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內地延長主義政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內地延長主義政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內地延長主義政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阿達馬孔固力】 台灣自上月中爆發疫情之後,電視新聞都報道其他國家對台灣疫情的反應,如香港對台灣實施入境管制。終於有人雪中送炭,一百二十四萬劑日本疫苗送達桃園,引發島內熱議,正反雙方均有,我在YouTube頻道中有詳細說明。 為何台灣有難,對台灣伸出援手的是前殖民宗主國?去年日本爆疫時,台...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xhVXHaY5ko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Henry Si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20:39:06

記得有一次和內地教師交流的session,深深地令我感受到咩叫「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勤奮」。 我好佩服內地老師嘅教研風氣,全程冇訓覺,不斷用mind map jot notes,並能馬上把學到的東西apply落自己身上。他們真的很熱愛教學,每一個學習機會、每一個學習重點都唔放過。 兩地教研和學習文化...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港。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18:32:43

【體諒好媽媽—各地產假比較】 . 增加產假一直是在職媽媽夢寐以求的事,而在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亦有建議延長女士的10周法定產假至14周。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生育保障公約》規定,會員國婦女產假應不少於14周,相對之下,香港顯得落後。但與亞洲其他地區比較,香港的法定產假到底是多還是少呢? . 下圖將會...

  •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7 21:00:48
    有 73 人按讚

    【阿達馬孔固力】
      台灣自上月中爆發疫情之後,電視新聞都報道其他國家對台灣疫情的反應,如香港對台灣實施入境管制。終於有人雪中送炭,一百二十四萬劑日本疫苗送達桃園,引發島內熱議,正反雙方均有,我在YouTube頻道中有詳細說明。

      為何台灣有難,對台灣伸出援手的是前殖民宗主國?去年日本爆疫時,台灣送去裝滿兩架飛機的兩百萬個口罩。十年前三一一日本東北大地震,台灣捐贈了全世界最多的二百億日圓巨額。

      這問題令很多被日本侵略過的地區人民看不懂。兩個當事人為何相交百年,至今餘情末了、眉來眼去,這是外人無法了解的內心感情世界。

      如果這是愛,並不是一見鍾情。百年前日本殖民台灣的時候,曾遇到強烈的反抗,始於恨而終於愛,如同《海角七號》。時光倒流一百五十年,明治維新成功之後的日本,國力如旭日初升,積極向外擴張,作為日本首個殖民地,對台灣像初戀情人,政策上實施「內地延長主義」,將台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伸,直接適用本國法律,以之為本國領土來統治」。如認可台灣人與日本人通婚(日台共婚法)。同期對岸還在實施三百多年的「滿漢不通婚」,可見日人之殖民更勝滿清。

      老一輩的台灣歐巴桑、歐吉桑都講日語,而新一代台灣人還會用日語自創新詞。前幾日柯文哲批評中央防疫不力時爆出一句「阿達馬孔固力」(阿達馬是日語的腦袋,孔固力是日語的水泥,意指大腦便秘),令了解台日文化的人會心微笑。

    今日 @頭條日報 專欄: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21/20210612/930469/專欄-非誠勿遊-阿達馬孔固力

    #頭條日報 #非誠勿遊 #項明生 #台灣 #日本 #爆疫

  •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9 08:31:26
    有 245 人按讚

    譚新強:中美競爭:時間優勢在哪一方?

    我很早已提出過美國正採取危險的修昔底德陷阱式思維來對待中國。即使中國從不稱霸,只想和平發展,美國仍把中國當成假想敵,錯誤和過時地以為中美鬥爭仍只像古希臘時代,兩個小城邦之間的近乎零和遊戲。美國仍未充分明白中國更具智慧、更科學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到了今天,全球人類的安全、經濟和生態環境都是緊緊連接在一起,共同目標應該是世界和平、共同經濟繁榮、互相包容和清潔環境等。在過去一年的全球疫情威脅下,其實此道理更明顯,更應被全人類接受。

