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八國酥油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八國酥油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八國酥油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八國酥油粒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64的網紅食物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用棄種加鹼完成的22點五趴Emmer二粒小麥全穀粉帶蓋吐司. #調味注意事項. #Fermentolyse發酵水合名詞解釋. #Bretzelsonndeg盧森堡的小節日_ #轉個彎想日子過日子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距離香港個多小時機程的台灣,向來是香港人的熱門旅遊地點,今年更是台灣菜大熱之年。來自台灣的知名餐廳及飲品店,塞滿香港大街小巷,華麗風格火鍋店、風格十足的咖啡店、近百年老字號的老麵店,還有起碼30多間台灣飲品店,黑糖鮮奶、珍珠奶茶、果醋、花茶、果茶等不同名牌,紛紛來港。 花多眼亂,不知哪間味道最好?...

八國酥油粒 在 古家私房菜-Keith K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11:52:29

中國菜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不敢多譽為最多元化的菜式之一,但相信亦不遠矣。中國八大菜系中,當然首推粵菜為港人至愛,但隨著大眾口味的改變,川菜也漸漸融入了我們生活當中,重慶火鍋、麻辣雞煲開得百花齊放。 而最近筆者就獲邀出席了念川居的傳媒午宴,這是一間以川菜為主打的新開餐廳,除了傳統川式烹調之外,還為...

  • 八國酥油粒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4 16:44:46
    有 92 人按讚

    #用棄種加鹼完成的22點五趴Emmer二粒小麥全穀粉帶蓋吐司.
    #調味注意事項.
    #Fermentolyse發酵水合名詞解釋.
    #Bretzelsonndeg盧森堡的小節日_
    #轉個彎想日子過日子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3/225-emmer-fermentolyse-bretzelsonndeg.html

    全文轉發:
    ~~~~~~~~~~~~~~~~~~~~~~~~~~~~~~~~~~~~~~~~~~~~~~

    這次的吐司應該是我做帶蓋最具實驗性質的吐司. 不過~ 我當然也不會想失敗. 於是在這個土司上我有加了一顆蛋! 這是一個總重799 g 的麵團. 放在2840 ml 日式一斤半的吐司模. 容積比為3.55
    之所以會興起這個念頭用它做吐司. 是因為我女兒抱怨我最近都做大麵包. 她想早上吃吐司!
    本來我每次的棄種就不會很多. 尤其是最近都是用很貴的Emmer二粒小麥全穀粉來養. 用棄種做包子是我覺得最不容易失敗效果也很好的方式. 但牽扯到要長高高的吐司. 我真的有猶豫一下.
    在我近來的吐司旅程中. 非常少用蛋. 除了因為覺得會有蛋味也覺得那是一個偷吃步. 感覺甚麼不太有把握的食材放顆蛋在裡面就可以長高高.
    但~ 我次的棄種在全部秤起來後有這麼多

    拍謝~ 有點亂! 當時正忙著做另一個實驗... 你可以看到就是一團爛泥的狀態.這些棄種大概在室溫下有3~4天了. 真的非常酸!!! 因為全穀粉很營養. 在我嘗過之後. 覺得跟裸麥棄種是一樣的酸. 所以不要失敗的情況下~~~
    我加了一顆蛋. 並且為了矯味. 剩下的液態都給牛奶.
    牛奶除了會改變pH值以外. 它會帶來香氣及溫潤的口感. 這是這次的食材

    1. Weizenmehl405 ( EDEKA , 12.8% 蛋白質) 330 g
    2. Emmer棄種( 100%水量) 194 g
    3. 蛋一顆加上牛奶( 請使用保久乳) 222 g
    4. Ghee ( 或奶油 ) 28 g
    5. 鹽 8 g
    6. 糖 18 g
    7. 鮮酵 8 g
    8. 小蘇打少許

    考慮到操作時的食材耗損. 最後入爐的麵團總重是799 g
    這個麵團我不太可能" 詳述" 因為加鹼這個動作是關鍵. 我是用吃的XD
    首先. 我把上面的棄種加上了一點點的小蘇打. 試吃了味道後. 再往下加入液態. 也就是蛋跟牛奶. 你可以看到都在起小泡泡的樣子. 那是小蘇打的作用. 之後我才加入糖及鮮酵. 並做了20分鐘的 Fermentolyse
    這是最近有人發明的英文XD

    因為所謂的 Autolyse ( 水合) 是只有加水在粉類中大致混勻的做法沒有加任何的酵母. 但因為有的人做整夜的水合. 有時候, 也會加個0.2%~0.3%鹽. 確保沒有其他細菌汙染. 不過也有很多人會直接如這次的做法. 是有加" 酵母源" 的水合. 為了分別這個動作. 所以用 Fermentolyse 來稱呼. 因為Fermentation 在英文中就是發酵的意思. 我目前沒看到有人為這個英文名詞做解釋. 所以我用發酵水合來稱它. 因為已經有加入酵母了. 所以發酵水合並不會像一般水合那樣來個2.3小時甚至一整夜的放置. 通常都是30分鐘以內.

