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6/27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6月⠀
⠀
❶ 全家、全聯獲得電子支付執照⠀
⠀
▍ 全都可以付!⠀
⠀
本週,在金管會的核准下,全家的「全盈支付」,以及全聯的「全支付」都獲得了電子支付執照。《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將在七月上路,除了擁有跨機構支付的功能,還可以買賣外幣、小...
【6/21-6/27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6月⠀
⠀
❶ 全家、全聯獲得電子支付執照⠀
⠀
▍ 全都可以付!⠀
⠀
本週,在金管會的核准下,全家的「全盈支付」,以及全聯的「全支付」都獲得了電子支付執照。《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將在七月上路,除了擁有跨機構支付的功能,還可以買賣外幣、小額兌換,讓不少企業看準了這些特點,申請了電支執照。⠀
⠀
現在去到全聯,你可以使用全聯的PX Pay ,只要綁定信用卡就可以掃碼付款,但是PX pay不能在全家買東西時使用,使得每個廠商都有各自的App,必須下載一大堆App才可以在各種通路買東西時付款。現在,在《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法後,這個限制將被突破,讓電子支付、不同商家的點數都可以跨通路進行,付款、優惠使用上更加便利。⠀
⠀
全家以非現金交易的比率已達25%;全聯目前透過PX Pay完成交易的營收,已經達整體30%。也讓這兩大業者看到法律的修正後,能夠迅速應變,打造多元通路付款的價值。⠀
就大環境而言,台灣電子支付的用戶數在去年底突破千萬,對於行動支付的習慣也越趨普遍(2020年下半年,行動支付比例為37.2%,比信用卡的34.5%更高,現金交易則為18.8%)。也讓傳統零售走向整合、建造更健全生態系的方向發展。⠀
⠀
❷ 清大頒發全台首張加密畢業證書⠀
⠀
▍ 背後推手是台灣區塊鏈天才?⠀
⠀
剛結束畢業典禮不久的以利編,最近看著身邊同學透過螢幕或電話不斷與彼此互道珍重,心中雖然感動,不免也多了些無法實體參與過程的感慨。除了儀式的線上化,如何在盡可能不到校的情況下辦理離校手續也是各校行政人員與學生相當頭痛的問題。不過就在上周,這個問題正式出現充滿創新的解方。⠀
⠀
擁有全台灣頂尖理工學院之一的清華大學於上周四(24日)宣布,將會與新創公司圖靈鏈合作,頒發經過區塊鏈加密驗證的數位畢業證書,讓同學能在遠端自由領取。畢業班的同學只要打開學校信箱,就能收到學校寄發的虛擬證書,利用區塊鏈技術生成的證書不僅無法竄改(連學校本身都無權更動),甚至可以匯入自己的Linkedin檔案中,讓公司能清楚看見畢業年分、主修科系等資訊,並且能確保其資訊正確性。⠀
⠀
說到圖靈鏈這間新創公司,其實是由年僅24歲的台灣人胡耀傑於2018年所創立,團隊內大多成為為清大校友。圖靈鏈至今已拿下包括東吳大學、世新EMBA以及美國UC Berkeley等學校的合作機會,並榮獲科技部創業傑出獎和微軟創夢盃美洲第三名等多項殊榮。而創辦人胡耀傑更是大有來頭,不僅成功申請上香港科技大學少數的台灣名額,在大學期間更曾到矽谷實習,後來也成為UC Berkeley的學生。而當初會想把區塊鏈證書當作主產品,就是因為在申請研究所時發現頂尖名校的紙本作業缺乏效率且浪費資源,因此才決定以校園為對象推廣數位證書。⠀
⠀
以利編看著這位傳奇學長的學經歷,頓時為還在苦思該買哪一款特價電玩遊戲的自己感到汗顏。不過此事也說明大學真的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許多有想法的人匯聚一堂,即使在僵固的教育體制下有時候也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苗。⠀
⠀
❸ 紐約率先通過維修權⠀
⠀
紐約的參議院上周率先通過了維修權法案(Senate Bill S4104)。維修權(right to repair)是讓消費者拿回產品的控制權,以前我們買下一個產品時,就等於擁有那件產品完整的所有權,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它,但現在當產品的價值從實體轉變為軟體時,所有權就變得有些難以界定。⠀
⠀
例如我們買了 iPhone,Apple卻還是可以透過 App Store 限制可以下載的軟體,甚至是限制我們維修的選擇,Apple 長期主打「原廠維修」的優越性,導致 iPhone 壞掉的時候,直覺上大家還是會考慮可能拿到原廠修理比較好。我們以為我們擁有了產品,但實際上原廠仍保有很大程度上的控制權。⠀
⠀
支持維修權的人主張設備製造商,需要提供必要的維修資訊給消費者和第三方(非原廠)維修業者,保障消費者可以自己進行維修,或是選擇找第三方維修業者修理產品的權利。如果消費者沒有選擇自行維修的權利,將會墊高消費者的成本,許多原廠業者控制著關鍵的零件與替換工具,就會藉以提高維修成本,若開放讓更多業者進入維修,原廠也勢必得降價。另外也有延長產品的使用期限等環保因素。⠀
⠀
不過不同的產品與商業模式,考量也不同。像是醫療器材的維修其實就挺難界定的,萬一被修壞了,影響到人生安全,是誰應該負責?這樣的認定可能又要回歸到法律上產品責任的歸屬問題。其實歐盟在今年 3 月也才剛正式通過維修權的法案,規定電子產品和電器生產商,需要為其新產品提供 10 年的維修服務,並且在期限內要提供以及確保有足夠的零件和資訊以利維修。美國雖然早在2017年就開始推動消費者的維修權,但一直受到一些科技大廠對組撓,例如微軟、蘋果、SONY、Tesla 等,現在紐約成為美國第一個通過相關法案的州別,此法案的通過應該會引起骨牌效應,保障消費者維修的權利已經鐵板釘釘。⠀
全盈pay通路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2020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版圖
3個「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競爭地圖新情報news!
