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全港最大公共屋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全港最大公共屋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全港最大公共屋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產品中有1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沙頭角禁區|街坊帶遊全港最靚歐陸公屋 區內得一間銀行打風可能走唔到 居民:寧願住市區 沙頭角,一個離我們很遠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也只知道是禁區,所以從未踏足這個神秘的地方。這次我們嘗試走進沙頭角墟,了解這裏的居民是如何生活。 沙頭角位於香港北部,連接內地鹽田區。在1951年時被港英政府列入禁區,但...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2:34:57

【拆遷前的漁光村】鄭志全,今年七十有四,在漁光村生活逾四十載,參加村內義工服務多年,近年更當上海鷗樓的互助委員會主席,街坊都叫他「全哥」。搬到漁光村前,他在田灣徙置區與父母弟弟合住。婚後有了孩子,便馬上申請公屋,直到一九七九年,三女剛出生不久,終獲編配,方能擺脫生活環境擠迫不便的狀況。「給我們的第一...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2:34:57

【漁光村的建築美學】步離煩囂擁躋的香港仔市中心,經過一百七十年歷史的石排灣天后廟,沿斜坡直上山腰,便是漁光村。一個烈日當空,安靜悠閒的下午,「城市日記」團隊的張琬婷(Jollie)和區芷綾(芷綾),領着我們在村內散步,介紹漁光村的「人性」建築特色,「(這裏)很實用主義、熱帶現代主義,在微細的位置,想...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2:34:57

【南區日常風景】在一九四○年出版的教科書《香港地理》,如此形容當時的香港仔,「香港仔西名鴨巴甸,為香港島南唯一較大市區,全島最大漁港……地雖濱海,但山勢重疊,港汊深入,風景頗似江南。鴨脷洲與香港仔相距約八十碼,有市街一,往來以小艇,二地實為一區。」這一段讀來,叫人心馳神往,想回到過去看看。​ ​ 近...

  •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2 11:57:39
    有 14 人按讚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1:57:25
    有 84 人按讚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08:30:05
    有 594 人按讚

    【#舊時香港Patreon】葵盛版「石頭記」 居民盲挖「假寶玉」
    閱讀全文:https://www.patreon.com/posts/54980058

    港府六十年代發展葵涌衛星城市時,在德士古半島向東北伸延的山巒,開拓出高底不一、佈局有如樓梯的平台,然後在上面陸續建成多幢公共房屋大廈,這便是當年全港最大單一公營房屋項目葵盛邨。

    正由於這一獨特地貌,葵盛邨內有多處幾近垂直九十度的岩壁。

    就在葵盛東邨剛入伙兩年——即一九七三年,有居民在其中一處岩壁腳下發現了一塊怪石,誤以為珍貴玉石,結果以訛傳訛、「葵盛玉石礦」傳聞旋即流佈全邨,吸引大批居民前往尋寶,把山頭挖得一片狼藉,當然最後是空歡喜一場。

    大城小事,如欲知道更多,請登入:https://www.patreon.com/posts/54980058

  •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19 20:00:14

    |沙頭角禁區|街坊帶遊全港最靚歐陸公屋 區內得一間銀行打風可能走唔到 居民:寧願住市區
    沙頭角,一個離我們很遠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也只知道是禁區,所以從未踏足這個神秘的地方。這次我們嘗試走進沙頭角墟,了解這裏的居民是如何生活。