    但不幸小小脆弱地球始終仍被分為近200個國家,每個的政治、文化,以至種族和宗教都不盡相同,所以自私之心仍是在所難免。况且競爭也未必是壞事,可激勵進步,但當然必須注意「體育精神」,不應惡意抹黑和妖魔化敵人,但不幸近年美國對華政策已走上這條錯誤和危險之路,亦令到自己失去二戰後得來不易的道德高地。當然美國也必須非常小心過度的惡意鬥爭可帶來等同世界末日的核戰,長期的氣候變化和目前的大流行挑戰,亦極需要中美和全球各國共同合作,才有機會成功。

    昨天美國時間,美、中剛舉行了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高層會議,截稿時仍未見任何宣布。選址在美國,但遠離華盛頓的冰凍阿拉斯加,當然有意義,象徵美中關係處於冰點,亦有意貶低中國地位,迫使中方連續兩次去美國開會(上次跟蓬佩奧在夏威夷,亦遠離美國大陸)。

    無可否認美、中仍在激烈的全方位競爭中,包括經濟、金融、貿易、科技、軍事和外交等等,即是整體全球影響力。大家最關心的,但可能太過簡單化的問題是到所謂「最後」,誰勝誰負?其實歷史是股不會停止的洪流,當然是沒有最後的。龍爭虎鬥,鹿死誰手,沒有答案,所以衍生出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時間優勢在哪一方?兩方對此問題的觀感和結論,將影響美國和中國在這場競爭中所採取的策略。

    中國人口質量制度具優勢

    近乎本能地,我當然認為時間優勢在中國這邊,整體中國政策和態度也表現出此信心。有3個主要原因:

    (1) 人口量與質優勢。中國人口接近是美國的4倍,擁有極端的人口紅利優勢。除量之外,近年中國的基礎教育做得好,年輕人的質也明顯大有進步。中國的每年STEM科畢業生數量,更是美國的8倍(包括很多外國留學生),更重要的是德育做得好,大部分中國年輕人有禮貌、明事理、有愛心,甚至天真(是好事),已不止純粹自私想發達,不少真的有志服務人民、社會、國家,甚至全球生態。

    (2) 制度優勢。我經常說COVID是個地球給予人類的警告,亦是一次大考。明顯中國治疫是相對成功的,中國政治制度科學化,擁有高度效率,政策亦非常有效。這次成功更或證明中國體制,在極需要長期穩定,有效處理氣候變化挑戰政策的今天,亦有一定優勢。

    甚至經濟上,過去一百年,大家奉為金科玉律──市場永遠是對的,資本主義的效率是最高的,多種石油年代的假設,放在數據年代,都變得很猶豫,甚至證明是錯誤的。過度寬鬆的QE和零利率政策,對治疫固然於事無補,對實體經濟的幫助也有限,最大效應是吹出資產泡沫,以及把貧富懸殊問題加劇,製造更多社會矛盾和衝突。毫不意外地,美國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又稱Y世代)和更年輕的Z世代(Gen Z),在民調中,他們都傾向支持社會主義。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未來世界需要的政經制度,極可能需要超越資本與社會主義的框框,但應較接近社會主義。

    (3) 戰略優勢。中國的基本戰略就是有耐性,集中精神在長期穩定發展,包括社會、經濟、環境和外交等。有必要時,看準時機,亦會爭取科技、貿易、醫療、環保和外交上的較大話語權。過去4年特朗普的瘋狂種族加國家加保護主義政策,反給予中國一個領導全球自由貿易、對抗氣候變化和協助落後國家發展,爭取道德高地的機會。當然治疫也被政治化,中國站在人道立場上輸出大量疫苗,反被抹黑為疫苗外交;近日美國跟日本、澳洲和印度開會,決定供應10億劑疫苗給亞洲國家,是好事,但出發點只是想抗衡中國影響力。

    但一些非常成功,來自中國內地,可能比我更熟悉中國情况的好朋友,竟提出時間優勢是否真的在中方的懷疑。他們也有具說服力的論點:

    (1) 人口老化日益嚴重。從2012年起,中國新增勞動人口已開始下降,最差情况,到2100年,人口可腰斬一半。人口老化雖可說是每個趨向成熟發展的國家必經之路(韓國是最嚴重例子),中國暫仍可以城鎮化、延長退休年齡、鼓勵婦女工作、提升自動化和科技水平等手段,繼續推動經濟。但其實TFP(全因素生產率)的走勢毫不理想,已連續多年下降。

    人口老化致中國新增勞動力下降

    今次兩會,本來很多人期望全面取消限制生育,但非常失望地沒有出現。有人解說即使取消亦沒有用,現代城市人,以日韓等地為例,生育小孩的意欲極低,加上今次疫情,全球出生率更急速下降。我當然明白這道理,首先在道德立場上,即使無用,但取消已執行40年的人口政策,也是應該的,中國已不再是一個赤貧的國家,食物供應和營養不足亦幸而不再是問題。除此之外,中國仍有近半人口在農村,即使城市人真的不願意生,在農村,如國家給予大量稅務、房屋和教育等優惠和補貼,肯定對鼓勵生育有不少幫助。

    (2) 如何不斷修正改善政策和體制。中國制度確證明治疫成功,亦可能對處理氣候變化問題有效。根據哈佛大學和其他獨立民調,中央政府得到廣大人民支持,支持率高達90%以上,證明每四年投一次票才有民主,這已變成落後過時的思想。政制只應是一種手段,和平、穩定、繁榮、健康和快樂的社會才應該是好政府的目標。

    但中國在處理一些內政問題上仍有不足之處。香港問題從回歸後已發酵20多年,竟然沒有任何危機感和有效政策預防2019年大規模暴亂,明顯民生、教育、傳媒、香港政制、司法等等,都出現嚴重問題。幸而已開始着手處理,但已過了病向淺中醫的最佳時機,現今已到收拾殘局階段。台灣問題更當然未有完善解決方案,仍是最經常被外國利用,最易擦槍走火的高危熱點。新疆問題,無疑是西方故意誇大,甚至無理指控種族滅絕,即使新疆動亂其實已獲平息,但最少突顯中國在國際輿論上的弱勢。

    美國自稱選舉制度有自我修正能力,某程度上拜登的勝利亦恢復部分信心。但選舉人票和參議院制度一天不改,黑奴年代遺留下來的不公,甚至反民主制度仍將存在,槍管、種族歧視和治安問題更難解決。其實數十年來,中國制度不斷改變,極具適應能力,但我已多次指出,仍缺乏理論基礎,亦缺乏控制論述能力。

    美國科技仍領先 人幣暫難挑戰美元

    中國經濟發展無疑是個奇蹟,但到了現今水平,如何再升上更高台階,將愈來愈困難。整體科技仍落後於美國,且美國已着意打擊半導體這重要瓶頸。中國確需要發展全本土化器材、設計和製造技術,但需時將很長;貿易上,中國也面對保護主義的挑戰;貨幣上,人民幣更當然仍沒有挑戰美元地位的能力。

    在互聯網的多樣應用,包括電商、社交平台和Fintech等範疇,對比西方國家,中國本來都具有一定商業模式和技術上的競爭優勢。不止TikTok,甚至阿里(9988)、騰訊(0700)和拼多多(PDD)等,經本身業務和全球投資,都有可能成為如facebook、Google和Amazon般的全球科技龍頭。但近日中國政策,明顯更擔心這些平台式互聯網公司的壟斷問題,以及Fintech對金融系統的危險性。中國監管互聯網確具前瞻性,早年控制網上不適當言論,本來以為過度嚴謹,但對比美國,假新聞充斥互聯網,對疫情失控和社會矛盾惡化,都有很大責任,證明中國政策有一定道理。西方也開始想處理龍頭科技公司的壟斷問題,但他們也知道這些企業對保持西方霸權,推動創新,以及製造財富的重要性,不會輕舉妄動。

