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之鋒 Joshua Wong x 梁凱晴 @leunghoichinglhc :燈柱監控存疑慮未能釋除】
自去年夏天開始,各區示威遍地開花,在觀塘最矚目的莫過於是示威者在遊行拉倒智慧燈柱,直斥設施侵犯港人私隱。事隔半年,政府委任的多功能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智慧燈柱不再安裝...
【黃之鋒 Joshua Wong x 梁凱晴 @leunghoichinglhc :燈柱監控存疑慮未能釋除】
自去年夏天開始,各區示威遍地開花,在觀塘最矚目的莫過於是示威者在遊行拉倒智慧燈柱,直斥設施侵犯港人私隱。事隔半年,政府委任的多功能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智慧燈柱不再安裝高清鏡頭。此舉固然有助減少批評,但其實委員會同時提議加設熱能探測器和光學雷達(LiDAR),即使兩者被業界稱為「非視像技術」,實際用途仍是蒐集影像。
熱能探測鏡頭 海外法院批評
美國最高法院在2001年於Kyllo v. US一案頒下判辭,表明聯邦探員在街道透過熱感探測器蒐集住戶影像,不單違反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更指明熱能探測器能提供當事人在家中活動的細節(the imaging provided by the camera revealed details about Kyllo's home)。所以,若要完全說服公眾,顯然絕不單是以熱能探測的黑白紅外線鏡頭取代彩色高清攝錄機便了事,尤其是熱能探測技術,根本沒可能只單純計算交通流量資料,定必會把行人活動盡錄於紅外線鏡頭底下。
藍牙功能未清 未知製造公司
與此同時,委員會提議新智慧燈柱取消「藍牙探測器」,相信是源於探測器被民間揭發可探測「網絡裝置身分證」和「智能手機ID」,即存在追蹤及提取電子裝置如手機資料的功能。當時政府已聲稱該功能因具爭議,所以從未啟動,現能取消確是樂見其成,但仍同時保留「藍牙傳送器」在新智慧燈柱,必然會是另一關注重點。畢竟普羅大眾未必清楚兩者分別在何,縱使報告提到「藍牙傳送器」單純為提供準確定位服務,傳媒報道亦引述指該裝置只用作確認燈柱位置,但到底侵害私隱或追蹤手機的功能,是否可以保證不再存在,此點實在有待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跟公眾說明,方有可能取信於民。
更重要的是,未來新智慧燈柱的零件來源為何,是至今仍未知悉的重要資料。過去提供「藍牙探測器」的訊科系統,在公司網站竟可離奇地連接至作為中國天網工程承辦商的「上海三思」,引來公眾質疑有意引入社會信用評分系統。同時,去年8月,香港眾志已指出燈柱裝置多由大陸生產,如行業乙太網絡交換器(Industrial Ethernet Switches)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頒發「進網許可」,可連接至中國大陸公用電訊網。與其斷言全面支持,當務之急定必是要求政府提供新智慧燈柱各裝置和零件的產地、製造商和技術規格。
隔空讀取資料 危機不曾消除
綜觀國際社會對發展智慧城市最大的保留,必然是智慧燈柱存有的無線射頻辨識(RFID),因該技術容許在當事人不知情、無接觸和遠距離的情况下掃描晶片資料。如倫敦曾有公司在回收桶安裝RFID標籤,用以辨認途人並為其提供適合廣告;美國也曾研究出RFID標籤讀取在30呎範圍駕駛人士之執照,以作執法之用。
坦然而言,若RFID標籤設定只限掃描視障人士手杖也沒大礙,但單靠委員會在報告寫上一句「此類裝置無法收集數據,因此不存在個人資料私隱問題」,未見完整解釋,實在難保智能燈柱不會掃描途人的信用卡和八達通,而掃描範圍到底達到多少公尺、會否得知市民位置,資料根本一概欠奉;這也說明為何民主派地區工作者,過去不時派發阻隔RFID信號的卡套予街坊,嘗試避免監控者讀取資料。
資料隨時送中 淪為執法工具
縱然委員會聲稱政府已嚴格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但主權移交23年以來,「禁止將個人資料移至香港境外」的《私隱條例》第33條尚未生效,即香港現行法例根本不能限制數據出境。正如傳真社曾揭發百度手機程式DU Caller自動將用戶資料傳送至北京的伺服器,在缺乏法例保障的情况下,到底燈柱所蒐集到的資料會否被送到中國,絕對是港府百辭莫辯也難以回應的問題。
