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全微分偏微分例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全微分偏微分例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全微分偏微分例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全微分偏微分例題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知道我一定要多愛他一些,補上他媽媽那一份。 書懷在我最需要鼓勵的時候,賦予我全心的信任和毫不保留的愛,縱使挫折不斷,讓我仍願意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因著這一點,我會永遠在心上,給書懷保留一個位置。 取自《最後抱他的人》 *****************************...

全微分偏微分例題 在 ɪ • sᴛᴜᴅʏ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44:25

《我的參考書&學測複習講義 下集 》 昨天一發馬上就有一些人私訊問我 什麼時候會出下集🤣 今天趕緊編輯放上來給大家! 本來真的打算一篇結束的 但因為我詳細介紹每本書的特色 所以字數超過限制就只好分成上下集 好啦廢話不多說 以下是你們想看的內容ꪔ̤̫‬ꪔ̤̱ꪔ̤̮ꪔ̤̥ ▪️數學 - 南一 學...

  • 全微分偏微分例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24 20:46:24
    有 1,205 人按讚

    我知道我一定要多愛他一些,補上他媽媽那一份。

    書懷在我最需要鼓勵的時候,賦予我全心的信任和毫不保留的愛,縱使挫折不斷,讓我仍願意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因著這一點,我會永遠在心上,給書懷保留一個位置。

    取自《最後抱他的人》

    ************************************

    各位朋友,今天辛苦了:

    愛這件事,特別是愛孩子,孩子常常回報以驚喜,這篇摘文就是一個例子。

    很多大人為了自己的私慾,讓孩子承受著不敢言明的痛苦。很多大人不會愛孩子,因為他們也不見得會愛自己,讓一股氣膨脹到遮蔽了眼睛,連自己都看不清。

    這本書只分享兩篇,兩篇都有傷痛,但這篇多了些溫暖,希望能收拾起早上文章的沉重。

    「…大大鼓舞著孩子,讓孩子在跌跤時,仍有力量奮起;在失意時,不失去心中的微光與溫暖,甚至願意去走那稀少人踏上的人生路,而無限地成就自己。」

    我常跟老師一起討論,也遇過老師被家長恐嚇到害怕入班的狀況。這種家長,特別會認為自己神勇無敵,懷著絕對正確的教育理念,要老師替他「執行」。

    作者在這樣的艱難之下,依然試圖成全孩子,我相當佩服。有時候,得罪了「有力的」家長,老師還要面對學校方的「檢討」,最後有可能是某個老師要獨自承擔起所有的罪過。

    親師互相傷害的例子,我聽了很多,自然也有老師情緒失控傷了學生的狀況。但深入去了解,都不免咋舌,人性的黑暗面真是無極限。

    一個熱血的老師,不是只要正面應對家長的「深切期許」,背面或許還有來自職場與制度面的不友善。我常感恩,我有這個機會,能在各地、各級學校飄盪流浪,我不屬於某一方,因此盡情觀照著各方,能拼湊出相對完整的故事。

    愛人從來不是容易的事,但這似乎是我們此生的功課。祝願大家,從肯定一個人開始,摸索出一個愛人愛己的方式!

    ************************************

    寫給媽媽的信

    【文/ 許慧貞】

    「小荳荳兒童圖書館」結束之後,我想方設法地期盼再回到小朋友們身邊,和他們一起分享閱讀的美好。終於,一所陽明山下的私立小學收容了我。
    在那兒,我迎來了第一批導師班的學生。他們包容我這新手老師的青澀、傻氣,給予我滿滿的信任與愛。是他們讓我體會到教師這份工作的美好,尤其是那有著一雙無辜大眼睛的書懷。

