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免費底圖背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免費底圖背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免費底圖背景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準備發佈一篇網頁文章,需要一個結合標題的封面圖當作網頁開頭,也可以方便分享到 Facebook 等社群中。製作簡報時,在一些標題頁面想要有一些不一樣的背景圖。 「 Figen 」是我這兩天看到的一款免費線上小工具,它的用途就是在 30 秒內快速產生一張幾何圖形設計的「襯底圖」,用來放在網頁文章開頭...
免費底圖背景 在 ✈ ɪᴄᴇ ᴛʀᴀᴠᴇʟxᴍᴇᴍᴏʀʏ冰冰調色旅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07:32:26
#聖誕節 #聖誕樹 - 過了耶誕節....還是想繼續發😚 準備了馬克杯出門...完成一個聖誕樹咖啡拉花任務! . 前陣子好紅的咖啡合成~我終於跟到...尾風了🤣 💞我的夢幻聖誕樹拉花🥰🥰🥰 . 🌍背景這個有人問的是sogo的聖誕樹喔🎄 App:Photoshop Mix (打開匯入底圖-再匯入要合成...
免費底圖背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準備發佈一篇網頁文章,需要一個結合標題的封面圖當作網頁開頭,也可以方便分享到 Facebook 等社群中。製作簡報時,在一些標題頁面想要有一些不一樣的背景圖。
「 Figen 」是我這兩天看到的一款免費線上小工具,它的用途就是在 30 秒內快速產生一張幾何圖形設計的「襯底圖」,用來放在網頁文章開頭、簡報軟體頁面,襯托標題文字。
當然,這款免費工具不是給熟悉設計軟體的朋友使用的,使用專業設計軟體的朋友或許也能快速拉出這樣的幾何背景圖。
但是對於一般文書編輯工作者來說,如果不熟悉設計軟體的操作,那麼這款免費的線上小工具,或許就能解決問題:
免費底圖背景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講師日常] 完全免費!簡易三螢幕直播台,完成!
最近因為疫情,我必需用遠距教學來教課。本來想入手三螢幕 + 導播中控機設備,但看到價錢不小心昏倒在椅子邊三十秒...。
於是我就開始研究,怎麼用手頭現有設備 + 免費軟體,來做到「導播畫面 + 示範畫面 + 監控畫面」這樣的需求。也寫給好奇的朋友參考。
材料:
1. 原有桌機 x1
2. 原有筆電 x1
3. 原有平板 x1
4. SpaceDesk 虛擬多監視器軟體 x1(免費)
5. OBS (Open Broadcast Studio) 直播中控軟體(免費)
步驟:
Step 1: 在桌機、筆電、平板,都安裝 SpaceDesk 這套「虛擬多監視器」軟體。
軟體介紹: https://bit.ly/3vJ9CTn
Step 2: 同時將三台機器的 SpaceDesk 打開,並連通於同一個區域網路之下。此時,三台螢幕會變成連通,軟體可以互相搬來搬去。
Step 3: 安裝好 OBS 直播中控軟體。並將三台螢幕設定如下:
左螢幕(筆電):導演直播台。OBS 主程式所在。
中螢幕(桌機):示範用螢幕。OBS 會捕捉此螢幕的畫面,並直播出去。
右螢幕(平板):監看用畫面。監看一般使用者看到的畫面是什麼。
Step 4: 在 OBS 裡面,設定好三個導播畫面,可供隨時點擊切換,放給遠方直播串流觀看:
Screen 1:等待直播開始畫面。除片頭照片外,還有輕音樂循環播放。
Screen 2:上課畫面。有書桌圖片(前景)+ Camera(中景) + 中螢幕桌機之畫面(背景)
Screen 3:課間下課畫面。背景圖 + 倒數 10 分鐘之時鐘
完成啦!咈咈咈咈...如此一來,同學等待直播時,我的 OBS 就切「Screen 1 待機畫面」。上課時,就切「Screen 2 上課畫面」。課間休息就切「Screen 3 下課畫面」。這樣,或許會多少有趣一點、大家比較願意上課吧?
不知道這週五上課時,看到這麼煥然一新的「虛擬主播台」,大家會不會覺得驚訝?
#我可以直播主出道了嗎
#上課畫面縮小後會露出如圖三之漂亮底圖
免費底圖背景 在 Social More Hk|小編分享小技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是什麼讓我們1個月時間擁有了10000粉絲呢?】
首先,謝謝大家的陪伴,我們的IG正式擁有了10000個粉絲!
