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兒童情緒管理門診高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兒童情緒管理門診高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兒童情緒管理門診高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兒童情緒管理門診高雄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無法護著孩子一生,如果他沒機會練習面對適量的痛苦和磨難,日後欠缺必要的調適技巧,就只能坐以待斃。 堅持確保兒女一路順遂,反而是在害他們。未曾遭受挫敗的孩子會害怕失敗,較易有身心健康問題,執行力也可能較低。 若只想確保小孩快樂,不讓他們練習管理情緒,孩子可能難以面對不同意見,一旦情緒不佳,就只顧...

  • 兒童情緒管理門診高雄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02 20:00:02
    有 1,826 人按讚

    你無法護著孩子一生,如果他沒機會練習面對適量的痛苦和磨難,日後欠缺必要的調適技巧,就只能坐以待斃。

    堅持確保兒女一路順遂,反而是在害他們。未曾遭受挫敗的孩子會害怕失敗,較易有身心健康問題,執行力也可能較低。

    若只想確保小孩快樂,不讓他們練習管理情緒,孩子可能難以面對不同意見,一旦情緒不佳,就只顧發洩、指責別人、要求他人改變。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

    ……………………………………………………………..

    各位朋友,晚安:

    我常覺得我是外星人,是因為我看不懂地球人的做法。很多父母會表達,不希望孩子受苦,可是,父母的焦慮變成了處處干涉、過度保護,這種孩子實際上不是很苦嗎?

    而且,這樣的孩子不但現在正在受苦,未來也很可能受苦。很多學習機會,都被父母以愛之名剝奪了,情感上依賴父母,難以獨立,我感覺這主要是為了滿足父母自己,根本就不是真的為了孩子,不是嗎?

    這種媽寶式的教育,在過去還被傳誦得很偉大。孩子如果不成材,父母還會反過來怪罪小孩。

    所以我才覺得,我不是地球人。因為地球人自己造的業,卻常常自己不想受,然後用慣性反覆讓自己活在受害者的地獄裡。我真是疑惑啊~~~~~

    然而,我喜歡在地球的生活,因為這讓我學習很多。就像我會選這篇摘文,是因為有位老師,給我很大的幫助,讓我以一個孩子為中心,去看到孩子身後那豐富的脈絡。

    這位老師很熱情,他調動資源,讓我跟家長互動,理解學校的立場,跟孩子對話,向學校輔導老師、特教老師請教,到孩子的課堂觀課,看孩子平常在家的影片……。我知道這種難得的機會,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有,我也因此知道,有這麼關心孩子的老師。

    這摘文裡的孩子,跟一位我們曾經花不少時間討論的孩子相當類似。孩子的困境,正是鏡子,映照出家長的難處。

    家長其實盡了力,但過去的結沒打開,在陪伴孩子情緒的過程便有困難。我希望明天晚上9點半,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歡迎參與。講是講陪伴孩子面對情緒,其實不管您有沒有孩子,從頭到尾都是在面對自己!

    祝願您,能面對苦難,而且清楚看見自己展現的韌性!

    ……………………………………………………………..

    不將孩子情緒視為己任

    【文/ 艾美・莫林】

    傑瑞米和蘇珊陪他們十二歲的女兒葛蕾絲來參加她第一次的治療門診。葛蕾絲因為在學校有社交方面的問題而被轉介來接受諮商。我問她,她覺得輔導老師為什麼希望她來見我,她回道:「因為學校的其他學生很壞。」我問她,他們做了什麼很壞的事,她又說:「我不知道,就是壞。」

    蘇珊這時插口說:「親愛的,你要不要跟治療師說公車上那個女生做了什麼事?」葛蕾絲立馬雙手抱胸,扁嘴說:「我不要!」我請她媽媽跟我說詳細的情況,蘇珊又說:「如果葛蕾絲不想說,我們就別提了吧。」

    光是這句話就讓我大略猜到為什麼葛蕾絲會出現問題了。因此,我又問了一些有關她朋友和社交互動的問題。傑瑞米說:「其他小朋友有時會說葛蕾絲是愛哭鬼。」他解釋,葛蕾絲是獨生女,因此她不太擅長分享和妥協。