    見面的第一天,書懷是爸爸送進教室的。個子小小的他,三步併作兩步,急急切切地跟在高大魁梧、一臉嚴肅的老爸身旁。
    書懷一雙大眼睛怯生生的,他不敢直視我,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
    書懷的爸爸上下打量著我這菜鳥老師,他語重心長的對我諄諄闡述他的教子理念:該嚴格則嚴格、需要打就打、小孩寵不得……就在書懷的爸爸發表高見同時,只見書懷在一旁惴惴不安地扯著衣角。
    書懷不知所措地盯著地板,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似的。
    接著,重點來了:「老師,有一件事情,請你務必幫我留意。他那個不負責任的媽媽,明明就不要他了,非得跟我離婚,還三不五時的想來學校找他。妳可千萬要看著書懷上校車才行,要是又讓他媽媽跟他夾纏不清的話,我可是會翻臉的。」
    這一番話聽得我心驚膽顫。
    看著書懷淚眼汪汪的無辜模樣,我心底油然生起一股惻隱之情。
    我不知道書懷媽媽怎麼了,但我知道我一定要多愛他一些,補上他媽媽那一份。

    從書懷低年級老師那兒聽來的狀況是,書懷爸爸在家是一位暴君,奉行「不打不成器」的教子信念,偏偏書懷動作又慢,領悟力也差,所以挨打幾成家常便飯。
    書懷的媽媽護子心切,常因此與書懷爸爸起衝突,後來甚至連自己也保不住,一起挨打。
    離婚後,媽媽對書懷更是萬般牽掛,但爸爸不讓見,她只好來學校探望。
    但這件事讓書懷爸爸知道後,他跑來學校大吵一頓,揚言提告。校方只好拒媽媽於門外,不讓探視。
    這真是一個傷心的故事。對一個才八歲的孩子來說,也未免太沉重了。
    我好捨不得書懷。

    書懷的個子小,座位在第一排,上課挺專注、可愛的。書懷的眼睛總是晶亮晶亮地隨著我打轉,只要讚美他一句,他就樂得笑開懷。
    下課時,書懷還會蹭到我跟前,有意無意地回顧一下剛剛的精采表現,總是讓我再加碼一句:「喔……你怎麼這麼棒啊!」等領到這句話後,書懷才心滿意足地開心下課去。
    不過,書懷的數學領悟力確實慢了些。常常才剛教完的例題,習作時,書懷還是轉不過來。總是教了忘,忘了再教,讓我都好想直接幫他寫功課。
    縱使如此,我絕對肯定書懷不是不用心,他只是還沒開竅,而且看他誠意十足努力和數學奮戰的模樣,我一點都不忍心苛責他。
    「慢慢來,跟自己比。一天只要進步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會有好多點。你一定會愈來愈棒。」
    話雖如此,我每天還是急著趕在放學之前,幫書懷一起完成數學習作,要不然讓他老爸陪寫數學的下場,只怕書懷的小腦袋瓜會給越敲越傻。

    有一天,放學時分,我帶著路隊往校車方向前進。
    突然,書懷抓緊我的手,「是媽媽耶!」書懷急切地指向校門口。
    只見校門外站著一位優雅的女士,朝著書懷不斷地揮手。
    「媽媽!媽媽!」書懷也揚著小手喊著。
    那一刻,我多麼想帶著書懷繞過校車,去給媽媽抱一抱。只是,當年的我還那麼菜、那麼怕事,只敢把書懷直接往車上送……
    看著校車上的書懷,眼巴巴的趴在車窗上,望著近在咫尺,卻彷若天涯的媽媽,我真的好氣我自己,為什麼就這麼不勇敢,要幫著那些奇怪的大人欺負小孩子。

    一個才八歲的小孩,要多辛苦,才能斷了對媽媽的念想。
    「你知道的,當一個人很難過的時候,就會特別喜歡看落日。」《小王子》1凝視夕陽的經典畫面躍然眼前。那一天放學,我開著車直奔淡水──在這個時候,我需要落日。
    我也很希望能帶上書懷,這憂鬱的小人兒,讓夕陽療癒他的悲傷,但我卻無能為力。

