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全國國小60公尺紀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全國國小60公尺紀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全國國小60公尺紀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全國國小60公尺紀錄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徐國峰 HSU KUO FE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運動文化的養分,來自故事〉 認識匡寓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雖然鮮少見面,但我們倆都以跑步這項運動為中心寫過不少文章。匡寓書寫的主軸是人物,而我寫的是訓練,主軸不同但皆筆耕不輟。常在網路讀了他的文字之後,心中興起惺惺相惜之感。 長期以來,我個人一直在研究「變強」的元素、理論與訓練法。其中一項結論是...

  • 全國國小60公尺紀錄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16 08:15:21
    有 205 人按讚

    〈運動文化的養分,來自故事〉

    認識匡寓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雖然鮮少見面,但我們倆都以跑步這項運動為中心寫過不少文章。匡寓書寫的主軸是人物,而我寫的是訓練,主軸不同但皆筆耕不輟。常在網路讀了他的文字之後,心中興起惺惺相惜之感。

    長期以來,我個人一直在研究「變強」的元素、理論與訓練法。其中一項結論是:各國的運動強項跟飲食、人種或基因的關係比較小,影響最大的還是各國的文化。

    伊索比亞與肯亞人長跑強、牙買加人的短跑強、跟美國人籃球強、歐洲人自行車強一樣,並不是因為他們的飲食特別適合該項運動,或是他們有特別的跑步基因、籃球基因或自行車基因。而是他們的國家對該項運動環境特別友善,有普及的基礎建設、制度化的比賽、培訓體制與職業化的跑者與教練。

    以世界知名的短跑選手—博爾特(Usain Bolt)為例,他的爆發力與彈跳力從小就十分驚人,年輕時候就展現出過人的天份,高中時100公尺就能跑進十秒,也是首位200公尺跑進20秒內的青少年選手。以他的爆發力和身高,如果生在美國,在青年時期極有可能就被找去打籃球或美式足球。因為美國的籃球與美式足球的影響力比較大,也有成熟的職業運動,文化根基深厚,資源也較多,說直白一點是,在美國打籃球與美式足球比練短跑有前(錢)途。

    博爾特來自全國人口只有三百萬左右的小國牙買加,國家雖小,卻是短跑強國。除了大家熟悉的三項田徑世界紀錄保持人-博爾特之外,男子還有牙買加短跑的第二把交椅-布雷克(Yohan Blake),以及兩屆女子奧運金牌選手弗雷澤(Shelly-Ann Fraser-Pryce)和男子前紀錄保持人鮑爾(Asafa Powell)。

    牙買加的短跑培訓和聯賽制度非常完整,長年下來累積了相當深厚的短跑文化。牙買加短跑明星就像美國的職籃、職棒與美式足球明星一樣,常成為企業、商品或政府機關的代言人,社會地位崇高。因為這樣的文化,很容易把具有運動天份的人吸引到短跑領域,這也使得牙買加的短跑人才輩出。

    由此可知文化影響單項運動的發展與成就至深,任何一項運動要強盛起來,需要形成深厚且多元的「文化」。我個人認為要使該項運動文化能夠普及與發展,有三項工作很重要:其一是辦比賽;其二是辦教育;其三是寫故事。

    沒有優質且層級分明的跑步比賽當領頭羊,其他下游的產業鍊就會很難發展起來。所謂層級分明的比賽是指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直到路跑賽都有專業的賽務人員舉辦高品質的比賽。這種比賽品質的要求,會帶動跑者更認真的面對訓練,後續教育產業也會應運而生。當跑者想在賽場上有更好的表現時,就會去尋求專業的協助,而為了幫助跑者進步,教練也自然會不斷進修與優化自己的訓練系統。當一個國家有了高品質的比賽(舞台),也有愈來愈多的專業教練開始在幫助跑者進步之後,運動員的實力必然跟著向上提升。

    然而,在培育跑步文化的過程中還需要一種重要的「養分」—故事—以跑者為主體的故事。比賽和訓練法並無法感動人,唯有故事可以使跑圈的教練、跑者與跑步比賽受到跑圈外(附圖橘圈之外)的關注,甚至影響他們和他們的小孩開始參與跑步這項運動。