    當然是成團以後放奶油. 這次我放的是Ghee( 酥油)

    這就是成績. 我讓它在20~21度目前家裡的室溫發酵. 採放任態度. 因為我知道加了鹼又牛奶的麵團不會發酵很快. 而且我並沒有放很多的鮮酵. 整形分成四團後有做了中間發酵20分鐘再放入模具. 後發是跟我另一個麵團放25度後發. 等到8分滿就烘烤. 對! 因為我覺得它有加蛋. 麵團狀態也不錯. 所以這樣應該可以完成. 你可以看到下圖它在烤箱中長大的痕跡.

    其實加了蛋的吐司很少會這麼鈍角的. 不過因為它裡面有加了牛奶及總含量22.5% 的Emmer全穀粉. 就變成如此的長相了!

    但仔細看切面照. 它頂住上蓋的部分烤焙完整. 也就是有一定的跟其他三邊一樣焦黃的厚度. 這代表它就是一個成功的帶蓋吐司.

    其實我非常滿意也很開心. 因為以這樣高度的棄種完成的吐司味道是非常香甜的.
    然後~ 原本傷腦筋的棄種也被我一次解決! 也完成一個實驗. 又可以繼續往其他實驗前進....

    我昨天為了烤這條土司逼不得已晚上8點後才出門採買食物. 因為週日的超市是不開的( 我們這附近超市營業到周六下午九點). 昨天去超市剛好看到超市人員在將麵包丟到垃圾桶裡. 他們每個周六應該都會這麼做. 平常日的早上通常都會有隔日麵包賣. 但是週日沒有開門. 所以周六的麵包都是丟進垃圾桶. 真的是一整箱! 看起來好心痛....

    然後我也看到鬱金香在打5折! 不忍心看它也淪落被丟入垃圾桶的命運. 選了兩把帶回家放餐桌.

    早上女兒下樓準備吃早餐問這些花是怎麼回事? 我照實說了. 反正女兒也知道老爺不會無緣無故買花給我( 生活中只剩老爺會給我花真的有點悲哀XD .

    其實今天是日本的白色情人節. 我也順便把這個節日跟我女兒說了一下. 但今天剛好也是盧森堡一個有趣的節日.

    歐洲很多都是信奉天主教. 東正教. 在復活節前的40天會有大齋期. 跟耶誕節一樣都會對一周的周日這一天有一些活動安排. 通常都是一些聚會.
    今天剛好是盧森堡的 Bretzelsonndeg ( 每年的日子不同. 跟復活節一樣) 這一天如果男生有心儀的女孩.得送那個女孩一個甜的上面有撒杏仁片的扭結餅.
    我覺得非常有趣! 因為扭結餅當初這個形狀的來源是要有三道光的造型!
    請看這篇我很久以前寫的文! 啊~~~ 時光飛逝. 照片裡的兒子女兒今年18跟16歲了!
    Brezel- Brezeln 沒吃過無法憑空想像的味道!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4/01/brezel-brezeln.html

    但是盧森堡之所以會送這個扭結餅的原因是因為這個餅的形狀倒過來. 就像是手勾手的樣子!

    如果女生喜歡這個男生. 復活節時會送給男生一顆彩蛋. 不喜歡就給他一個空籃( 可能是讓他去別的地方找蛋吧? 😅😅😅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盧森堡的官方傳宣
    BRETZELSONNDEG - EINE BREZEL FÜR DIE LIEBE ACHTUNG, KORBGEFAHR! https://luxembourg.public.lu/de/gesellschaft-und-kultur/feste-und-traditionen/bretzelsonndeg.html

    雖然至今這些節日與強大的消費商業關係一定都有搭邊. 但是我覺得蠻妙的. 因為昨天我在德國麵包社團中有個太太po 了一個扭結餅. 她說還好她可以幫老公做😂😂😂
    是說~~~ 不就是自己愛做嗎? 就像我把那兩束花放進推車時老爺付帳但應該他很無感的狀況一樣!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換個方向想的時候.
    例如那原本救命的三道光變成手勾手. 本來可能也會被丟棄的花. 其實還會帶給餐桌一陣子的美好. 本來可能不能做成長高食物的Emmer棄種. 加顆蛋調個味....就變成了一條美麗且風味十足的帶蓋吐司.
    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 在你看來別人都是" 順順利利" 常帶笑臉沒有煩惱的樣子有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相較下非常不幸.
    但其實每個人都有怎麼在" 十常有八九" 的不如意中找到情緒出口的糾結.
    如何讓自己能轉個彎想日子想家人思考人生?
    那才是讓你自己能夠快樂幸福的唯一方式.

