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兩點塗怎麼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兩點塗怎麼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兩點塗怎麼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兩點塗怎麼打產品中有7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晚google到的, 據說是蘇黎世最好的麵包....清一色都是年輕人,連店員也是。室內用餐得出示COVID護照, 其實我們都還搞不清楚狀況,當越過邊界老爺手機就有德國警示簡訊要他回去得隔離@@ 我跟我兒子都沒收到😅所以回去我要不要隔離???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使用這種大麵包切片(德國也有,只是通常都...

兩點塗怎麼打 在 咩小妤 | Miemiefish ?手寫|正能量|咩式婚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2:23:51

絕對是此生見過最美的拼圖!!!! . 各位小羊毛注意!我要來放火了(燒~~~🔥 . 自從收到海裡魚的這盒水星拼圖 就一直處於讚嘆的狀態!!!! 從打開到後來拼完,只想大喊: 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美!! . . 疫情以來,在家的時間變得很多 拼拼圖變成了我跟阿咩這一年來的興趣 邊聽音樂...

兩點塗怎麼打 在 吉米老濕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23 20:46:23

我想大家對於完妝後的自己感到滿意這件事情不會有什麼異議吧,而讓你用完之後更加迷戀自己的,就是NARS。  天啊這開場真業配難怪廠商都很愛找我合作(雖然這篇都不是),但NARS給我的一直是種迷惑、柔媚的不二存在,還有那些我說過很中我的色號取名方式。  而NARS明日上市的夏季限量系列主題是「自...

兩點塗怎麼打 在 Esme L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21:20:58

早安❤️!陰天的早晨,還是要塗上防曬再出門。 兒子最近早餐很喜歡樹林秀泰附近的一家豆漿老店。 招牌只掛上[早點]二字的豆漿店。裡面販售的燒餅、油條、胡椒餅、紅豆餅、甜酥餅都是現場烤的,該有的酥、香度從沒少過。蛋餅和蘿蔔糕加的甜醬、飯糰必須具備的三寶,豆漿該有的豆香味。這是有別於一般豆漿店的好滋味。現...

  • 兩點塗怎麼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9 21:13:58
    有 141 人按讚

    昨晚google到的,
    據說是蘇黎世最好的麵包....清一色都是年輕人,連店員也是。室內用餐得出示COVID護照, 其實我們都還搞不清楚狀況,當越過邊界老爺手機就有德國警示簡訊要他回去得隔離@@ 我跟我兒子都沒收到😅所以回去我要不要隔離???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使用這種大麵包切片(德國也有,只是通常都是密緻的切0.5公分的裸麥麵包)夾食物, 我所好奇的,是我們現在流行的大麵包(通常都比較厚片)能怎麼吃才好味道!
    先聲明,#每個人的喜好非常主觀 所以他們的調味適合當地人口味是一定的,要不然不會這麼排長隊(週日早上八點開到下午兩點),我們到達時是不早不晚的10:30😅
    我們點的這種三明治每份都是九瑞朗。我另外其實想點每週日瑞士人習慣來一條的辮子麵包Zopf. 店員問我是要Dinkelzopf 嗎?我想,那就來一條斯佩爾特的吧!沒仔細看她打包,出了店門在外面用餐才知道是這種😱😭若想加購, 還得回去再排更長的隊!只好算了!畢竟外面天冷只有13度,喝咖啡去不了寒意.... #咖啡拉花美,但沒有卡布奇諾該有的濃郁香氣,很普通。