    反觀中國,近日大力打擊阿里和騰訊等中國龍頭企業,不禁令人擔心政策的平衡。防止壟斷固然對減少不公平競爭有好處,但會否亦同時減低這些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現在騰訊和阿里的市值都始終不到一萬億美元,遠低於Google和Amazon,更不及蘋果一半。高股價就是一種重要戰略資源,可以此進行收購和投資科研。中國在電子支付和相關Fintech本來有頗大領先優勢,但近日Square、PayPal和Stripe等,都已急起直追,在加密貨幣(crypto)方面,更有多樣創新。

    中央開始收水 A股慢牛更遙遠

    同樣地中國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現在都有點過度保守。美國極寬鬆政策固有加劇貧富懸殊,資產泡沫化和債台高築的危險,但美元地位仍然穩如泰山,聯儲局最新預測今年GDP增長6.5%,反而中國今年所訂目標只有6%以上!中國甚至已開始收水,固然有防止泡沫之用,但中國股市慢牛之夢又再變得更遙遠。同時資金或又再將流入房市,是政府最不想見的泡沫。短命股債牛市,對人民幣國際化和提升地位的大業,一點好處也沒有。

    美國方面,也絕不能說完全沒有長期競爭優勢。美國仍是個天然資源豐富,科學和科技領先全球的年輕國家,明顯對墨西哥和中美洲,以至全球移民仍具很大吸引力,如有需要,大可加速接納移民。軍事和外交上,仍擁有極大優勢。跟中國的競爭是長期和動態的,中國名義GDP很有可能在5至8年內超越美國,但也有可能在二三十年後,美國又再超越中國。

    中美未來幾十年GDP或互有領先

    總括來說,不易判斷時間優勢在哪一方,最重要目的仍是維持世界和平。如要達到這個目的,其實雙方都必須有信心時間優勢在自己一方,避免操之過急,過度擔心對方將在短期內取得絕對勝利,因而做出一些可導致世界大戰的危險動作。近年美國對中國的憂慮明顯急速上升,已公開把中國當為百年來最嚴重競爭對手,亦因此多方面不停攻擊中國。我認為美國毋須過度憂慮,應對自己有信心,如政經制度上有重要漏洞,就應自我修補,比整天抹黑中國更有用。

    中國反而不應太自信時間優勢在這邊,因而在各方面的政策太過保守或太慢,這種態度和論述,亦可能令到缺乏自信的美國,採取更針對中國,更危險的政策。即使在治疫,中國亦已到了需要加速接種疫苗時刻,以防優勢變成弱勢。過慢開關,不止影響旅遊業,亦減少國際上非常重要的人民交往,反而增加國際間的誤會,無助推進美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環資產持有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Amazon、Google、Apple、Square及PayPal的財務權益)

  •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21 13:22:17
    有 222 人按讚

    謝謝老師您的用心與分享
    分享給需要的學生、老師、家長
    粉絲投稿,歷史科補教:馮敬之老師

    110年學測歷史科重點整理與考猜
    請高三生一定要看喔!

    明天(1/22)就是高三學測了,今年是101課綱的最後一屆,許多學生都以為考題會比較困難,其實只要掌握住幾個大方向和基本觀念,歷史24題全部拿到分數絕不是難事。

    一、對每年的考生而言,前一屆的學測一定是具有指標性的考題,今年亦不例外,尤其是最近這兩三年,教育部推動108課綱不遺餘力,學測的考題也向108課綱靠攏,題組題的增加,文章字數的增加,都在在顯示素養題影響學測頗深。所以練習前三年的歷屆考題,瞭解題意題幹以及選項的意義,是面對今年學測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

    二、去年(109年學測)學測歷史考科,題目分布比例正常:臺灣史6題、中國史8題、世界史10題,算是頗為平均的題目分配,與前兩年題目分配差距不大,也就是說在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題目分配比例上,應該是不致於差太多的。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題組題的增加。從106年學測開始,只有13題是題組題,到去年(109年學測)已經有36題(整整一半)是題組題,題組題的增加量之大,若是沒有時常練習並熟悉歷屆試題,可能會使學生在當下現對考題時,會稍微地不知所措。加上題組題大致上都是混合題,且圖表眾多,一題題組中同時包含史、地、公的觀念,考驗學生對於觀念統合的能力,與圖表的判讀能力。但同學其實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只要能掌握基本觀念與解題技巧,面對難題也是游刃有餘、迎刃而解。

