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喜劇演員喬登皮爾 (Jordan Peele) 以首部自編自導長片《逃出絕命鎮》(Get Out) 在影壇掀起話題。皮爾聰明地使用恐怖驚悚片的敘事風格包裝敏感的種族議題,充滿創意以及發人深省的故事發展,一舉拿下第9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從此躍上好萊塢一線創作者俱樂部,成為全球影...
🔪🔪🔪
2017年,喜劇演員喬登皮爾 (Jordan Peele) 以首部自編自導長片《逃出絕命鎮》(Get Out) 在影壇掀起話題。皮爾聰明地使用恐怖驚悚片的敘事風格包裝敏感的種族議題,充滿創意以及發人深省的故事發展,一舉拿下第9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從此躍上好萊塢一線創作者俱樂部,成為全球影迷必追的導演之一。兩年後推出的《我們》(Us) 集結露琵塔尼詠歐 (Lupita Nyong'o)、伊莉莎白摩斯 (Elizabeth Moss)…等實力派演員,延續前作恐怖片風格,善用大量比喻影射美國社會現象,上映後再次引起觀眾熱烈討論,解讀故事意涵。
⠀⠀⠀⠀
《我們》(Us),皮爾將討論層面從黑白種族,擴展自我內心恐懼探索與全體社會階級問題。電影描述女主角雅德蕾德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到海邊度假別墅度暑假,但因為兒時不好經驗影響,使她對於海灘始終帶有強烈不安全感,旅途一直處於神經緊張狀態。同一時間,雅德蕾德一家人開始遇上一連串超乎想像的災難,四位和他們長得一模一樣的紅衣不速之客突然來訪,並且對其趕盡殺絕。究竟紅衣入侵者的目的為何?還有雅德蕾德為何一直緊張兮兮?這些待解謎團正是推進《我們》劇情前進的動力。皮爾談論本片創作靈感時表示,他從小就對於分身 (doppelganger) 的概念感到恐懼,因此時常幻想地鐵月台的另一端可能站著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分身體,甚至會像恐怖片反派一樣露出詭異笑容。於是皮爾決定將長久以來的幻想情節具體化在《我們》裡,讓本尊與分身正面對決。
⠀⠀⠀⠀
原文片名Us,或大或小可以有兩種解讀方式。從大範圍來看,Us 是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常見的英文縮寫名稱,當雅德蕾德的先生問紅衣人「你們是誰」時,對方回答:「我們是美國人。」 紅衣人和雅德蕾德一家人代表兩種不同社會階級的生活,分身們住的地下世界,每天在不見天日的幽閉空間必須想辦法活下去,餓的時候吃兔子,佳節獲得的物品不是繽紛玩具只有冷冰工具。而主角一家可以擁有度假豪宅、私人遊艇,衣食娛樂無缺的生活就是對紅衣人的最大諷刺,明明我們長得一樣,為何命運如此不同?另外一方面,從小範圍解讀,Us 是「我們」,意指分身和本尊其實為同一體,同軀殼裡的不同靈魂。俗話說:「最大敵人是自己。」分身可以視為人類黑暗面的展現, 入侵者稱自己為本尊的陰影,行為上攻擊人的野性,像是潛在意識裡為了生存而戰鬥的原始動物本能,社會化的反面。因此分身與本尊的對抗,也是個體內在善惡對決的隱喻。
但是無論片名如何被解釋,《我們》的故事母題皆為自我互鬥。貴為文化大熔爐的美國社會,近年來因為經濟、政治問題而使境內民族分裂情況被激化,因此雖然身份上每個人都是美國人,但是不同族群之間卻存有種族嫌隙。同理,皮爾設計的地上「一般人」和地下「紅衣人」,雖為美國社會的一份子人,但行為上卻互相對抗批鬥。雅德蕾德為了保護家人,不分老幼攻擊入侵者,使身上原本淺色的衣服,也漸漸血染成紅,變成入侵者的紅色。細微的視覺變化,悄悄暗示觀眾,其實我們認定的主角與看似反派的入侵者並無不同。甚至真相大白時,觀眾才發現原來接收故事的觀點都被主觀視角所屏障。雅德蕾德真正想保護的人,其實只有自己。而結局雅德蕾德的兒子選擇把面具戴上,對自己看見的真相噤聲,也是內心善惡對抗後的一種生存選擇。於是《我們》大膽揭露真實社會的殘酷,雖然我們都是國家的一份子,但是為了生存,清除眼前障礙,踩著彼此往上爬,也是剛好而已。
⠀⠀⠀⠀
整體而言,喬登皮爾在續作《我們》裡,持續書寫非裔種族故事,用犀利的口吻,解剖美國社會長期積累的族群、階級問題。運用層層比喻、符號典故,告訴觀眾,最可怕的恐怖片不是怪力亂神,而是「當人類比鬼怪還恐怖時」。
⠀⠀⠀⠀
我們
Us (2019)
類型:驚悚、劇情 ⠀⠀⠀⠀
🎈R2D2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電影 #看電影 #Movies #Films #我們 #Us #喬登皮爾 #JordanPeele #露琵塔尼詠歐 #LupitaNyongo #伊莉莎白摩斯 #ElizabethMoss #溫斯頓杜克 #WinstonDuke
