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內政部鄰里查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內政部鄰里查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內政部鄰里查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內政部鄰里查詢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19的網紅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業務報告Day6|稅務局、交通處、公車管理處、工務處】 今天總質詢結束了,恢復刊登業務報告,明天就會迎來業務報告的大結局,後天是SP──我的總質詢報告啦!有非常多重要的討論,都會一一分享,也請大家多多關注,一起來監督市政! 6月1日(周一)是稅務局、交通處與公車處、工務處的業務報告,討論...

  • 內政部鄰里查詢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03 19:06:10
    有 135 人按讚

    【業務報告Day6|稅務局、交通處、公車管理處、工務處】
     
    今天總質詢結束了,恢復刊登業務報告,明天就會迎來業務報告的大結局,後天是SP──我的總質詢報告啦!有非常多重要的討論,都會一一分享,也請大家多多關注,一起來監督市政!
     
    6月1日(周一)是稅務局、交通處與公車處、工務處的業務報告,討論到停車和人行道空間淨空,以及學生專車如何平衡服務與公車處營運成本,還有與工務處討論到下水道、橋梁資訊公開即時,還有非示範性道路品質如何提升,以及防治光害與工程前生態檢核避免傷害本市生態。
     
    💻業務報告影片💻
    稅務局、交通處、公車管理處: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601D_0.mp4
    工務處: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601D_1.mp4
     
    🚗 #交通處
    🚙非暫時性停車問題如何解決?
    市長的施政總報告提到市府最近幾年新建許多停車場、路外停車格,但這些停車位大多位於市中心,主要是解決觀光性停車和通勤的暫時性停車需求。然而基隆非市中心的社區仍然有嚴重找不到車位的問題,居民回到家時找不到足夠停車空間。而現在基隆市的平均每戶持有車輛數已經達到1.3輛以上,解決方法之一當然是透過詳實的調查,了解每一個區域、尤其是住宅區的平均違規停車數和目前可提供的車位為多少,清晰了解後,才能對症下藥,從鄰里的空間中找出可增加的停車空間。
     
    另外,在可能的停車空間上,有些住宅區附近可能會有新建案換取容積獎勵而開闢停車空間、或是轉換了使用分區而要回饋的停車,這些必須回饋的空間是真的有開放嗎?停管科有確實監督嗎?因為時間的關係,針對各區域的調查處長回覆去年已調查基隆市的停車供需調查,並公告在交通處的網站。(基隆市停車場整體規劃及可行性評估 https://tourism.klcg.gov.tw/tw/News/Detail1?NewsId=14310069&i=2)另外,處長表示停車空間有沒有開放,主要是建物管理單位(都發處)的職責,交通處是配合都發處查驗。
     
    這份停車需求的調查提供的安樂區幾個無附設停車場舊公寓社區停車數據,我想繼續問是否有我之前提案的「舊公寓社區停車改善」的「應用」規劃是否能基於這份調查開始展開?以及變更使用地分區的建案回饋停車空間的掌握?但都沒有時間QQ。
     
    🚧麥金路道路品質提升計畫:人行道變機車停車場?
    這幾個月麥金路在施作道路品質提升計畫的工程,包括路面改善和人行道拓寬,目標是讓麥金路的人行空間更加寬敞順暢,我非常期待這次的工程。但在幾個人行道路段完工的路段,開始有機車占用人行道、直接把公用的人行道當作停車場,行人要如何走在人行道上?而不論在麥金路審議會議還是在質詢中都講過非常多次「機車退出人行道」,也提案給交通處來協助流程設計,我再次向處長詢問提案機車退出人行道的方案及規劃?尤其是麥金路人行道的部分會如何執行?
     
    另外,交通處也規劃長庚醫院站的國道客運和市區公車站牌交換,但是看起來工務處已經先執行了人行道工程,但候車亭卻沒有互換,現在人行道上的路線標示已經重複塗銷、剝落,如果未來再次塗銷重新畫設,將造成民眾很難辨別標示。到底是甚麼時候候車亭要互換,在未來工程改善上,是否可以在前期溝通?
      