    傑瑞米承認,如果事情不如葛蕾絲的意,她會變得有些難以應付。聽到他這麼說,葛蕾絲馬上瞪著他說:「我才沒有!」此時,蘇珊表示要帶她去等候室休息,讓傑瑞米私下跟我談談。

    她們走出去聽不到我們談話後,傑瑞米說:「葛蕾絲是很敏感的孩子,學校好像不太明白她的狀況,她朋友好像也不『了解』她,因此葛蕾絲適應得很辛苦。」

    每當葛蕾絲覺得其他小朋友很壞或不公平時,她會去找學校護理師尋求安慰。護理師之前會讓葛蕾絲打電話給傑瑞米或蘇珊,好讓他們安慰她。但最近護理師開始請葛蕾絲回去上課,或是在下課時間回到班上,和她的朋友「和好」。

    他們倆不太喜歡這個做法,所以直接買了手機給葛蕾絲,讓她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去洗手間偷偷打電話或傳訊息給他們。如果她那天真的過得很糟,他們就會去學校接她,帶她回家「放鬆」心情。

    傑瑞米進一步說:「我都猜得到葛蕾絲何時需要回家,所以我會打電話給學校,讓她可以早退。她上車的時候心情通常不太好,我就會帶她去吃冰淇淋,聊聊是什麼事情讓她難過。她只要能和人聊聊,很快就會冷靜下來。」

    他說完自己的看法後,葛蕾絲和媽媽也回來加入我們的談話。以下是我發現的問題:

    1. 葛蕾絲缺乏情緒管理與社交技巧。她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難過、生氣或失望的情緒,也不具備適當的應對技巧,才會影響到她的人際關係。
    2. 葛蕾絲的爸媽一直幫她脫離不悅的情緒。葛蕾絲的爸媽為她貼上「敏感」的標籤,並以保護她為己任,想盡辦法不讓她覺得不愉快。

    我的建議如下:

    1. 訓練葛蕾絲的情緒控管技巧。葛蕾絲需要學習她這個年紀應具備的應對技巧,並要學著相信自己有能力感受各種不一樣的情緒。
    2. 她的爸媽要學習訓練技巧。葛蕾絲的爸媽必須從「救星」變成「教練」。他們其實每天都有很多機會教葛蕾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向他們說明,兒童治療通常會採取雙管齊下的方法:葛蕾絲會和我一起學習新技巧,爸爸媽媽則會和我學習如何教導她在現實生活中練習這些技巧。當我建議安排每週固定的門診時間時,蘇珊卻說:「這要看葛蕾絲的意願,只有她才能決定怎麼做對她比較好。」好險葛蕾絲也同意再來回診。

    當我開始和他們一家人展開療程時,很明顯地發現,蘇珊和傑瑞米真的是戰戰兢兢地避開任何可能會讓女兒不開心的事。如果葛蕾絲不想做某件事,他們就會想辦法讓她稱心如意。難怪她在學校會遇到問題,因為其他十二歲的小朋友不會像爸媽一樣這麼配合她。

    葛蕾絲的年紀正值同儕關係不可或缺的發展階段,她的交友情況卻漸漸惡化。她爸媽執意出手救援,不讓她經歷任何不舒服的感受,妨礙了她正常的情緒發展。她的情緒成熟度大概只達到四五歲兒童的平均水平。

    他們從不知道情緒控管是可以學習的技能。直到他們看見葛蕾絲有辦法學著控制憤怒、讓自己冷靜下來、面對難過的情緒,就像她學著綁鞋帶或鋪床一樣,他們才開始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親子間的互動方式。

    當她難過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可以把握機會,教她如何適應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他們也開始明白,讓她開心不是他們的責任,葛蕾絲應該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當他們相信這麼做對她最好時,傑瑞米和蘇珊也同意,之後不會因為她在學校過得不開心,就去把她接回家。在家的時候,他們也開始適時地拒絕她,要求她負起應擔的責任,並在她破壞規矩時要她承擔後果。