    要說匡寓是臺灣跑步文化的重要推手,跑圈內應該很少人會有意見。正因為他的採訪、文章和親切的個性,才能讓更多人認識跑步這項運動的本質、意義與價值。

    在《我跑,故我在》這本書中,集結了十六位臺灣跑者的故事,有如師如父的傳承故事、有教練跟跑者之間互信互愛的故事、有跑者從低潮中再站起來的重生故事、有馬拉松破全國後繼續為了跑進奧運而努力不懈的勵志故事、也有每天堅持四點多起床練跑後再為家人做早餐的平淡故事,細細讀來,有著許多不同的感動。感動人心的故事會為人帶來力量。

    最近,以退休多年的NBA球員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為主角的紀錄片《最後一舞》(The Last Dance)在全世界興起熱潮,為美國的籃球運動注入新的活力。很感謝匡寓為臺灣的跑者紀錄下一幕幕真實故事,那是臺灣這塊土地上跑步文化的重要養分。

    如果你正準備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裡頭的文字與故事就像是週末早晨的一杯咖啡,你的跑步魂會「被滋養」,你將感到溫暖且充滿能量。

    #我跑故我在
    --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上看到目錄和更多介紹:
    https://reurl.cc/mn2K0Y

    作者本人( 鄭匡寓 )在2020/07/18(六)下午兩點至四點有一場新書分享會,有興趣者可直接到大安森林公園旁的「森林跑站」(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60號)參與。

  • 全國國小60公尺紀錄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29 20:00:02
    有 1,602 人按讚

    #彰化之光–5學子獲總統教育獎

    恭喜竹塘國中莊子瑋、田尾國中吳炳燊、三潭國小盧柏鈞、北斗國小賴辰彥及中正國小林相辰等5名同學,榮獲2020總統教育獎。他們各有自己的故事,有不畏生活的困苦,有克服先天的不便,但都堅持努力不懈,如此奮發向上的精神值得鼓勵。

    今年總統教育獎由全國各級學校推薦的350名學生中,經過層層關卡,並提至總統教育獎委員會審議,最終只有56位學生得到這項殊榮,彰化縣就有5人得獎,非常難得,堪為彰化之光。


    【總統教育獎小故事】

    《竹塘國中莊子瑋同學》為新住民子女,從小因父親罹癌需大筆醫療支出,新住民的母親只能靠打零工為生,他為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更加努力讀書,用名列前茅的成績來賺取獎學金,且曾獲縣級英文讀者劇場比賽第2名、機關王競賽第3名,也是巧固球、躲避球、拔河等校隊,在縣級競賽中獲獎,曾經在一次比賽前夕家逢變故的他,面對母親遽逝心中沉痛,仍不因此喪志反而於逆境中愈挫愈勇,扛起照顧爺爺、奶奶、妹妹的責任,並自我激勵在比賽中更加勤奮練習,最終成功帶領隊友一起奪冠,實為品學兼優、文武兼備的楷模。

    《田尾國中吳炳燊同學》來自中低收入戶的原住民家庭,家中成員眾多,卻僅仰賴父親一人維持生計,甚至曾必須撿柴火回家燒水,但其不怨天尤人,身為長子一肩扛起幫弟弟補習的責任,進入體育班就讀便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於107年及108年的縣長盃標槍比賽皆奪冠,並破大會紀錄;今年參加彰化縣中小學聯合運動會再拿下標槍第一名,再破大會紀錄,且超越全中運紀錄,這是歷經多次挫折,包括膝蓋受傷無法發揮實力的失意後,不畏艱苦地重新調整自我、激勵自己以最佳狀態拔得頭籌,在逆境中能突破自我、達斐然成績卻仍保持謙和有禮的心態,足為表率。

    《三潭國小盧柏鈞同學》是先天性重度聽力障礙的孩子,一路走來面對言語溝通上的困境,難免遭受他人異樣眼光,但隨年紀漸長,心中並不為此作繭自縛,反而對總是辛苦陪伴自己的父母及關愛自己的同學夥伴們充滿感恩,並慶幸自己在積極的語言治療下,口語與聽覺能力已有進步改善。雖有聽力障礙,但他曾不畏挑戰地在學校運動會中擔任運動員的宣誓代表,大聲唸出誓詞展現運動家的精神,且樂於參加校內外各項體育競賽,憑藉其意志力與熱愛田徑的心,在比賽中發光發熱、屢突破自我獲得佳績,更曾榮獲縣級田徑賽60公尺第1名、立定跳遠第1名。

