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內部調職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內部調職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內部調職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內部調職英文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944的網紅台灣主權和平獨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初大選結束後,台灣政治地盤大洗牌,經歷防疫、振興、罷韓、補選,發生許多事無法立刻一一細說,雖然可能很無聊吧,但還是先大致分項記錄下來: 1. 民進黨 民進黨政黨票大敗但總統與區域立委大勝,主要議題先放在防疫與高雄補選,內裏則醞釀著後蔡英文時代的權力分配。雖然外界看熱鬧只看鄭文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挺國軍我驕傲 #我榮民你哪位 😤「You called it WORK, I called it HONOR!」 敦睦艦隊被一堆「酸人」批得亂七八糟😡,政府無情切割,連國防部都跟著踩自己人,這讓我一整個🙄白眼倒彈到了極點!也讓我想起以往自己活生生的案例,讓人無奈……一般民眾不懂我們到底在幹嘛,...

  • 內部調職英文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9 08:18:29
    有 4 人按讚


    年初大選結束後,台灣政治地盤大洗牌,經歷防疫、振興、罷韓、補選,發生許多事無法立刻一一細說,雖然可能很無聊吧,但還是先大致分項記錄下來:
     
    1. 民進黨
     
    民進黨政黨票大敗但總統與區域立委大勝,主要議題先放在防疫與高雄補選,內裏則醞釀著後蔡英文時代的權力分配。雖然外界看熱鬧只看鄭文燦、賴清德誰是下一屆總統,派系競爭複雜交織程度遠遠超過表面,多的是外人想不到會登場的角色。目前媒體或網路評估的未來首長名單,如果僅靠媒體聲量與形象,沒有從黨權與地方角度雙重評估,準確率都很難高過五成。
     
    有意多瞭解一點的讀者,請思考一下最近有哪些重大調職或離職,直接說破就不好玩了。(或者可以參加恕我在嘖嘖的訂閱集資,加入不時會聊一些八卦的專屬社團。對,這個括弧內是業配沒錯。)
     
    2. 國民黨
     
    國民黨 2020 大選地方組織票成長,可是原本的大勝局被超高投票率全數打翻,只剩桃竹苗花東金馬。黨內雖有江啟臣與郝龍斌補選主席之爭,但明眼人都知道,韓國瑜、馬英九、朱立倫三強在下一次改選主席是否出手才是關鍵。國民黨地方基礎雖然持續流失,但外界與國民黨自身已經太過低估國民黨,國民黨只要能夠出改革領袖,就有機會重新威脅民進黨,但⋯⋯國民黨豈會改革?
     
    韓國瑜在高雄補選的現身,被估計仍有 5% 選票的影響力,實際上韓國瑜這次並未動員,所以韓粉影響力高於 5%,能量可觀。可是在連續三度大敗以後,中共怎麼評估韓國瑜?中共自己還有多少籌碼像前兩年直接介入選舉?(一方面中共自顧不暇,一方面民進黨政府全力防堵破口。)
     
    馬英九擁有大量金錢,而且還分神插旗民眾黨,顯然有意重掌親中派話語權(馬英九跟歐巴馬有夠像);但是從曾士費、郝龍斌謝立功、一些青年軍領袖等主要馬系人物來看,馬英九可能僅能固守首都圈,動員能量無法跟韓粉匹敵(而且退休的王金平難保什麼時候就出來跟馬英九互相傷害)。
     
    朱侯擁有堅實的地盤基礎,而且腦袋清晰,黨內正常人望治心切,問題是血統不純、金錢不足、意識型態不見容於黨內,能否競爭實在難講。其他的現存地方諸侯,目前看來都是西瓜派,缺乏明確的忠誠度或緊密的人脈連結,而且不敢與全面赤化的韓粉、黃復興對撞。
     
