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全責護理醫院名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全責護理醫院名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全責護理醫院名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全責護理醫院名單產品中有6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疫情重點 【新增17例本土、6例死亡;社區式長照機構防疫指引出爐;疫苗接種速度加快,提醒收到簡訊民眾可預約接種】 台灣今(14)日新增2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其中17例為本土案例,9例屬於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個案。本土案例分布在台北市10例最多、桃園市3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事要扛、被打活該… 護理師總是弱勢犧牲者! 去年造成15人死亡的護理之家大火,昨天偵查終結,潘姓代理護理長與陳姓護理師因沒有制止護理之家住民自行攜帶「超長波床墊」進入病房,也未依規定按月檢查住房內是否有人使用私人電器,#遭到新北地檢署依業務過失致死罪起訴。 💥💥消息一出,馬上在護理界掀...

全責護理醫院名單 在 烏恩慈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2:59:59

隨著疫情升溫,疫苗陸續到貨。身邊許多孕婦紛紛詢問我,懷孕到底可不可以打covid-19 疫苗。 先說結論,過去台灣尚無社區感染時,大家對疫苗施打的態度略為保守,也欠缺對孕婦風險的討論。但現在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每個人染疫的風險都不低,因此我認為不論是否懷孕,目前可施打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不需等待...

  • 全責護理醫院名單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4 17:57:51
    有 703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 【新增17例本土、6例死亡;社區式長照機構防疫指引出爐;疫苗接種速度加快,提醒收到簡訊民眾可預約接種】

    台灣今(14)日新增2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其中17例為本土案例,9例屬於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個案。本土案例分布在台北市10例最多、桃園市3例、新北及台中市各2例。另有6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皆有慢性病史;同時新增10例境外移入,其中6例為緬甸入境,為同一班機乘客。整體解除隔離人數達85%。

    昨(13)日疫苗接種踴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昨日接種24萬2,353劑,創單日接種新高。目前疫苗接種愈來愈順暢,接種人口涵蓋率17.02% ,而國際上也會採用劑次涵蓋率數字,為了方便比較,也提供劑次人口比涵蓋率為17.39%。

    陳時中表示,這兩天已寄送簡訊給願意接種AZ疫苗的第9、10類民眾,共113萬人,提醒民眾在明日下午5點前完成預約登記。而18歲以上民眾也都可以登記意願,截至今日下午1點已有390萬人登記,AZ、莫德納都願意打的民眾占53.6%、只願意打莫德納占44.3%、只願意打AZ者僅占2.09%;不過莫德納的數量已經打得差不多,未來的存量多數將留給第二劑,主要提供會以AZ疫苗為主。

    昨日亦有通報83件疑似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共有14件死亡,其中3件莫德納、11件AZ疫苗,4起個案是從嚴重不良住院後病況惡化死亡。

    ■社區式服務長照機構防疫指引出爐

    由於三級警戒期間,社區式機構都暫停服務,指揮中心今日宣布適度鬆綁指引。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目前社區式機構工作人員全國接種率94%、身障體系則達85.7%,住宿型機構因為是醫療團隊直接到機構施打疫苗,因此接種率更高。

    不過,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針對機構工作人員與受照顧者,仍有許多防疫細節需要遵守,社區型長照機構適用單位包含:

    1.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機構(日間照顧、小規模多機能)
    2.附設於住宿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護理之家、老福機構、身障機構)
    3.身心障礙日間型服務(含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社區式日間照顧、日間服務機構)
    4.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
    5.早期療育機構

    社區型長照機構營運條件必須達到整體工作人員疫苗接種率達8成,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第一劑未滿14天者)者,服務前應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服務後三級警戒期間每週都需自費提供陰性證明;再提供檢核表報地方政府備查,以及地方政府也應進行實地查核等三項條件。另外家庭托顧者(不包含未成年者),也必須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天再接受服務。

    社區與家庭托顧自主防疫管理措施,皆須進行人員健康監測及異常通報機制,且應規劃服務動線、區分不同空間,建立分艙分流、分組活動及用餐機制。另外每日須清潔消毒至少2次,並佩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

    若社區長照機構或家庭托顧發生感染風險、確診病例時,應於24小時內通報,疑似病例須各自於隔離空間等候就醫或返家,不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任一工作人員或受照顧者為確定病例時,應暫停服務、立即通報地方主管機關,並應進行造冊與配合疫調。