    疫情下.
    為自己每天製造一個小確幸. 哪怕是一杯咖啡的時間或是讀一則笑話的時間.
    甚至是一個溫柔的眼神交流....

    #德疫誌

  • 八國酥油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31 21:54:00
    有 1,126 人按讚

    #食況轉播 #RAW的秋季漢方

    第一道讓我腦袋亮燈的菜色,是這碗湯。

    裝在天青色的蓋碗裡,膚金透亮,雅香冉冉,舀一勺入口,純粹的動物鮮味像是熨斗一樣從舌面至喉頭烙貼著前進,暖到胃底。這是一碗滴雞精,清蒸全雞再以西式手法過濾而來的精華, RAW 廚房每日特製。

    喝湯之前,還得先含一枚「干貝片」。那是江振誠主廚的童年回憶,爸爸總是叮嚀他在上學途中要含一枚參片,到了學校再嚼碎,他於是把這概念延伸為干貝片,有如把燉湯的材料獨立出來,改換型態、增添趣味;味道上也有道理,當干貝片還在舌尖未完全消融時,飲一口湯,加乘的鮮味餘韻綿長。

    再一鮮味,是伊比利火腿。作為湯料,與蝦夷蔥、枸杞一起捲在蕪菁薄片裡,媲美金華火腿的鮮鹹,卻更甘甜適口,融入滴雞精中,鮮美峰峰相連。

    #漢方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花這麼多篇幅寫一碗湯,是因為我覺得這碗湯在開頭就為RAW本季菜單定了調。

    漢方。

    「漢方可以是我們吃飯的行為模式,我們飲食的特有組合,用法國菜的觀點來看,特別有趣。」

    江振誠主廚娓娓道來RAW秋季菜單的概念,「漢方」是他的點子,所有菜色從頭到尾,都來自他的腦海。RAW即將屆滿六週年,從開業起引領「台灣味」的論述至今,RAW仍在尋求突破,在地食材講過了,台灣小吃玩過了,下一步可以怎麼走?江振誠心中所想,是將台灣味的概念再往形而上的方向提升。

    「台灣味是什麼樣的行為、文化、知識,是我們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於是,RAW主張的漢方,不是中藥入菜。江振誠舉出他看過的一本書《宋宴》,其中提到的宋朝美食,有好多食材或風味的組合是現代人耳目一新的。他於是開始聯想,關於秋天,RAW的新菜單還能怎麼設計?為什麼我們有「秋補」的理論?為什麼我們在秋天要吃這些東西?他靈光乍現:這些當令養生的飲食,是我們特有的組合方式,法國菜裡沒有的觀點。

    就像那一碗滴雞精,溫潤舒心,在用餐開端喝上一碗,整個人都妥貼了。

    #前所未見的湯佐餐 #SoupPairing

    我們就喜歡喝湯,不是嗎?尤其在涼涼的天,鍋物大出,想喝湯的心蠢蠢欲動。先別說秋冬,就連盛夏我們都能大啖火鍋。

    RAW本季一項嶄新的創意是「湯佐餐」,soup pairing。沒聽過吧?酒搭餐、茶搭餐、咖啡搭餐、果汁搭餐,我們總把搭餐的液體視為飲料,把湯視為料理,怎麼就沒想到湯也能作為「飲料」呢?明明台灣人如此愛喝湯,湯是如此明顯的題目!

    湯在秋冬的溫補形象,也完全貼合RAW「漢方」的概念。RAW廚房每天要備製五種湯,江振誠笑稱副主廚Ben是湯王!他也解釋,廚房作業就像把製湯當作醬汁來照顧,一點也不難倒人。