    3. 民眾黨
     
    民眾黨一躍而成國會政黨,下一步圖謀併吞時力、分屍國民黨,因而從空軍往陸軍佈局。原本柯文哲的外縣市走訪,變成大張旗鼓的駐點插旗。但從褓母風暴以後,內部失去張益贍的斡旋導致黨內勢力混沌,蔡壁如看似一度站上風,可是嘉義過溝里、屏東崁頂鄉、高雄市長每戰皆敗,導致討伐蔡壁如的黨內派系全面集結。尤其蔡壁如還惹到最不該惹的人。
     
    在補選「4%」以後,吳益政陣營、印尼雞等區域立委候選人、柯市府的四大公司管理者,紛紛有人跳出來攻擊蔡壁如人馬。蔡壁如辭退組織部召集人只是第一步,被攻擊的黨副秘書長陳建璋也是林鄭人馬,就別說賴香伶、糖果公司都在望風向,可又是誰刮起這陣風?張益贍早已出局、張其祿能力有限、其他小朋友只能私下臭幹,誰敢出來帶頭鬥面速力達母?
     
    想一想,是誰被推為精神領袖,答案就很清楚了。
     
    至於藍白合,雖然徐巧芯這類低位階的藍營議員視藍白合作為無稽之談,但遠山的網軍與谷阿莫的糖果公司一直在幫柯打空戰是事實,本家柯網軍之一的戴董黑潮公司(順便提醒報橘也是戴董開的),在 2018 有協助打造韓流,也有競選金流可以證明。但更根本來說,藍白已經都是親中統派,都是在親中毀台的大方向上合作的,計較其他細節又有什麼意思呢?
     
    4. 時力
     
    時力守住百萬票防線,但是區域立委全數潰滅,而且因為大量分票導致地方結怨甚深。指標性棄守的汐止、靠假民調大有斬獲的新竹、因為對手自爆而撿到便宜的淡水,加上政黨票的打高空議題操作對立,凡此種種使得時力都累積了深厚的綠營仇恨,也被多股勢力鎖定為優先注意的假想敵。
     
    時力退出馮光遠、又失去林昶佐洪慈庸兩位立委,主席選舉再逼退林亮君吳崢為首的年輕新秀,最近因為徐永明錢呢而氣走林穎孟黃郁芬等議員,現在的時力只剩守道館秘書長、賣台胖犬、賣課程小周、霸道敏后、同路人于凱等等,可以說是去菁存蕪的惶驚陣容。
     
    有政治能量而願意留下與昌派一戰的,剩下黃捷(也可以勉強把傻傻的老好人王奕凱算進去)。黃捷這步是險棋,成功的報酬卻非常不好估計——有機會在未來成為主席,可是到時候時力還是主要政黨嗎?
     
    5. 基進與其他小黨
     
    基進獲得珍貴的一席立委,政黨票過補助門檻,在罷韓又立下汗馬功勞,罷免完謙虛不求官,加上先前代理人法功成不必在我的姿態,使得基進得到廣大選民的認同,未來選舉持續耕耘,雖然未來一兩次選舉還很難有重大斬獲,可是長線而言最有機會穩定陣腳的小黨卻是基進。
     
    (別忘記民進黨有今天的規模,是繼承日本時代民主運動仕紳的在地基礎,與數十年黨外運動的累積,基進與支持者千萬急不得。)
     
    綠黨在失去王浩宇以後,完全失去媒體聲量。在地議員則分別為國會政黨的重量級人物掌握,如桃園跟隨鄭文燦、新竹受國民黨與柯文哲影響,現況已經沒有全國級的政治能量。台聯、新黨隨著精神領袖凋零老去,雖然有一定規模的政壇長輩與金錢,同樣沒有主導全國議題的能量。
     
    6. 脈絡與後續
     
    318 背景的馬王政爭,凸顯國民黨內本外省、權貴與地方的永恆矛盾;蔡英文率領的民進黨,藉著社會底蘊與時代良機,重返執政榮耀。可是 318 運動吸納了馬八年的社會能量,最後這些社會能量幾乎集結在時力與北市府,這注定接下來幾年的悲劇。柯文哲與黃國昌,是吸食馬英九仇恨與蔡英文關愛而長出的兩頭怪物,他們的天龍都會腦與目中無人的性格,加劇台灣政治的歪斜扭曲。
     