    ■失智據點未列入,自行照顧者也須受到關注

    但《報導者》日前推出的「三級警戒下的照護危機」中指出,2020年底全台有494個失智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16,000多人,這些失智據點卻未見在這波指引名單中。祝建芳表示,考量失智症社區服務的場域,和此波日照機構規範完全不同,例如空間狹小、有些附屬在醫院或里民集會所等共用空間,因此不算在規劃中,失智據點的後續營運還需要更多細節,因此仍在討論中。不過他也補充,失智症患者已有將近3萬人包含在日照中心服務對象,並非完全被排除在外。

    對於失智據點沒有納入此波開放名單,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感到很失望,她指出,許多家庭因為住家附近找不到日照中心,選擇到失智據點,一週會去4、5天,對家屬是很重要的服務,衛福部也都有掌握這些失智者名單、據點工作人員,應該優先讓他們施打疫苗,重新復業,提供類似日照中心的指引,讓他們知道怎麼降載和安全管理。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則認為,政府有訂出詳細的指引,讓個案與家屬、機構、地方政府三方共同承擔責任,是很不錯的概念,可根據SOP做風險管理。此外,機構可以對照中央制定的檢核表,向地方政府提出復業申請,就比較不會出現地方政府超前中央部署,禁止復業的狀況,減少機構無所適從的問題。

    不過陳景寧和林金立都認為,除了社區型長照服務,外籍看護、家屬自行照顧的人也要被關注。陳景寧表示,台灣有5成長照家庭使用外籍看護,這些看護有8成年紀在25到44歲,現在是跟台灣人一樣按照年齡順序施打,疫苗不足的話很慢才能打到,應該比照英國,將所有被照顧者、主要照顧者都納在第5類施打名單。林金立也贊同這樣看法,他建議,不只外籍看護,也要納入負責照顧的家屬,可以優先盤點因有特殊疾病無法到醫院、也沒有到府服務而沒辦法打疫苗的受照顧者,這些人風險高,不是自己選擇不打,而是迫不得已,所以更要加強他們身邊照顧者的防護,優先施打疫苗。

    (文 / 陳潔、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陳曉威 、馬雨辰、鄭宇辰)

    #延伸閱讀
    【「很多家庭快撐不住了!」社區據點因疫情關閉,失智者照顧雪上加霜】https://bit.ly/3xymnBm
    【疫情不是確診數而已,看見對弱勢者影響|三級警戒下的照護危機】https://bit.ly/3k4u1iV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疫苗接種意願登記 #AZ #莫德納 #長照 #長照機構 #失智者

  • 全責護理醫院名單 在 何權峰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4 21:52:33
    有 75 人按讚

    百科全書太艱深看不懂沒關係
    介紹大家ㄧ本容易看懂的「百柯全書」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疫情爆發這一個多月以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如何以堅忍的毅力,不屈不饒的精神來帶領北市,所做的防疫措施,讓北市終於在疫情爆發第54天,超越新北榮登確診數冠軍的勵志故事。

    ———真。百柯全書———

    ✅5/16
    指揮中心授權各縣市公布足跡
    柯:「傳統疫調不切實際」「病例增多無法有效疫調」「應要求確診者主動通知接觸者」

    離疫情爆發才一個禮拜,北市就已放棄,不疫調、不匡列,這也是造成北市日後疫情嚴重的開端。

    ✅5/17
    北市暫停疫調,柯:別把力量浪費在沒實質意義的東西

    ✅5/21
    柯:由不得你,陳鮭魚忍辱負重打了他人生最不想打的AZ疫苗,此前,陳鮭魚唱衰AZ疫苗等諸多煽動言論,導致疫苗施打率不高

    ✅5/22
    柯:「軍火買了、萊豬也吃了」「美國沒有賣任何一支疫苗給台灣」

    5/27即被酈英傑打臉,到貨第一批美國莫德納15萬劑

    ✅5/26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說,北市疫苗「只剩2瓶、僅可打20人」,卻遭中央打臉,表示台北市醫療院所疫苗截至昨天,尚有7000多劑。

    ✅5/27
    疫苗到貨進度落後
    柯文哲:撐到八月恐死傷慘重

    幹!你家才慘重,你全家都慘重!

    ✅5/29
    柯嗆聲:「若石崇良還在台大醫院,我病歷早就砸過去」,對此,陳時中部長表示,評論時事大可不必用太粗暴的話,現在應該是大家要合作抗疫的時候。

    高度與氣度永遠沒有你柯文哲的邊,OK?