    母親節前夕,我應景的帶領孩子給媽媽做張卡片,感謝媽媽平日的辛勞照護。對於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我也會鼓勵他們寫給主要照護者,例如爸爸、奶奶、姑姑、阿姨……因為他們得一肩挑起更多的責任,同時扮演著媽媽的角色。
    就在大夥兒抓緊時間,忙著趕在課程時間內完成卡片時,只見書懷歪著頭,咬著筆桿,他呆了好半晌,沒有任何動手做的意思。
    「要不要寫給爸爸?爸爸平時照顧你,好辛苦的。」我在書懷身旁,悄聲問。
    「我想寫給媽媽。」
    書懷眼眶盈滿淚水地看著我。
    「沒關係,那就寫吧!」
    抒發一下對媽媽的想念,又有何不可。
    「可是,媽媽又看不到……」
    然後,書懷就趴在桌上,哭得好傷心。
    我暫時把書懷帶出教室。我抱抱書懷,讓他先緩一下情緒。

    「這樣好了,老師幫你寄給媽媽,那麼,媽媽就可以看到你寫的信了。」
    我想到學生的學籍資料上,應該可以找到媽媽的聯絡資料。
    「真的嗎?」
    書懷哽咽地問著我。
    「保證。」
    我一定使命必達。
    收拾好眼淚的書懷,回到座位,開始認真地又寫又畫。

    書懷順利在時間內完成他的母親節卡片,很慎重地交付給我。
    手裡握著這封心意滿滿、文圖並茂的卡片,我深覺自己的責任重大。
    寄上卡片的同時,我也隨手附上一封信。信裡簡述書懷在班上的好表現,我相信媽媽一定也很想知道的。
    信寄出後不久,我們收到回信了。沒錯,是我們,連我都有一封呢!
    我那封信是外公寫的,是用毛筆字,端端整整的寫在十行紙上。情真意摯地表達對我的感謝之意。
    那一整天,書懷下課就捧著媽媽的信,他一看再看,看了又看,一整個開心得不得了。

    放學時,書懷小心翼翼地把信託付給我:「老師,妳幫我保管。」
    我愣了一下,這麼寶貝的信,怎麼捨得託給我保管。
    「要是爸爸看到這封信,我就完蛋了。」
    是誰說書懷反應慢的?他的考慮可真周全,連我都沒想到呢!這封信若是帶回家去讓爸爸看見了,別說書懷倒楣,連老師我也要跟著遭殃的。
    媽媽和外公的信,成了我和書懷間的小祕密。

    每天一早上學,書懷一定會先晃到我身旁,我則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但其實卻像FBI探員,交代特務訊息似的,把信交給書懷,讓書懷媽媽陪他上一天課;放學時,書懷再依循同樣的模式,把信交回給我保管。
    我們倆都清楚,這封信若曝了光,我們的日子大概都不會太好過。
    我們也算是在同一條船上的隊友了,因此培養了堅實的革命情感。
    書懷總是會特別照顧我的生活起居,像是幫我收發作業、整理桌面、倒水、洗碗、找那些我總是忘了放到哪兒去的東西……書懷無微不至,小管家似的,遠遠超過我所為他做的。

    ●●

    在擔任書懷導師的那兩年時光,我初任教師,或許滿腔熱血,但不可諱言的,我確實是傻氣十足,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書懷在我最需要鼓勵的時候,賦予我全心的信任和毫不保留的愛,縱使挫折不斷,讓我仍願意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因著這一點,我會永遠在心上,給書懷保留一個位置。
    謝謝書懷,讓我領會到師生間可以有的真摯情誼,鼓舞我持續行走在教學的道路上。

    1《小王子》,安東尼‧聖修伯里著,墨丸譯,漫遊者文化,二○一四。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後抱他的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601

    .