    三、#臺灣史:
    就臺灣史而言,109年學測出了6題,與往年相差不大,6題中拿原住民考鄭氏家族1題、清領前期1題、日治3題、戰後臺灣1題,由此可知,#日治時期 一直都是學測的大考點,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範圍。108課綱非常重視原住民與外人和漢人的互動,今年很有可能出與原住民有關的考題,另外考生們可以注意國際競爭時期荷蘭人在台的國際貿易,以及鄭氏治台時的建設;清領前期的對口貿易與行郊,以及宗族和宗教的發展、清領後期開港通商後的經濟建設也很重要,尤重沈丁劉三人治台時的措施;日治時期依然不能忽略內地延長主義時的社會運動,皇民化運動雖然是老對手,亦不能輕忽;#中華民國在臺灣 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發展,請考生一定不能忽略。

    四、#中國史:
    中國史去年出了8題,依據課綱「略古詳今」的精神,秦漢以前只考1題,而且是考道家儒家的淵源問題,屬於題意解讀的判斷題,符合108課綱的命題精神,史前到三代完全沒出題,108年出了1題,107年則完全沒有出秦漢以前的題目(包括秦漢),由此可知,針對學測考題,秦漢以前的部分同學們可以大致上看過即可;魏晉到隋唐在去年也未出題,前年則出了唐宋之間的考題1題,因為對於中國中古史的部份(也就是魏晉到隋唐),只需注意大方向與大觀念就好,例如魏晉時期的世族政治、唐代的安史之亂等。特別注意,因為108課綱中對於人口的移動有特別的章節來介紹,所以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以及三次人口的大移動,都是有可能出題的範圍。宋代以後就符合「#略古詳今」的精神,故宋、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都是需注意的方向。盛清的政治考題傳統上出題較少,清末的戰爭條約與改革和革命運動,就是比較需要注重的考題。明中葉和清代的國際貿易、外籍傳教士的訪華,符合108課綱的重點,請特別注意。中華民國建國後的政治、經濟,以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立後的外交關係與內政,更是出題的大重點,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文革與改革開放,都是學測考題熱愛出題的範圍。

    五、#世界史:
    109年學測的世界史共10題,也是遵循著「略古詳今」的路線,並且以108課綱中人群的交流與移動為主軸,所以西洋上古史的部份完全沒有出題,中古歐洲與拜占庭帝國也未出題,但是伊斯蘭文化卻考了2題,禁止崇拜偶像與阿拉伯統治東南亞,因此今年有可能將重點放在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進入到西洋近代史之後,大部分的考題皆與人群的移動與交流有關,#地理大發現與貿易大三角、印刷術的傳入與和宗教改革,最後20世紀考了1題戰間期。綜合而論,109年學測的世界史考題部分,已經非常偏向108課綱的出題模式,所以考生們在最後一天準備時,一定要著重在西洋近代史與世界現代史的部份,尤其以宗教信仰的比較,例如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舊帝國和新帝國主義的比較:地理大發現和列強瓜分非洲、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流傳等,皆是符合新課綱的考題。傳統上從文藝復興開始到19世紀的歐洲局勢,都是考題會出的大重點,同學們還是要多加留意,文化和政治都應該依照年代熟記,每個文化和時代背後的意義知道即可。世界現代史的部份,一戰二戰的起因、戰間期的歐洲社會,以及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和1960年代以後出現的 #民權運動與學運,都是出題的大方向,一定要注意。

    六、#時事題:
    臺灣史可討論 #前總統李登輝過世、蔣經國日記出爐,兩人與台灣民主化發展有極大關係,題目可以運用日記內容,考台灣民主化發展的觀念。香港問題跟威權統治也可能入題。世界史則可能從疫情時事入手,包含黑死病怎麼傳入、傳出;地理大發現歐洲人帶病毒去美洲,#病毒傳播路徑跟地理歷史結合,也可能涉及國際缺工,過去黑人的移民問題。「文字要練強、閱讀量增加、圖表題絕對不會少」,考生可運用刪去法,圈出關鍵字,從答案看題目等考試技巧,自然無往而不利。

