銀行考慮退出金融區的大樓,減少脫歐、景氣波動的風險。
歐盟執委會有權利隨時取消非會員國的「金融市場准入」,讓在英國的銀行不能繼續在歐洲提供服務,導致許多銀行漸漸把各部門人頭移到巴黎、法蘭克福與阿姆斯特丹了:c
❸ 台幣連破防線:該換了嗎?
新台幣兌美元進逼28元的關卡,這波升值已經持續十個月了,但好像還沒到盡頭?
升值不利外銷,大立光、晶圓廠、外銷傳產等的毛利率都得承受匯率損失。台積電更改以美元出財測來避免失真。
隨之而來,台灣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然而,因為疫情影響,美國短期內會持續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美元供給過剩必然會繼續弱化、壓迫台幣升值。接下來央行會如何執行貨幣政策避免被列入操縱國呢?
❹ 大到不能倒?反壟斷當道
2021年對幾家公司可能不好過: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阿里巴巴。
美國國會歷時一年多進行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7月眾議院更召開了聽證會。公佈了超厚的調查報告後,各州與政府部會首先對谷歌與臉書提告,討論反壟斷法是否需要與時俱進。
四大巨頭與微軟過去都依靠收併購與研發資本擴大存在感,自疫情爆發,線上產業大搶市佔率,電子廣告、通訊、電商等都讓它們市值水漲船高,蘋果與亞馬遜市值將近翻倍,利潤也有所成長。
中國監管單位不知道是否被美國啟發到?在聖誕節前夕以「二選一」為題對阿里巴巴立案反壟斷調查,加上螞蟻集團上市被喊卡的風波,讓人摸不清中國最大公司的未來如何。
❺ 美中拉鋸?大選完的觀望
這一年來美中關係持續惡化,川普讓挺台法案通過、官員訪台就已經捅中國好幾刀。雙向投資額繼續減緩,如果沒有騰訊對環球音樂的投資,中國在美直接投資將會創向十年來新低。
不能不提的還有華為與TikTok的波折。商務部今年大力封鎖華為,不讓華為拿到晶片,造成麒麟晶片停產。原本可能被迫出售的TikTok官司告捷,商務部目前暫停制裁。共患難的還有中芯等數十家中國企業都在年底被納入實體清單。
另外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今年2月生效,不過截至11月採購目標達成率只有大概六成。
❻ 致我們:疫情下的市井小民
上半年疫情爆發讓各地失業率一度飆上歷史新高,然而拆解來看,還有社會與勞動市場結構造成的問題。
在美國每四位20-24歲的人就有一位因疫情失業,這也是因為基層員工、自由業與餐飲零售業首當其衝。要如何讓失業人口能進入後疫情職場成為一大難題~
另外,高教育背景的人口中,更多人能以遠程辦公應對疫情,相對於此許多服務業職缺可能就此消失。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案例更是高度集中在衛生環境比較差的移工宿舍,裡外如同兩個世界。
❼ 美股最震盪的一年:熔斷與新高
「還沒到底啦!」
玩股票的壯士還在等到底嗎?都說2008後的美股熱度是量化寬鬆(QE)的成果,一路漲到今年疫情大恐慌,兩週內四次觸發熔斷。
然而,當時我們肯定沒想到市場這麼樂觀。在美國財政政策、大選明朗、以及大型科技股的支持下,V字型回升,道瓊更站上三萬點。科技股其實只佔美國 GDP 8%,市值卻佔超過35%,美股持續邁向新高~
❽ 繼續過日子:後疫情生活
有些工作成為舊時代的回憶,新的可能浮現,2021年我們得投身於變化。
疫情除了加速零售業電子化、辦公模式改變,還重塑了財金行業的樣貌。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本來就很清晰,而這場疫情更讓金融科技以倍速成長~
在美國,4月的網銀新用戶就成長了200%。年初以來,傳統銀行的市場佔額減少了近10%,防疫更大力帶動非接觸式支付系統的應用,金融界市值成長最多的Visa、Mastercard、PayPal等全是支付科技大戶。
回到台灣,法規要如何因應全球趨勢?今年我們看到樂天拿下第一張純網銀牌照,傳統銀行得積極發展網銀服務應戰,競爭激烈令人期待。
小結:2020快走開~
八百壯士2020線上看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度回顧
〔#8張圖超渡2020?#2020ciao 〕
政經八百跟大家一起走完了2020,我們選出了8個主軸,看完就一起超渡這一年吧....
❶ How to zoom? 2020的勝利組
爛到有剩的一年,還是有一票人生勝利組 — 遠程辦公軟體、半導體、資訊科技、海運...
疫情加速電子化的趨勢,科技業因而受惠,標普500中,IT產業以超過40%的成長推高指數。
企業客戶增加,Zoom第一季使用量暴增20倍,第三季營收也比去年同期成長近四倍,下半年則可以看到微軟的Team成長幅度趕上腳步。線下產業則被迫趕上潮流,公部門、傳統媒體、零售業都得找到網路發展的策略,造福系統承包商~
台灣最有感的莫過於半導體業盈收成長,雲端、數據處理等都依賴晶片發展,除了促成臺灣GDP成長,想必工程師朋友們分紅也多一袋?今年半導體業更貢獻了三樁大型收購案,是本世紀最佳成績!