    2/26 免費台北市教師工作坊_心靈花園生命書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33946890482810/

    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全微分偏微分例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4 20:46:24
    有 1,208 人按讚


    我知道我一定要多愛他一些,補上他媽媽那一份。

    書懷在我最需要鼓勵的時候,賦予我全心的信任和毫不保留的愛,縱使挫折不斷,讓我仍願意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因著這一點,我會永遠在心上,給書懷保留一個位置。

    取自《最後抱他的人》

    ************************************

    各位朋友,今天辛苦了:

    愛這件事,特別是愛孩子,孩子常常回報以驚喜,這篇摘文就是一個例子。

    很多大人為了自己的私慾,讓孩子承受著不敢言明的痛苦。很多大人不會愛孩子,因為他們也不見得會愛自己,讓一股氣膨脹到遮蔽了眼睛,連自己都看不清。

    這本書只分享兩篇,兩篇都有傷痛,但這篇多了些溫暖,希望能收拾起早上文章的沉重。

    「…大大鼓舞著孩子,讓孩子在跌跤時,仍有力量奮起;在失意時,不失去心中的微光與溫暖,甚至願意去走那稀少人踏上的人生路,而無限地成就自己。」

    我常跟老師一起討論,也遇過老師被家長恐嚇到害怕入班的狀況。這種家長,特別會認為自己神勇無敵,懷著絕對正確的教育理念,要老師替他「執行」。

    作者在這樣的艱難之下,依然試圖成全孩子,我相當佩服。有時候,得罪了「有力的」家長,老師還要面對學校方的「檢討」,最後有可能是某個老師要獨自承擔起所有的罪過。

    親師互相傷害的例子,我聽了很多,自然也有老師情緒失控傷了學生的狀況。但深入去了解,都不免咋舌,人性的黑暗面真是無極限。

    一個熱血的老師,不是只要正面應對家長的「深切期許」,背面或許還有來自職場與制度面的不友善。我常感恩,我有這個機會,能在各地、各級學校飄盪流浪,我不屬於某一方,因此盡情觀照著各方,能拼湊出相對完整的故事。

    愛人從來不是容易的事,但這似乎是我們此生的功課。祝願大家,從肯定一個人開始,摸索出一個愛人愛己的方式!

    ************************************

    寫給媽媽的信

    【文/ 許慧貞】

    「小荳荳兒童圖書館」結束之後,我想方設法地期盼再回到小朋友們身邊,和他們一起分享閱讀的美好。終於,一所陽明山下的私立小學收容了我。
    在那兒,我迎來了第一批導師班的學生。他們包容我這新手老師的青澀、傻氣,給予我滿滿的信任與愛。是他們讓我體會到教師這份工作的美好,尤其是那有著一雙無辜大眼睛的書懷。

    見面的第一天,書懷是爸爸送進教室的。個子小小的他,三步併作兩步,急急切切地跟在高大魁梧、一臉嚴肅的老爸身旁。
    書懷一雙大眼睛怯生生的,他不敢直視我,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
    書懷的爸爸上下打量著我這菜鳥老師,他語重心長的對我諄諄闡述他的教子理念:該嚴格則嚴格、需要打就打、小孩寵不得……就在書懷的爸爸發表高見同時,只見書懷在一旁惴惴不安地扯著衣角。
    書懷不知所措地盯著地板,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似的。
    接著,重點來了:「老師,有一件事情,請你務必幫我留意。他那個不負責任的媽媽,明明就不要他了,非得跟我離婚,還三不五時的想來學校找他。妳可千萬要看著書懷上校車才行,要是又讓他媽媽跟他夾纏不清的話,我可是會翻臉的。」
    這一番話聽得我心驚膽顫。
    看著書懷淚眼汪汪的無辜模樣,我心底油然生起一股惻隱之情。
    我不知道書懷媽媽怎麼了,但我知道我一定要多愛他一些,補上他媽媽那一份。

    從書懷低年級老師那兒聽來的狀況是,書懷爸爸在家是一位暴君,奉行「不打不成器」的教子信念,偏偏書懷動作又慢,領悟力也差,所以挨打幾成家常便飯。
    書懷的媽媽護子心切,常因此與書懷爸爸起衝突,後來甚至連自己也保不住,一起挨打。
    離婚後,媽媽對書懷更是萬般牽掛,但爸爸不讓見,她只好來學校探望。
    但這件事讓書懷爸爸知道後,他跑來學校大吵一頓,揚言提告。校方只好拒媽媽於門外,不讓探視。
    這真是一個傷心的故事。對一個才八歲的孩子來說,也未免太沉重了。
    我好捨不得書懷。

