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後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想後患無窮,你必須斬草又除根* 一位40歲出頭的男性病人來找我,他說自己雖然有 #胃食道逆流,但症狀都很輕微,在別家醫院做 #健康檢查 時,那邊的醫師告訴他有 #巴瑞特食道「這是很嚴重的癌前病變!」 於是,他特地排隊加掛到我門診,想要詢問第2意見。他問我的第一句話是「我都沒有不舒服的症狀...

  •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3 08:40:03
    有 201 人按讚

    *不想後患無窮,你必須斬草又除根*
     
    一位40歲出頭的男性病人來找我,他說自己雖然有 #胃食道逆流,但症狀都很輕微,在別家醫院做 #健康檢查 時,那邊的醫師告訴他有 #巴瑞特食道「這是很嚴重的癌前病變!」
     
    於是,他特地排隊加掛到我門診,想要詢問第2意見。他問我的第一句話是「我都沒有不舒服的症狀耶,為什麼一診斷就那麼嚴重?」...
     
    由於健檢沒有做切片,我又重新替他做一次胃鏡,除了對病變處切片外,同步做了醋酸染色,讓病變處變得更容易觀察。他的切片檢體經病理檢驗證實是巴瑞特食道,雖然沒有分化不良,但長度將近7公分。為了避免後患,他決定做手術治療。...
     

     
    巴瑞特食道是一種不可逆、無法自癒的癌前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控制,之後很可能會演變成 #食道腺癌。
     
    在目前的巴瑞特食道病變的治療建議,包括:
    ☑️ 個人習慣調整
    ☑️ 藥物治療與定期追蹤
    ☑️ 侵入性(手術)治療
    原則上,除非癌變風險高,否則多半建議優先調整個人習慣搭配藥物治療。
     
    ▍哪些情形最好動手術、以免夜長夢多?
    高度分化不良或長度超過3公分的病變建議考慮手術治療。未符合上述情況,但不想承受任何癌化風險與定期追蹤、照胃鏡的困擾,也可以透過手術與癌症風險「切八段」。
     
    ▍內視鏡手術vs外科手術,哪個效果好?
    二者都能達到完全清除巴瑞特食道病變細胞的效果。內視鏡治療復發率雖然略為高出傳統外科切除手術,但在併發症與死亡等風險上,都明顯降低許多。
     
    ▍巴瑞特食道4種內視鏡手術
     
    1️⃣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EMR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操作容易,但無法一次性切除到位,需要做分次式切除(piecemeal resection),也就是一口一口切掉病變處,手術時間較長。適用於範圍小於2公分的黏膜層病變,其完整切除率約95%。
     
    2️⃣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
    適用於2公分以上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無法治療的個案。此術可以完整剝離病灶,並將整個檢體送驗,藉由檢體邊緣有無殘留病變細胞來判斷是否「根除」或評估後續追加治療的必要性。
     
    3️⃣ #內視鏡氬氣電漿凝固術 #APC
    早期治療巴瑞特食道時所使用的燒灼術,由於不需要直接接觸就能對病灶燒灼,相對降低組織沾黏的風險。不過,因為燒灼深度淺、難以有效控制燒灼深度,導致無法均勻且完整的消融病灶。
     
    4️⃣ #內視鏡射頻燒灼術 #RFA
    最新型電燒技術,可進行均勻消融,精準控制燒灼深度。由於治療效果佳,術後食道狹窄或穿孔等比例皆低,被公認為目前治療巴瑞特食道、避免食道癌產生最主要的手術方式。
     
    #了解更多傳送門
    ✔部落格 https://reurl.cc/NrXKxx
    ✔方格子 https://reurl.cc/ZGQLlQ
     
    #吳文傑醫師 #肝膽腸胃科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後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9 21:00:01
    有 153 人按讚

    「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找到大家都有興趣,但卻還沒有人作的題目,快速的分析並發表,是很務實且有意義的研究策略。」
     
    「文章中,從 Figure 1 開始,有多張圖表都運用工作坊上課所學,有效且清楚地呈現,相當不錯。」
     
    恭喜葉人豪醫師!
     
    🔥 最新梯次,火熱報名中!
    |立即報名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寫論文,當然要走最短路徑!
    |別再找藉口拖延或自我摸索,早報名,早發表!
     
     
    ▌文章介紹
     
    過去,食道癌的標準治療,為食道切除術,不過隨著醫療進步,我們對疾病的理解較多之後,對於表淺的食道癌,發展出了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不拿掉全段食道,只作癌症周邊切除,似乎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不過,究竟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長期預後如何呢?跟傳統的手術切除相比,又如何呢?這是葉人豪醫師團隊有興趣想要知道的。
     
    共收入了 21 個回溯性研究,3796 位患者,其中包括 5 個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與傳統手術的比較研究。
     
    ESD 整體來說,五年後之總存活率為 87.3%、疾病存活率 97.7%、無復發存活率 85.1%。局部復發的比例為 1.8%,轉移則為 3.3%。
     
    ESD 與傳統手術相比,總存活率、疾病存活率與無復發存活率,都沒有顯著差異。不過,ESD 的術後副作用明顯較少(19.8% vs 44.0%)。
     
    作者總結,表淺的食道鱗狀上皮癌,應該優先考慮施作 ESD。
     
    文章中,從 Figure 1 開始,有多張圖表都運用工作坊上課所學,有效且清楚地呈現,相當不錯。
     
    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找到大家都有興趣,但卻還沒有人作的題目,快速的分析並發表,是很務實且有意義的研究策略。
     
    恭喜葉醫師!
     
     
    ▌現在正是寫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一定要把握。
     
    適合任何階段的寫作方式:
    ☑ 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
    ☑ 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
     
    Meta-analysis 是近年研究相當熱門的文體,對於初學者也是一種相對好上手與獨立作業的論文寫作方式。
     
    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願意在繁忙訓練的同時,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的發展。
     
    無資源、沒經費、零基礎也不怕,正因為 meta-analysis 論文 #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IRB,#還免收案,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不求人,用自己的電腦,就能順利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這堂課,將帶你深入了解論文產出的必經過程,手把手教你統計製圖,協助你將寫作、發表效率最大化。
     
    新思惟推出的研究課程,一路走來協助許多校友突破寫作困境,邁入學術起飛,至今累計發表 SCI 已經超過 2300 篇!除了有校友在單一月份發表 3 篇 meta-analysis 論文,更有在住院醫師階段,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可見掌握這個好工具之後,論文發表真的是指日可待!
     
    🔥 最新梯次,火熱報名中!
    |立即報名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寫論文,當然要走最短路徑!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