歸根究柢,燈柱能否保障私隱不單成疑,落後法規亦未能應付「物聯網」科技帶來的挑戰,而政府最失語的位置,更是不能排除智慧燈柱所蒐集的影像和資料,會用作執法部門搜證拘捕和起訴示威者。無疑裝設燈柱有助發展智慧城市,但在警暴濫權屢見不鮮的情况下,實在不能怪責公眾抱持「寧願原地踏步都不想行差踏錯」的心態;而要釋除私隱疑慮責在政府,對於官員在觀塘區議會今天討論「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時會如何解說,民間定必拭目以待。
#寧願原地踏步都不想行差踏錯
全熱交換器安裝位置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黃之鋒 Joshua Wong x 觀塘願景 - 梁凱晴 Jannelle R. Leung:燈柱監控存疑慮未能釋除】
自去年夏天開始,各區示威遍地開花,在觀塘最矚目的莫過於是示威者在遊行拉倒智慧燈柱,直斥設施侵犯港人私隱。事隔半年,政府委任的多功能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智慧燈柱不再安裝高清鏡頭。此舉固然有助減少批評,但其實委員會同時提議加設熱能探測器和光學雷達(LiDAR),即使兩者被業界稱為「非視像技術」,實際用途仍是蒐集影像。
熱能探測鏡頭 海外法院批評
美國最高法院在2001年於Kyllo v. US一案頒下判辭,表明聯邦探員在街道透過熱感探測器蒐集住戶影像,不單違反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更指明熱能探測器能提供當事人在家中活動的細節(the imaging provided by the camera revealed details about Kyllo's home)。所以,若要完全說服公眾,顯然絕不單是以熱能探測的黑白紅外線鏡頭取代彩色高清攝錄機便了事,尤其是熱能探測技術,根本沒可能只單純計算交通流量資料,定必會把行人活動盡錄於紅外線鏡頭底下。
藍牙功能未清 未知製造公司
與此同時,委員會提議新智慧燈柱取消「藍牙探測器」,相信是源於探測器被民間揭發可探測「網絡裝置身分證」和「智能手機ID」,即存在追蹤及提取電子裝置如手機資料的功能。當時政府已聲稱該功能因具爭議,所以從未啟動,現能取消確是樂見其成,但仍同時保留「藍牙傳送器」在新智慧燈柱,必然會是另一關注重點。畢竟普羅大眾未必清楚兩者分別在何,縱使報告提到「藍牙傳送器」單純為提供準確定位服務,傳媒報道亦引述指該裝置只用作確認燈柱位置,但到底侵害私隱或追蹤手機的功能,是否可以保證不再存在,此點實在有待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跟公眾說明,方有可能取信於民。
更重要的是,未來新智慧燈柱的零件來源為何,是至今仍未知悉的重要資料。過去提供「藍牙探測器」的訊科系統,在公司網站竟可離奇地連接至作為中國天網工程承辦商的「上海三思」,引來公眾質疑有意引入社會信用評分系統。同時,去年8月,香港眾志已指出燈柱裝置多由大陸生產,如行業乙太網絡交換器(Industrial Ethernet Switches)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頒發「進網許可」,可連接至中國大陸公用電訊網。與其斷言全面支持,當務之急定必是要求政府提供新智慧燈柱各裝置和零件的產地、製造商和技術規格。
隔空讀取資料 危機不曾消除
綜觀國際社會對發展智慧城市最大的保留,必然是智慧燈柱存有的無線射頻辨識(RFID),因該技術容許在當事人不知情、無接觸和遠距離的情况下掃描晶片資料。如倫敦曾有公司在回收桶安裝RFID標籤,用以辨認途人並為其提供適合廣告;美國也曾研究出RFID標籤讀取在30呎範圍駕駛人士之執照,以作執法之用。
坦然而言,若RFID標籤設定只限掃描視障人士手杖也沒大礙,但單靠委員會在報告寫上一句「此類裝置無法收集數據,因此不存在個人資料私隱問題」,未見完整解釋,實在難保智能燈柱不會掃描途人的信用卡和八達通,而掃描範圍到底達到多少公尺、會否得知市民位置,資料根本一概欠奉;這也說明為何民主派地區工作者,過去不時派發阻隔RFID信號的卡套予街坊,嘗試避免監控者讀取資料。
資料隨時送中 淪為執法工具
縱然委員會聲稱政府已嚴格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但主權移交23年以來,「禁止將個人資料移至香港境外」的《私隱條例》第33條尚未生效,即香港現行法例根本不能限制數據出境。正如傳真社曾揭發百度手機程式DU Caller自動將用戶資料傳送至北京的伺服器,在缺乏法例保障的情况下,到底燈柱所蒐集到的資料會否被送到中國,絕對是港府百辭莫辯也難以回應的問題。