    書懷的個子小,座位在第一排,上課挺專注、可愛的。書懷的眼睛總是晶亮晶亮地隨著我打轉,只要讚美他一句,他就樂得笑開懷。
    下課時,書懷還會蹭到我跟前,有意無意地回顧一下剛剛的精采表現,總是讓我再加碼一句:「喔……你怎麼這麼棒啊!」等領到這句話後,書懷才心滿意足地開心下課去。
    不過,書懷的數學領悟力確實慢了些。常常才剛教完的例題,習作時,書懷還是轉不過來。總是教了忘,忘了再教,讓我都好想直接幫他寫功課。
    縱使如此,我絕對肯定書懷不是不用心,他只是還沒開竅,而且看他誠意十足努力和數學奮戰的模樣,我一點都不忍心苛責他。
    「慢慢來,跟自己比。一天只要進步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會有好多點。你一定會愈來愈棒。」
    話雖如此,我每天還是急著趕在放學之前,幫書懷一起完成數學習作,要不然讓他老爸陪寫數學的下場,只怕書懷的小腦袋瓜會給越敲越傻。

    有一天,放學時分,我帶著路隊往校車方向前進。
    突然,書懷抓緊我的手,「是媽媽耶!」書懷急切地指向校門口。
    只見校門外站著一位優雅的女士,朝著書懷不斷地揮手。
    「媽媽!媽媽!」書懷也揚著小手喊著。
    那一刻,我多麼想帶著書懷繞過校車,去給媽媽抱一抱。只是,當年的我還那麼菜、那麼怕事,只敢把書懷直接往車上送……
    看著校車上的書懷,眼巴巴的趴在車窗上,望著近在咫尺,卻彷若天涯的媽媽,我真的好氣我自己,為什麼就這麼不勇敢,要幫著那些奇怪的大人欺負小孩子。

    一個才八歲的小孩,要多辛苦,才能斷了對媽媽的念想。
    「你知道的,當一個人很難過的時候,就會特別喜歡看落日。」《小王子》1凝視夕陽的經典畫面躍然眼前。那一天放學,我開著車直奔淡水──在這個時候,我需要落日。
    我也很希望能帶上書懷,這憂鬱的小人兒,讓夕陽療癒他的悲傷,但我卻無能為力。

    母親節前夕,我應景的帶領孩子給媽媽做張卡片,感謝媽媽平日的辛勞照護。對於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我也會鼓勵他們寫給主要照護者,例如爸爸、奶奶、姑姑、阿姨……因為他們得一肩挑起更多的責任,同時扮演著媽媽的角色。
    就在大夥兒抓緊時間,忙著趕在課程時間內完成卡片時,只見書懷歪著頭,咬著筆桿,他呆了好半晌,沒有任何動手做的意思。
    「要不要寫給爸爸?爸爸平時照顧你,好辛苦的。」我在書懷身旁,悄聲問。
    「我想寫給媽媽。」
    書懷眼眶盈滿淚水地看著我。
    「沒關係,那就寫吧!」
    抒發一下對媽媽的想念,又有何不可。
    「可是,媽媽又看不到……」
    然後,書懷就趴在桌上,哭得好傷心。
    我暫時把書懷帶出教室。我抱抱書懷,讓他先緩一下情緒。

    「這樣好了,老師幫你寄給媽媽,那麼,媽媽就可以看到你寫的信了。」
    我想到學生的學籍資料上,應該可以找到媽媽的聯絡資料。
    「真的嗎?」
    書懷哽咽地問著我。
    「保證。」
    我一定使命必達。
    收拾好眼淚的書懷,回到座位,開始認真地又寫又畫。