    另一件事是因為我兒子只吃他那一份牛肉三明治不到三分之一所以我們匆匆打包喝完咖啡回飯店,因為他說有奇怪的醬味,我吃了以後也覺得特別,它加了辣根醬(Meerrettich)及芥末還有酸黃瓜,我自己是覺得這兩個醬,如果可以以1:2比例加入,而不是各薄薄一層塗抹,會比較有君與臣的感覺就像吃熱狗麵包,你雖然加番茄醬及芥末醬,但比例不同,味道很不一樣。這樣的加法就可能會有我兒子那種反應😅 反正他是歪嘴雞,我覺得通過他那關可以升級更美味就是了!(只是有可能因為肉片太少這樣加會過酸😅😅😅
    我自己吃的,是切得很碎的雞蛋夾層,裡面有醃過的,酸甜味的紫洋蔥,加了也是切很碎的洋香菜末,通常德國一般這種碎蛋會擠很多Remoulade (比台日式調味更多的蛋黃沙拉醬)這個沒有加!!!雖然沒辦法黏緊,容易掉碎蛋顆粒,但吃起來清爽很多!當我研究每一口的味道時有在某個角落的皮吃到豬油蔥抹醬的味道!我很驚訝,應該是不小心跟其它口味污染混搭的,因為通常在德國,點這種夾層麵包的都算是蛋奶素的選擇!裡面還有放一種很有味道的小生菜突然忘記名稱,這種小生菜加麵包裡跟油醋醬很對味!我喜歡這樣的搭配。
    另外,老爺吃的,是夾軟質起司卡門貝爾, 通常這是安全牌,因為點這種現成三明治,最怕洋蔥味的老爺通常都是選這個,也通常都安全,這次也是,只是他說醬料甜甜的,很怪😅🤣我沒吃,但如果是現在流行的方式,應該會加的是無花果醬。#但我真的沒吃到只是猜想
    這家麵包店強調的是有機麵粉,但並沒有強調全酸種,我不覺得是全酸種,就算有加酸種,應該是比較屬於hybrid sourdough,因為沒感覺有酸種的複雜香氣。斯佩爾特辮子應該有加油糖,也是沒有酸種複雜的味道,就是比較單純麵粉香氣,我覺得斯佩爾特用酸種或是米麴酵種,麵香會更足,但很可惜它並沒有,雖然強調是有機麵粉。使用在三明治的大麵包應該是長時間發酵的麵糰,一般來說使用少量鮮酵發酵,會加糖或麥芽精,這樣發酵的麵包除了口感濕潤好嚼以外,在這麼乾燥的地方,也比較慢乾成麵包粉。
    很可惜沒買長棍及普通辮子麵包,但我相信以後還是有機會的!
    .
    .
    還好週日不收停車費也容易停車...蘇黎世開車找車位真的很不方便!

  • 兩點塗怎麼打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10:47:43
    有 2,254 人按讚

    嗨大家,我今天想要跟你們聊聊為什麼會有國際觀察曆。

    今年年初,我離開了原本的工作,全職投入敏迪選讀。這件事很令人興奮,但是不容易。開工第一天,我不是立刻振筆疾書寫新聞,而是坐在電腦前,凝視著螢幕。我思考著,到底「敏迪選讀」這個品牌的願景是什麼?我要帶給大家什麼,又要帶著你們到哪去?

    2020年是Podcast爆紅的一年。後起之秀如雨後春筍,把我從排行榜上看得到的位置,一路擠到視線之外。當時的我其實很徬徨,思索著要做哪些事才能得到更多流量、讓更多人聽到。但再怎麼想,通通都是東施效顰。我永遠在羨慕別的人強項,看到別人紅的原因,就回頭逼問自己,你為什麼做不到。

    在流量最差的時候,我想起一句話:

    「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這隻魚終其一生會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對啊。我一直在羨慕人家爬高,但會不會我根本不喜歡高處?會不會我其實是想要探索海洋世界的,會不會我忘了我會游泳?於是我回頭思考以下這些問題:

    我是誰?
    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我做什麼事最舒心自在?
    敏迪選讀的願景是什麼?

    #我的能力是什麼

    經過這麼多年的日更,我感受到自己有把複雜變白話的能力,我也有快速吸收和解構資訊的能力。當然更重要的是,我的腦袋可以將四散各地的新聞碎片,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國際拼圖。這是我游泳的能力。

    #敏迪選讀的願景是什麼

    這個問題要回到敏迪選讀的起源。2018年11月24日,台灣舉辦有史以來最大一次公投,又稱九合一公投。但在那天,有多少人知道他手上那一票代表什麼?又有多少人根本沒做功課,糊里糊塗地蓋下自己未曾理解的選項?所以我想到了,

    敏迪選讀的願景,
    就是透過傳遞親民的資訊,捍衛人們免受無知和仇恨所害。

    有了能力作為起點,也找到願景作為終點,但問題是,我要如何達到呢?答案是我必須要建立一個永續努力方向,在敏迪選讀存在的每一天,我都要確保自己是朝這個道路走的,這樣才有辦法引領我走向終點。

    於是我設下這樣的核心:

    敏迪選讀必須成為一個被大眾廣泛認識、信任,及喜愛的知識傳播品牌。所傳播的知識將會讓每個人對國際新聞產生興趣,進而學會閱讀國際情勢,不再盲目做出生活或工作上的決策。

    為了達到這個願景,敏迪選讀必須:
    1. 面向大眾,最大化擴散
    2. 擁有最專業的國際知識,包含歷史、地理、政治、經濟

    前者是確保我的努力可以影響更多人,後者是穩固我的新聞內容,確保大家收到的都是最有品質的資訊。從今以後我做任何決策,若有任何違背這兩點的,我都不應該去做。反之,任何可同時達成這兩點的事情,我都應該要好好把握。