💡 外資雙雄+本土新創+異業跨界,形成台灣外送平台豐富產業生態
💡 2020年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可望突破全年百億規模
💡 2020年4月台灣外送平台滲透率創下2.79%歷史新高,且仍具高度成長潛力
==============================
2020年全球疫情下最耀眼的流通次產業,莫過於餐飲外送平台產業。以外送平台為核心,全球許多國家的餐飲業經營模式與店鋪型態都迎來了大幅度轉變。
2012年foodpanda進入台灣、2016年Uber Eats宣布登台,台灣餐飲外送市場逐步增溫。目前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已形成兩大外資龍頭對抗、本土新創湧入、以及專業第三方物流、不動產服務、資訊系統、電商平台異業跨足的豐富產業生態。
其中擁有強大資本力量支撐的外資品牌foodpanda與Uber Eats先佔優勢顯著,遙遙領先的高覆蓋率使兩大品牌得以形成高選擇多元性、短配送時間的供給端優勢,並轉化成為高市佔率的競爭護城河。
除了直接參戰的業者外,另一項注目點在於間接參與的跨業別大型集團。2015年成立的foodomo,背後擁有的是LINE PAY的資源支持。2016年推出的有無外送,經營主體為信義房屋子公司有無科技,同時與台灣大車隊子公司全球快遞形成策略合作,並在今年5月成為LINE SPOT串接外送服務的第一個配送夥伴。2020年初次嘗試跨足外帶外送服務的inline,同樣擁有知名百貨集團新光三越的投資支持。
在業者的積極推動下,台灣外送平台滲透率(外送平台在整體餐飲產業中的占比)由2019年初的0.24%,至2019年底攀升至1.02%。2020年疫情意外爆發,更使能夠延伸觸及消費者的「配送到宅服務」成為餐飲與零售業者的必備選項,帶動台灣外送平台消費金額於2020上半年同期成長近300%、單季消費金額首度突破30億新台幣、外送平台滲透率於2020年4月份創下2.79%的歷史新高,預估2020年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將有機會突破成為全年百億規模的產業類別。
搭載著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迅速成形,外送平台業者進一步著手將服務面向擴大至消費者多元生活需求之中。而實體零售通路商的正式進場,更使外送品項一舉由熟食餐飲擴及至日常用品,為外送市場撐起第二波成長動能。
不過,市場高速成長的同時也背負著「浴血奔跑」的風險與課題,外送平台健全的獲利模式仍未建立完成,對於上架店家的高抽成比例,以及對於外送人員的分潤模式及工作保障爭議,都是產業建構永續經營模式的挑戰。而雖然台灣整體外送市場規模激烈膨脹,但每單消費金額近兩年卻不斷下滑,2020年3月份跌破新台幣200元,窮忙隱憂猶如芒刺在背。
但相較於台灣多數流通次產業別平穩溫吞的成長節奏,挾帶爆發性成長力的「外送經濟」,加上外送平台對於將實體門店做為提供服務與雇用基礎的餐飲產業所形成的巨大影響,仍舊使外送平台產業成為今年以來台灣流通產業中最受注目的領域。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數據情報,繪製2020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競爭地圖,呈現各平台業者經營數據與合作競爭脈絡,同時一併提供台灣外送平台消費總金額、每單平均金額,以及外送平台滲透率等關鍵數據,並進一步提出4項觀察重點。分析全文請前往:https://reurl.cc/q8jV7g
📣外送平台產業規模高速膨脹,2020年消費金額有望突破百億
📣跨業大型集團間接參戰,搶進生活關聯支援服務布局
📣實體零售進場,外送平台解鎖一站式生活需求模式
📣高成長潛力受到注目,勞動爭議與盈利能力仍為關鍵課題
註記說明:
*產業競爭地圖:索引標籤代表該品牌於餐飲外送服務以外之關聯服務項目,包含自營商城、自營倉儲、快遞物流、開店平台、會員訂閱、訂位購票、系統服務、代購代買、線上支付、以及自有商品等10項。研究數據皆為企業或第三方研究機構公開資訊,經研究團隊程式爬取整理。部分企業因資訊揭露不足則未納入,敬請見諒。
*台灣外送平台產業規模:為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統計數據,透過台灣持卡人在台灣主要餐飲外送平台之信用卡消費資料進行分析。
*台灣餐飲業外送平台滲透率:計算方式為台灣外送平台產業規模 / 台灣餐飲業營業額(引用經濟部統計處發布數據,並剔除「外燴及團膳承包業」)。
-----------------------------------------------------
關聯閱讀:
台灣連鎖餐飲&觀光旅遊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Ld281y
台日連鎖餐飲業獲利能力PK:
https://reurl.cc/148dQV
#產業地圖圖解
#餐飲產業
#物流產業
#零售產業
#生活產業
#電商產業
全盈pay通路 在 Charm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流感季節來襲,你和孩子準備好了嗎?