    藉由湯佐餐,江振誠想補強一道菜欠缺的滋味或香氣,或者加深一道菜的風味共鳴。譬如一道石蟳、海膽、烏魚子,三款秋天的橘色可比楓紅,石蟳由宜蘭直送,從四個漁港搜羅貨色,細緻的肉被拆出來,與新鮮的台東馬糞海膽、海膽烏魚子蒸蛋送作夥,一匙挖到底,滑滑嫩嫩中交織著醇美與鮮甜,搭配一旁薄如落葉、手切烤乾的梅爾巴土司(Melba toast),結構完整。咀嚼之間,石蟳肉蘊含柑橘清香,原來拌進了檸檬皮,正是這飄渺的清香連回了佐餐的湯— 檸檬燉陳皮。好搭!甜甜熱熱地喝,有點似大閘蟹配薑茶般地互補,清新的檸檬串連成熟的檸檬,菜與湯的風味也十分匹配。

    堅挺好似金磚的法式吐司(Pain Perdu),有花瓣般的蘑菇薄片盛開其上,紮根的土壤是松茸、姬松茸與羊肚菌製成的菇醬。狠心從中掰斷,大口一咬,潮濕土壤的氣息與菇的鮮味,伴著酥脆擴散開來。吐司磚四面金黃,表層有糖,口感與風味俱足;吐司內裡還蘊藏秘密:表面煎炸完成後,另以針筒注入蛋液!不僅外酥還要內嫩!與此相搭的湯,則是松茸、羊肚菌、香菇等等菇類熬成的野菇湯,以菇搭菇言之成理,只是菇湯也開了個小玩笑:黝黑湯面漂浮著「薑片」,乍看以為是薑茶,其實那是一片杏鮑菇啦。

    野菇湯可以繼續搭下一道「鴨肝麵茶」。傳統上,麵茶以麵粉、豬油、堅果(花生、芝麻最常見)炒製而成,法國也有法棍麵包製成的濃湯baguette soup,江振誠就結合二者,將麵茶做成濃稠的醬汁,baguette soup做成輕盈的泡泡,用以襯托煎香的鴨肝,另點綴以板栗與印加果。麵茶甜口,法棍泡泡鮮鹹,鴨肝的油脂居中連結,鴨肝本身也煎得好,表面的鹽粒與印加果碎屑增添酥脆與鹹香,每一口都吃進溫暖的、烘烤過的堅果味,秋意盎然。

    #精彩的新創作

    又一蓋碗上桌,揭蓋見橙黃,啜一口,甘鮮滿盈繼而尾韻微苦。它有個非常中式的名字:川貝鷓鴣湯,據說可以止咳化痰、潤肺養顏。我沒想到初嚐此湯會是在RAW。

    還有另一項第一次,是品嚐如此纖細嬌小的「肋排」。肯定不是羊排,見那骨架與肉相就不是,江主廚一臉淘氣說「貓排」也騙不了人。謎底揭曉:這是黃鰭鮪魚,中型尺寸,一條魚就七到八根骨頭,先用鹽昆布與明太子等「自然鹽」醃過,再燒烤,切開大約三分熟,入口仍有鮪魚赤身的酸味與鐵味,醃料則散發炭烤燻味與沙茶醬般的複雜鹹香,這等來自海洋的鮮,與川貝鷓鴣湯的陸地鮮味互相呼應。一旁搭佐的「八寶飯」,則是以炸青豆、薏仁等等綜合豆類、穀物製成的義式燉飯,上頭的泰國青檸(kaffir lime)泡泡清香明亮,為整道菜畫龍點睛。

    整份菜單強度高昂至今,主菜才不甘於平淡。有時候,一份tasting menu吃到主菜已經反高潮,這道戰斧豬排則完全不會,吃可可與酒粕長大的宜蘭葛瑪蘭黑豬,直火炭烤後澆淋上焦化奶油、蒜末與巴西里,由法式meunière延伸而來的做法,噴香至極,上桌的芬芳簡直勾魂;卻還有另一種香味與之共舞,那是調入了埔里香草的肉汁!「我超愛這個香草醬汁」,江振誠一邊淋一邊說,我已經等不及動刀,豬肉之香甜與鮮美,我幾乎懷疑是否有用鹽麴醃過,但沒有,那就是豬本身的魅力。

    與主菜相搭的湯,則是甘草黑豆,不再需要海洋或動物的鮮,單純以黑豆的麥茶、咖啡、可可風味去連結香草的甜香與焦化奶油的堅果氣息,勾勒出溫暖、深邃的醇厚印象,若以巧克力的風味象限來比喻,是偏向dark sweet的濃郁風格,非常秋冬應景。

    還值得一提的是主菜刀。由法國職人Roland Lannier手工打造,以水泥、黑膠唱片等嶄新素材表現龐克精神,這些精美的刀子RAW進了一套,全以主廚命名,除有為江振誠主廚量身定制、磨石子刀柄與台灣地圖的款式,還有現行世界第一主廚Mauro Colagreco,法國料理教父Alain Ducasse,法國三星女主廚Anne Sophie Pic,西班牙傳奇山中燒烤店Asador Etxebarri,全都任君挑選。下次去RAW吃飯不妨試試手氣。