    《北斗國小賴辰彥同學》是重度聽力障礙的中低收入戶家庭學生,面對自身缺陷及相對應的種種考驗,他雖也曾失落但卻並不消極反而保持著樂觀善良的心,時常對他人伸以援手,內心陽光之處溫暖不少師長們的心。在他年幼時因難以像正常孩子一般用口語表達心中感受,於是改以繪畫來表達,並開始熱愛繪畫創作,以細膩畫風展現生命、感動他人,曾榮獲全國身心障礙文薈獎第2名、全國花燈彩繪大賽第2名等獎項,藝術領域表現十分優異,值為讚許。

    《中正國小林相辰同學》一場大火帶走了母親、弟弟與表弟3人,而從火場中逃生的她亦遭受52%的燒燙傷,3年來歷經無數次的清創與復健,強忍身體傷痛,仍能在課業及其他各類競賽活動力求表現並獲得獎項。且為不讓罹癌的爸爸傷心難過,努力克服心靈傷痛,自我激勵將現實的磨難昇華為助人的動力,透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鼓舞他人珍惜生命,把愛傳播下去,堪為其他傷友典範。

  • 全國國小60公尺紀錄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23 19:00:22
    有 694 人按讚

    #澎湖10大改變

    這一年來,縣府團隊挑戰許多不可能,展現創意、執行力,澎湖終於擺脫多年的困滯,航向嶄新天地。

    一年不算長,但在縣府團隊日以繼夜努力之下,澎湖已有很大改變,以下是澎湖這一年的十大改變。

    1、觀光更興旺

    (1)2019年1-11月觀光人次突破126萬,創歷年最高,較去年成長17%。
    (2)花火節搭配無人機,旅客、產值破紀錄,70天、22場花火,吸引42萬遊客,創造21億商機。

    2、海洋更永續

    海洋活化12箭,管制內海汙染源、維護漁業秩序、復育海洋資源。

    (1)汙水處理完成率2022年達60%
    (2)立竿網清除9,538支
    (3)清除海底覆網12萬公尺
    (4)定置網、刺網實名制
    (5)放流:蝦苗400萬尾、螺貝150萬顆、沙蟹41萬隻、魚苗40萬條、海膽8萬粒、珊瑚4,800株
    (6)輔導400多家餐飲業者裝設油水分離設備
    (7)監督海上平臺廢棄物零入海、水肥零排放
    (8)減少養殖殘餌
    (9)禁用化學洗網劑
    (10)距岸線1海浬,1、2、7、8月禁止底刺網具

    3、交通更順暢

    取締市區違停,調降路外及地下停車場費率,使用率大幅提高。

    (1)路外停車場160元降到80元
    (2)地下停車場160元降到60元
    (3)每日省1個便當錢
    (4)使用率提高4倍

    4、市區更有序

    設置租車專區,劃設1,000格停車格,協調市區42家租車業者全數進駐,解決租車行長期佔用車格問題。

    5、海岸更美麗

    全縣淨灘總動員,96村里全數響應,淨灘人次17,000人,總淨灘長度220公里,清除310公噸海廢(較2018年增加7倍)。

    6、環境更美化

    擴大植樹造林,百萬新株,千處草園。從「青青草園」邁向「青青社區」,效法新加坡打造海上花園。

    (1)青青草園突破1,000處,面積達122.4公頃
    (2)打造15個青青社區,點線面綠化工程
    (3)植樹3萬株、造林6公頃,綠覆率挑戰50%

    7、空氣更清新

    要求燒烤業者裝設除油煙設備,符合空汙排放標準始能營業。全縣列管20家燒烤店,13家合格、4家禁止營業、1家自行停業、2家轉型。

    8、生活更環保
    (1)縣府帶頭減塑,鼓勵所轄單位、學校及中央駐地機關減用塑膠製品
    (2)外燴全面減塑,領先全國,輔導全縣9家外燴業者改用環保餐具、桌巾,每年可減少7,200條塑膠桌巾(約39座籃球場),7萬2000份塑膠餐具、免洗筷(堆疊高度約86座台北101)

    9、育兒更輕鬆

    (1)成立5處托育中心,家長每月可申請3,000元托育補助
    (2)擴大育兒津貼,0至4歲,每月補助2,500元
    (3)5歲公幼免學費、私幼1年補助3萬元。中正國小、馬公國小各增1班公幼,招生60名,免抽籤

    10、醫療更健全

    (1)提升醫療在地化,聘請35位名醫駐診,完成首例微創脊椎手術
    (2)引進醫學中心等級掃描儀器,心導管累計服務825人次,化療累計服務2,461次,肺部腫瘤開刀成功14人

    #就職週年施政亮點
    #繼續拚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