消毒噴霧第一首選【ApoX 防毒霸體外長效噴劑】
以一抵多,打造最有效、最安心的防護網!
📌購買連結: https://goo.gl/xxufyz
#往下找彩蛋🎁
之前在媽媽包好物推薦清單中
https://goo.gl/BwtMLv
我就有提到自己在檢閱市面上所有品牌的消毒噴霧成分後
最後選擇的是『ApoX 防毒霸』
有多少分證據說多少話
遠東生技提出了相當多具公信力的檢驗報告
證明 #ApoX防毒霸 能99.9%有效抑制以下病毒(長達24小時):
✔️腸病毒(包含重症71型和克沙奇病毒等)
✔️A型流感病毒
✔️B型流感病毒
✔️腺病毒
✔️輪狀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
✔️皰疹病毒
其中腸病毒最讓媽媽們聞之色變,
市面上蠻多品牌會強調自家噴霧能抑制重症71型腸病毒,
但其實腸病毒裡的最大族群、最常見是「克沙奇病毒」共有29型。
我幾乎找不到除了#ApoX防毒霸 外
有哪個消毒噴霧提出了抑制克沙奇病毒相關的檢驗報告
也就因為以上種種有力數據和證明
讓我更加堅信~
唯有ApoX 防毒霸才能給我孩子最完整的保護力💪🏻
且最難能可貴的是~
它成份就只有水和天然藻類萃取物(FEM-101菌株抽出液)
都是食品等級的安全來源
完全沒有酒精、化學添加物
近日還通過✅皮膚敏感試驗
並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
不管大人還是嬰幼兒都可以非常安心地去做使用!
我超感謝他們跟我合作這次推廣
這麼優秀的產品
一定要大力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造福天下的爸媽和寶貝們!
這次團購組合有三種:
📍 #ApoX防毒霸體外長效噴劑60ml_3入組💲1580✨
除了三瓶防毒霸直接打 #88折 外,
另外加贈『纖吃纖盈-低卡蒟蒻麵』*2包(市價198)
📍#ApoX防毒霸體外長效噴劑60ml_6入組💲2880✨
除了六瓶防毒霸直接打 #8折 外,
另外加贈『LS-66 孢子乳酸菌粉末』*10包(市價399)
📍#ApoX防毒霸體外長效噴劑60ml_10入組💲4680✨
除了十瓶防毒霸直接打 #78折 外,
另外加贈『Apogen 藻精蛋白顆粒80g』*1瓶(市價1080)
🌟期間下單即送『關速能捷隨身包3入』
🌟單筆訂單滿三千,再加碼一瓶『 ApoX 防毒霸60ml』
🌟註冊遠東生技官網,新會員即送100點紅利(一點抵一元),可當次現抵,最高折抵100元。
👉🏻精打細算的你們,發現了嗎?
『十入組合』其實是11瓶 ApoX 防毒霸,
加上紅利現抵100元,一組變成 $4580,
平均一罐417,不到市價的七折!