    #科學思維的茶佐餐 #TeaPairing

    除了湯佐餐,RAW本季的茶佐餐(tea pairing)也別有看頭。與南投鹿谷的「開蘭茶 KALON TEA」合作,江振誠與開蘭茶共同探索,同一款茶葉如何在特定的溫度與萃取方式下展現不同的風味。例如一款輕發酵、輕烘焙的金萱烏龍茶,冷泡八小時並調高茶葉比例後,能夠凸顯其野薑花香氣,甚至散發綠茶般的海苔鮮味,用以搭配菜單開頭的竹莢魚與茄子小塔、藥燉黑鮑;同一款輕發酵、輕烘焙的金萱烏龍茶,改為熱泡,鮮味減低並殿後了,野薑花香則轉為淡淡奶香,用以搭配石蟳、海膽、烏魚子。

    一款重發酵重烘焙的烏龍茶特別有趣。江振誠解釋,這款茶是以咖啡烘焙曲線焙成,「茶會以為自己是咖啡」,冷泡久浸十六小時後,搭配-196℃液態氮潤過降溫的玻璃空杯,竟冷萃出明顯的可可風味!激似可可果殼茶或咖啡果葉茶,這款冷泡烏龍茶散發的堅果、香料風味,和葛瑪蘭豬的主菜搭極了!(尤其那香草肉汁!)

    #直到甜點毫無冷場

    高強度的菜單,直到最後都不放過人。甜點太精彩了,我無法跳過不寫,更惱人的是甜點還有三道。

    彷彿鑲了金箔的羊羹,這道優雅的「木瓜凝」,做法很有意思。木瓜連籽打成汁,放置隔夜,殘渣會自動浮起凝結,因此誕生的木瓜凝,濃縮了木瓜的清潤甜味與草木芬芳,可謂「木瓜中的木瓜」;表面撒上桂花粉增香添雅,襯底的柑橘醬汁,則集結了柚子、檸檬、葡萄柚、萊姆等等柑橘水果,就像吃木瓜要擠上檸檬汁一樣,明媚的酸香更襯托木瓜的清甜,二者相加,氣質出眾。

    接著的「蜜酥煎」,江振誠自陳是他最愛。如果你和我一樣沒聽過蜜酥煎,那是中醫裡一帖降氣止咳、潤肺補虛的良方,以杏仁、蜂蜜、牛酥煎製而成,江振誠在試做的過程中發現,這根本是美國的奶油軟糖(fudge)!牛酥的部分,他採用自製澄清奶油與印度酥油(ghee),同樣試岀洋溢焦糖香與奶甜的配方,配上一球葛瑪蘭威士忌冰淇淋,就模擬了傳統上蜜酥煎配暖酒服用的吃法,馬鈴薯泥居間協調冰淇淋與蜜酥煎,最後刨上黑松露、撒上海鹽粒與橄欖油,只消一匙,各種馨香奔騰而來,酒香與焦糖香,蕈香與草香,還有鮮明的鹹味點亮味蕾,交織出複雜的美麗風味。

    最後是「凍梨」,中國東北冬季特產,梨子因為反覆結凍而形成冰沙般的軟綿質地,RAW廚房如法炮製,將水梨反覆結凍解凍後挖出果肉,佐以川貝煮桃膠與烤杏仁,綴以新鮮水梨片與杏仁粉,水梨的脆與軟、輕甜與濃甜都給我們嚐到了。

    還沒完。佐茶與咖啡的petit four,法文意指「小烤箱」,什麼樣烤的點心能符合「漢方」的主題?江振誠想到了漢餅,紅豆粉粿口味,皮薄餡美,再飽也要嚐嚐。

    服氣,服氣,這季菜單毫無冷場。嚴密的概念,新穎的創意,精準的執行,菜色味道也沒有以往有時會因暴衝而紊亂失衡。自我突破是非常困難的,只有RAW能超越RAW,我願意下如此俗氣的結論。

  • 八國酥油粒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8-08 17:19:48
    有 12 人按讚


    中國菜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不敢多譽為最多元化的菜式之一,但相信亦不遠矣。中國八大菜系中,當然首推粵菜為港人至愛,但隨著大眾口味的改變,川菜也漸漸融入了我們生活當中,重慶火鍋、麻辣雞煲開得百花齊放。