❷ 脫歐協議出爐:金融城換人做?
花了四年,英國和歐盟終於在聖誕前夕達成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雙方貿易可以減少繁雜的程序、商品幾乎都能免於關稅與配額。爭議不斷的漁產與水域上,兩邊折衷同意了五年的過渡期與配額縮減。
然而倫敦金融城的前景不明朗!早在疫情開始前,倫敦的大型投行就計畫大規模減少辦公室租賃面積。如巴克萊銀行考慮退出金融區的大樓,減少脫歐、景氣波動的風險。
歐盟執委會有權利隨時取消非會員國的「金融市場准入」,讓在英國的銀行不能繼續在歐洲提供服務,導致許多銀行漸漸把各部門人頭移到巴黎、法蘭克福與阿姆斯特丹了:c
❸ 台幣連破防線:該換了嗎?
新台幣兌美元進逼28元的關卡,這波升值已經持續十個月了,但好像還沒到盡頭?
升值不利外銷,大立光、晶圓廠、外銷傳產等的毛利率都得承受匯率損失。台積電更改以美元出財測來避免失真。
隨之而來,台灣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然而,因為疫情影響,美國短期內會持續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美元供給過剩必然會繼續弱化、壓迫台幣升值。接下來央行會如何執行貨幣政策避免被列入操縱國呢?
❹ 大到不能倒?反壟斷當道
2021年對幾家公司可能不好過: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阿里巴巴。
美國國會歷時一年多進行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7月眾議院更召開了聽證會。公佈了超厚的調查報告後,各州與政府部會首先對谷歌與臉書提告,討論反壟斷法是否需要與時俱進。
四大巨頭與微軟過去都依靠收併購與研發資本擴大存在感,自疫情爆發,線上產業大搶市佔率,電子廣告、通訊、電商等都讓它們市值水漲船高,蘋果與亞馬遜市值將近翻倍,利潤也有所成長。
中國監管單位不知道是否被美國啟發到?在聖誕節前夕以「二選一」為題對阿里巴巴立案反壟斷調查,加上螞蟻集團上市被喊卡的風波,讓人摸不清中國最大公司的未來如何。
❺ 美中拉鋸?大選完的觀望
這一年來美中關係持續惡化,川普讓挺台法案通過、官員訪台就已經捅中國好幾刀。雙向投資額繼續減緩,如果沒有騰訊對環球音樂的投資,中國在美直接投資將會創向十年來新低。
不能不提的還有華為與TikTok的波折。商務部今年大力封鎖華為,不讓華為拿到晶片,造成麒麟晶片停產。原本可能被迫出售的TikTok官司告捷,商務部目前暫停制裁。共患難的還有中芯等數十家中國企業都在年底被納入實體清單。
另外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今年2月生效,不過截至11月採購目標達成率只有大概六成。
❻ 致我們:疫情下的市井小民
上半年疫情爆發讓各地失業率一度飆上歷史新高,然而拆解來看,還有社會與勞動市場結構造成的問題。
在美國每四位20-24歲的人就有一位因疫情失業,這也是因為基層員工、自由業與餐飲零售業首當其衝。要如何讓失業人口能進入後疫情職場成為一大難題~
另外,高教育背景的人口中,更多人能以遠程辦公應對疫情,相對於此許多服務業職缺可能就此消失。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案例更是高度集中在衛生環境比較差的移工宿舍,裡外如同兩個世界。
❼ 美股最震盪的一年:熔斷與新高
「還沒到底啦!」
玩股票的壯士還在等到底嗎?都說2008後的美股熱度是量化寬鬆(QE)的成果,一路漲到今年疫情大恐慌,兩週內四次觸發熔斷。
然而,當時我們肯定沒想到市場這麼樂觀。在美國財政政策、大選明朗、以及大型科技股的支持下,V字型回升,道瓊更站上三萬點。科技股其實只佔美國 GDP 8%,市值卻佔超過35%,美股持續邁向新高~
❽ 繼續過日子:後疫情生活
有些工作成為舊時代的回憶,新的可能浮現,2021年我們得投身於變化。
疫情除了加速零售業電子化、辦公模式改變,還重塑了財金行業的樣貌。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本來就很清晰,而這場疫情更讓金融科技以倍速成長~
在美國,4月的網銀新用戶就成長了200%。年初以來,傳統銀行的市場佔額減少了近10%,防疫更大力帶動非接觸式支付系統的應用,金融界市值成長最多的Visa、Mastercard、PayPal等全是支付科技大戶。
回到台灣,法規要如何因應全球趨勢?今年我們看到樂天拿下第一張純網銀牌照,傳統銀行得積極發展網銀服務應戰,競爭激烈令人期待。
小結:2020快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