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內政部營建署營業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內政部營建署營業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內政部營建署營業時間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426的網紅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拜訪台電花蓮區處長,研議解決變電箱擋路之道】⚡ 兩周前,我和幾位身障朋友、地方政府相關人員,一起從美崙坡上方往下走到市區中正路上,發現除了人行道破碎,缺乏可以讓輪椅從馬路上、下人行道的緩坡等問題外,也看到中正路人行道上大型變電箱佔據在人行道正中央,讓輪椅族完全無法通行的問題。為了尋求改善之道,...
內政部營建署營業時間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拜訪台電花蓮區處長,研議解決變電箱擋路之道】⚡
兩周前,我和幾位身障朋友、地方政府相關人員,一起從美崙坡上方往下走到市區中正路上,發現除了人行道破碎,缺乏可以讓輪椅從馬路上、下人行道的緩坡等問題外,也看到中正路人行道上大型變電箱佔據在人行道正中央,讓輪椅族完全無法通行的問題。為了尋求改善之道,我今天早上特地拜訪台灣電力公司花蓮區營業處吳耀民處長,希望能在這個議題上,相互交換意見,期待能讓人行道無障礙改善工作,有更進一步的推展。🙏
吳處長表示,雖然內政部營建署公告的《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中有規定人行道上設置變電箱以後,還要留90公分淨寬給行人,但操作實務上,因為花蓮市區原有的道路、人行道路幅狹窄,以前的都市計畫在做人行道時,也沒有預留公共設施帶,加上商圈店家用電量大,形成變電箱密集,此外,現在金三角商圈的變電箱放置位置,都是當年經過地方政府和里長、商家、住戶共同協調出來的結果,倘若要再異動的話,勢必需要重新啟動協調、重選址的過程。🗣
吳處長表示,台電一直都希望能夠當地方上的好鄰居,如何讓人行道通暢,讓老人、障礙者方便通行,一直是台電努力的方向。曾經嘗試在花商前面把變電箱架高,但因為花蓮地震很多,產生住戶對架高的變電箱產生安全上的疑慮,要求將變電箱下地;也嘗試過在花蓮火車站前一帶進行變電箱地下化,但因為花蓮的街道下都有汙泥管線,加上地下水滲流嚴重,水氣及汙泥容易造成變電箱故障頻繁,也不是一個好的做法。未來如果地方政府有總體人行道規劃計畫,台電都願意配合,盡量不影響人行道上的行人通行權。♿
我們現場討論後,吳處長裁示請課長將已盤點好的金三角商圈所有變電箱位置圖,和我們辦公室及地方政府分享,接下來將協調時間、安排現勘,希望能在會勘現場跟地方政府相關單位研議,在金三角商圈等密集的行人通行區域,有沒有移動變電箱位置的可能,期待能有機會改善變電箱擋路、讓人寸步難行的現況。 🙏
🗂參考資料:
最有感的現勘
https://reurl.cc/3DvmGR
能改善台灣步行環境的7個方法
https://reurl.cc/mnENdY
內政部營建署營業時間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陽明戲院都更案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案號:10402261
案名:擬訂臺北市士林區光華段四小段282地號等2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案