    七、考試技巧
    1.年代判斷:基本上只要把年代圈出來,答案已經出來一半了,所以看題目一定先找年代。
    2.圈關鍵字、句:關鍵字句一定要圈,不但可以幫助自己判斷題目,在寫完後減扎也可以馬上知道自己哪裡判斷錯誤。
    3.刪去法:學測考題4個選項通常是可以先刪掉2個選項的,所以刪去法可以有效的幫助考生選出正確答案。
    4.從答案看題目:因為學測考題題組眾多,題幹敘述較長,動輒8行10行,因此對於分秒必爭的考生而言,閱讀大量文字或史料但是抓不重點是大忌,所以我們可以倒過來閱讀,先看問題與答案,再回過頭去看題目敘述,瞭解問題要問什麼,再去圈關鍵字來答題,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請同學千萬不要忘記。
    5.理性的邏輯判斷:很多同學會說就算刪掉剩兩個答案還是會選到錯的那一個,這是侯你就需要邏輯的判斷能力了,當你在選擇答案時,必須要判斷這兩個答案哪一個較不合理,就一定是錯的,所以理性的邏輯思考是很重要的事。
    結語:大家努力了整整兩年半,就是為了明後兩天考試,希望大家的社會科都能考到15級分,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加油加油加油!
    #這一篇打了我整整兩個晚上
    #熬夜到眼睛都紅了
    #高三再努力兩天
    #就自由了
    #加油加油加油

  •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8-25 10:45:01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xhVXHaY5ko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疫苗研發競賽如火如荼,多國爭相與疫苗製造商簽訂預購協議,甚至資助研發,港府亦表示將採取雙管齊下採購策略,包括參與國際疫苗聯盟,以及直接聯絡各地疫苗商採購。科學家能否研發出高效疫苗,乃是未知之數,疫苗採購必須漁翁撒網,不能只押重注於某一兩種疫苗。疫苗民族主義、國際政治操作、富國優先利己,全都有可能影響日後疫苗供應,國際疫苗聯盟希望,全球不論富貧明年底前都有疫苗可用,可是富國未有積極響應出資,有可能令計劃成效大打折扣。坐待疫苗面世,不確定因素太多,刻下香港首務仍是建立起一套高效控疫系統,讓疫下經濟民生盡量持續復常,疫苗作為長遠輔助工具,如何引入應以科學為本,避免政治化。中美歐俄爭相研發疫苗,大國競賽愈演愈烈,俄國率先註冊全球首款新冠肺炎疫苗,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向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施壓,指控有人「蓄意拖慢」疫苗審批進度,《金融時報》更透露,特朗普政府放眼大選,考慮不等臨牀實驗結果,強行在大選前授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藥廠研製的疫苗,在美國全面使用。

    蘋果頭條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今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Charlotte)登場,總統特朗普正式獲得提名競逐連任,他周一現身會場,豪言共和黨只有在「選舉被操縱的情況下才會輸」,指民主黨企圖利用選民對武漢肺炎疫情的關注而「偷雞」。他重申郵寄投票有舞弊風險,說選民懂得在安全情況下親身到票站投票。他周四晚會在白宮南草坪發表接受提名演說。特朗普競選團隊周日在官方網站公佈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綱,內容涉及就業及應對武漢肺炎疫情等不同領域,其中更有獨立章節提及中國問題,排在十大重點施政領域的第3位,強調要結束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綱標題是「為你而戰!」(Fighting For You),分為十大項,包括就業、消除武漢肺炎、科技創新、保護警隊、教育及健康等議題,其中與中國有關的議題亦獨立一項。