    318 後創造的柯文哲黃國昌神話起落,是近五年政壇主線之一。這兩頭怪物,一個只會亂打議題,濕背咆哮烏龍爆料,差點全國火葬場;另一個酷愛傷天害理,自己亂政不夠,還加碼創造出韓國瑜,造成台灣政壇險些覆滅於瘋狗浪之中。
     
    2018-2020 的曲折可說是社會走上進步極端以後,回過頭重整秩序,導正 2014 年反服貿運動以來長期累積的錯誤。台灣可能受夠光輝振奮的表象,從此走上保守秩序的道路了⋯⋯嗎?許多進步派領袖對此表示憂心,然而保守都是錯的、進步都是對的?這不該是用二分法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政治觀察者都有個共同感想:世局變化太快,未來越來越難以預測,惟有保持預測與修正的彈性,才能在極端氣候中保有越多的生機。
     

     
    支持本專頁寫更多文章,請加入募資計畫: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upport-taiwan

  • 內部調職英文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9 19:39:09
    有 84 人按讚

    《謀職淘金記:別忘了,選擇是互相的》

    Zoe是我在醫療產業時認識的朋友,能言善道,機智幽默,還吹得一手好長笛,是一個比我風趣不知道多少倍的投射者,厚黑犀利的笑話,讓人覺得職場之慘烈,笑笑便能灰飛煙滅。

    這樣的Zoe,最近邁入中年後的謀職期。在人生下半場,重新開放自己的履歷,意味頗為深長,代表我們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接受可能從勵志小品急轉成恐怖電影的結局,也形同最後的豪賭all-in,不試怎麼知道輸贏。我懂得她的欲言又止、欲拒還迎,也相信踏出這一步,是經過情緒週期後,有意識的覺醒。

    數位銀河闖蕩多年,不一會兒便有面試邀約上門。第一個面試,Zoe很慎重,根據JD的描述,我們在Line上模擬關鍵攻防,力求完美展現。結果卻不如預期,那是一個主導議題風向更多一點的工作,也剛剛換了一批外國主事者,特別在意組織調和的功夫,Zoe的經驗有一半無用武之地,所以看得很開,「好吧,就當認識新朋友好了。」

    隔了兩週多,下個邀約翩然而至,是Zoe熟悉的醫療圈,看起來是需要一個文膽策士,美其名是做內部溝通,不過直屬最高領導階層,這太明顯了,要會做大內宣來的,得討人喜歡,手腕要足。

    看著和我一樣,披上2/4人生角色戲服、軀幹裡多半流淌個體人血液的Zoe,我很猶疑該不該告訴她,我也做過類似的角色,討人喜歡並非最難,難的是說服自己喜歡。第一次的鎩羽而歸,也讓Zoe心生警覺,她傳給我的Line上寫著:「我決定去試試看,但不會抱甚麼特別的期待。」,我想起過去的經驗,也這麼回答:「嗯,展現真實的妳就好。別刻意討好,是妳的跑不掉。」

    進入第二關之後,Hunter急欲謀成,主動告知有另一個進入決選的好手,在公關公司打滾多年,記得要把最後一關的簡報做得漂亮一點。為什麼公司決策的主事者,需要聽取基本的英文自我簡介呢?炫技當然不是重點,「回到核心去思考,這份工作要妳做的溝通本質,不只指令通傳,還要大家買單吧。想想怎麼敘說妳自己,讓對方記得比較重要。至於別人要怎麼做,管他的。」我提供了之前做大內宣的心得讓Zoe參考。

    最後的結果,讓Zoe和我都上了一課。但一開始當然免不了情緒的波動。

    有一種大內宣的期待是,寶寶想要但寶寶不知道怎麼說,直到遇到那個夢中的對象與敘事邏輯,才會福至心靈地說Bingo!在此之前,寶寶連絕對不要甚麼,都懵懵懂懂。那又如何期待我們能懂呢?