    ✅5/30
    柯:對付新冠像對付我一樣用心,就不會搞成這樣

    所以你北市防疫做的很好就對了?

    ✅6/2
    1.疫苗快打計畫,柯:若中央一天只給2萬疫苗,準備20萬計畫幹啥?

    所以你超前部署都在講幹的?

    2.柯:三周後疫情陷入膠著,全台遍地烽火

    結果事實證明,遍地烽火的只有台北市

    3.高雄、台南等已開始實施菜市場,身分證單雙號分流採買管制,柯文哲自以為是,提出廣設監視器,減少攤商等愚蠢政策,引起民眾砲轟

    ✅6/3
    柯:疫情膠著,要回頭做疫調

    所以請問一開始不做疫調是?

    ✅6/5
    發明冷區殲滅戰、熱區圍堵戰新名詞

    ✅6/6
    美國預計援贈75萬劑疫苗
    柯:台灣需要3200萬劑,75萬劑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人品低劣看一個人的發言就知道,後續美國於6/20贈與台灣250萬劑,高於原先預計的三倍

    ✅6/7
    1.北市規劃大型接種站
    柯文哲:疫苗太少設點也沒意義

    你的存在才是最大的沒意義

    2.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實施,菜市場單雙號分流

    所以你之前到底在假熬什麼?

    ✅6/8
    好心肝事件爆發,北市府推稱是「股長」決定發多少疫苗給診所,衛生局長一肩扛。

    ✅6/9
    臺南市長黃偉哲酸爆:「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們守的辛苦,有的縣市卻亂得一塌糊塗」

    ✅6/10
    北市仍有四萬一線醫護沒施打
    柯文哲:如果疫苗足夠,台灣怎麼會有疫苗特權階級?

    就算是疫苗足夠的情況,也是要按分類施打,你講這啥幹話?

    ✅6/11
    中央50萬劑AZ提前三天今晚送全台
    北市府:中央突襲,這種做法會天下大亂

    黃33:北市疫苗接種爆違規,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

    ???講這個三小話?

    ✅06/12
    柯:「高雄超前部署是政治內線交易」,高雄一周前就寄發通知單給該施打的市民,他覺得資訊不對稱

    高市衛生局打臉:這是簡單的數學問題而已,沒什麼高深學問, CDC於6月9號已公布一至五類優先施打對象,當時已告知6月12號將陸續配送,而且高雄市政府早已根據造冊並統計完畢。

    被一個衛生局技正打臉到外太空

    ✅6/14
    1.黃33拒接陳時中部長電話,並發文「必遭天遣」

    2.發明同心圓掃瞄一詞,實際上就是匡列隔離。

    最該遭天譴的就是你們兩位,OK?

    3.北市施打80歲以上長者堅持採用網路預約,遭砲轟糟蹋長者,此族群多半不會使用網路,同時間,高雄、臺南等利用造冊,以里長親自家戶通知

    ✅6/15
    大型規模施打開打,同時間,高雄、台南、屏東、新竹等,規劃完善,並採用宇美町式打法,迅速有效率。

    北市讓一堆長者在大太陽底下擁擠排隊,民眾怨聲載道,柯文哲竟然還責怪民眾:這麼早來排隊幹嘛?

    ✅6/16
    柯:北市沒疫苗也能清零,再給我們一個月

    聽你在放屁

    ✅06/17
    柯:從今天起要做確診者的精準疫調

    所有之前是亂七八糟疫調?

    ✅6/20
    北農爆發群聚,中央三周前早要求北農廣篩並成立快篩站,北市府擺爛,在壓力之下, 21號才決定成立快篩站。

    ✅6/21
    1.好心肝事件,北市府甩鍋禾馨,執行長林思宏開記者會戳破北市府謊言,清清楚楚提供提供與北市衛生局的完整對話紀錄。

    同日,陸續被踢爆北農、北藝、士林長照其實一直都在群聚感染擴散,而北市府幾乎無所做為,導致群聚持續延燒。

    2. 柯:6/19有找基隆跟新北開會
    林右昌怒轟:柯市長跟台北市政府說謊!6/19根本沒有跟我們開會,6/19沒有,6/19之前沒有,到現在也沒有!

    3.針對士林長照群聚,柯表示:許多人都還在潛伏期,以致於快篩未揪出,再傳染給護理人員,最後就「傳給一狗票」

    你這形容詞怎麼回事,好好說話很難?還有,病毒有潛伏期是常識,號稱醫學專業的你現在才知道?

