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全部免稅額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全部免稅額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全部免稅額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全部免稅額是什麼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投資0050不交易,獲利後的實際所得課稅是多少? 昨天看到有網友提出這個疑問,為何照片2中的收益分配金額已近3萬元,卻沒有被收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可能有些人不清楚規定,解釋一下原因好了。 1. 首先要了解目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規定,只要所得類別為「股利及利息所得」,且單筆給付達2萬元以上的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

全部免稅額是什麼 在 邱個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30 19:08:30

iHerb是我們Youtube頻道第二位正式乾爹,第一位是 正成集團 Cheng Seng Group🙏 我們燒了三年的拍片/講堂/直播/專訪/人物誌/出國報導/跟拍選手,YT終於有機會接業配,能得到更多協力廠商乾爹的青睞,非常感謝。 頻道影片製作/直播,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公司最最燒錢的部分,沒什...

  • 全部免稅額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22:25:01
    有 618 人按讚

    投資0050不交易,獲利後的實際所得課稅是多少?

    昨天看到有網友提出這個疑問,為何照片2中的收益分配金額已近3萬元,卻沒有被收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可能有些人不清楚規定,解釋一下原因好了。

    1.
    首先要了解目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規定,只要所得類別為「股利及利息所得」,且單筆給付達2萬元以上的話。 就要課補充健保費,然後稅率是 2.11%

    2.
    再來,ETF的收益分配通知跟一般的個股不一樣。 他裡面除了「股利或盈餘所得」外,還包含「國內財產交易所得」等項目。

    其中前者屬於課稅範圍,至於後者則不用課稅,因為目前國內證所稅是停徵

    3.
    所以舉我帳戶實際例子來看。

    今年0050一年共配息兩次,每單位分別是3.05元跟0.35元

    第一次分配的時候,93張總金額是283650元,

    但交易所得181536元目前不會課稅,只有另一筆股利所得102114元才需要課稅,然後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2.11%,等於扣2155元。

    至於第二次配息,84張總共配29400元,

    其中股利所得只有9408元,因為單筆未達2萬元,所以不會被扣二代補充健保費。即使跟之前一樣93張,也達不到2萬的課稅標準

    因此為了方便計算,假設年初到現在都持有93張不變,兩次收益分配合計316202元,但實際要課稅的所得只有102114元,股利所得只占全部收益分配的32.3%

    不過這個比例是不固定的,但過去幾年,0050收益分配,股利所得占比大概都是50%以下

    另外從總報酬來看,今年至今93張的獲利(價差跟股利)約151萬元,但實際要課稅的所得只有約10萬元,占全部獲利的6.7%,而且還有可扣抵稅率8.5%,所以假如綜所稅級距在5%以下的人,還可以退稅。

    很多人會有配息的迷思,也許會想說,配息率這麼低,那日常生活費或現金流怎麼辦?其實在投資上,這是最不需要擔心的問題,以後有空再談。

    4.
    所以在這種部分價差的收益分配模式下,投資人會有稅務上的優勢,而且資金越大,綜所稅級距越高的人會越有感。

    如果你懂海外投資的話,每年還會有670萬的免稅額,優勢會更明顯,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分散海外投資的原因之一。

    每年報稅都是大家最痛苦的時候,薪資所得一毛都跑不掉,但如果懂得投資跟節稅的話,就能將投資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 全部免稅額是什麼 在 邱個 Chill Chill der 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3 14:33:41
    有 17 人按讚

    你各位宅在家剛好可以補貨營養補充品,肯定是買爆 #iHerb !乳清蛋白/肌酸/BCAA/鈣片/ZMA/胺基酸/pre-workout/維他命....要什麼有什麼!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iHerb乾爹
    本集節目由全球最大的營養補充品/健康食品平台,美國iHerb贊助播出❤️
    ➤ iHerb專屬連結:https://prf.hn/l/6kRzaqb
    ➤ 折扣碼:【CHIOUGRR20】🔥🔥🔥
    ➤ 台灣時間:5/21-6/30、全站商品不限新舊客戶,全部八折優惠‼️‼️
    ➤ 滿1140免運!!!!👍

    😎請注意台灣政府規定:
    商品價格 + 運費 不超過兩千元,每半年不超過六次的台灣個人進口免稅額度!