    而最近筆者就獲邀出席了念川居的傳媒午宴,這是一間以川菜為主打的新開餐廳,除了傳統川式烹調之外,還為筆者帶來了點點新驚喜。

    餐廳位於MOKO新世紀廣場5樓,店內佔地頗廣,以深淺對比色系為主調,配上由集團專業畫家操刀的一幅幅氣勢斑斕畫作,中國風得來帶點現代氣派的感覺。座位坐得舒適,枱與枱之間間距甚闊,加上恬靜時尚的環境,讓人感覺悠閒舒泰。

    餐牌上菜式選擇甚多,大都以川菜烹調為基本,亦有一些新派創意菜式,午市更有點心供應,融合了川菜與一盅兩件的特色,風味獨特。

    黑松露野菌餃,餃皮以韭菜打汁搓成水晶皮,晶瑩剔透,菇菌內餡加入了黑松露醬和白松露油,松露沒有蓋過菌香反而豐富了層次,入口軟糯,清爽怡人。

    紅菜頭麻辣水晶果,亮麗晶瑩像水晶波波般的造型十分吸睛,紅菜頭、冬菇和蝦肉粒內餡配上川式調味,咬落外皮Q軟,爽口多汁,麻香辣度均算突出,比起一般港式做法來得瀟灑,放膽地將辣度融入點心當中,帶出了蠻有驚喜的效果。

    麻辣濃湯小籠包,皮薄多汁,富彈性的外皮包著麻辣帶酸的滾燙湯汁,辣度算突出十分貼題,刺激過癮,好辣之徒定要一試。

    春風得意米網腸,是近年一道頗出色的創意點心,而這店也能做到腸粉滑溜透薄,內裡酥脆中帶著蝦肉帶子的爽彈鮮味,口感豐富。

    蘋果叉燒酥,棄用了傳統叉燒酥的酥油皮改為類似蘿蔔絲酥的千層皮,火喉控制剛好,添上了鬆脆層次但完全不覺膩口;餡料除了叉燒外還加入了蘋果粒粒,爽口酸甜,同樣的醬香濃郁卻減低了膩感,十分出色。

    高湯牛肉丸,是傳統山竹蒸牛肉球的變奏版,牛肉球綿密鬆軟中帶果皮香,以高湯浸熟來得清淡中見醇厚,味道雖不算十分突出,但在吃過這麼多濃味點心後來個清醇熱湯,零舍怡神。

    點心過後開始踏入川菜主題,先來一道招牌脆皮血旺,薄薄脆皮的炸豆腐相信大家就吃得多了,脆皮血旺不知又有沒有試過呢?大廚創意地將豆腐改成鴨紅,裹上薄薄的粉漿炸脆,金黃的超薄脆皮完整包著鴨紅方丁,一口Size微脆嫩滑Q彈,帶著淡淡的花椒香,比之脆皮豆腐多上了一點咬口,風味亦較佳,讓人吃完一粒接一粒。

    蒜泥白肉,選用了豬背肉經多重工序處理,使得肉質爽滑彈牙,肥而不膩;蒜泥更是名乎其實的「泥」,打得極為幼細,務求將蒜香完全滲入肉片之中。而特別一提的是這道菜的醬汁,據說是烹煮了近6小時至起膠,所以才能充份掛在白肉之上,簡單的一道前菜包含了不少細節和心機,完全體現出大廚的細意堅持和對烹飪的熱誠。

    水煮厚切牛舌,平時食水煮不外乎是牛肉或魚肉,這店大廚卻反傳統的用上牛脷芯,每條牛脷去皮去外肉,只會用上全條三份一的中心部份,加上自家熬製的紅油、不同的辣椒和花椒同煮,單是紅噹噹的賣相已十分誘人,咬落鬆軟入味,辣度剛好,麻香刺激,並不是一般的牛舌可以相比,就連一向不好牛脷的筆者也吃上幾件方休。而配菜亦用上了鴨血、青瓜和花生芽,添上Q彈爽脆,尤其花生芽是外邊較少見的,口感爽口得來帶點嚼勁,吸滿麻香更顯特色。

    辣子大腸,一端上來見到滿碟紅紅的辣椒已未食先興奮,炸香的大腸隱沒在海量的辣椒堆內,大有萬紅中藏珍之勢。辣椒乾炸得香口,大腸亦酥脆軟嫩,麻香滿滿沒有臊味,辣度剛好慢慢滲出,風味十足。

    砂窩胡椒蝦,一向接觸到以胡椒為主調的菜式多以湯品為主,今趟大廚以海量的胡椒炒香炸得酥脆的大蝦,再以燒得滾燙的砂鍋逼出胡椒的香氣,一上枱已傳來濃烈的胡椒香,蝦殼脆卜卜讓筆者有衝動想連殼子也吃掉,蝦肉亦彈牙鹹香,滲滿白胡椒濃香,鮮甜惹味,簡單而出色。