    對方在Zoe自我介紹的過程中,不停打斷她,形容這是個很難的職位,言下有點質疑Zoe迅速上手的能力。事後Hunter轉述的內容,間接坐實了Zoe的猜測:「GM比較喜歡另一個女生,問題是HR Head不喜歡。」所以,對方想請Zoe再跟HR Head面會一次。

    對組織而言,這是可以想見的決定,當我在面試過程難以決定甲乙時,也會借重HR的火眼金睛;但換了求職的角度,卻實在令人難堪,特別Zoe的情緒波,是屬於期望到山頂、幻滅下地獄的抽象波(都進入了最後一關,也見到決策者,說完全心如止水,怎麼可能?),第一時間湧現了許多不甘心、不情願、我不明白、一切不值得…等等的投射者小劇場,好像在錢塘江觀潮,連旁觀都有滅頂之感。

    「我告訴Hunter,我不想去。未來是要跟GM共事的,他第一時間沒有選擇我,我就懂了,關HR甚麼事,難道HR有辦法左右GM的決定嗎?就算我去了,GM不喜歡我,我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還是,我應該去看看?剛剛Hunter打給我,說他們其實還沒有決定,我也有出線的機會,要我好好把握,妳覺得呢?可是GM第一時間又不是選我。」

    「我是不是太衝動了,又太心急?待在這裡,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部門之間無效的推諉和糾纏。如果換到另一個新環境又是這樣…,就算是接受挑戰,也不能去接受一個自己一點把握都沒有的挑戰,這就是有勇無謀了!」

    Zoe來來去去說了許多,面對飽滿的情緒,我盡量多聽而少說,萬馬奔騰之後,自然會找到趨緩的渠口,我勸Zoe睡一個晚上,明天我們再說。

    第二天,我問了Zoe一個,我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我問妳,妳覺得GM怎麼樣?你喜歡他嗎?要傳達他的指令而無違和,妳對他不能太討厭吧。」

    沒花太久的時間等待,Zoe的答案是否定的。近一小時的面談,她只分得10分鐘的發言權。其他的時間都花在詢問無關緊要的問題,而再三強調職位的高難度,這讓Zoe覺得極度被貶抑。

    「那妳在難過甚麼?妳不是被挑剩的那一個。在這個過程裡,妳也在評估對方值不值得妳賣命啊。」不只是Zoe,我也常常忘記了,面試,是互相選擇的過程,我們有絕對的權利,向這些薪水福利優於現職、頭銜仰之彌高的職缺,進行合情合理的檢視,如同對方也用顯微鏡精細打量我們。

    求職求職,強化了人浮於事的制約,所以,委屈以求也可以接受,只要給我遮羞費就好;算計以求更是人人都在做,包裝精美哪怕忘了我是誰,無所謂。早些年我的確用這些方式找工作,只是這些表象,裝久了心會累,精神損耗千金難計啊。

    我覺得用「謀職」兩字,更為精確,語意上的客觀平等,有助於建立正確達觀的尋頭路心態,以謀略相談,在商量切磋之間,確定雙方的信念與觀點,是不謀而合,還是不足與謀。

    歷經沉潛,不能說我對於「謀職」完全心無罣礙,我遠沒有那麼瀟灑,但復出之後的每一次謀職相談,卻相對放鬆柔軟很多,是的,我有一些難得和難過的經驗,我也有特別突出的長處、還有正在學習的盲點,我想我可以貢獻這些,我也願意嘗試那些,但如果你需要的,是其他的某些,不好意思,那可能是我不想要的,或我做過但不喜歡。謝謝你的邀約,祝福你找到更適合的人。

    這是我所謂的放鬆和柔軟,真實到不加一滴蜜,純然傻氣地相信,我最後一定會遇上正在減糖、或不喜歡口味太甜的買家。而這個心境上的轉化,如同情緒權威的運作過程,當妳拉開與事件的距離,會看清自己的需要和不需要,勇敢地和條件誘人但未合心意的邀約說不,拒絕是一張濾網,終會淘出耀眼黃金。

    Zoe,我知道妳正在看。謝謝妳答應讓我寫出來,好讓我們在提醒更多朋友之餘,也變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個謀職的難堪,最後如何教會我們等待,也不再害怕拒絕。

    找到下一份理想工作之前,妳先找到了自己,這太值得了,妳說對嗎?