    書懷順利在時間內完成他的母親節卡片,很慎重地交付給我。
    手裡握著這封心意滿滿、文圖並茂的卡片,我深覺自己的責任重大。
    寄上卡片的同時,我也隨手附上一封信。信裡簡述書懷在班上的好表現,我相信媽媽一定也很想知道的。
    信寄出後不久,我們收到回信了。沒錯,是我們,連我都有一封呢!
    我那封信是外公寫的,是用毛筆字,端端整整的寫在十行紙上。情真意摯地表達對我的感謝之意。
    那一整天,書懷下課就捧著媽媽的信,他一看再看,看了又看,一整個開心得不得了。

    放學時,書懷小心翼翼地把信託付給我:「老師,妳幫我保管。」
    我愣了一下,這麼寶貝的信,怎麼捨得託給我保管。
    「要是爸爸看到這封信,我就完蛋了。」
    是誰說書懷反應慢的?他的考慮可真周全,連我都沒想到呢!這封信若是帶回家去讓爸爸看見了,別說書懷倒楣,連老師我也要跟著遭殃的。
    媽媽和外公的信,成了我和書懷間的小祕密。

    每天一早上學,書懷一定會先晃到我身旁,我則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但其實卻像FBI探員,交代特務訊息似的,把信交給書懷,讓書懷媽媽陪他上一天課;放學時,書懷再依循同樣的模式,把信交回給我保管。
    我們倆都清楚,這封信若曝了光,我們的日子大概都不會太好過。
    我們也算是在同一條船上的隊友了,因此培養了堅實的革命情感。
    書懷總是會特別照顧我的生活起居,像是幫我收發作業、整理桌面、倒水、洗碗、找那些我總是忘了放到哪兒去的東西……書懷無微不至,小管家似的,遠遠超過我所為他做的。

    ●●

    在擔任書懷導師的那兩年時光,我初任教師,或許滿腔熱血,但不可諱言的,我確實是傻氣十足,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書懷在我最需要鼓勵的時候,賦予我全心的信任和毫不保留的愛,縱使挫折不斷,讓我仍願意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因著這一點,我會永遠在心上,給書懷保留一個位置。
    謝謝書懷,讓我領會到師生間可以有的真摯情誼,鼓舞我持續行走在教學的道路上。

    1《小王子》,安東尼‧聖修伯里著,墨丸譯,漫遊者文化,二○一四。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後抱他的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601

    .

    2/26 免費台北市教師工作坊_心靈花園生命書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33946890482810/

    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全微分偏微分例題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10 01:10:51
    有 433 人按讚

    #北一女中108學年度彈性學習微課程--檢察官應該實現什麼「正義」?
    -- Hsin-Yin Wu

    除了談談「法律系」的教育、「法律人」應有的風骨、個人的抉擇等高中生關注的人生問題以外,
    我跟15到16歲的高中生們聊聊現今司法實務困境的一些議題。

    🔑我談到 #正義的問題。

    我舉了一個中世紀可怕的屠殺故事——獵巫與火刑試驗。

    在中世紀時,妳們很容易就會被別人指述為「女巫」,接受火刑試煉(Feuerprobe)。如果妳被燒死了,就可以證明妳不是邪惡的女巫,但很遺憾,妳死了;如果妳沒被燒死,那就代表妳是女巫,證明妳有罪,妳還是必須死。也就是說,只要妳被別人說是女巫,你就必須死。

    這是正義嗎?同學們紛紛搖頭。
    是的,這就是程序正義為何跟實體正義一樣重要的原因。

    🔑我提到 #媒體檢察署 與 #鍵盤法官 的問題。
    一起案件本身的背景、事實、證據,並非新聞報導三言兩語所能道盡,偏偏大多數民眾看到的,都是記者再現過的資訊,因此,所謂的「輿論」,往往只是從新聞提供的資訊所產生的「素樸正義感」,未必代表人們消化了正確與充分的資訊,並經過理性思辨後的討論。

