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內科專科醫師考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內科專科醫師考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內科專科醫師考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內科專科醫師考題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86的網紅王筱涵醫師。皮膚科的生活內涵。,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皮膚科補習班🤩 除了臨床看病人、研究進修 還有教學下一世代(醫學生)的責任💪 - 今年的國考複習班特別安排各個學科的資深老師群來為北醫的醫學生開設”衝刺補習班” (阿不是、是知識複習班) - 醫師高考,要念的東西涵蓋所有科別,對於內科外科皮膚科等全部都要有個基本概念,考過了這個國考才能當醫師。然後再...

  • 內科專科醫師考題 在 王筱涵醫師。皮膚科的生活內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9 17:04:46
    有 105 人按讚

    皮膚科補習班🤩
    除了臨床看病人、研究進修
    還有教學下一世代(醫學生)的責任💪
    -
    今年的國考複習班特別安排各個學科的資深老師群來為北醫的醫學生開設”衝刺補習班” (阿不是、是知識複習班)
    -
    醫師高考,要念的東西涵蓋所有科別,對於內科外科皮膚科等全部都要有個基本概念,考過了這個國考才能當醫師。然後再考專科、再考次專科、再考研究所、教職申請考核...人生真是考不完的試。
    -
    但,考試的目標就是「考過」,所以分析醫師國考題非常重要,
    皮膚腫瘤算是非常愛考的重點,
    「80/20法則」來說,絕對是可以花最少力氣、得到最大效果的科目。
    -
    太複雜的疾病整理就不放上來了,
    民眾也很感興趣的「皮膚癌」,之前接受過三立新聞專訪附上連結: https://reurl.cc/o9Vyel
    -
    😱😱😱惡性度:黑色素細胞瘤>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
    -
    #黑色素細胞瘤 很不乖,就算小小一顆,都容易遠端轉移到肺、腦。
    ▶️▶️誰容易得:歐美白人、長期日曬、痣太多(>100)、易曬傷、不易曬黑、有家族史的人。
    -
    皮膚的 #鱗狀細胞癌,表現為老人家傷口久久不癒合、厚結痂。
    ▶️▶️危險因子:長期日曬、砷中毒、放射線、嚴重燙傷等病史。
    -
    #基底細胞癌,黑斑隆起、傷口潰瘍,乍看以為是痣,皮膚科醫師用皮膚鏡一細看其實是癌。
    ▶️▶️危險因子:長期日曬、化學物長期暴露等。
    -
    治療方法:首先要正確診斷、分期,安排手術切除,依照病情後續放療、化療、標靶藥物。
    -
    附上兩題考題,感受一下醫學生的考古題😁
    -
    考試六十分就能通過,但未來離開白紙黑字的考試,面對真實的病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樣,不再適用分數評斷,而是每個病人都盡全力去活用知識、了解溝通、醫病醫心。

    #王筱涵醫師 #皮膚專科
    #部定講師 #皮膚癌 #解題複習班
    #防癌的生活內涵 #歡迎分享按讚

  • 內科專科醫師考題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17 12:00:00
    有 84 人按讚

    術業有專攻:
    小孩生病請務必找蓋有小兒科醫學會認證出廠的兒科醫師

    這兩個禮拜我在FLEX,這是一個有趣的rotation,台灣好像沒有。FLEX設在R2,工作時間下午四點到十二點,目的只有一個:幫忙接admission。我們醫院值班時間是下午五點開始算起。5PM~7:30PM是白班on call team,7:30PM~8:00AM是夜班team。無論哪個team都是一個 senior (R3) + 兩個 R1 cover 病房。FLEX的功用就是幫忙減輕值班負擔,因為下午到半夜這段時間最容易進病人。我非常喜歡這個rotation,接新的病人有助於訓練思考跟判斷能力。研究顯示:住院醫師訓練期間接的新病人數量跟提高ITE考試成績有顯著關係 (ITE: 美國每一科的住院醫師每年都要接受一個叫做in training exam的考試。此考試成績能有效預測專科考試通過率,因為考題都是同一群人出的哈哈XD) (參考資料 Residenc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ediatric in-training examination score improvement.) 在美國花一個小時接一位新病人是正常的,有些複雜的甚至要90分鐘,因為要花很多時間去翻以前的病歷。我現在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平均看4~5位病人。在台灣如果以這種速度接病人大概永遠都不要想下班了 😭

    最近有位4歲的病人因為嘔吐跟fussiness(中文不知道怎麼翻?就是很ㄏㄨㄢ的意思)來急診後被收住院。這位病人因為早產(小於24周)腦內出血導致腦性麻痺,還有水腦裝有VP shunt。在急診看這位病人的是位從外院來rotate的急診住院醫師(我們是兒童醫院,但我們急診有三種主治醫師: 兒專、兒急專跟急專; 也有三種住院醫師: 兒科、家醫科、急診科) 。病人在急診做了許多檢查(包括shunt study),卻都沒有太大的發現於是入院觀察。在病房我花了30分鐘以上的時間詢問各項病史,發現他最近Baclofen(一種肌肉鬆弛劑,常用在腦性麻痺的病人)的劑量被提高,已經三天沒有大便了。rectal exam觸摸到大量便便,KUB一照便便都一路排到胃上面去了(誇飾法)。給了Enema後排出大量便便就不吐了.....

    寫出這個例子的目的不是想說我比那位急診住院醫師厲害。急診科醫師的訓練在於應付緊急狀況跟急症,急診醫師看到嘔吐的首要任務是排除攸關性命、需要緊急處理的急症,不是找出確切原因。這位病人因為有VP shunt送到急診是正確的,急診醫師的處理也是正確的。但小孩生病排徐緊急狀況後的後續處理還是要靠小兒科 (而且小兒科醫師也知道如何處理緊急狀況,不用靠兒急專或是急專醫師。我們拿到兒專就可以在小兒急診工作了) 一般小孩生病如果你想真的解決問題,第一個應該要找的是兒科醫師,不是急診科醫師(除非急症)、不是內科、更不是耳鼻喉科。每個專科訓練的focus完全不同,兒科醫師花在看小孩時間絕對是其他專科無法相比的。在美國小孩生病沒有人會先帶去給耳鼻喉科醫師看,因為這根本完全邏輯不通。難道小孩子發燒就只會是上呼吸道感染嗎?! 如果帶去急診,一出來就300美金,急診醫師可能連藥都不開就叫你回家找你的小兒科醫師。內科不能看小孩。家醫科可以看小孩但很少有醫師願意看青少年以下的小朋友 (根據AAFP統計,家醫科的兒科病人數只佔10~15%) 。在這裡,小孩生病的第一站就是兒科醫師,我認為這才是正確的作法。

    術業有專攻,尊重專業讓每個人各司其職發揮最大的用處,或許是當今我們社會最需要努力的地方。再次強調,***小孩子生病請務必找蓋有小兒科醫學會認證出廠的兒科醫師 *** ,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