歸根究柢,燈柱能否保障私隱不單成疑,落後法規亦未能應付「物聯網」科技帶來的挑戰,而政府最失語的位置,更是不能排除智慧燈柱所蒐集的影像和資料,會用作執法部門搜證拘捕和起訴示威者。無疑裝設燈柱有助發展智慧城市,但在警暴濫權屢見不鮮的情况下,實在不能怪責公眾抱持「寧願原地踏步都不想行差踏錯」的心態;而要釋除私隱疑慮責在政府,對於官員在觀塘區議會今天討論「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時會如何解說,民間定必拭目以待。
#寧願原地踏步都不想行差踏錯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96%87%E6%91%98/article/20200317/s00022/1584370718919/%E6%99%BA%E6%85%A7%E7%87%88%E6%9F%B1%E7%9B%A3%E6%8E%A7%E7%96%91%E6%85%AE%E6%9C%AA%E8%83%BD%E9%87%8B%E9%99%A4%EF%BC%88%E6%96%87-%E9%BB%83%E4%B9%8B%E9%8B%92-%E6%A2%81%E5%87%B1%E6%99%B4%EF%BC%89
全熱交換器安裝位置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COVID-19)│【#居家防疫】
【#建築師的十項肺炎防疫建議】
1.保持室內通風
2.檢查所有存水彎
3.電梯通風,不走漆黑不通風的樓梯間
4.緊閉「天井」窗戶
5.水箱防治二次汙染
6.遠離屋頂平台出風口
7.有確診病例時避免使用中央空調
8.注意廚房防漏
9.加強全熱交換器排風系統
10.加強物業管理
📌全文請見👉 https://reurl.cc/gvKLlQ
📌懶人包👉 https://reurl.cc/Ob9xeD
❤️「#立法更新,#國會換新」❤️
❤️「#專業治國,#安心樂活」❤
——————————————————————
時事│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COVID-19)│【居家防疫】
【建築師的十項肺炎防疫建議】
1⃣.#保持室內通風
#清除交通幹道雜物 #垃圾蒐集站避開人流
對現有的居住區域和公共建築群進行安全衛生檢查與評估,條件差的住宅應立即安裝通風設備,不符合規範要求的住宅應及時改正 。
清除交通道上的雜物,增設衛生設備,調整現有垃圾蒐集站位置,避開人流集中區域 。
2⃣.#檢查所有存水彎
#檢查水封 #適當消毒
集合式建築中的下水管線和地排形成的「空氣倒流」是民眾最應該警惕的問題,現在的住宅由於面積增大洗手間數量增加,地排的數量也隨之增加, 建築物內存水彎的「水封 」深度應有3-5cm 。
目前老舊建築物爲了避免增加樓地板厚度而提高成本,普遍採用3cm水封的地排,必須注意日常要有用水,水封才不會破裂,也建議使用消毒水 。
3⃣.#電梯通風,#不走漆黑不通風的樓梯間
#電梯消毒 #減少封閉空間停留
現在很多高層建築設計,特別是塔樓的消防通道(樓梯)從一層到樓頂都沒有對外的窗戶,對通風非常不利。在防疫情期間,人們應減少在封閉空間——樓梯、電梯停留的時間。
電梯轎廂內的通風設備、電梯按鍵、外呼按鍵要全面、有效的定期消毒。對電梯內呼按鍵可採用保鮮膜隔離,每日更換。
4⃣.#緊閉「#天井」#窗戶
#開啟直接對外窗戶
在高層建築中,還存在部分帶「天井」的住宅,這些「天井」一般位於塔樓中部,用於廚房、洗手間的換氣,但在實際使用中,這種建築由於在結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風力拉拔現象」。
在疫情蔓延之際,為避免「空氣串流」和「天井」內不潔物質的蒸發,人們應該關緊「天井」的窗戶,開啟其他一些直接對外的窗戶,以保證建築物內的良好通風。
5⃣.#水箱防治二次汙染
#及時清理 #紫外線消毒
二次加壓供水水箱及時清洗消毒,紫外線消毒燈要全部開啟,不得擅自關閉。同時,要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以保證紫外線消毒的有效性。
6⃣.#遠離屋頂平台出風口
#不上屋頂 #遠離出風口
集中住宅所有通風管道的出風口都在頂層,平台上的通風管道高度應達到1.8m~2m,出風口做得過低的平台, 在防疫特殊時期, 民眾不宜上平台, 或盡量減少在出風口周圍活動。