    #於是有了國際觀察曆的念頭

    起初是想要讓自己認識全世界所有國家。我們一直都在說,國際觀不是「美國觀」,也不是「中國觀」。全球有207個主權個體,不管是被廣泛承認的,還是沒人認識的。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擔憂。更重要的是,國際局勢就像蝴蝶效應,可能在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爆發衝突,最後會引發歐洲國家的金融危機。

    所以這日曆最一開始是為了我自己而做的啦(無誤)。但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中文世界裡,竟然沒有一個地方整理出所有國家。講一個最酷的,你知道在台灣外交部的網站裡,找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嗎。而你在外交部網站找的到索馬利蘭,一個全球只有台灣承認的政治實體。卻找不到已經有超過136個聯合國成員承認、本身也是聯合國觀察國的巴勒斯坦國。當然個別國家的資料在維基百科都查的到。但是你得先要「知道」有這國家,才有辦法「查到」它啊。

    更重要的是,維基百科上只有基礎資料,但國與國的關係呢?區域衝突呢?還有很多看不懂的名詞,怎辦?於是我決定,將這些內容通通整理起來,給我自己讀,也給所有人讀。

    選擇做成日曆,其實是回到敏迪選讀的初衷。以前我們總是覺得國際新聞好難懂,國際觀好沉重。但是當我每天用1500字跟你介紹一則國際新聞時,是不是就沒那麼痛苦了?反而有點期待?所以我不是直接出一本書,把這些資訊通通倒進去書裡。而是做成一本日曆,把龐大的資訊量拆成365天,這樣一來,就舒服多了。

    不過啊,與其說是日曆,它比較像一個「國際辭典」。裡頭介紹全世界193個聯合國成員國,3個聯合國觀察國,11個未經廣泛承認實體。但這些只是連連看裡頭的一個一個小黑點。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它們串成線。

    所以我會另外介紹
    13位國家領袖、
    17個國際組織、
    10個現在還在打仗或吵架的衝突地區、
    11個形塑當代世界的重要歷史。

    另外還有我自己最最喜歡的,
    12個你每次看到都似懂非懂,卻又不好意思開口問的名詞。

    例如
    什葉派和遜尼派到底差在哪?
    左派和右派是什麼定義?
    什麼叫做反托拉斯?
    誰是恐怖組織?誰說了算?

    上述這些,通通都是連接各國點和點之間的橋樑。最終這些資訊將在你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張國際關係圖,建構屬於你自己的國際觀。

    這本日曆花了我五個月。不只是整理資料而已,我們連日期安排、呈現哪些內容,通通都有巧思。但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吧。我之後會再錄一支影片,跟大家說明日曆裡的每個小細節。

    #國際觀察曆怎麼買

    今天晚上八點開始集資預購。
    建議你先在今天八點前去填問卷,
    https://0nlhhmiv2uk.typeform.com/to/kAHdWk7t
    (14:19更新,問卷連結已更新,可以填寫囉)

    填完,我們會寄送一張100元折價卷到你信箱。
    只有在開賣首三日有最優惠的價格,
    超過這個時間,價格就會貴上一些了。
    所以無論如何都請先填問卷。

    另外我還寫了一份購買攻略。
    你填完問卷,會邀請你加入一個團購社團,
    我已經將購買攻略公布在社團裡,
    不管你是追求省錢,還是追求方便,
    通通都可以參考那份攻略。

    最後不得不說一句,
    這真的是很棒的酷東西。
    希望你們會喜歡(手比愛心)

  • 兩點塗怎麼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4 09:12:43
    有 106 人按讚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紀錄片的網站上,依然保存了活動期間的精彩對談,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理解「創傷」的各種面向,感覺導演和專家們,是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當作一個起頭,一次拓展整個社會對於「創傷」的理解,還有對話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座談都是英文,同時美國社會在談論情緒與感受方面跟我們的經驗很不同,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經過一些文化上專業上的「翻譯」,有時就算是語言能力足夠,理解上和實行上還是會有一些隔閡。

    如果這一切只停留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我想起跟「創傷」這個詞彙相遇之前的漫長追尋。

    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跟我媽一樣的人」。甚至在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同學互相約定,「如果以後你看到我有變成我媽的跡象,請你立刻過來打死我」。

    話講得很毒,其實反映出內心極大的恐懼,因為我的母親真的就是我外婆的樣子。

    我的母親長年有一個非常激怒我的習慣。當我在他面前跟他說明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會在我說話的當中突然伸手,摸我臉上的痣或是耳垂或是任何其他「缺陷」,感嘆:「哎呀這個鼻子要是再挺一點就好了。」