    ✅6/22
    柯:
    1.「北農沒有群聚感染,是陸續有人感染。」

    2.「做事比作圖重要。」

    噴口水比做事重要,就是你柯文哲

    3.中央月初即要求在北農設快篩站
    柯:「剝皮寮在北農旁邊,所以北農才沒照中央說的設篩檢站,我是專業醫學人士,可不可以我很清楚!」

    事實上剝皮寮快篩站距離北農有2.6公里遠,影響攤商篩檢之意願,柯文哲根本在鬼扯

    4.提出暴力性處理新戰術,北農相關者全面施打疫苗

    被陳時中部長打臉,疫苗只是用來預防,並不是治療

    5.黃33遭士林長照家屬踢爆說謊,根本沒有開說明會。

    ✅6/23
    1.陳時中建議全面PCR檢測,柯文哲嗆:講沒用,要能執行

    2.北市府重罰小禾馨共230萬,並為轉移好心肝焦點,扯出立委高嘉瑜為其關說

    ✅6/24
    1.北農快篩偽陽性高
    柯:考慮直接做PCR

    你這人是不是精神分裂?

    2.指揮中心強勢介入北農,柯與陳時中部長會面討論

    3.柯:下次中央再突襲搞我就慢兩天施打

    4.北市議員 許淑華踢爆,環南攤商確診後,只叫確診者本人休息,家人跟員工還是繼續經營攤位,也沒有衛生局的人來市場匡列或疫調

    北農快篩打疫苗做半套,攤販員工竟不在名冊中,名單只包含承銷商(負責人)其他雇用的員工被排除在外,他們才是現場的大多數

    5.盾牌牙醫史書華發起向柯文哲道歉大會,引起大眾迴響,大家紛紛在專區留意,後悔自己曾經支持過柯文哲而做過的蠢事,人生最大污點

    ✅6/25
    1.好心肝事件報告出爐,北市府遵循長年下來的陋習,不公開調查報告,僅讓議員至議長室審閱,且限時30分,並列為民國115年才能解密

    2.屢遭梗圖攻擊,柯文哲難過:台灣怎麼變這樣,造謠做梗圖的因為我才有飯吃

    打人的喊救人?所以你的白粉4%仔都吃💩嗎?

    ✅6/26
    北市議員 許淑華踢爆,環南市場確診數原本才20多例,現在已經43位,到昨天還有人確診,她批評北市疫調匡列篩檢都不確實,總共2800人的市場只篩了790人,且從6月18日後就再也沒篩過

    ✅06/28
    1.丁守中自爆五月下旬振興醫院打AZ,接種名單多達百人

    2.議員砲轟資訊不透明隱匿疫情,北市府坦承:20例才公布「疫調公布是府內定調」

    ✅6/30
    1.疫情爆發第五十天,終於上傳了第一張確診足跡

    文哲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2.環南攤商,因隔壁攤商染疫,自購快篩檢測呈陽性,就醫採檢確診,也是全台首例自篩確診者

    你看有多離譜?北市府失職失能到如此地步

    ✅7/1
    簡舒培踢爆,黃33在特權疫苗爆發早知情,黃33澄清記者會中,發生神秘人BEN之全國矚目事件

    ✅7/2
    1.柯:「跟教科書寫的不一樣」市場變成台灣最主要感染源

    全國的人民都驚呆了!

    2.夜市微解封,你到底哪來的自信?

    3.環南市場PCR結果出爐,打完疫苗後41人確診,陽性率4%,北市議員 許淑華更指出,41人中,有30人已打過疫苗

    4.超越新北,為全國確診數冠軍

    5.柯:北市環南市場失守,預料中的事。

    啊不就好棒棒?

    6.北市衛生局長被爆出,休假一個月是黃33要求

    這裡面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7.林昶佐突然變成台北市長

    8.環南攤商匡列不確實,只匡列確診攤商,根本沒有九宮格匡列,攤商怒根本做假的

    9.新創「關門打狗」戰術?等等,誰是狗?
    張雅琴痛批,環南市場的攤販不是狗,台北市民也不是狗,最大的破口就是柯文哲市長

    10.發明「焦土戰術」新名詞,誓言找出感染源
    ,在此前,北市已片片是焦土

    ✅7/3
    1.黃33稱中央阻設北農場內篩檢站
    農委會打臉,一直都建議在場內設置

    不然6/22柯文哲解釋剝皮寮快篩站就在旁邊,是解釋怎樣的?