    東方正論
    百無一用是廢官,因為防疫出現漏洞,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令到本來已經放寬的社交距離政策又要突然收緊,二人以上禁聚令及晚市禁堂食措施一再延長,已經實行超過一個月,原定今日屆滿,據消息指政府考慮再延長禁令,待完成為期兩周的全民檢測後,才會考慮放寬禁聚令及禁堂食令。抗疫刻不容緩,禁聚令等相關措施雖然惹來爭議,但似乎能收一定效用,昨日新增九宗確診個案,為第三波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回落至單位數字。抗疫還未成功,當然還需努力,全民檢測將於下月一日開始,初步預計為期七日,再按進度延期不多於七日,即是希望十四日完成計劃。若消息屬實,食肆最少等到九月中才能恢復晚市。

    星島社論
    屹立北角逾六十載的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兩年前獲新世界申請強拍,最新土地審裁處昨批出強拍令,底價逾四十七億元,創歷來金額最大的強拍底價紀錄;目前已集齊約百分之九十八業權,餘下五個單位並未收購,部分屬失蹤小業主或未能聯絡上。新世界表示,積極考量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期望在統一業權及詳細勘察建築物的結構後,積極探討保育戲院相關部分的可行性和方案。據了解,該公司有意將項目打造為北角地標。該廈屬一級歷史建築物保育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惟最新土地審裁處昨以底價為四十七億七千六百萬元批出強拍令,創下歷來強拍底價最多紀錄,對比兩年前申請時估值逾三十一億元,高出約五成三;而對上一個最高估值強拍項目為西半山美麗臺,二〇一四年申請強拍時估值達近三十億元。

    經濟社評
    深圳創業板改革後,首批上市股份昨日掛牌,悉數上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聲言,深交所要成為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面對波譎雲詭的中美關係,深圳及上海急速改善資本市場營運,香港金融市場要再顯神通,政府與港交所須鞏固優勢、反思不足,理順與內地城市的競合關係,促進大灣區和國家整體發展。深創板首批共18家註冊制上市企業共集資200億元人民幣,昨天全數高於招股價收市,康泰醫學一度攀升29.3倍,最終升10.6倍,對亟欲在美國退市、尋求回歸A股的紅籌,有意套現的創投基金都是好消息。新經濟前年已貢獻內地GDP的16.1%,今後將是內循環經濟的火車頭,中央明顯致力發展直接融資,扶持各式科企。據劉鶴解釋,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可為下一步中小板和主板註冊制改革奠定基礎,希望創業板與其他板塊各有側重、相互補充,形成多層次市場體系。

  •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10:30:01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GvfHV8loR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當美國頻頻出招宣布對TikTok、微信等連串中國社交媒體展開封禁之際,中國國務院上周公布的一份催谷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的文件,雖未引起外界關注,卻在內地半導體界及股市引起強烈迴響,文件中對符合條件的晶片企業作出長達10年的免稅優惠,被視為對晶片產業「史詩級利好」。特別是文件中提出,「不斷探索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顯示在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北京有意傾舉國之力,發展自身的軟肋晶片產業,這也是在新形勢下「做好自己事情」的最新舉措。這份名為《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國發〔2020〕8號」文件(簡稱「8號文件」),於7月底發出,但上周二(4日)才對外披露。此前,國務院曾經於2000年發出《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又稱「國發〔2000〕18號」文件),又於2011年發出《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又稱「國發〔2011〕4號」文件)。

    蘋果頭條
    近月多名民主派人士包括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人,屢遭不明人士跟蹤。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周日晚上(9日)在社交網站發文,指由上午起有多名戴口罩的可疑男子在其位於鄉郊的屋苑外守候,更採取輪班制「由朝企到晚」,甚至不斷用手機拍攝其住所,周庭認為該批男子是有組織行動;同日黃之鋒亦發文指遭一輛車牌為VE3492的私家車跟蹤,車上一名男人不斷記錄低其行蹤,其間更瘋狂衝燈切線,黃之鋒指不排除跟蹤者由執法部門委派,甚至屬於強力部門等「國安」單位周庭周日晚上(9日)在Facebook發文,指周日外出拍攝YouTube影片時收到通知,由早上起有多名可疑男子在其居住的屋苑外守候,甚至不斷用手機拍攝其住所情況。她直言:「住咗喺度廿幾年,咁嘅情況真係第一次。」