縣市區域:臺北市士林區
案件類型:民間自辦
核定年期:107
實施者:類型事業機構
處理方式:區段A:重建
實施者:陽明戲院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單元面積:1,273.00㎡
實施方式:區段A:協議合建
權利變換送件方式:無
更新單元範圍:士林區光華段四小段282、347-6地號等2筆土地
區位:安平街以南、大東路以東、文林路101巷以北、文林路以西所圍街廓範圍內之東側
計畫範圍土地使用分區:第三種商業區(依都市計畫說明書圖規定辦理,始得作第三種商業區使用,原屬第三種住宅區)
面積:1,273.00㎡
比例:100.00%
建蔽率:45.00%
容積率:225.00%
區段面積 1,273.00㎡
法定容積 2,864.25㎡
都市更新獎勵 1,168.14㎡
允建容積 4,032.39㎡
更新前價值:9.63億元
更新後價值:27.65億元
更新後戶數:1
更新後汽車停車位:48
更新後總樓地板面積:6,205.46㎡
更新後結構:鋼骨鋼筋混凝土
使用內容:一般零售業乙組、娛樂服務業(電影院)、飲食業
地下層用途:地下一層:一般零售業乙組;地下二層:防空避難室兼停車空間
地面層用途:一般零售業乙組
標準層用途:娛樂服務業(電影院)
屋頂層:飲食業
專案資料最後更新時間:2019.04.08 16:50
1955年5月15日開幕的台北士林「陽明戲院」將於2019年9月15日之後暫停營業,這座建築長達64年的歷史至此告一段落,然後將拆除改建為地下2層、地上7層的商業大樓「陽明廣場」,預計2年後完工,1~3樓與B1為商場,B2是停車場,屆時陽明戲院會在新大樓的4至7樓重新開業,共10個影廳。
昔日在陽明戲院尚未興建之前,士林夜市那塊地方是個大水溝,當時已經有小販在那一帶做生意。
1955年5月15日下午1點半,士林商業鉅子趙火木、蘇福忠、陳承岩等人集資一百餘萬元在文林路旁建立的陽明劇院,正式開幕。在當時設備算是新穎的陽明戲院很快就吸引了人潮,也帶動小販和生意人群聚周圍。於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的商圈日漸茁壯,而成了士林夜市今日的風貌。
目前,士林的陽明戲院是台北市仍在營業的戲院裡,歷史最悠久的,第二久的是西門町的樂聲戲院(1964年8月6日開幕)。
士林地區自古文風鼎盛,其名「士林」即為「士子如林」之意,也是因為現代士子愛看電影,士林曾創下在方圓不到一公里的範圍內開設五家戲院的紀錄。
陽明戲院開業於1955年,當時的士林已有位於大西路的士林戲院。當年,因為蔣中正總統定居士林鎮,政府便將士林與北投兩鎮合併為「草山管理局特別行政區」,翌年改稱「陽明山管理局」。那時候的文林路被稱做「大馬路」,其實僅是一條小石子路而已。1960年,洪聰敏取得多數股權成了負責人,此後陽明戲院一直由洪家經營。
洪家經營戲院的資歷可溯自日治時期,洪聰敏的父親與日本人合資經營淡水劇場。洪聰敏自幼在劇場長大,接掌陽明戲院後,他和妻子洪李惜帶著子女幾乎以戲院為家。長子洪傳統將他們一家人共同打拚的歷程娓娓道來:「一般戲院大約需要七、八位員工,我們都是自家人來做。媽媽、姊姊當售票員,我們四兄弟在機房做助理,臨時有放映師請假或離職,就輪流接手充當放映師。」 這番磨練造就洪家子女個個熟知場務大小事。
士林區戲院的興衰和夜市發展及學校遷設息息相關。
1961年,東吳大學啟用外雙溪校區。1962年,中國文化學院創校(1980年改制為大學)。1963年,銘傳商專遷到台北市中山北路五段250號(1990年改制為管理學院,1997年改制為大學);上述大專院校的出現,為士林地區帶來大量的電影觀眾,於是乎,統一(立峯前身)、民族、光華等新戲院相繼設立。