    2.「先讓60歲以上民眾打疫苗再談解封」 柯文哲:年輕人感染也不會怎樣

    3.柯文哲推虎林專案挨轟「唬爛專案」 北市府急宣布延長「做完為止」,里長怒飆:「明天要快篩,今晚才叫我造冊」且只限400位

    這到底哪門子快篩?明明就一個多月的時間讓你做疫調做匡列,你擺爛還好意思叫里長幫你?而且還是在一夜之間?你當里長小叮噹泥啦!

    到這裡,台北市長柯文哲,到底為防疫做了些什麼?

    列至7/3,後續待補充⋯

    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5rRlgn
    以及各大新聞

  • 全責護理醫院名單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5 18:10:00
    有 1,306 人按讚

    寫給陳其邁市長的一封信

    陳市長好,

    從您在高雄防疫記者會超前佈達修正孕婦施打疫苗政策,讓CDC指揮中心一日數改,最終開放孕婦可以自選疫苗施打,這件事行政上曾經造成短暫的議題,但是民眾心中對這件事的看法是肯定的。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親友陷入危險,何況是加倍脆弱的孕婦。

    也因此,這兩天的恩主公醫院事件,您指責醫院又跟著砲打新北市,思宇認為您的回應有失公允。並且讓許多之前因孕婦疫苗案開始支持您的民眾一頭霧水,您的 #勤政愛民是有區域性的嗎 ? #暖男醫師不清楚現階段醫護的辛苦嗎 ?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副閣揆時期制定的防疫政策請盡快更新 #去年才督導的防疫政策今年失憶?
    👉6/23記者會您怒控三峽恩主公醫院疫調不確實,新北市恩主公醫院隨後有發出聲明指出,案14359在5月24至27日住院,與院內5月29日發生第一案陰轉陽個案為隔壁的隔壁病室,第一案發生時即依疾管署進行相關密切接觸者匡列。
    👉案14359當時依據疾管署定義列為風險對象,不屬密切接觸者,不在匡列名單範圍內,此一名單也與衛生主管機關確認後執行。
    👉案14359自出院後至今已超過21日,期間難以掌握感染源,匡列對象及範圍一切均依照疾管署與衛生主管機關核定執行。
    根據去年4月16日公布的「醫療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管制指引」,匡列原則是「確定病例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及陪病家屬」,您當時是督導防疫的行政院副院長,最應該知道恩主公醫院並未違反規定。所以我不懂您的責難所謂何來?這次也要懇請您督促CDC,盡快修改容易有疏漏的規定。

    #請陳市長要向恩主公醫院的醫護道歉 #感恩所有醫護為人民站在第一線
    我們的歲月靜好,是許多人的負重前行。思宇要先對全台灣與恩主公醫院的所有醫護與工作人員至上最高的敬意,這些人都有家庭,家人難道不擔心不害怕嗎?為了我們站在第一線堅持崗位奉獻自己,沒有人在這個時候有資格責難醫護和其他前線的工作人員。
    之前我已經說明,恩主公醫院未違反規定,您對恩主公醫院的指責,請您更正並且道歉 !
    您過去未及修定的防疫政策,讓許多不知情的民眾從前日起攻訐醫護人員及醫院,讓醫護人員感覺心寒。該院詹護理長說,這次事件肇因病人就診不願意做PCR,被操弄的事實,#我們很憤怒 但醫院選擇將能量要盡心盡力守護著民眾健康。醫者父母心,令人動容!
    希望您能向恩主公醫院所有辛苦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道歉,不要因為政治,抹煞了基層醫護人員的辛苦。

    #不幫忙還扯後腿哪來的同島一命
    台大流病與預醫所兼任教授金傳春昨日指出,防疫應該是大家互相幫忙,尤其陳其邁市長是台大公衛系出身,不能當了政治人物後就頭昏,「當初做行政院副院長時,怎麼沒協調增加各地方衛生局的人力,把整個防護鏈加強一點?」短時間出現這麼龐大的確診數量,一定知道此刻的難處,卻只會責怪新北市長侯友宜沒做好疫情調查,根本愧對畢業校系的老師。