  • 內部調職英文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23 10:20:20
    有 14 人按讚

    台灣海軍群體感染 蔡英文首度道歉

    台灣海軍群體感染武漢肺炎的人數增加到28人。總統蔡英文首度向人民致歉。國防部長、海軍司令自請處分,並將兩名將領調職。目前台灣朝野正在全力追責和追查染病的原因。

    國防部長嚴德發21日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率領多名將領鞠躬致歉,檢討四大疏失,公布第一波懲處名單,軍艦隊指揮官高嘉濱中將、敦睦支隊長陳道輝少將等人拔官調查。部長嚴德發、海軍司令劉志斌則向總統自請處分。

    總統蔡英文隨後在22日召開記者會致歉:“我是三軍統帥,國軍的事,就是我的事,就是我的責任。海軍這趟任務在防疫上出現這麼大的疏失,讓國人因此承擔疫情風險,我要致上我的歉意。”

    蔡英文說,“我已經要求以誠實作為最高原則,完整調查清楚後,我絕對不會護短。”對部長自請處分,蔡英文說,目前以配合疫調、釐清真相優先。

    蔡英文強調,面對中國在疫情期間的軍事行動,國軍仍要堅守崗位,隨時應變,一刻都不能松懈。“尤其台海當前情勢,對岸的軍事動作頻繁,所有疫情期間,必須要的戰備演訓還是要進行,保持正常戰力跟戰備。”

    額外航程、機密任務成焦點

    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4月20日在臉書透露,“為什麼防疫期間,還決定執行敦睦遠航”?就他了解,多了近19天的“額外航程”,是進行訪問帕勞以外的重要機密任務,沒有靠港靠岸。

    王定宇還指出,4月11日、12日,中共遼寧號航母和五艘護衛艦正好在台灣東部外海,剛剛返台的岳飛艦和康定艦,官兵都還沒有離艦,馬上受命出港監控中共航母艦隊。

    蔡英文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也表示,這次是艦隊歷年都有的演訓,在這個階段,這是非常重要的演訓。“至於這次,是有一些比較特殊的任務,也不方便在公開的場合說,但是你問我除了帕勞之外,有沒有去到其他的地方?我的答案是沒有。”

    國防部在磐石艦官兵染疫後22日首次到立法院專案報告,國民黨籍外交國防委員會主席呂玉玲不滿多次聯系軍方要求召開機密會議都未獲回應。國民黨籍立委陳以信也質疑為何其他立委能取得所謂“機密任務”內容,恐怕涉及刑法泄密。

    國防部多次表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帕勞零確診,國民黨籍立委陳以信質詢國防部長嚴德發“帕勞上面有沒有美軍?”外交部官員答詢:“沒有”,陳以信還說“去年我們去帕勞,就是希望跟美軍觀察他們的演習。這跟今年說的機密任務、特殊任務有沒有關系?”嚴德發說:“今年任務完全是海上航道探勘,沒有跟帕勞上美軍相關互動,沒有這規劃。”

    對於蔡英文在記者會上表示,敦睦艦隊執行任務,是國防部長對總統的例行性報告,“已經做成的決定,總統就應該是予以尊重”。

    曾任馬英九總統發言人的陳以信認為,該負責任的是總統:“三軍統帥只有同不同意你們做這件事情,那有尊不尊重你們做這件事,你今天用‘尊重’兩個字就是幫總統卸責對不對?”

    嚴德發強調:“ 核定我核定、我負責,所有工作都分層負責。”

    陳以信說:“今天總統認為該防疫但表示尊重,海軍的責任不是她的責任,我都為你們感到悲哀。”

    國民黨主席、立委江啟臣強調,只有誠實面對公布真相,國家內部才能團結對抗共同的敵人,“病毒”才是朝野共同的敵人。

    磐石艦染疫 台灣軍力受影響?