兔子英文縮寫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2017年,喜劇演員喬登皮爾 (Jordan Peele) 以首部自編自導長片《逃出絕命鎮》(Get Out) 在影壇掀起話題。皮爾聰明地使用恐怖驚悚片的敘事風格包裝敏感的種族議題,充滿創意以及發人深省的故事發展,一舉拿下第9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從此躍上好萊塢一線創作者俱樂部,成為全球影迷必追的導演之一。兩年後推出的《我們》(Us) 集結露琵塔尼詠歐 (Lupita Nyong'o)、伊莉莎白摩斯 (Elizabeth Moss)…等實力派演員,延續前作恐怖片風格,善用大量比喻影射美國社會現象,上映後再次引起觀眾熱烈討論,解讀故事意涵。
⠀⠀⠀⠀
《我們》(Us),皮爾將討論層面從黑白種族,擴展自我內心恐懼探索與全體社會階級問題。電影描述女主角雅德蕾德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到海邊度假別墅度暑假,但因為兒時不好經驗影響,使她對於海灘始終帶有強烈不安全感,旅途一直處於神經緊張狀態。同一時間,雅德蕾德一家人開始遇上一連串超乎想像的災難,四位和他們長得一模一樣的紅衣不速之客突然來訪,並且對其趕盡殺絕。究竟紅衣入侵者的目的為何?還有雅德蕾德為何一直緊張兮兮?這些待解謎團正是推進《我們》劇情前進的動力。皮爾談論本片創作靈感時表示,他從小就對於分身 (doppelganger) 的概念感到恐懼,因此時常幻想地鐵月台的另一端可能站著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分身體,甚至會像恐怖片反派一樣露出詭異笑容。於是皮爾決定將長久以來的幻想情節具體化在《我們》裡,讓本尊與分身正面對決。
⠀⠀⠀⠀
原文片名Us,或大或小可以有兩種解讀方式。從大範圍來看,Us 是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常見的英文縮寫名稱,當雅德蕾德的先生問紅衣人「你們是誰」時,對方回答:「我們是美國人。」 紅衣人和雅德蕾德一家人代表兩種不同社會階級的生活,分身們住的地下世界,每天在不見天日的幽閉空間必須想辦法活下去,餓的時候吃兔子,佳節獲得的物品不是繽紛玩具只有冷冰工具。而主角一家可以擁有度假豪宅、私人遊艇,衣食娛樂無缺的生活就是對紅衣人的最大諷刺,明明我們長得一樣,為何命運如此不同?另外一方面,從小範圍解讀,Us 是「我們」,意指分身和本尊其實為同一體,同軀殼裡的不同靈魂。俗話說:「最大敵人是自己。」分身可以視為人類黑暗面的展現, 入侵者稱自己為本尊的陰影,行為上攻擊人的野性,像是潛在意識裡為了生存而戰鬥的原始動物本能,社會化的反面。因此分身與本尊的對抗,也是個體內在善惡對決的隱喻。
但是無論片名如何被解釋,《我們》的故事母題皆為自我互鬥。貴為文化大熔爐的美國社會,近年來因為經濟、政治問題而使境內民族分裂情況被激化,因此雖然身份上每個人都是美國人,但是不同族群之間卻存有種族嫌隙。同理,皮爾設計的地上「一般人」和地下「紅衣人」,雖為美國社會的一份子人,但行為上卻互相對抗批鬥。雅德蕾德為了保護家人,不分老幼攻擊入侵者,使身上原本淺色的衣服,也漸漸血染成紅,變成入侵者的紅色。細微的視覺變化,悄悄暗示觀眾,其實我們認定的主角與看似反派的入侵者並無不同。甚至真相大白時,觀眾才發現原來接收故事的觀點都被主觀視角所屏障。雅德蕾德真正想保護的人,其實只有自己。而結局雅德蕾德的兒子選擇把面具戴上,對自己看見的真相噤聲,也是內心善惡對抗後的一種生存選擇。於是《我們》大膽揭露真實社會的殘酷,雖然我們都是國家的一份子,但是為了生存,清除眼前障礙,踩著彼此往上爬,也是剛好而已。
⠀⠀⠀⠀
整體而言,喬登皮爾在續作《我們》裡,持續書寫非裔種族故事,用犀利的口吻,解剖美國社會長期積累的族群、階級問題。運用層層比喻、符號典故,告訴觀眾,最可怕的恐怖片不是怪力亂神,而是「當人類比鬼怪還恐怖時」。
⠀⠀⠀⠀
我們
Us (2019)
類型:驚悚、劇情
⠀⠀⠀⠀
🎈R2D2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電影 #看電影 #Movies #Films #我們 #Us #喬登皮爾 #JordanPeele #露琵塔尼詠歐 #LupitaNyongo #伊莉莎白摩斯 #ElizabethMoss #溫斯頓杜克 #WinstonDuke
兔子英文縮寫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日一杰課|單字篇】
今天我們來學一個非常奇怪卻又很實用的法文單字,它至少有2種以上、不同語言的假朋友: « un rendez-vous »!