    #全世界應該向台灣學習 #沒做好只是因為階段性微調
    #破功都是人民不收心 #全台三級警戒不能解除甩鍋雙北
    這一年半來的政府防疫成效,民眾聽多了口號,看夠了梗圖。
    「3+11」,「病毒跑的比公文快」,一開始是台灣疫情破口的關鍵因素。
    雙北聚集了來自全台各地最多的勞動人口,也一直必須承受最巨量的
    確診病患和重症病患,所謂交通便利的台灣一日生活圈,大部份的人還不是為了討生活南來北往。疫情嚴重之時,雙北政府一樣懇求北漂的中南部人務必留在居住地不要移動,這樣的沉重負擔和愛民的心意,竟變成執政黨側翼指向性的將無法三級解禁的責任甩鍋雙北。
    拜託專業的陳市長,台灣這麼小,所有人的親友都分佈在各地,這場疫情絕對不能用南北來分。從副閣揆到百里侯,還擁有CDC最多的支持,懇請您該道歉就要道歉,更感謝您繼續監督對的政策 !

    祝 暖

    陳思宇 2021.06.25

  • 全責護理醫院名單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22 14:53:34

    出事要扛、被打活該… 護理師總是弱勢犧牲者!
      
    去年造成15人死亡的護理之家大火,昨天偵查終結,潘姓代理護理長與陳姓護理師因沒有制止護理之家住民自行攜帶「超長波床墊」進入病房,也未依規定按月檢查住房內是否有人使用私人電器,#遭到新北地檢署依業務過失致死罪起訴。
      
    💥💥消息一出,馬上在護理界掀起軒然大波,病人與家屬的物品屬於私人財產,請問基層護理人員真的有管理權限可以「強制檢查」並「沒收床墊」嗎?甚至是冒著被罵、被打的暴力風險前去勸阻?#難道違法攜帶私人電器的民眾與醫院負責人都不需要負起一點責任嗎?就這樣讓這兩名無辜的護理師背上15條人命的陰影與責任,成為「業務過失致死」的「加害人」,實在有失公平!
      
    護理師總是弱勢犧牲者!許多機構為了節省經費,#都讓護理人員兼任非自己專業的角色,以這次事件為例,護理人員便還兼任了防火管理權人,一肩扛起安全管理責任、場所管理責任、防火責任,在沒有受到完整專業訓練的情況之下,出事了又都算在掛名的護理人員頭上,這合理嗎?以後誰還敢擔任沙包基層護理人員呢?
      
    不僅身兼數職、業務包山包海,#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專業職責還備受質疑,在許多人眼中,醫師才有專業,護理師只是服務業,只有資格做打針、換藥、換床單等雜七雜八的工作,甚至連「打針太痛」也會被視為不專業的一種表現遭到客訴,非常不合理😡😡
      
    在護理師的業務範圍不明確、專業不被重視的情況之下,護理師的權益被嚴重侵害,醫療暴力事件頻頻發生。即使政府在103年修正《醫療法》,將醫療暴力行為納入刑事處罰範疇,並列為非告訴乃論之罪,但成效仍然有限。106年的醫療暴力通報件數有353件,107年有400件,#平均每天都有一件以上的醫療暴力事件發生,其中有高達60-70%的通報案件沒有移送司法、完全沒有被處理,結果令人心疼。
      
    國際護理協會(ICN)早在2001年就報導指出,護理師是醫療機構中最容易被攻擊的對象,#遭受職場暴力的機會是其他專業的三倍。然而我國卻沒有保護醫護人員的通報系統,只有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TPR),還不須通報「非關病人安全之異常事件」。
      
    我強烈建議醫院要確實落實建立「需特殊關懷名單」,讓系統在具有潛在暴力風險的病人、家屬或訪客掛號時,通知相關人員,並立即採取防範措施,#以起到預警的作用,避免無辜的醫護人員再次陷入醫療暴力之中。
      
    根據某醫學中心急診室針對工作滿三個月以上的護理人員所做的研究報告,有高達94.3%的急診護理人員都有經歷過暴力事件,其中以言語暴力事件最高佔94.3%,威脅行為其次佔65.8%,身體暴力事件則佔32%。
      
    這些護理人員在遭受到暴力事件後,皆感到生氣、委屈及無力等情緒,#繼而產生職業倦怠,相繼離職,造成護理人力短缺的狀況,而這也是護理師執業率僅有60%的原因,我們必須要正視並解決。
      
    📌📌為此我再一次請勞動部輔導各醫療機構成立工會,並偕同衛福部研擬「在民眾教育部分對於預防醫療暴力」的具體可行方案,同時調查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在落實「警示訊息」的執行成效。
      
    #部長竟然不知道護師節幾號
    #質詢
    #醫療暴力
    #護理師
    #護理之家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