    江啟臣指出美國羅斯福號600多人、法國戴高樂號1000多人都有軍艦染疫問題。他憂心,目前敦睦艦隊3艘艦艇共700多名官兵需要被隔離14天,台灣軍力受到折損,有沒有預備人力?國防部官員表示這三艘艦艇,現在確實沒辦法執行戰備。

    江啟臣說:“難道這3艘船這14天就不戰備了是不是?它不能動,今天是3艘,萬一是10艘呢?萬一更多呢?那我們根本不需要敵人了,部長,這個是很嚴肅的問題。”

    陳以信主張應針對海軍、空軍進行普遍篩查,並落實分艙分流。他還說,蔡英文總統開記者會都已戴上口罩,參謀總長也應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國防部長應該去做檢測。

    國防部原本提供磐石艦在航程期間共70人,累積71人次就診紀錄,又更改數據增加至148人、共226人次,其中包括發燒5人次、上呼吸道疾病10人次。海軍副司令梅家樹中將22日又報告了新的就診人次。除了磐石艦,航行期間,康定艦1人發燒、岳飛艦2人看診。

    被調職將領喊冤 生命擔保沒有隱瞞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問國防部長嚴德發,前支隊長陳道輝說有4人發燒沒通報,是不是隱匿?嚴德發說,這是隱匿,所以才調職,但為什麼隱匿,要調查。

    人在隔離中的陳道輝,則透過電話與立法院連線答詢強調:“我在此我用生命保證,我絕對沒有隱瞞任何疫情,因為如果我知道已經有人感染,一定會遵照國防部的命令立刻返航。”

    為何有5人發燒只彙報1人?陳道輝說,當時艦上醫療小組向他說明,經專業診斷為一般感冒,細心治療後都逐漸好轉,因此繼續執行任務。他還說:“如果任何一人,因為感冒發燒就返航,我們將如何捍衛海疆?以及如何在船上這麼長時間執行任務?保衛國人?”

    國防委員會主席呂玉玲問,返台靠港後誰決定解散下船?陳道輝回應,“我沒有這個權限,我奉命執行”。呂玉玲追問,解散前有無向國防部、疫情中心報告?陳道輝哽咽表示,“這點我不能夠說明,但我是按照命令執行,這也是我穿上白軍服30年來最痛苦的時刻,我已經有5天沒辦法睡覺,我愛海軍、我愛國軍”。

    專家建議 調查官兵親近接觸者的旅游史

    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700多人,都在管制範圍內,令人擔憂的是“外界接觸者”。

    磐石艦2月21日登艦,3月5日離開高雄左營軍港前往帛琉。在立委林昶佐追問下,國防部官員22日表示,在官兵登艦仍未出港時,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紀念連假期間有官兵下船再上船。

    究竟感染源頭會不會是從台灣帶病上船?流行病專家何美鄉研判,二月份歐美疫情還未大爆發,可針對700多名官兵家人和親近接觸者疫調,是否有中國大陸旅游史,是一個線索。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 台北報導 責編 許書婷 申鏵 網編 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 內部調職英文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23 21:32:19

    #我挺國軍我驕傲 #我榮民你哪位
    😤「You called it WORK, I called it HONOR!」

    敦睦艦隊被一堆「酸人」批得亂七八糟😡,政府無情切割,連國防部都跟著踩自己人,這讓我一整個🙄白眼倒彈到了極點!也讓我想起以往自己活生生的案例,讓人無奈……一般民眾不懂我們到底在幹嘛,難道政府、國防部也不懂嗎😡?多少任務我們基層都是聽命行事,就算給了建議也常常石沉大海,完全沒有選擇餘地!

    就像這次的敦睦遠航,難道你以為是像坐豪華郵輪大家搶著去爽嗎🙄?那是個任務!是個很賽又必須拋下家人的苦差!但不管官兵願不願意,一個命令就是得去😫!至於任務結束的休假,依然是長官說了算,所有的事都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身不由己,即使再不爽,只要軍人的契約在身,就無法像民間公司行號一樣,丟一句「😤我不幹了」就走,那是會被通緝的🆖!