名氣遠播國外的士林夜市始於1959年,初時僅限於陽明戲院旁的安平街至慈諴宮廟口,四周仍是條條水圳。1970年代以後,圳溝紛紛加蓋為新路,攤販聚集更多,夜市範圍擴大,聲名漸漸在全市傳開來。士林、陽明、立峰、民族、光華等五家戲院集中在市場周遭,觀眾大多是士林與北投境內的大專院校和高中學生群。
1968年7月,陽明山管理局裁撤,士林直隸台北市政府管轄,洪傳統表示,因為片商仍視他們為郊區戲院,即使有心爭取也根本排不到首輪西片。所以在1970至80年代,士林地區的戲院都是以首輪國片為主,偶而上演二輪的日片,至於西片,還必須等東南亞戲院播映過二輪之後才能接檔,因此最快也得等上半年,不過有忠實的學生觀眾捧場,好片照樣場場賣座。
1980年代末,國片急速沒落,製作品質亦下降,面對觀眾不願意花錢買票進戲院的衝擊,士林區的戲院不約而同,紛紛專映二輪電影,訴求價廉圖生存。此外亦順應多廳院潮流,各家戲院開始將一廳隔成二廳,增加觀眾看片選擇,同時減低票房虧損風險。在低迷的電影業景氣之下,士林又遇上淡水線鐵路拆除與捷運施工,各家戲院莫不慘澹經營,這時洪傳統的姊妹都已婚嫁,他和四弟各自轉行,陽明戲院才開始聘入外籍員工。
隨著大型影城搶佔市場,老戲院生存更加困難。已有70年歷史的陽明戲院,如今面臨都更,將改建成地下2層、地上7層的商業大樓「陽明廣場」,戲院建物將在今(2019)年9月15日結束營業之後,立即進行拆除,消息傳出後,讓很多老士林人相當不捨。「陽明廣場」大樓預計2年後完工,屆時陽明戲院將會在裡頭的4至7樓重新開業(共10個影廳),1~3樓與B1為商場,B2則是停車場。
內政部營建署營業時間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剪綵王+核食王+違建王 勇奪三冠王,鄭文燦真的好棒棒
小報告智庫又來了!
為了檢驗六都拆除違建的效率,小報告智庫特別根據營建署的統計資料,分別整理了六都認定、拆除違建的件數。
結果發現,2017年到9月為止,桃園市認定了4,843件違建,卻只有拆除400件,拆除率只有8.3%,六都最低;而拆除件數最多的是新北市19,037件,超過其他五都總和,也是唯一拆除件數比認定數高、違建數負成長的城市。
還記得2015年新屋大火,鄭文燦在臉書信誓旦旦的向桃園人承諾,一定會展現魄力,優先拆除牽涉違章建築、違規營業和提供公眾使用的場所,「該開罰就開罰、該拆除就拆除、該斷水斷電就斷水斷電」。
鄭市長當時講得好威風,我們都以為違建戶聽了好怕怕。結果現在,違建拆除率,鄭文燦卻是六都最少,成了六都「違建王」。鄭文燦,不覺得自己的鼻子很長嗎?
我想三問鄭文燦
一問,對於日本核災地區食品,日本媒體報導你「急於兌現承諾」,你不向日媒抗議等於默認就算了,怎麼對於「拆除違建」、保障桃園市民生命財產這麼重大的事,2年前説的信誓旦旦,2年後卻沒看到你「急於兌現承諾」?
二問,原來網路都在笑朱立倫是剪綵王,結果一統計,在同一任期同一期間,鄭文燦剪綵313次,朱立倫只有172次,原來正港剪綵王是鄭文燦。而諷刺的是,現在鄭文燦頭上又多了一個六都違建王的皇冠,鄭文燦有時間剪綵,沒時間拆除違建,難道市民的生命沒有你剪綵重要嗎?
三問,不知道,這次鄭文燦會不會又出來説羅智強抹黑了?上次我引日本媒體報導鄭文燦「急於兌現(核災地區食品解禁)承諾」,鄭文燦不敢得罪日本媒體,卻杮子挑軟的罵,反來罵原文原譯引用日媒的我。
這次,容我再次提醒鄭文燦,這些數字,是營建署統計的,而中央也是你民進黨執政,如果鄭文燦還是覺得是抹黑,請去找蔡英文和賴清德,抗議內政部抹黑鄭文燦,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