    東方正論
    「看見棺材也不流淚」向來是港府施政特色,食環署更是當中的佼佼者。繼本報揭發該署為多個爆疫街市進行深層清潔消毒,一樣穢物遍地、鼠蹤處處後,食肆林立的地區一樣被投訴鼠患嚴重,證明即使疫魔壓境,死得人多,該署搞衞生仍然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香港是全球第一宗大鼠戊肝爆發之地,感染人數至今達十一人,屬全球之冠,現在更逢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持續失控,昨日新增確診個案達七十二宗,比前日有所回升,反映疫情仍然反覆。本報早就警告,若港府繼續任由大街小巷藏污納垢,不徹底搞好衞生杜絕鼠患,一旦雙疫拍門甚至變種,後果肯定不堪設想。很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眾所周知,紅磡及土瓜灣街市出現大量確診群組,食環署煞有介事關閉兩個街市三日進行深層清潔消毒,惟重開首日,即被本報拍到老鼠群起出沒,街市遍地內臟及污水的駭人場面;至於其他同樣有染疫個案的街市也是一樣,入夜後老鼠竄出開餐,旁若無人,足見街市老鼠長期存在,已到了見人也不驚的程度。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明天將會通過決定,解決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帶來的真空問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表示,人大常委會今次表決的議案名為《國務院關於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作出決定的議案》,開宗明義是「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他由此推斷,現屆立法會議員將全體延長任期一年,即使四名參選時被選舉主任取消資格的反對派議員,亦可以延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繼續在北京開會,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出席第二日會議,亦有六名港區人大代表列席。《國務院關於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作出決定的議案》早於首日會議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由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會上就議案作出說明。

    經濟社評
    美國宣布制裁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等11名中港官員,口講與港人同行,實則意欲貶損中港,無所不用其極強推制華大計,更見美國政府偽善。香港為遏止過去一年多的動亂不安,訂立國安立法屬應有之義。美國迄今拋出的制裁對港影響仍然可控,身處風眼當中的港府,當下更要透明公正處理好新法的檢控和審訊,以免給予美國更多威壓盟友出手的藉口。美國財政部上周五點名制裁特首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中港官員,並宣稱美國全力支持港人,遂引總統行政命令管制該11名官員的資產。美國政府一般鮮把國家或地區領袖直接列入制裁名單,今次將一眾依法主理香港國安事宜的中央及港府官員,提升至地區死敵如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的層次,以地緣政治利益為依歸遏華之心,可謂昭然若揭。

  • 內地延長主義政策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02-01 19:50:37

    皇民化工廠,產國語好寶寶、產皇民化文學,還能產國軍狂熱粉?!
    下一集:EP5『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事件。』http://bit.ly/1X9NTzB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日本政府在臺灣推動內地延長主義2.0的皇民化運動,講國語、改名字的乖寶寶都好潮好棒棒。是什麼神秘不可解的原因,讓大家願意改變慣用的語言、習慣甚至是宗教習俗?又出於什麼動機,讓大家告別親愛ㄟ媽媽、袂當陪愛人去看電影,搶破頭都要加入國軍上戰場,到一個血書明志的地步勒?

    本集關鍵字:皇民化運動、內地延長主義、國語講習所、國語家庭、創氏改名運動、神道教、神宮大麻、大東亞戰爭、高砂義勇隊、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
    快來看臺灣吧最新節目!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英文翻譯: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
    日文翻譯:愛理、俐伶、Caron
    日文翻譯校稿:下坂さん、愛理
    韓文翻譯(感謝熱情觀眾提供字幕 감사합니다🙏):
    Dodam Shin

    主題曲:
    DJ Hua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Sakura (DJ Hauer Mix)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www.rengoku-teien.com/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Colonel Bogey March (Alford, Kenneth J.)
    Jean-Francois Noel
    "Bumbly March", “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Fluffing A Duck”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參考書目: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文化,2003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1926-194­5)》臺北:時報文化,200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