    最後來點甜品,先是經典的蜜瓜脆奶 ,牛奶加入了新鮮蜜瓜汁推開做成糕狀,再裹上薄薄的脆漿炸成金黃色,入口酥脆微甜帶著淡淡蜜瓜香,清新得來亦有助解辣。看似簡單的一道甜品,其實工序頗多,所以現時很多
    酒樓也沒有製作,能在這裡嚐到而且做得很不錯,重拾昔日情懷,實在感恩。

    生磨芝麻卷,又是另一經典之作,還記得小時候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內裡一碟碟像極菲林的甜點,每每都是拉開一條長片來吃,甜美煙韌。而這裡的芝麻卷跟傳統的那種口感有點出入,偏向軟糯厚實,芝麻香更為濃郁突出,雖沒有了那清爽但個人覺得比起童年時所吃到的更為出色。

    除了菜式精彩外,店員還推介了一杯自家調製的「青檸樹」特飲,以青檸和蜜糖加上沙冰呈現,入口酸度頗強,帶著淡淡青檸清香,消暑開胃,雖不是筆者杯茶但解辣功效確是顯著,又是一款心思之作。

    嚐辣過癮之處在於喚醒刺激著每一分的味蕾,就算吃得頭皮發麻汗流頰背也在所不計,而這店的出品亦確實做到了這點,兩位酒店級大廚更融合了川粵菜式的風格,創製出一系列賞心悅目的菜式,誠意十足;客人還可以自家挑選大中小辣,頗具彈性。加上舒適氣派環境和親切到位的招待,要俘虜一眾辣粉相信不難,喜歡嚐辣的朋友不妨一試探究一下。

    #旺角
    #moko新世紀廣場
    #川菜
    #點心
    #嚐辣過癮
    #麻辣濃湯小籠包
    #春風得意米網腸
    #蘋果叉燒酥
    #脆皮血旺
    #水煮厚切牛舌
    #辣子大腸
    #砂窩胡椒蝦
    #蜜瓜脆奶
    #生磨芝麻卷
    #古家私房菜 @ CHUAN Palace 念川居

  • 八國酥油粒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22 20:00:05

    距離香港個多小時機程的台灣,向來是香港人的熱門旅遊地點,今年更是台灣菜大熱之年。來自台灣的知名餐廳及飲品店,塞滿香港大街小巷,華麗風格火鍋店、風格十足的咖啡店、近百年老字號的老麵店,還有起碼30多間台灣飲品店,黑糖鮮奶、珍珠奶茶、果醋、花茶、果茶等不同名牌,紛紛來港。

    花多眼亂,不知哪間味道最好?一次為大家品評今年最值得上門的台灣過江龍。

    1.沐白
    電話:從缺
    地址:元朗裕景坊27-31號金倫大廈地下4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 12nn-11pm
    推介指數:3.4
    詳情: http://bit.ly/2Pi1nNe

    從6月開始,香港街頭已被台灣飲品完全佔領。在數十間台式飲品店中,除了大排長龍的數間名牌,其實這間本月才開業的品牌也做得出色。
    雖然在台灣只有數家分店,但出品穩定,招牌芋頭鮮奶只用台灣大甲芋頭蓉和鮮奶,沒有加任何糖,真材實料。材料全由台灣供應,芋頭泥每天新鮮製作,一喝下去滿口的芋頭蓉,比其他店的香芋色素濃郁太多了。


    其他口味亦出色,抹茶鮮豆乳用日本靜岡抹茶,草莓鮮奶以粒草莓為材料,味道天然濃郁。客人不多,毋須大排長龍已可到手。

    2.美好年代
    電話:從缺
    地址:銅鑼灣邊寧頓街5號地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 11am-11pm
    推介指數:3.1
    詳情: http://bit.ly/2AEZBwr

    在台灣泡咖啡店,已是不少人的活動之一,最近就有這間台灣名店抵港。在當地開業2至3年,裝潢復古華麗,加上首創珍珠加梳乎厘班戟,成功引起話題,當地大熱綜藝節目《食尚玩家》也曾訪問。