    我們大概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教葛蕾絲基本的技巧,像是如何分辨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這些感受。她漸漸了解生氣或難過都沒關係,但大吼大叫、嘟嘴生氣是無法讓其他小朋友喜歡自己的。

    隨著葛蕾絲了解自身情緒的能力有所進步,她對他人的同理心也有所提升。她開始明白,當自己太過蠻橫或大發脾氣時,別人的感受是什麼。葛蕾絲慢慢培養出和其他小朋友建立真誠友誼所需的技巧。

    …………

    為什麼父母將孩子的情緒視為己任

    傑瑞米和蘇珊就跟大多數的家長一樣,想要養育一個快樂無憂的孩子。但他們卻不相信葛蕾絲有能力自我管理情緒,所以他們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在她情緒不佳的時候竭盡所能幫助她。

    我們在上一章討論了讓孩子經歷痛苦的重要性,但光是如此並不夠,還要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用正確的方式面對痛苦。就跟你自己動手做家事比教孩子怎麼做來得簡單一樣,出手為孩子管控他的情緒總是比較容易,但長期來看,這麼做其實弊大於利。

    ■ 學習放手不容易

    叫嬰兒冷靜是沒用的,他肯定會繼續哭。如果你希望小嬰兒停止哭位,就要抱他、幫他換尿布或餵奶,因為他還不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必須靠你給他一個舒適的環境。

    然而,隨著小嬰兒成長為幼兒,他會開始發展分辨自己情緒的能力,而且他在某種程度上會學著自行改變周遭的環境,像是渴了就跟你要喝的,或是熱了就把外套脫掉。到了要上幼稚園的年紀時,他開始學著在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調整自己的內在情緒,想辦法自行面對某些感受,而不是要求身邊的環境立即改變。

    如果他感到沮喪或害怕,他可以學著安撫自己;如果覺得無聊或難過,也可以學著適應這些情緒,不再依賴你的幫忙。你只要提供引導和訓練,他就能夠找出適合自己的技巧,以及可以選擇哪些最健康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感受。

    如果家長有主動教導孩子注意並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上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發展。但許多家長沒辦法放心把這份重責大任交給孩子,即便孩子早就不需要了,他們還是一直把孩子的情緒當成自己的責任。也就是說,許多家長在孩子長大後,仍持續為孩子調整外在的環境,像是說「不要跟比利說我們來吃披薩沒帶他,他知道了會很生氣」,或是「不要帶奧麗薇亞來店裡,不然沒買東西給她的話,她又要哭了」。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孩子永遠學不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教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安撫自己的情緒,遠比教一個四歲的孩子難上許多。

    ■ 父母無法面對自己的情緒

    我的治療室就像情緒實驗室一樣,讓我得以親眼見證大家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在處理棘手的個案時,我更能深入了解他們一家人是如何面對家中的情緒問題。

    以凱文和他十一歲的女兒蘿西為例。蘿西在學校遭到了霸凌,當她講述學校同學對她說了哪些惡毒的話時,她就哭了起來。但她一開始哭泣,她的爸爸就會扮鬼臉、說些傻話。蘿西轉過頭跟他說:「爸爸,我很嚴肅地在講話,你不要把它當成笑話!」凱文說他只是「想讓氣氛輕鬆一點」。和許多家長一樣,他不喜歡看到孩子哭泣,於是想要「解除」這個情況。

    但蘿西在當下需要的不是開心,而是情感支持與肯定。轉移她的痛苦感受只是暫時的解決辦法。

    凱文的反應很常見。大多數的父母在這種時候都會想讓孩子好受點,但這種做法就是把孩子的感受當成了自己的責任。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大 塊 ✦ https://bit.ly/3bUic7l
    博客來 ✦ https://bit.ly/2WQG3jY
    誠 品 ✦ https://bit.ly/3bNgKU8
    momo ✦ https://bit.ly/2NCHAVo
    金石堂 ✦ https://bit.ly/2WRPoYy
    讀 冊 ✦ https://bit.ly/2LR6xvm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