    最嚴重的問題是,台灣媒體常常在新聞報導中加入許多充滿情緒評價的詞彙,例如「爽」「怒」「慟」「人神共憤」,並在本應陳述客觀事實的報導內容,加入許多宛若情色小說、恐怖小說甚至科幻小說的情節。讀者看的其實不是客觀事實,反而比較像在看小說、八點檔連續劇,當司法文書所陳述的過程與結論跟被想像出的劇情有所落差時,民眾寧可相信記者所撰寫的劇情,也不願意相信經過嚴謹調查並適用法律後的司法文書內容。

    於是,恐龍法官、恐龍檢察官就產生了。

    🔑扭曲的升官文化問題

    檢察官的工作貫穿整部《刑事訴訟法》,從偵查、公訴到執行,都是檢察官的工作。檢察官所見的刑事訴訟過程、被告到受刑人過程的全貌,可能比法官更多;檢察官是整部《刑事訴訟法》以及特別法所規範,實踐程序正義、追求實體正義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依照《刑事訴訟法》,身披紫袍的檢察官,是整部《刑事訴訟法》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也直接影響每個刑事案件的發展。

    然而檢察實務中面對的現實並不是如此,而且與理想有很大的距離。「理想」中那些看似簡單的道理,竟然要窮盡洪荒之力,甚至不惜與輿論和政治力為敵,才有辦法在遍體鱗傷中實現。而這些問題的根源之一,在於檢察體系有一套「升官圖」的潛規則。

    高中學妹們回答了我所提出的幾個在理論與官場現實中糾結的「實例題」,她們的答案,都是選擇「理論」的那一邊——最單純、簡單的答案。
    曾幾何時,我們這些大人,忘了這些單純與簡單,選擇走向醜陋而複雜的那條官場之路?
    到底是官場的邪惡讓我們變得醜陋?還是我們的貪婪才讓官場變得醜陋?

    🔑我也談到了警政體系越來越扭曲的績效制度,癱瘓偵查,導致偵查品質越來越惡劣
    我提到警界績效亂象所引發的問題,年方15-16歲的少年,全體目瞪口呆,覺得難以理解。
    講到警方的 #追車問題,學妹們忍不住大笑出來——酒駕危險,但追他們不是更危險?

    還有霹靂小組被要求上街到處盤查亂衝刑事績效的問題(參見:http://bit.ly/321ZE0K ),也讓15-16歲的少年們集體大笑,「這些警官到底在想什麼?」

    是的,15-16歲的少年懂的事情,那群每天看著愚蠢新聞報導的鍵盤法官、警大畢業的高階警官不懂。但他們也不一定不懂,只是想要欺騙大眾,作秀升官/騙選票。
    這不是社會經驗的問題,而是 #腦子好不好使、#腦子裡面是不是長了官癌腫瘤 的問題。

    🔑最後,我談到現實。
    我那個垮掉的卷宗卷櫃櫃板,通知總務科將近一年,都不來修,無人聞問,同辦公室的其他檢察官跟我一起自立自強修理,但修好沒多就又垮掉。
    #直到我辭職前夕的投書,總務科長才慌慌張張跑來關心。
    修好之後沒多久,我就揮揮衣袖,告別那個令我澈底絕望的地檢署。

    ——————
    延伸閱讀:
    〈獻給高中生的「正義課」:選擇法律這條路前,該思考什麼?〉
    http://bit.ly/2LWeWi0

    〈失控的第四權:媒體攻城掠地,司法機關如何對應?〉
    http://bit.ly/2kCgC5s

    〈檢仔聊齋(一):升官文化下,荒腔走板的檢警關係〉
    http://bit.ly/2LjGWMk

    〈檢仔聊齋(二):警界扭曲的專案績效,讓精緻偵查「空洞化」〉
    http://bit.ly/2StcCRb

    〈檢仔聊齋(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檢察體系〉
    http://bit.ly/2lPZEk9

    〈為給交代衝績效,弊端叢生卻怪司法的警政亂象〉
    http://bit.ly/33vSRh3

    〈追車案羈押爭議:警訴諸情緒勒索的「媒體戰」,何以潰敗?〉
    http://bit.ly/2lDlN4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