    交通處回覆麥金路人行道完工後,希望執行機車退出人行道政策。未來確實會交換長庚醫院站橘郡側的國道客運和市公車站牌,近期會到現場了解地面標示的問題。
     
    📊提升基隆市公車營運效能研究報告書的建議與未來規劃
    其實我也想談交通處發包給中華大學進行的研究──《提升基隆市公車營運效能研究報告書》中研究提到電子票證資料不全造成研究分析之困難,是否可以改善資料蒐集,例如向中央申請上下車公車刷卡機裝設費用,還有未來可能發展跨區公車與分段收票的可能。
     
    更重要的,我也想繼續問到該報告書中提到「將停車收入、違規停車規費收入成立基金,挹注大眾運輸」之可行性。「停車基金挹注大眾運輸」這件事很重要,除了能透過基金規劃來協助公車處財務,若有這個經費的設立,象徵著汽車持有人使用「公有」停車空間或違規費用等繳納給政府後,這些費用可以直接挹注大眾運輸,再加上相關的政策工具設計,也許能舒緩公車處的財務或促進公車品質。但以上都沒有時間討論到,非常可惜,有機會也會透過提案與質詢繼續和交通部門討論。 
      
    🚌 #公車管理處
    👧學生專車租費調整及營運改革
    學生專車調整路線班次在地方引起許多討論,在和公車處討論過後整理出學生專車的問題在於:
    1⃣️專車路線無法收足每車1500元的租車費用
    2⃣️目前保留平均搭乘人次16人以上的學生專車路線若未收取租車費用,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3⃣️每趟車1500元的收費也不符合公車處的行車成本
    為解決以上問題,我請公車處計算精確的出車成本,並以里程、搭乘人數或適用車型等條件制定明確的租車收費標準,以利各局處確實編列預算租車,公車處也能確實收到租金。 
    接著,我以觀銷處轉型為DRTS需求反應式包車服務的「基隆觀光專車」為例,建議公車處針對客群、路線都更固定且易掌握的學生專車,與教育處合作設計月票或每學期固定收費的模式,例如:由各校於學期初統籌、登記搭乘人數,並由乘車者共同支付合理租車經費。
      
    公車處長回答目前的租車辦法是2004年左右訂定、2006年則跳整過票價,對於學生專車是否依照租車辦法租車,各校預算教育處預算編列,需要配合教育處、各校來開會研商,學生或家長是否要付費也要列入研究。希望公車處能確實和教育處及各校來積極討論。
      
    #工務處
    ⌨下水道、橋梁資訊即時更新
    由於非常多的民眾關心基礎工程如下水道和橋梁檢測的資訊公開,在這次工務處的業務報告紙本提問,我也詢問下水道資料的整合和建置進度(如人孔蓋、管線圖等),以及橋梁資訊的更新狀況。工務處在紙本回覆中說明只要下水道工程完工後,就會將資料彙整送內政部營建署並協助公開在圖資管線展示平台(http://sewergis.cpami.gov.tw/CMMEQP/OMapData.aspx),而基隆市的橋樑資訊也放上網。
     
    但民眾不一定知道營建署的下水道資訊網,因此我建議工務處可以在市府網站提供內政部連結,讓市民清楚管線布建到哪裡,另外是工務處網站的下水道資訊仍是二期的工程資訊,但現在已經進行到三期的工程,希望工務處盡快更新。而在橋梁資訊公開上,除了基礎的橋梁資訊,橋梁檢測頻率、最近檢測方法與結果公開,也能方便民眾查詢,所以我也建議工務處可以加上橋梁檢測資料。處長也回覆說工務處處網他也覺得很難用,今年開始府內會有網站改版,相關資訊公開他也會請同仁注意並加強資訊即時。
     
    🔧如何把關非示範道路的道路品質
    工務處目前主力推動道路品質提升計畫,以安樂區來說,目前正在進行工程的就是麥金路。但非示範道路或巷弄道路要如何維持道路品質?雖然道路的開挖能夠由開挖單位申請並要填報挖掘系統(https://kct.klcg.gov.tw/dig/Civilian/Default.aspx )並會有檢核流程,但是以去年為例,工務處抽查116案的道路開挖工程,無依照公共工程委員會標準回填作業的不合格的案件就有71件,高達61%。針對目前相當高的回填不合格率,我詢問工務處有沒有降低不合格率的相關規劃?如何把關非示範道路的品質?
      
    處長回覆說市政資源畢竟有限,目前是向中央申請經費、改善主要幹道的品質為主;非道路品質提升計畫的巷弄道路品質,工務處會盡量有效運用有限資源,也會以重罰來降低不合格率,並要求開挖管線單位確實執行。
      
    💡降低光害!智慧路燈裝設及評估
    環保署今年三月發布《光害防制指引》,提供各縣市主管單位處理光害問題時參考運用。也有許多科學證據提到光害對生態和人體的影響,而要減輕光害問題,方法之一就是調整路燈照射範圍和亮度。目前暖暖區和中山區都有裝設可調亮度的智慧路燈,但不只是暖暖區和中山區有調整路燈亮度、保護生態的需求。因此我詢問工務處在無智慧路燈的地區,未來有沒有裝設智慧路燈的計畫?工務處目前有沒有不同的工具,例如智慧路燈、矮燈柱、遮光罩等設計,可以兼顧照明、道路指引又不會因過亮而傷害生態而傷生態與人體?而在裝設路燈前,有沒有評估標準先評估當地的生態保護、居民需求甚至是觀星等需求?
     