但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可能有點長,可能有點勵志,也可能會讓你得到點啟發,所以答應我,看完它好嗎?(文筆不好的地方請大家見諒🙌🏻)
1.【只是個奇妙的開始】
做@socialmorehk 這個IG的想法出現於2020年1月底,農曆新年的時候,大家應該還記得那個時候的香港突然進入了恐慌,大家四周圍地瘋狂找口罩,因為我們的政府後知後覺,沒有為我們準備任何後路,所以我們只能自救!那時候的口罩,一直在漲價、缺貨!我記得大年三十的時候,家中只剩下了5隻口罩,在銅鑼灣遍地藥房的情況下,口罩居然賣到了港幣500多一盒,而且還有很多是感覺假假的大陸牌日本口罩!所以我放棄了,想說在網上找找吧!那時第一個方案就去了IG,輸入#口罩 找尋一些口罩代購的小店,那些日子,一看到有口罩賣的店/人,我就瘋狂留言「2 pls✌🏻」,再將連結分享給身邊的朋友!那個時候也成就了我寫的第一篇IG POST「如何利用IG追蹤口罩貨源」,沒有策略、沒有美工,只是單純地想把這一篇分享給朋友,希望他們也可以搶得到口罩而已!當時我記得朋友們鼓勵說,不如分享多一點關於IG的小知識吧,就這樣成就了用手機簡單排版的第二篇「IG Story 限時動態如何使用GIF做全版背景」,這兩篇的時間應該只相差了十個小時,雄心勃勃的我在那一刻決定,要天天更新下去!大概你也猜到,結果就是沒有了下文!
2.【從1變3】
這時我靈機一動,自己一個人沒有動力,不如多找兩個人一齊做吧!我找到了同公司的UIUX Designer Anna和Graphic Designer Nick,說了一堆宏偉的理想,想把自己會的知識分享給其他人等等,他們順利加入了socialmorehk的團隊!在2月6日的時候,他們分別做了兩篇貼文,效果來說還可以,有十幾個人給愛心,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那時過完新年假期,要準備上班了,忙著公司的案子(順帶提一下,我們是在同一家digital marketing agency公司,也可以稱為廣告公司),因為忙,大家又沒有了動力!Anna是最先意識到問題的人,她說既然做了就應該做下去,所以在Anna的鼓勵下,我們三人小隊陸陸續續又在2月27日-4月8日期間發佈了5篇貼文!但followers的人數升得很慢,那種感覺很奇怪,明明貼文開始有很多人看,給愛心,甚至留言,但為什麼就是不追蹤我們的IG帳號呢?到底是什麼地方出錯了呢?
3.【每天PO文計劃】
貼文數量!!!是的!也就是內容!這時候我們開始討論問題所在,原來大部分人看到我們某一個貼文,覺得還不錯,自然就會進入我們的IG看看有沒有其他內容看,進來後,當他們發現原來這個IG 2個多月只有5-6篇貼文,大家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先不要follow,因為不一定之後還有內容值得看!(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我們詢問身邊一些朋友意見和我們自己追蹤其他IG帳號的習慣來推測的)既然疑似推敲出問題,改變就需要了!所幸,我不是一個人,我們是三個人!所以在4月8日時,我們改變了策略,或者應該說我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開始設置timeline、分配工作、做好策略與分析,甚至還開了WhatsApp群組(這個就和台灣的line是一樣的),用來分享我們的schedule、內容等給大家!所以一個「每天PO文的挑戰」正式展開了!
分水嶺就是我在4月9號的STORY內,那天剛好是500個粉絲達成!我們很興奮地告訴自己,半年內我們要到達10000人!
4.【策略與成長】
接下來我們是確確實實地認真了起來,從策略、分享對象、內容、排版、推廣等,都制定了一些小小方案!(以下的內容希望那些也在和我們一樣努力的人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小靈感)
策略:
主攻一個平台 - Instagram,其實社交媒體平台很多,一開始我們也有將內容同步分享去Facebook Page,但很明顯,每個平台都有他自己的特性及受眾,IG的內容及排版顯然不適合Facebook,所以我們毅然決定暫時放棄它,專心一致做好IG再說!
短期目標:半年內IG達10000人(為什麼要10000?因為可以在story內加連結🔗啊,這樣就很酷啊🤣)
目標對象:年輕人(這裡當然指的是心境)、愛學習的人、想經營自己的社交媒體的人、小編們、創業者們
內容:每天PO一個有關設計、行銷、案例、免費資源、創意等的貼文,這裡選擇的內容也和我們自己本身的工作有關聯(但請注意,內容必須和受眾吻合,不然多好的內容也沒用,就像是我對雞蛋過敏,你不斷介紹蛋糕店給我的感覺是一樣的),必須言之有物,不要為PO而PO,因為粉絲們都是聰明人啦
設計與排版:
輪播圖的方式(內容至少有3張以上),關於這個是很惱火的地方,像我之前PO了一篇「香港/台灣插畫家GIF貼圖大合集」,除了封面和底圖,中間只有8張圖的位置可以分享,每張圖我分享了2個插畫家,但是!其實還有很多好的插畫家GIF想分享,但寫不進去啊,這就是限制(IG輪播圖最多只可以10張)!可能有人說,你可以寫在敘述的位置,但老實說,誰要在IG裡面看長篇大論的文字啊!所以我們盡量把想表達的內容用輪播方式放在了圖片內讓大家看!