    沙頭角位於香港北部,連接內地鹽田區。在1951年時被港英政府列入禁區,但在2012年政府決定開放部份禁區範圍。故現在只有沙頭角墟一帶仍屬禁區範圍。如果想出入禁區範圍的話,須要由禁區內居民擔保申請禁區紙。現時沙頭角有約3,000人,當中大部份人也是居住於全港唯一一條座落於禁區的公共屋邨——沙頭角邨。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16/XPC5I75DPVFIPKYTHRLQJKRKY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沙頭角 #公屋 #北部 #鹽田 #禁區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29 10:00:12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AiKxzmeMC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根據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在未有相關確診個案下,向彩雲邨豐澤樓全座居民發出強制檢測令。污水病毒檢測是世界各地常用的公共衛生工具,今次是本港專家首度利用相關技術,在大廈民居尋找新冠病毒隱形病人的線索,倘若強檢結果證實有助找出無徵狀感染者,當局未來應積極善用相關工具。第四波疫情遲遲未見顯著緩和,「清零」無期,全港疫廈處處,公眾焦慮不安,政府控疫工作甩漏連連,信息發放同樣混亂,市民無所適從,當然怨聲載道。明年疫苗大規模接種,對當局將是一大考驗,政府必須盡快改善執行能力和資訊發放問題,否則必生亂子。控疫要成功,必須官民配合,決策要果斷,執行要到位,全體市民亦要堅持防疫紀律。

    蘋果頭條
    烽火硝煙未逝,緣起於內地野味。產自武漢的新型肺炎病毒大年初一前兩天經高鐵入侵本港,在傷痕纍纍的港人身上狠插一刀,血染百多條寶貴性命。專家曾稱香港可像台灣般完全擊退疫症,但特首林鄭月娥及問責官員死不封關,抗疫措施亦不顧現實、不理後果,限聚令、銅芯口罩、全日禁堂食、全民檢測等,連愛國名醫盧寵茂也看不過眼。2020年,視民意如無物的政府,一手摧毀港人除罩相見的盼望;2021年,還有多少人要用血淚為政權失策埋單?旺角黑布街的Joyful Dessert House,曾獲米芝蓮及「米豬蓮」認證。開放式廚房設計,就是想與客人更親近,店主高太說,3月首次實施限桌令時如同晴天霹靂,「第一日我哋冇開舖,因為唔知點搞。

    東方正論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良方,多大的困難,都會隨着時日流逝而減退,可惜這句話在特區疫情沒有應驗,抗疫差不多一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來沒有平息,而且愈演愈烈,愈揭愈驚人,日前驚爆聯合醫院懷疑空氣傳播,昨日又在屋邨的污水樣本發現有新冠肺炎病毒,簡直是無孔不入,草木皆兵。再加上長期鼠患以及冬季流感,三疫夾擊,一場浩劫恐怕難以避免。

    星島社論
    十二名乘坐快艇潛逃離港,偷渡往台灣途中被中國海警拘捕的反修例示威者,遭拘柙一百二十八天後,其中十人昨午被押往深圳法院應訊,並當庭認罪,法院擇期宣判。事件捲入國際政治角力漩渦,包括英美等多個西方國家領事館代表企圖進入法院旁聽,但被拒諸門外,美國駐華大使館隨即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呼籲中國立即釋放十二人;中國外交部隨後亦發表聲明,斥責美方說辭罔顧事實,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利用香港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經濟社評
    廢水不廢,港大團隊發現,彩雲邨豐澤樓的污水樣本近日持續帶有新冠病毒,意味大廈很可能有隱形傳播,促成了全港首次未有發現確診個案就實施強制檢測令。環顧歐美,大學力推的污水監測連番報捷,多地政府已投入更多資源,冀能輔助常規檢測。港大研究團隊在豐澤樓橫跨5天的4個污水樣本皆驗出新冠病毒,反而同邨疫廈明麗樓,和曾有確診者的啟輝樓之樣本,皆沒持續陽性,排除了環境污染干擾,食衞局昨天遂公布豐澤樓要強制檢測,防患未然。感染者的糞便很早帶有新冠病毒,包括史丹福大學有份的多項國際科研均發現,污水沉澱物是可靠的社區病毒量走勢指標,可於患者出現臨床病徵前長達4星期已偵測到病毒,可補足較滯後而昂貴的唾液或咽喉測試,對新冠病毒追本溯源的能力,亦彌足珍貴。