    處長回覆智慧路燈是用經濟部補助的經費裝設在暖暖區和中山區,因為經費不足,因此還需要評估效益。在光害防治上,處長表示以路燈為例,多數以市民和民意代表、里長需求來執行,工務處沒有其他工具和光害防治專業相關替代方案,應由市府內主責單位統籌來訂定規範、研擬光害較少的替代方案,工務處一定會配合執行。
     
    🦅工程前生態影響評估很重要
    先前工務處在西定河的清淤工程,發生不當修剪樹木造成雛鳥掉落西定河的事件衍生許多爭議。整體而言,工務處的業務涵蓋許多工程,包括下水道清淤、河道清淤疏浚和人行道等,可能會牽涉到樹木,但即使施工地點是人為開發許久的地區,有些工程可能會影響樹木和相關生態,對此,我詢問工務處未來有沒有可能建立工程前的相關評估機制?
     
    處長說工務處、施作廠商可能也沒有生態保護的相關知識,未來會透過教育訓練的方式,與民間團體合作,培養承辦人員的生態保護知能,以減少工程影響生態的事件。

  • 內政部鄰里查詢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20 13:32:06
    有 2 人按讚

    200112蘋果 看懂合約書 避開買屋、裝修合約陷阱
    新聞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112/NYS7TLFBCFUWDBO6NYQMXE5D6A/

    不論買賣房產、裝修房子,都需簽訂合約書,不過裏頭的白紙黑字,你真的都看懂了嗎? DQPA住宅消保會與新北市政府法制局,日前共同舉辦「預防裝修糾紛教育宣導」座談會,教你看懂合約書,並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買屋&裝修」合約陷阱。

    唐家儀/台北報導......↓

    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買賣房產動輒上百萬,為保障交易安全,多會要求作履約保證,不過部分仲介公司會指定使用他們配合的建經公司,但吳翃毅說,其實民眾可以拒絕,主張選擇銀行系統的價金信託,便宜又安全,因為建經公司還是會經過銀行,有一點「多了一道手續,又被多扒了一層總價萬分之六的手續費」,以一間2000萬的房子為例,作履約保證要1萬2千元,買、賣雙方各自付6千元。

    另外吳翃毅說,買房的屋況說明書,會註記該物件是否為凶宅,然而寫的卻是「產權持有期間」,代表若現任屋主持有期間沒發生過非自然死亡案件,不代表前任、前前任屋主沒有,因此建議民眾仍需多向左鄰右舍、鄰里長打聽,或上台灣凶宅網查詢。

    除了凶宅,民眾最怕買到海砂屋,卻可能之前不曾檢測,故屋主勾選「非海砂屋」,然而氯離子的含量標準訂立為每立方公尺不得超過0.3公斤,只要超標就是海砂屋,吳翃毅建議,除了檢查牆壁有無粉狀、塊狀脫落、鋼筋外露情況,最明確的做法,還是請來國家認證的檢驗廠商進行檢測,尤其是無電梯的老公寓,卻又裝潢好的房子。

    座談會講師之一,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補充,在總價不變的情況下,有些仲介會自己調配車位、房子之間的價格比例,調高車位價格,讓消費者誤以為買到房子單坪較划算的價格,假設房子15坪,總價1000萬元,屋主開價房子750萬、車位250萬,則房子單價50萬元; 但總價不變的情況下,仲介設定房子700萬、車位300萬,則房子單價變為46.6萬,少了3.3萬元。

    陳泰源說明,車位有一區間行情,越底層價格越低,而夾在中間、沒那麼好停的車位價格也低,民眾可據實價登錄多加推敲、殺價,或要求仲介提供屋主委託書,上面有紀載屋主房屋、車位的個別開價。

    至於裝修合約,則應註明清楚簽約、開工、完工日期,否則恐被工班延期延到天荒地老;若在合約中發現,對方要求簽訂「保密條款」,如不能揭露合約內容,吳翃毅說「這100%都是有問題的,因為裝修並無所謂競業條款,或需要保密的事物」,若看到此合約內容,建議直接換下一家公司; 而付款的匯款對象,直接匯給簽約的承攬人,而非該公司的其他人。

