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內政部戶政司電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內政部戶政司電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內政部戶政司電話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3的網紅林宜瑄-關心社會大小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讓養得起的人們多生一點! 】 因應少子女化危機,行政院會在2021年母親節前夕,通過衛福部提報的「少子女化對策-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環境」,其中,為了滿足不孕夫妻的生育期待,政府加碼提供不孕症治療補助,將由由原先的中低收入戶擴大至一般不孕夫妻,相關育嬰條件也擴增至雙親可共同享有,然而身為「亞洲...
內政部戶政司電話 在 林宜瑄-關心社會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讓養得起的人們多生一點! 】
因應少子女化危機,行政院會在2021年母親節前夕,通過衛福部提報的「少子女化對策-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環境」,其中,為了滿足不孕夫妻的生育期待,政府加碼提供不孕症治療補助,將由由原先的中低收入戶擴大至一般不孕夫妻,相關育嬰條件也擴增至雙親可共同享有,然而身為「亞洲第一」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卻依舊讓同志家庭有別於異性戀家庭,少子女化對策仍舊忽視台灣同志家庭的存在。對此,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彩虹平權大平台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聯合發起聲明,呼籲行政院政策應納入多元家庭。
同婚過後,想要生養小孩的同志們,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我們呼籲政府:
🔥儘速修正《人工生殖法》, #開放女同志配偶合法人工生殖, #研議代孕政策時納入同志需求及經驗,實踐生育平等!
🔥修正同婚專法 未竟之處, #讓同志可以共同收養子女,保障被收養兒童權益!
🔥全面檢視國家家庭及人口政策,讓同志與異性戀家庭沒有落差!
發起團體: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彩虹平權大平台、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利益與影響
#人工生殖政策牛肉 #同志家庭看得到吃不到!
2007年立法的《人工生殖法》,以配偶為單位進行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讓不孕夫妻可以透過台灣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實踐生養子女的夢想。同志社群在經歷30多年的努力後,終於在2019年迎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保障,成為享有國家法律保障的配偶。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截至2021年1月份,締結同性婚姻的配偶共有5326對,然而也意味著5千多對的同性配偶,僅因為相愛者是同性,就失去國家對於人工生殖技術的使用資格與相關津貼。
《人工生殖法》尚未修正納入同志配偶,技術和補助僅限縮於已婚異性戀夫婦,少子女化對策的美意,同志們看得到卻吃不到!根據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服務經驗,同志們只能花費大筆金錢求助海外醫療資源,承擔往返海外求子的法律風險與失去使用台灣優良人工生殖技術的代價,看著外國不孕夫妻前來台灣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已經符合現行法中「妻有子宮」的已婚女同志配偶只能選擇前往海外,嚐盡同志生養資格被國家排除的辛酸,在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後,如今因為疫情出不了國,同志們等無可等。
#異性戀可以收養 #同志得要結婚小孩二選一?
此外,養育方面,同志配偶因為需要透過收養與另外一方所生的子女建立親子關係,實務上至少需要六至八個月,正是孩子最需要照顧的期間,因無法在小孩出生後直接享有育嬰假及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必須等待繼親收養流程結束,今日所提出育嬰假與津貼的配套在同志家庭也在時間上打了折扣。更甚者,無血緣收養家庭困於748同婚專法限制,面臨「收養前,小孩、結婚二選一;收養後,配偶無法接續收養自己的養子女」的窘境,讓收養家庭中沒有親權的家長連育嬰假與津貼都無法申請,至今實質雙親仍只能被迫單親,兒童權益保障只有一半。
#少子女化國安危機 #政策對象缺一不可
2021年至今,短短4個月,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已透過電話、郵件及實體聚會等方式,服務超過兩百人次有意生育及收養子女的同志們,面對上百人次的諮詢,我們卻只能無奈地告知,同婚通過後,同志配偶仍無法在台灣進行人工生殖,僅能持續提供海外人工生殖資訊。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所組成的倡議小組,也已經對於同志收養的困境提出修法,訴求未來可以透過修法,讓同志不只可以結婚,也能生育、養育子女,減緩目前國家人口緊縮的困境。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13264682-78af-4f76-ba92-7ca8ff799444#endorses
內政部戶政司電話 在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➃月➈日起,
只要有「#自然人憑證」跟網路,
就可以在家申辦以下5項戶籍登記(新增的喔~),
還可以免去提供出生證明書等資料,非常方便!