    然後我就會因此抓狂,跟他大吵一架。

    大學畢業沒多久,有一回外公因為小中風在家裡跌倒,緊急送醫,大家都趕到醫院,由母親代表去聽主治醫師的報告。他消失了好一陣子,回來的時候第一個走向祖母,跟他轉告醫師的診斷。只見外婆盯著母親的臉,毫無表情的聽了一陣,然後突然伸手撥開正在講話的母親的瀏海:「你這頭髮很難看耶,是去哪一間理髮店弄的?」

    母親大爆炸的瞬間我忍不住笑出來,你看看你,但是一轉身心裡卻打了一個大寒顫。

    總是聽到人說,女兒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居然被我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媽媽的樣子很糟糕的人,一輩子不就毀了?我不相信這是一種預言,一定有人可以逃過這種詛咒,可是這樣的人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找到走上不同道路的方法?

    有害怕成為自己母親的女兒,就會有害怕步上父親後塵的兒子,或是在自己身上重蹈任何家族覆轍的孩子。每個人都在跟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戰得灰頭土臉,弄不懂為什麼馴服不了自己,活不出自己更好的樣子,沒有辦法跟所愛的人更接近。

    我看著螢幕上每一個,受邀到講座上侃侃而談的講師,一來一往,大家在談笑之間分享自己多年來鑽研的成果和領悟,相互補上不同角度對「創傷」的理解和連結,一層一層教給我更多思考的方向。但是最珍貴的,是在這些專業的對話之間,大家不經意地透露出來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傷痛。

    丹尼爾・席格醫生,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講師,他所寫的《不是孩子不乖,是爸媽不懂》,還有《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系列,都曾是台灣很暢銷的教養書。他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那場座談裡提到:「我家族裡就是有毒癮的歷史,常常在我的演講裡分享完我的故事之後,都會有人來跟我說:『我覺得你一定有吸毒!!』」他哈哈大笑,「我把這個當做對我至高的讚美。」

    Gabor Mate醫生在《關係是一面照出創傷的鏡子》座談會上自陳:「我跟我太太之間的問題是,我自己覺得是一隻醜青蛙,我坐在角落希望他來吻我,讓我可以變成王子;可是他不要啊,他覺得他沒事幹嘛要吻醜青蛙,他希望我直接就是一個王子向他走過來。」

    而在另一場關於《破裂的關係》的座談裡,Mate醫生朗讀了他母親當年,在Mate醫生才只有三週大時的育兒日記:「現在是清晨兩點,你已經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希望我餵你。但是我無法,因為我已經答應醫生,我必須按照時刻表給你吃東西。」讀到這裡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伸手搓揉自己的額頭。剛剛才分享自己的母親因為讀了當年的暢銷教養書,相信「嬰兒是暴君,我們不能讓他們控制我們」,所以在他哭泣的時候都會起身離開的依附關係創傷專家Diane Poole Heller博士,臉上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

    這些瞬間,有些讓我深吸一口氣,有些讓我會心一笑,有些讓我的眼淚毫無預警的就落下來,有些讓我必須把影片暫停,陷入沈思。

    這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啊。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放膽伸手去觸摸自己的傷痛,找到了逃過詛咒的方法。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身上遺留著創傷的痕跡並不可恥或悲慘,當我們找對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創傷轉化成個人的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更能夠給予和接受深刻的愛。

    「但是,我可沒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Diane笑著警告大家。

    這樣的交換和對談裡,有一種非常迷人的力量。不單單是在創傷的這條路上,有人可以懂的感覺真好。對我而言,當越多人開始承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們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礎,去探討「錯誤的教養」跟「教養風格不同」之間的差異,讓更多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表達:「請不要這樣對待我/我的孩子,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時間點獲得這麼多寶貴的資源,讓我興起一股很強的動力,想要在這裡也營造出一個,讓大家可以試著談論創傷的空間。

    我還不是很確定會怎麼做,但是目前的想法是,我會分批把各個講座裡非常觸動我的部分節錄出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理解,還有我自己的相關經驗。然後我也會像之前一樣,在文末貼上一個匿名的塗鴉牆,讓想說話但是有些顧忌的讀者,可以在裡面抒發感想。

    從這個現有的形式當作起點,我想試試看可以引起什麼樣的互動和變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是對互動的形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嗎?並不是說如果有興趣的人數很少,我就不會寫了,我這個人天生任性,想做的事情就是會去做沒人可以阻止我(傑克握拳)。但是,確切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個主題,會給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請大家無論長短,出個聲讓我聽見吧!

    PS. 閉關中拍不了什麼特別的照片,只好叫書籤們出來排排站會客。有個孩子的個性比較彆扭,也不讓我伸手幫忙,不過我相信他的本質是很美麗的X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