7⃣.#有確診病例時避免使用中央空調
#關閉空調 #按防疫標準調整
目前,採用中央空調之建築物愈來愈多,而採用循環送風的中央空調由於無法對循環風進行消毒, 在防治疫情的特殊情況下, 爲防止「空氣串流」應關閉空調或按防疫標準調整。
8⃣. #注意廚房防漏
#及時修補 #噴藥消毒
很多建築因下水管道穿透樓板敷設,上下層樓板間常有不同程度的滲漏。這種滲漏有可能造成病毒傳播。
防止滲漏應對滲漏和冷凝水結露有所區別,如果有滴漏的情況,應及時修補,如果只是滲潤式的滲漏,用戶則可採用噴藥消毒的辦法保證室內的清潔衛生。
9⃣. #加強全熱交換器排風系統+pm2.5瀘凈器
安裝了「全熱交換器」的中央空調應確保系統最大檔排風,如果中央空調沒有足夠補進新風,應關閉。
同時應該調整中央空調出風口,加上二氧化氯或紫外等消毒裝置或pm2.5瀘凈器。如果有(感染)疫情,則應停止使用中央空調,在綜合評估之後才能確定是否重新開啟。
對於通風能力差的區域如車庫,每天開啟排煙風機以保證空氣流通。
🔟. #加強物業管理
改善老式住宅的環境通風條件,清除樓梯間道內堆積的廢棄物。
對建築物內門禁按鍵、扶手等設施每天擦拭消毒2次。
在地排內倒入消毒劑,避免病菌通過地排傳播。
全熱交換器安裝位置 在 Analog Devices台灣亞德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ower by Linear新品報到: ADI推出具數位電源系統管理功能的雙通道 10A、單通道 20A
超薄 µModule 穩壓器
Analog Devices, Inc. (ADI) 宣佈推出 Power by Linear™ LTM4686,該元件為一款雙通道 10A 或單通道 20A 超薄降壓型 µModule® 穩壓器,具有PMBus 介面,採用 16mm x 11.9mm x 1.82mm LGA 封裝。1.82mm 的封裝高度使得 LTM4686 在 PC 板上可放置於非常靠近其負載 (例如 FPGA 或 ASIC) 的位置,讓同時兩個扁平封裝元件可共用一個散熱片。超薄型封裝使 LTM4686能安裝在 PCB 的背面,空出正面空間用以放置記憶體和收發器 IC 等元件,使 LTM4686 適合高度受限的應用,例如機架安裝的電信交換器和路由器、RAID 系統以及測試和量測設備。PMBus 介面讓使用者能夠測量和變更電壓、負載電流和溫度等主要電源參數。使用者亦可透過 PMBus 介面設定時序、故障門檻和響應,並將數值和故障記錄資料儲存於內建的 EEPROM 中。
LTM4686 可操作於 4.5V 至 17V 輸入電源電壓範圍內,而 LTM4686-1 則可操作於 2.375V 至 17V 輸入電源電壓範圍。這些電源模組可在 –40°C 至 125°C 溫度範圍內以 ±0.5% 的最大 DC 輸出誤差調整 0.5V 至 3.6V 輸出電壓,在 12VIN 至 1.0VOUT轉換的滿負載條件下並可提供 80% 的效率。在 85°C 的環境溫度和400LFM 氣流的情況下,LTM4686 可在 5VIN 至 1VOUT 轉換操作中提供 18A 電流。電流模式控制實現了多個模組的並聯配置運作,以提供更大的輸出電流。其內部切換開關頻率可設定在 250kHz 至 1MHz,亦可同步至一個250kHz 至 1MHz頻率範圍的外部時脈,以因應雜訊敏感型應用。
LTM4686 擁有可設定的保護功能,包括過壓和欠壓、過流和過熱保護。當發生某種故障時,會自動將資料保存到 EEPROM,並可透過 I2C 介面讀取故障記錄,以對其進行分析。如欲評估 LTM4686 的性能,可使用 LTpowerPlay® GUI、DC1613 USB 至 PMBus 轉換器、DC2086編程電源轉接器和展示套件。欲瞭解更多資訊,請參閱: www.analog.com/LTM4686。
特性概要:LTM4686
• 雙通道、快速類比迴路,具有用於控制和監視的數位介面
• 雙通道 10A 或單通道 20A 輸出
• 寬廣輸入電壓範圍:4.5V 至 17V,和2.375V 至 17V(搭配 5V 偏置電壓的LTM4686-1)
• 輸出電壓範圍:0.5V 至 3.6V
• 在全溫度範圍內具有 ±0.5% 的最大 DC 輸出誤差
• 定頻電流模式控制
• 可實現多個模組的並聯和均流
• 晶片內 EEPROM
• 超薄型 16mm x 11.9mm x 1.82mm LGA 封裝
https://goo.gl/8Yby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