    香港店仍是試業階段,租用一家西餐廳地面空置的位置營業,格局如同普通西餐廳,少了台灣的華麗風格,幸好食物質素仍能保持,特別是入口即融的梳乎厘班戟,入口即融,配上煙韌珍珠,口感味道都相當出色。店子還帶來多款招牌甜品如冰心荔枝梳乎厘班戟果凍杯、芝士車輪餅,以及飲品如黑糖鮮奶、水果茶等。提提大家,由於仍在試業,等待時間頗長,一個梳乎厘班戟竟超過半小時,不趕時間才去。


    3.Artista Perfetto
    電話:無
    地址:銅鑼灣霎西街3A地下2號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9pm,星期二休息
    推介指數:3.4
    詳情: http://bit.ly/2zGopmh

    台灣咖啡文化向來比香港盛行,這間剛從台北渡海而來的咖啡店,便能嘗到當地人自豪的細膩品味。由6名香港人合夥經營,其中一名店主曾於紐約的Coffee Fest Latte Art Competition奪得冠軍,之後和其他拍檔在台北開咖啡店,今年才回港開店。

    咖啡出色,意式咖啡固然甘香濃郁,單品咖啡也出色,果酸怡人穩定,又有不少香港少見的咖啡飲品,如以曬乾的咖啡果肉及果皮浸泡沖製的Cascara Sparkle,反傳統以Esperrso拉花的Latte Macchiato。這裏不賣常見西餐或西式甜品,而是找來老師傅製作蛋黃酥、老婆餅等中式食物,入口鬆酥油香,是另一種享受咖啡的風格。店子位於銅鑼灣及灣仔交界,客人不多,帶點悠閒風情。

    4.台北·寬巷子
    電話:3188 2840
    地址: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地下OTG57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 12nn-3:30pm,5:30pm-10pm
    推介指數:3.6
    詳情: http://bit.ly/2Q3zViV

    火鍋文化在台灣非常流行,這店便是其中的精緻代表。來自台北,香港店提供5款湯底,麻辣口味從台灣直送,白湯如烏雞、東方美人等,就在香港熬製。基本上人人都會點雙拼湯底。麻辣是不錯,辣香婉轉,麻香餘威溫和。白湯的確出色,以大量豬骨及中藥熬製,濃鮮可口。

    全店裝修都是古董舊物,字畫、木門、石雕等通通有出處,配料賣相亦精巧細緻,玫瑰松板豬是招牌菜,把切成厚薄不一的冷凍豬頸肉,砌出一朵玫瑰花來!下鍋前再淋上蛋白漿,滑溜及爽口二合為一。其他還有看似雪條,實際以墨魚、蝦肉、菠菜粒打成肉餡後,再用水晶包外皮包裹,滾熟來吃,外層煙韌和爽彈餡料令味道獨一無二。就算是最普通的蔬菜拼盤,亦請法國花藝師教侍應,把蔬菜盤拼出盆景感覺。價錢貴,人均消費$500,埋單時有些肉痛呢。

    5.翰林茶館
    電話:8300 8216
    地址: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2602號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 8:30am-10pm
    推介指數:3.4
    詳情: http://bit.ly/2QQIGw7

    台灣人向來愛喝茶,1986年於台南創立的翰林茶館便是極具代表性的名店,是首間推出珍珠奶茶的茶店之一,獨有黑白珍珠。跟其他台飲店不同,位於海港城的台飲店可坐約二十多人,除了提供台式飲品,還有多款以茶為原材料的菜式。

    珍珠每天於店內煮透,入口煙韌;奶茶入口甜香,茶味清香。除了珍珠奶茶,還有一系列台灣出產的文人茶系列,高山金萱、龍涎香之外,亦有產於台灣合歡山,被視為台灣高山茶王的大禹嶺茶。香港店還有限定的草莓果粒紅茶,果香濃郁。

    以茶來做的菜式也頗有新意,如用炭燒鐵觀音融入麵條的鐵觀音茶麵,配以紅燒牛腩、客家鹹豬肉等,不過茶味偏淡。另有以鐵觀音煮的茶葉蛋。客人不算多,可以慢慢歎。

    6.八月堂
    電話:2601 0900
    地址:太古康怡廣場(南)AEON STYLE 康怡G11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0am-10pm
    推介指數:3
    詳情: http://bit.ly/2AVraBN

    以牛角包成名的麵包店,台灣人為了買這麵包,當年可以排了兩小時。用歐洲牛油日本麵粉為材料。最大賣點是非常多元化的口味,每天起碼提供接近15、16款口味。招牌是蜂巢可頌。

    香港店位於超市內,於店內即製即焗,麵包香散在空氣中,非常吸引。另有蘸滿白朱古力和開心果碎粒的白色莊園可頌、鹹香的炙燒明太子可頌、惹味的黃金起司可頌等。

    編輯﹕楊志強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