沒錯!你讀得很好,就是 « UN » rendez-vous!
#它是名詞
確實,這個字看起來像動詞,但它其實是「名詞」。
事實上 « un rendez-vous » 這個字,在法文裡,從反身動詞轉換成名詞的情況,是相當罕見的。
原本 « rendez-vous » 是反身動詞 « se rendre » 的祈使語氣« rendez-vous »,字面的意思是「前往」。例如,你可以說:
« Rendez-vous à la banque demain matin ! »
「 明天早上去銀行 !」
« En cas de vol, rendez-vous au poste de police le plus proche ! »
(如果發生竊案時,請前往最近的警察局!)
而« Un rendez-vous » 變成名詞,則意味著「和某人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見面」。例如:
1. J’ai un rendez-vous à la banque à 13 heures.
(我下午1點有和銀行預約。)
2. J’ai plusieurs rendez-vous dans la semaine.
(我這週有很多會議。)
3. Bonjour, j’appelle pour annuler le rendez-vous.
(早安,我來電是想取消預約。)
#有時候不搭配冠詞使用
這個名詞在某些用法上,常常不搭配冠詞 « un/le » 一起使用,像是 « avoir rendez-vous » , « se donner rendez-vous » or « sur rendez-vous »。
所以剛剛的例句「我下午1點有和銀行預約。」可以拿掉 « Un » ,改成:
«J’ai rendez-vous à la banque à 13 heures. »
其他的例子,如:
1. Vous avez rendez-vous avec votre médecin cet après-midi
(你下午預約了你的醫生。)
2. Ils ont rendez-vous devant la Poste.
也可以說:
Ils se sont donné rendez-vous devant la Poste
(他們約在郵局前見面。)
3. Ce médecin reçoit uniquement sur rendez-vous.
(這位醫生只接受預約。)
#口語一點可以用rancard
如果要口語一點的表達方式,法文常使用 « rancard » 來表達 « rendez-vous »。例如:我今天下午和Elsa開會,我們可以說:
« J’ai un rancard cet aprèm avec Elsa. »
或
« J’ai (un) rendez-vous cet après-midi avec Elsa. »
但如果Elsa並沒有出席會議,那你可以說:« Elsa n’est pas venu au rendez-vous. » 或者口語一點的方式: « Elsa m’a posé un lapin.»
« Poser un lapin à quelqu’un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給某人一隻兔子。)意思就是「放某人鴿子」或「爽約」。
#各種語言的rendez_vous
rendez-vous也被很多語言借用。當我們提到丹麥文的 « rendezvous » 、德文的 « rendez-vous »、葡萄牙文的 « rendez-vous »(葡萄牙)、 « randevu » (巴西),這些單字的意思都和法文的原意相同。對英文來說也是一樣的,除了 « rendez-vous » 或 « rendezvous » 這兩個比較常被當作「秘密會議」使用。
此外,這個單字在德文、日文中,又多了2個「假朋友」。 « Rendezvous » 在德文只有在約會使用(感情上的約會),對於日文單字「ランデブー」也是如此。
所以要用法文翻譯德文的 « Rendezvous » 或日文的「ランデブー」,就要加入形容詞 « amoureux » 或 « galant »(愛情的): « rendez-vous amoureux »、 « rendez-vous galant »。
#rendez_vous著重表達在見面地點
我們說到這邊,大家應該應該注意到這個單字 « rendez-vous »,意思就是「會面」或「會面點」,在法文中比較著重在見面的「地點」。例如:
« Ce café est le rendez-vous de tous les jeunes du quartier. »
(這間咖啡店在這個一區所有年輕人的聚會點。)
« Cette page Facebook est le rendez-vous de tous les amateurs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
(這個粉絲專頁是所有法語學習愛好者聚集的地方。)
#新竹朋友們看過來
Rendez-vous可被縮寫為 « R.-V. »,如果我告訴你
« R.-V. ce mercredi à Hsinchu, amateurs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 »
(我們這禮拜三新竹見!法文愛好者!)