    雖然很多人嘴上都會說著軍人好,但實際上卻很不屑🤪,再不然就是「有事找軍人,沒事譙軍人」,軍人普遍的社會地位真的是很⋯😩唉⋯而且做再多,有功長官拿,其他人就是一句犧牲奉獻應該的⋯其實,軍人的使命⚔️與榮譽感讓我們很願意付出,但請不要當作應該的,也不要ㄧ發生什麼事,都還搞不清狀況就在那邊跟風拍「⚰️獵巫行動」!

    這個事件欣慰的是看到了不少人跟我一樣支持國軍🤗,但難過的是也看到了更多更多軍人與軍眷的無奈😢……所以決定拍支影片挺到底,希望可以盡我一點棉薄之力💪,讓大家多一點鼓勵,少一點酸民的砲轟💣,不論是對軍人還是軍眷,哪怕只是多一個人的🔥熱血支持、少一個人的無理抨擊,都好!

    一句簡單的「謝謝」、「辛苦了」,我相信國軍同仁會更感謝大家的支持🙇🏻‍♂️!會更願意努力的付出💪🏼!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不是拼了命保國衛民的國軍,更不是無辜的軍眷家屬,多一點正向力量👊,多一點愛與體諒❤,我相信不只是部隊,整個社會都一定會愈來愈好的💯!

    🤜🏻 國軍同仁你們為國辛勞了,謝謝!
    ⚔「KO the VIRUS, NOT the TROOPS!」

    #國軍不是敵人病毒才是
    #少一點酸言抨擊多一點支持鼓勵
    #愛與和平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 內部調職英文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2-16 21:24:51

    大家還記得去年的華航空服員罷工嗎?

    在空服員罷工之後,勞工為自己爭取到應得的權益。從此以後勞工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才怪! 😠

    蔡英文總統期許勞工「自己去跟老闆說」,結果咧?交通部所屬的華航,就帶頭打壓工會幹部!

    今年6月23日,華航工會成員到交通部召開「工時大體檢-反過勞,縮工時」記者會。華航竟在事後逐一約談工會幹部,針對他們的發言斷章取義,指控工會幹部污衊公司、破壞勞資關係,並且意圖將當事人記過或解僱。

    我們的《工會法》第35條有規定,雇主不能打壓、妨礙、干擾工會活動,也不能因為勞工參加工會活動就加以懲處。華航的作為,已經明顯違法。

    今年10月,勞動部也正式認證華航違法!勞動部認為,華航對林馨怡、朱良駿、張書元等三位擔任工會幹部的勞工約談懲處的行為,構成工會法第35條第1項第1款及第5款之「不當勞動行為」。

    想不到,華航被勞動部認證違法後,竟然不知悔改,持續騷擾三位工會幹部,甚至召開人評會做出解僱工會幹部林馨怡,朱良駿、張書元一大過、二小過調職的處分。

    針對華航公司的作為,勞動部官員表示,懲處三名幹部已違反工會法,勞動部最快下週會開出懲處書,懲處華航3萬元至30萬元。另,華航未在公司內部公告勞動部的裁決主文,將開罰3萬元,並可連續開罰至公告為止。

    不過,大家都知道,財大氣粗的大企業,對「重罰三萬」根本沒在怕。根據勞動部的紀錄,從2014年到2016年,華航違反勞動基準法45件,罰鍰金額共996萬元,是交通部所屬事業中,違反件數最多、開罰金額最高的。

    你應該要關注這件事,因為:

    1. 華航高層打壓勞工,代價卻是由全體股東和納稅人負擔。

    2. 政府官員說,大部分的資方都是好人,不需拿極端案例出來討論。但是,連政府自己持股過半的企業,都如此打壓工會幹部,要我們勞工如何相信工會和勞資會議真的能保障勞工呢?

    如果你關心台灣的前途、關心台灣人的未來,請把這件事分享出去,呼籲所有親朋好友,一起關心華航違法解僱案,勞工的權利自己顧!

    ➡️ 勞動部認證華航違法裁決書:https://goo.gl/fpnEf2
    ⛽️ 支持林馨怡、朱良駿、張書元、潘家洛,支持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