  • 全港最大公共屋邨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08 10:00:05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QXBtggkLU9U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病毒第四波疫情來勢兇猛,社區爆發危在旦夕。葵涌葵盛西邨第8座繼前日5樓5個單位共12人確診,昨日再有3名5樓居民與一名住在10樓以上居民確診。當局反應遲鈍,前日未及時強制該座全部居民檢測、檢疫或撤離,僅向居民派樣本瓶和設採樣點,直到昨晚深夜,才宣布安排大廈5樓其餘住戶入住檢疫中心。此事反映特區政府相關部門對社區爆發既缺乏應對預案,又欠缺決斷的魄力和勇氣,而且說辭一日一樣,莫衷一是。在病毒殺傷力較前三波更甚的第四波疫情威脅下,本港確診個案短期看不到「清零」曙光,更處於高峰期,情况危急。市民唯有自求多福,過一個平靜安全的聖誕新年,渡過難關。

    蘋果頭條
    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周一無異議事通過旨在向受迫害港人提供庇護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Hong Kong People’s Freedom and Choice Act),將交參議院審議,有望在本屆國會議期結束前過關,交總統簽署生效。法案以「擱置辯論規則」(suspension)方式審議,意味法案不存在爭議,獲得至少三分二議員的支持,立法過程進入快速通道,在全院的審議辯論限時40分鐘,內容上不會有新的修正案,令法案得以在周一下午票決通過。法案由民主黨籍眾議員馬利諾夫斯基(Tom Malinowski)提出,眾議院外交委員會10月1日中共慶祝建政71周年時一致通過法案。立法進度隨後停擺逾兩個月。直到近日前香港眾志成員黃之鋒、林朗彥與周庭遭判刑數月不等,法案才排上眾議院院會議程。

    東方正論
    雷聲大往往雨點小,《港區國安法》推出5個多月,期間不乏大型拘捕行動,但迄今未有入罪個案,黑暴仍然死灰復燃,近百人上月藉參加中大畢業禮在校園內遊行宣揚港獨,涉及違反國安法。警方國家安全處昨日採取行動拘捕8人,包括身為中大畢業生的觀塘區議員陳易舜、西貢區議員李嘉睿,以及研究助理楊子雋。行動立即惹起廣泛關注,但實際成效未必如外界預期。事件源於11月19日,中大校方本已宣布舉行網上畢業禮,但凌晨至早上,校園共30多處被塗鴉,用漆油寫上港獨的字句。

    星島社論
    近百名黑衣人上月藉參加畢業禮為名,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內涉非法遊行,其間有人更無視《港區國安法》,揮動港獨旗幟及高叫相關口號。警方國家安全處接手調查蒐證,昨晨採取行動,拘捕八名男子涉嫌未經批准集結,包括學生、區議員及社工,其中三名學生更涉嫌煽動國家分裂,被捕各人須通宵扣查,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被捕八名男子由十六至三十四歲,包括觀塘區議員陳易舜及西貢區議員李嘉睿,以及研究助理楊子雋,據悉三人均為中大畢業生。八名疑犯同涉嫌未經批准集結,部分人並非中大學生或校友。警方翻查「天眼」,發現當日有三人高叫港獨口號及揮舞光時旗幟,涉嫌煽動國家分裂。

    經濟社評
    疫情持續爆發,專家警告這波病毒是危險毒株,嚴重病患者趨年輕化,呼籲市民提高警惕。面對疫情來勢洶洶,有公共屋邨出現小型爆發,但當局沒有第一時間緊急疏散居民,亦未見封樓強制檢測,凸顯港府防疫甩漏仍多,必須精準到位,防疫措施宜緊不能鬆,否則疫情更難受控。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昨天強調,這一波病毒比以往更具傳染性,危殆及重病患者不限於長者,有年輕病人甫入院便需要使用人工心肺機,死亡率達30%至40%,形容是最危險的病毒株,提醒大家要小心謹慎,切勿以為病毒只針對年長病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