« J’espère que vous n’allez pas me poser de lapin. »
(希望你們不要放我鴿子🕊)
新竹的朋友們~大家應該知道我的意思了吧~😉
#每日一杰課_單字篇
#禮拜三不放鴿子
#新竹的朋友們打勾勾
兔子英文縮寫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日一杰課|單字篇】
今天我們來學一個非常奇怪卻又很實用的法文單字,它至少有2種以上、不同語言的假朋友: « un rendez-vous »!
沒錯!你讀得很好,就是 « UN » rendez-vous!
#它是名詞
確實,這個字看起來像動詞,但它其實是「名詞」。
事實上 « un rendez-vous » 這個字,在法文裡,從反身動詞轉換成名詞的情況,是相當罕見的。
原本 « rendez-vous » 是反身動詞 « se rendre » 的祈使語氣« rendez-vous »,字面的意思是「前往」。例如,你可以說:
« Rendez-vous à la banque demain matin ! »
「 明天早上去銀行 !」
« En cas de vol, rendez-vous au poste de police le plus proche ! »
(如果發生竊案時,請前往最近的警察局!)
而« Un rendez-vous » 變成名詞,則意味著「和某人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見面」。例如:
1. J’ai un rendez-vous à la banque à 13 heures.
(我下午1點有和銀行預約。)
2. J’ai plusieurs rendez-vous dans la semaine.
(我這週有很多會議。)
3. Bonjour, j’appelle pour annuler le rendez-vous.
(早安,我來電是想取消預約。)
#有時候不搭配冠詞使用
這個名詞在某些用法上,常常不搭配冠詞 « un/le » 一起使用,像是 « avoir rendez-vous » , « se donner rendez-vous » or « sur rendez-vous »。
所以剛剛的例句「我下午1點有和銀行預約。」可以拿掉 « Un » ,改成:
«J’ai rendez-vous à la banque à 13 heures. »
其他的例子,如:
1. Vous avez rendez-vous avec votre médecin cet après-midi
(你下午預約了你的醫生。)
2. Ils ont rendez-vous devant la Poste.
也可以說:
Ils se sont donné rendez-vous devant la Poste
(他們約在郵局前見面。)
3. Ce médecin reçoit uniquement sur rendez-vous.
(這位醫生只接受預約。)
#口語一點可以用rancard
如果要口語一點的表達方式,法文常使用 « rancard » 來表達 « rendez-vous »。例如:我今天下午和Elsa開會,我們可以說:
« J’ai un rancard cet aprèm avec Elsa. »
或
« J’ai (un) rendez-vous cet après-midi avec Elsa. »
但如果Elsa並沒有出席會議,那你可以說:« Elsa n’est pas venu au rendez-vous. » 或者口語一點的方式: « Elsa m’a posé un lapin.»
« Poser un lapin à quelqu’un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給某人一隻兔子。)意思就是「放某人鴿子」或「爽約」。
#各種語言的rendez_vous
rendez-vous也被很多語言借用。當我們提到丹麥文的 « rendezvous » 、德文的 « rendez-vous »、葡萄牙文的 « rendez-vous »(葡萄牙)、 « randevu » (巴西),這些單字的意思都和法文的原意相同。對英文來說也是一樣的,除了 « rendez-vous » 或 « rendezvous » 這兩個比較常被當作「秘密會議」使用。
此外,這個單字在德文、日文中,又多了2個「假朋友」。 « Rendezvous » 在德文只有在約會使用(感情上的約會),對於日文單字「ランデブー」也是如此。
所以要用法文翻譯德文的 « Rendezvous » 或日文的「ランデブー」,就要加入形容詞 « amoureux » 或 « galant »(愛情的): « rendez-vous amoureux »、 « rendez-vous galant »。
#rendez_vous著重表達在見面地點
我們說到這邊,大家應該應該注意到這個單字 « rendez-vous »,意思就是「會面」或「會面點」,在法文中比較著重在見面的「地點」。例如:
« Ce café est le rendez-vous de tous les jeunes du quartier. »
(這間咖啡店在這個一區所有年輕人的聚會點。)
« Cette page Facebook est le rendez-vous de tous les amateurs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
(這個粉絲專頁是所有法語學習愛好者聚集的地方。)
#新竹朋友們看過來
Rendez-vous可被縮寫為 « R.-V. »,如果我告訴你
« R.-V. ce mercredi à Hsinchu, amateurs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 »
(我們這禮拜三新竹見!法文愛好者!)
« J’espère que vous n’allez pas me poser de lapin. »
(希望你們不要放我鴿子🕊)
新竹的朋友們~大家應該知道我的意思了吧~😉
#每日一杰課_單字篇
#禮拜三不放鴿子
#新竹的朋友們打勾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