    https://youtu.be/hhPbKTpsL8Q

  • 全部免稅額是什麼 在 邱個 Chill Chill der 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2 00:33:42
    有 190 人按讚

    iHerb是我們Youtube頻道第二位正式乾爹,第一位是正成集團🙏

    我們燒了三年的拍片/講堂/直播/專訪/人物誌/出國報導/跟拍選手,YT終於有機會接業配,能得到更多協力廠商乾爹的青睞,非常感謝。

    頻道影片製作/直播,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公司最最燒錢的部門,沒什麼好討拍的,因為這是我的熱情所在。很開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們的乾爹,無論是Youtube 或是Podcast,製作費用一直都是一個無底投資,真的理解拍片/剪接宇宙的朋友,看一下我們的頻道就知道我們這樣燒真的很扯。

    可惜沒有早一點找到這份熱情,千金難買早知道,但我一定會繼續拍下去。👍

    #iHerb
    本集節目由全球最大的營養補充品/健康食品平台,美國iHerb贊助播出❤️
    ➤ iHerb專屬連結:https://prf.hn/l/6kRzaqb
    ➤ 折扣碼:【CHIOUGRR20】🔥🔥🔥
    ➤ 台灣時間:5/21-6/30、全站商品不限新舊客戶,全部八折優惠‼️‼️
    ➤ 滿1140免運!!👍

    😎 請注意台灣政府規定,個人免稅額度:
    ➤單筆(商品+運費)不超過兩千元,個人不超過每半年六次~⭕️ (1~6月為上半年,7~12月為上半年,上下半年各不超過六次。)

    請大家支持我們的乾爹iHerb,也是支持SBD Taiwan頻道最棒的鼓勵!👍 折扣碼:【CHIOUGRR20】
    #CHIOUGRR20 #折扣碼

  • 全部免稅額是什麼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05-15 12:51:32

    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戶自用住宅免稅的規定而言,台灣相對相對台嚴苛,房仲說這就像把自住客全面都成了投資客,尤其持有期間的土增稅、房屋稅等不能扣抵,如果稅制真的過關上路,對自住客來說賣屋壓力也成了課稅壓力。......↓房仲業務員陳泰源:「過去這5年來平均的漲幅1年就有1成的漲幅。」

    20年老大樓地點好,所以漲幅驚人,但套上財政部房地合一稅制版本,未來如果要賣屋,連自住客都得多繳稅。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如果以過去5年這樣正常的漲幅(估算),持有1年就已經賺了將近400萬了,好像連自住客都是投資客一樣,變相的就是誤傷了,你連一般的自住客、長期持有的你(政府)全部都打到了。」

    因為舊版本規劃交易總金額在4000萬以下就不課稅,現在改成以獲利400萬當基準,超過的都要課10%,以這間中古屋來說,就算是自住沒有出租,持有超過6年,照樣得掏出10%稅負。

    房產專家田大權:「賦稅署是用一個2千萬的房子為例,每年漲3%,也就是60萬,連續持有6年,是不是360萬,算一個整數400萬這樣子算出來的,這一個計算的方式,它是以房價持續上漲為前提,但是財政部認為房價不會上漲了,這時候可能出現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就是說如果房價不會上漲,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又是所得稅的話,那收得到稅嗎?」

    稅制結果與立法初衷不只出現大矛盾,更大爭議是太過嚴苛,因為在法國出售住宅,可以享有1戶免稅優惠,至於在德國,持有3年以上的自用住宅也不用繳稅,日本自用住宅的免稅額是訂在台幣810萬。

    房產專家田大權:「400萬這種絕對數字一出來之後,其實它已經無所謂高低的問題,反而市場會找到另外一個空隙,也許會炒作中低總價或是低總價,因為我們看到其實像現在南部或者其他非大台北地區之外,從800萬漲到1200萬的房子非常非常多,如果1千萬賣到1500萬,獲利是5成耶,5千萬的房子賣了5500萬,獲利只有1成,獲利率完全天差地別,但是稅制是一樣,這到底哪裏有問題。」

    不同的獲利率卻課同樣的稅,讓專家看了都納悶,再加上對自住客而言,好不容易攢錢買了房,想不到在財政部眼中也是炒房投資客。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現在房子賣了要繳土增稅,一定要繳土地增值稅,還有持有年限裡面,繳的房屋稅和地價稅,甚至你銀行貸款利息都應該列入你的成本扣除,這樣再來課,譬如說10%,那我會覺得說很合理,我所有的成本政府(如果)不承認,你要怎麼說什麼是房地合一制。」

    雖然財政部版本還得經過立院三讀通過,但課稅的不確定性肯定讓房市交易更慘淡。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80096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9161582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