還加贈遠東生技價值上千的明星商品
『Apogen 藻精蛋白顆粒80g』
藻精蛋白榮獲美國和台灣專利
適用於一歲以上嬰幼兒或成人,
能有效提升免疫力和調整體質。
🔥以上組合都有限量,先搶先贏🔥
因為是ApoX 防毒霸首發團,
組合非常優惠外~
總公司也提供改版後效期最新的一批
(保存期限到後年 2020.04.02)
冬天流感夏天腸病毒
春秋季節變換還超容易感冒
消毒噴霧已然成為生活必需品了
快快趁這次購入吧~
📌購買網址: https://goo.gl/xxufyz
💡團購說明💡
1️⃣活動期間:即日起至12/12(三)23:59為止(因為價格太殺,怕其他通路抗議,只能快閃一週,逾期調回原價)
2️⃣商品現貨限量供應,一律在官網進行結帳,由遠東生技公司對帳後,三個工作天內出貨。
3️⃣配送:宅配、超商取貨(有限制包裹大小)
4️⃣付款方式:可刷卡、虛擬ATM、實體ATM轉帳、Line pay(可用Line點數折抵)、支付寶、貨到付款、超商付款
5️⃣本團與 遠東生技-您健康的守護者 合作,若有下單或匯款等問題可同步詢問客服
📍客服專線:0800-021-699
📍官方line :@fes0205p(要打@喔)
📍周一 ~ 周五 9:00AM ~ 18:00PM
6️⃣本篇抽🎁遠東生技的明星商品『Apogen 藻精蛋白顆粒80g 正貨一瓶』
(大人和一歲以上幼兒都可食用)
✅參加辦法:
✔️按讚追蹤 Charming 並設搶先看
✔️按讚公開分享此貼文
✔️留言Tag兩位朋友「流感季節到了,快來幫孩子打造最強防護網」
共抽1名,結團後一週內公布名單
7️⃣本次開團是電子發票由會員載具兌獎,亦可打統編或捐贈。
8️⃣其他:推薦商品是親身試用後真心喜歡才會選擇公開分享,所有商業收入皆誠實申報所得。
以上
有問題歡迎隨時留言提出~
12月份還有很多好禮抽獎活動
把Charming 設搶先就不會錯過囉:)
全盈pay通路 在 Fintech 金融科技趨勢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intech台灣 - #好文摘錄
👉🏻 台灣FinTech發展,以行動支付的競爭最激烈。
翻開目前台灣的行動支付服務一覽表,包括LINE Pay、Apple Pay、街口、歐付寶、橘子支、悠遊卡、一卡通、t-wallet+等,小小台灣至少有22家業者。
不管金融業、零售業、網路業、電信業,大家都想朝行動支付挺進,顯見行動支付市場潛在商機誘人。
👉🏻 市場看似金光閃閃,挑戰卻不小。
台灣的行動支付市場將進入淘汰賽,雖然行動支付已邁入第三年,但全台使用過行動支付的人僅超過20%,成長緩慢,限制了業者的獲利速度,一旦有強勢品牌展開優惠戰,或在使用體驗、多元通路上取得先機,小型的行動支付業者很容易就被邊緣化。
👉🏻 當行動支付進入門檻愈來愈高,要先發搶占市場商機,留意三大趨勢:
🗣趨勢1〉強化體驗 黏緊消費者
支付寶或Apple、Google等國際大廠,都研擬將生物辨識做身分解碼的技術,像iPhone 8已經支援臉部辨識;Samsung Pay釋出虹膜辨識API;Google也打算將臉部認證技術以加密資料存放,來當作Android Pay的解鎖鑰匙。
「以後連手機都不用帶,就能付款」,當台灣行動支付業者苦惱該發展NFC感應或QRCode感應時,支付體驗已展現更多面貌,除了靠臉吃飯,由聊天機器人延伸的語音支付、或是透過開放API導入AR、VR技術的支付方式都在發展中。國際支付業者的優勢在善於強化體驗,沒有跟上的業者,很容易被市場淡忘。
🗣趨勢2〉從國界到通路 支付界線模糊化
過去某項支付工具只能限定在某個國家,例如在日本只能使用日圓支付,這些界線已逐步打破。以微信支付為例,已經搶進中國2500家星巴克,並與香港7-ELEVEn串接,用人民幣就能消費;甚至支援全球15個國家、12種外幣結算。
而深耕亞太市場的LINE Pay,則將LINE Point、會員卡、優惠券整合成可以線上、線下使用的Wallet O2O支付;甚至與日本政府合作,在LINE上可以收到行政單位的資訊。
更不用說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等手機大廠,截至2017年底,將拓展達16~20個國家。擴大可用族群是目前本土支付業者的當務之急,現在整體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接受度高,應打造付款情境,刺激消費頻率與金額。
🗣趨勢3〉數據就是戰略資源
金融業者賺取支付手續費盈利,一旦支付業務的利潤愈來愈低,要何以維生?支付做到差異化,答案就在數據上。在未來金融裡,消費者想要與金融機構建立的是螢幕到螢幕的情境關係。
情境關係的數據來源,正是各種數位生活足跡與支付行為的連結。唯有運用大數據,結合新商業模式,消費者才會真的愛上行動支付。
📌本文僅截取重點,詳文請見連結: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