    若想有效避免裝修糾紛,最好事先申請「住保信託」,透過公正第三方保障機制,確保業者專心施工履約,確保品質,指導消費者了解合約、工程進度並簡化信託過程的事項,設計師也可專心施工、不怕屋主拖欠款項; 簽訂契約時,可參照內政部營建署公布的契約書範本,或至住宅消保會下載具住保信託的合約書。

    此公益座談會為3個月一期課程,每月1場次,循序漸進教你看懂合約書、設計圖、估價單、並搞清楚驗收、保固上的各種小眉角,下次演講時間為2/15、3/14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上住宅消保會 粉絲專頁報名 。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1/200112.html

  • 內政部鄰里查詢 在 陳品安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23 10:33:58
    有 428 人按讚


    【透明改革「議」起來,品安參選正副議長選舉】

    各位鄉親朋友們大家好,下週二(12/25)就是新任議員就職的日子,當天同時是正副議長的選舉日。自從選舉結束後,許多朋友們都開始關心正副議長選舉,也有許多朋友們在詢問品安「要選哪邊?」,而品安的答案是:「正副議長選舉,品安會參選,票投自己。」

    面對各方親朋好友的推薦與邀請,品安非常感謝。然而,品安要強調:品安決定要參選正副議長,票投自己,並「不是」要拒絕各位的善意,也「不是」要爭取正副議長的權力。品安是因為有許多政見想要在議會落實,希望和大家一起推動。

    品安希望未來在議會能夠和同事們一起「就事論事」,不分政黨、不分派系、不分你我,這是品安競選時對選民的承諾,要公正做到這點,議會與議員的「公開透明」是第一步,因此,品安的「參選」希望推動兩項訴求:「加速落實議事透明」及「建議款支出回歸法治機制」。

    【加速落實議事透明,議員問政公開透明】

    苗栗縣議會的公開程度名列全台倒數。大家還記得嗎?苗栗縣議會有個明文的「內規」,不讓議場內的影像和錄音走出議會,每位議員最多只能調閱自己的畫面,議員的問政表現,一般民眾根本不得而知。

    「公開透明」是品安重要的政見,更是參選、從政的原則。其實,今年10月內政部就已經修正《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明訂從109年開始,全台議會的大會必須直播;大會及委員會都必須全程錄影,而且要將紀錄、議事錄與影像公開到網站。

    品安認為,這項改革刻不容緩,而且必須紮實地做。因此,品安主張,立刻修正錄音錄影規則,取消「不得公開」的各項限制,並提供方便民眾查詢調閱的平台系統,即時整理上傳,讓每位議員的問政表現能夠公開透明。

    【建議款支出回歸法治機制,共同面對財政困局】

    在這裡要談的是所謂的議員建議款或稱配合款,由於它不在正式預算項目的編制內,是議員「個人」可使用的金源,沒有任何監督機制,也不公開透明,因此被使用的結果是好是壞,也仰賴於議員「個人」。

    首先,從「施政(縣府)」與「監督(議會)」的權限劃分來看,這樣的機制在法理上其實有「越權」的疑慮。議員的權限畢竟是「監督」,沒有直接施政的權限,這也是建議款這塊仰賴議員個人的「化外之地」,被許多人批評為議員的「人情錢包」的原因。

    再者,苗栗縣的財政困難眾所皆知,比照過去8年的支出趨勢,縣府花在教育、社會保險以及福利服務的支出仍然是下滑的趨勢,品安過去在說明會常說的「福利服務」甚至「回不來了」。沒錯,財政有困難,但這應該誰來承擔後果?我們的長輩、孩童與弱勢朋友嗎?因此,品安希望,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不如好好在原本的施政當中確實滿足真實的需求,將議員建議款回歸正常的預算範圍內,例如加強長照、幼托、弱勢等相關補助,以受公正的監督。

    在議會,議員本來就有提案與建議的權限,如果真的急迫,縣府每年也有編列預備金。縣府甚至可以不用預設施政立場,提撥一些金額下放權力,認真與民間合作嘗試以鄰里為單位的「參與式預算」,品安都認為很棒。重點是,我們應該找出真實的需求,讓建議款支出回歸「法治」機制。

    【透明改革「議」起來】

    這次議會注入了許多新血,品安非常期待、也希望未來的議會能有更好的氣象。品安未來一定秉持就事論事的精神,不會為了反對而反對、不會因人廢事。在法案的推動上,品安願意和任何同事合作,在地方事務上也非常願意和其他通苑的議員共同爭取。

    但開放合作的同時,品安也一定會堅守一路走來的價值取向:「公開透明」,該揭露的資訊、該拒絕的不當交換,品安絕不遲疑!希望支持品安理念的同事們,正副議長選舉可以票投品安,讓我們「議」起努力,讓議會更加透明,讓苗栗變得更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