排版設計盡量不求其(求其=隨便),最起碼要好看(這樣說好像有點不專業啊🤣),因為圖片本來就是IG最重要的內容(這裡要說的是很多人以為內容就是文字,但其實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影片等的不同形式),所以Graphic designer Nick立了很大一功,因為我們的貼文的設計排版基本上都是出自他的手裡👏🏻
宣傳推廣:我們很天真的認為好東西就是要讓人看見,如果看不見我們的人很需要我們的內容怎麼辦呢?是的,就是這個天真的想法讓我們第一次用廣告推了我們的IG PO文(雖然幫客戶做過無數次,但到自己的時候,確實還是緊張了),不過當然不是每一篇都要推了,只是某幾個自讓觸及率還不錯的貼文(下次給大家寫一篇關於IG廣告的吧,但含金量不高,因為如果你的內容不夠好,或不知道自己的受眾,廣告必定不會有成效的!畢竟廣告只是在整個行銷策略中排在倒數第二的位置),在我們來說,一開始的500-2000人大部分來自廣告,廣告費不多,畢竟我們是個沒有收入的帳號,只是單純想要多點人看見我們而已!很快,人數越來越多,也就不再需要做廣告了,而是轉換成利用Story、Hashtag、粉絲效應了!
粉絲關係:與粉絲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那種關係就像是筆友(希望這個詞不要暴露了我的年紀🤦♀️),很熟悉但沒見過!每一個DM、留言我們都很重視,但確實,因為你們,我們的內容從一開始自己做慢慢變成了你們告訴我們想看的內容了!你要知道,每一個鼓勵就像是沙漠裡的一滴水,你會無比珍惜、無比高興,更是有了一份責任感!謝謝每一個鼓勵過我們的你❤️!
5.【敢互動就贏】
其實,我個人是個超愛玩限動(IG Story)的人,每天無時無刻在自己的個人IG PO story,因為懶得出貼文(有人和我一樣把PO story當日記本用,可以隨時找回自己滿滿的回憶嗎?),但到了socialmorehk的IG,我卻步步為營了,好像有了偶像包袱一樣,怕沒有人和我互動,很尷尬!所以一開始只有弱弱地share 我們自己的post而已。轉折點應該是5月6日,那天我叫大家留下好的IG帳號給我們,可以讓我們分析和分享給其他人,結果有20幾個回應和好多個DM,真的是超級開心,原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粉絲就肯與你互動!接下來在5月9日,我做了一個互動story,關於品牌slogan的,這次的反應異常誇張,回答人數超標,這真的是大出我意料之外,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我們出的每一個story,大家都有在看,只是還沒有一個點和我們互動而已!(沒看過的朋友,來我們IG裡面「互動分享」看看吧)
6.【分析真的就很重要】
接下來就是分析成效!這個問題也很重要,最開始當然是覺得越多愛心越好!但是漸漸發現有點奇妙,比如4月15號,「簡單下載IG影片/照片」這個貼文,首先,這個貼文沒有任何的廣告推廣,他的愛心人數是93,但收藏人數是165,而來自這個貼文的粉絲數卻不少!所以也就是說在我們這個類型的IG帳號來看(可以說是知識型帳號吧),我個人認為收藏是比愛心人數重要的,因為這代表著我們的內容,你們覺得有用!所以收藏數是我現在每天必看的一個指數,這個會直接影響我們之後內容的調整!(比如說,我們發現免費資源分享類型的貼文往往收藏數來得最高,所以這個類型就成為我們最常做的內容)接下來因為我個人很喜歡看傑哥的東西,所以在4月21日訂閱了他的engaged.ai,因為畢竟IG自帶的成效分析部分有點弱,所以十分建議訂閱一下其他軟體來做分析(澄清:這不是業配,雖然我很希望有任何廣告商找我們🤣)因為分析成效會比亂出亂試來得更有邏輯,畢竟數據是不太會騙人的。
7.【尾聲:你會繼續愛我們嗎?】
就這樣........是的,這天到了!比目標時間快了5個月,在正式定策略到今天,短短1個月時間,我們達成了10000人的挑戰!我們答應會堅持每天把內容做下去,但由於IG的版面有限,像這樣長篇大論的文章沒辦法在這裡分享(IG字數限制為:2200字元),所以我們重啟Facebook專頁了(🔗連結在BIO喔),在那裡我們會分享更多關於Facebook相關的小知識、小技巧,特別是一些文字內容比較長的分析、教學等,也會在那裡分享給大家!更重要的是除了Facebook 專頁,還有一個社群/群組等你們來加入,沒有界線、不分彼此,只管分享關於設計、行銷、創意或任何你覺得有趣、值得學習的內容!有不懂的、想學的東西都可以盡量提出,我們可以互相找尋答案,學習最好的夥伴就是身邊有遇到過同樣問題的他!讓我們一起熱烈地討論起來吧!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ocialmorehk/
Facebook 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ocialmorehk/
再次謝謝大家,你的鼓勵是我們繼續下去的原動力❤️愛你們!
By @socialmorehk 小編 - Winny
2020.05.13 一齊來乾杯!cheers🍻
💬期待你的留言鼓勵及建議😳
❤️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