┏━━━━━━━━━━━━━━━━━━━┓
1ɞ出生登記(新生兒與父、母同戶)
2ɞ法院判決(調解、和解)認領登記
3ɞ父母協議未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
4ɞ監護登記(法定及委託監護)
5ɞ原住民身分及民族別登記
┗━━━━━━━━━━━━━━━━━━━┛
希望在這個疫情時代死亡率高於出生率的時期,
大家多多增產報國喔(⁎⁍̴̛ᴗ⁍̴̛⁎)
然後在收到戶政單位通知「#登記完成」的e-mail後,
再選方便的戶政事務所去換發戶口名簿及身分證就ⓄⓀ
進度也可以到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查詢🔍
希望政府單位都能電子化成功 ( ᵒ̴̶̷᷄꒳ᵒ̴̶̷᷅ )
#恨電話跟傳真
-
▪️登記網址在這兒↯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834
————————————
#吳啟瑞律師 #劉雅雲律師 #翁毓琦律師 #hugowulaw
#law #法律 #無聊的法律 #法律新聞 #時事
#新生兒 #戶口 #戶籍 #線上申辦
-
◤𝗙𝗢𝗟𝗟𝗢𝗪 𝗨𝗦 ◢
▸𝗙𝗕 ⇨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𝗜𝗚 ⇨ @hugowulaw
▸𝗟𝗜𝗡𝗘 ⇨ @hugowulaw
內政部戶政司電話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費米估算與商業分析Part2-1
跟人數有關的市場規模估算
先說個好消息,這是我覺得零基礎最容易學會的估算,只要有小學三年級數學程度,搭配看完本篇
你就可以看透媒體、簡單自己估算,還建立自己的邏輯架構。大勝百分之九十的人,每天看電視新聞覺得胡扯到爆,世界在你掌握中。
但也必須平衡報導,揭露一個壞消息:即使如此,我們離可以靠估算去做生意還早得很。充其量只能說我們完成為自己定錨,日後可以參考修正。
.
說回因式分解,因 式 分 解,就是6=2*3 那個,沒騙你,真的小學數學。
市場規模 = 人口數 * 覆蓋率(penetration)) * 購買頻次
就這樣,結案。
.
沒啦,我會好好講,舉兩個例子,講三個層次到你聽煩到你滾瓜爛熟為止。就像滅火器跟指甲油。
滅火器跟指甲油?要講樂團嗎?
沒有,我還是要講估算市場規模,用因式分解講到你煩,煩到你會。
市場規模 = 人口數 * 覆蓋率(penetration) * 購買頻次
(請自行加粗體,放大字,喜歡的話可以外加字體旋轉效果)
.
例題1: 請問台灣家庭滅火器市場規模?
家庭滅火器,自然是家庭使用,前面提到台灣有多少家戶數?710萬戶(不記得的往上一回翻,翻計算邏輯)
家用滅火器覆蓋率,你家裡面有家用滅火器嗎?你認為有多少鄰居有買?我跟家人都有買,但我也不覺得我鄰居有買,他們似乎都覺得公共的就夠用了。所以我猜測覆蓋率是5%,很難遇到。
購買頻次,一年買幾個?由於我是沒事就永遠不想換的人(錯誤示範),我估計大家都跟我一樣,五年才大夢初醒想換,等於一年買了0.2個
710萬*5%*0.2=7.1萬
.
例題2: 請問台灣指甲油市場規模
女性使用指甲油的比例遠比男性高,我們是做大略估算,所以先看女性人口數就好。而年紀太小應該不會用,太大也未必會用,先假設使用者是5-55歲女性
5-55歲女性有多少人?先不用急著查資料,用你腦中的資訊試算看。
台灣人口2300萬,一半是女性,1150萬人。平均年齡是82歲左右,所以有8個十歲組,每個十歲組的人口數平均是143萬人,每年的女性平均14萬人,所以5-55歲是 14*50 = 700 萬人
(按照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資料,5-55歲的女性有767.8萬人。簡單無腦估算的差異在10% 之內,我覺得很可以)
指甲油的覆蓋率,你認識的女性中,有擦指甲油的有多少?沒印象,不知道怎麼估?有百分百嗎?從朋友、媽媽、同事,每個人都用指甲油嗎?沒吧,就連行動電話的市場覆蓋率都沒有百分百,指甲油當然沒有。那有一半嗎?還是三成呢?或者是一成?
- 100%,基本沒有這種產品。行動電話門號、健保都只有九十幾趴覆蓋率
- 50%,台灣人信用卡持有率大約六成,你有沒有朋友是一張信用卡都沒有的呢?
- 33%,台灣每年有買書的人約三分之一,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也是三分之一。你在哪個三分之一?
- 10%,Costco 台灣發行220萬張會員卡,約十趴市佔率;數位銀行帳戶190萬,若一人一戶,相當於成年人10%覆蓋率(其實更低)
- 2%,得到app 的羅振宇說過,人口中約2% 對學習有興趣。以中國市場來看約2300萬人,台灣市場約46萬人
指甲油覆蓋率是哪種?老實說我也沒概念,我自己跟朋友都不太用,但在我不熟悉的世界可能很多人用,跟有costco卡或者數位帳戶的差不多,那就猜十分之一吧
指甲油購買頻次?我亂猜一下,因應季節變化,一年應該要買個三次,每次要買兩色吧
700萬*10%*6罐 =420萬罐
.
家庭滅火器 7萬瓶,指甲油420萬罐
對嗎?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但估算之美,在於定錨後,可以根據我們猜測的數字逐一檢驗,了解我們的猜測與事實差異在哪裡?
-是人口基數估計錯誤?這最簡單,修改基礎概念就好
-是覆蓋率估計錯誤?這也還好,進入新市場總是要做最壞打算,這個數字可以讓你校正自己到底是過度樂觀,還是過度悲觀
-是購買頻次估計錯誤?坦白說,我覺得這問題比較大,對某些業務熟悉的人,估計使用次數是基本功吧。怎麼會反而估不準呢?
.
你熟悉這兩個商品嗎?要不要打臉我的估算,讓我知道實際業務機會呢
一起學估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