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克卜勒公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克卜勒公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克卜勒公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克卜勒公式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萬的網紅PanSci 科學新聞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學腦洞時間】丹麥天文學家第谷(Tycho Brahe)是個超級一板一眼的傢伙,從 13 歲觀察到日偏食後,便在天文研究的路上直直撞啊直直撞。 他憑著嚴謹又執著的個性,用 #肉眼 記錄下了約 1000 顆恆星的位置(沒錯!就是用眼睛),這項創舉真可謂前無古人,也引領了天文學的進展。 那他...

克卜勒公式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23:24:48

【#科學腦洞時間】丹麥天文學家第谷(Tycho Brahe)是個超級一板一眼的傢伙,從 13 歲觀察到日偏食後,便在天文研究的路上直直撞啊直直撞。 他憑著嚴謹又執著的個性,用 #肉眼 記錄下了約 1000 顆恆星的位置(沒錯!就是用眼睛),這項創舉真可謂前無古人,也引領了天文學的進展。 那他後面...

  • 克卜勒公式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8 20:00:57
    有 269 人按讚

    【#科學腦洞時間】丹麥天文學家第谷(Tycho Brahe)是個超級一板一眼的傢伙,從 13 歲觀察到日偏食後,便在天文研究的路上直直撞啊直直撞。
     
    他憑著嚴謹又執著的個性,用 #肉眼 記錄下了約 1000 顆恆星的位置(沒錯!就是用眼睛),這項創舉真可謂前無古人,也引領了天文學的進展。
     
    那他後面有沒有來者呢?Umm…...後來大家就用望遠鏡去看了,沒那麼費眼力XD
     
    那麼,如果第谷是個隨隨便便的人,這世界又會變得如何呢?
    _
    ⭐ 跟行星三大定律掰掰!高中不用再背啦
     
    第谷在臨終時將自己觀察的資料都交給了自己的助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克卜勒。
     
    藉由這些嚴謹的紀錄,克卜勒終於歸納出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讓天文學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如果沒有第谷的觀察,我們高中的時候就不用背這些內容囉!(咦
    _
    👃 還我鼻子!吵個架把鼻子吵掉ㄉ男人
     
    如果第谷是個隨隨便便的人,那他可能還能保留自己的鼻子。
     
    據說,他在 20 歲時,為了一個數學公式到底正不正確,與人家吵得臉紅脖子粗。
     
    他非常堅持己見、絕不讓步,最後兩人決鬥了一場,第谷劍法不如人,鼻子被對方狠狠削掉了,從此只能戴著黃銅的假鼻子示人。
    _
    😣 活久一點,不會爆體而亡
     
    如果第谷的個性沒那麼刻板,他或許還能活久一點。
     
    說到這第谷的過世吧,實在是讓人有些唏噓。
     
    第谷有一次在參與國王的宴會時,因為不敢提前離席、怕自己表現得不夠禮貌,而不斷憋尿。
     
    結果這憋著憋著,竟然導致膀胱嚴重發炎,結果他就這麼正兒八經地自己被自己給憋尿憋死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能有那樣一雙看遍星星的眼睛。
    _  
    參考資料:
    泛科學《第谷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14》
    CASE報科學《【物理史中的十一月】1572 年 11 月 11 日: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發現一顆超新星》
    科博館訊《天體測量學─ 從GOOGLE MAP 到 GOOGLE UNIVERSE》
    ______________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
    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力量,贊助泛科學:https://lihi1.com/mJSba

  • 克卜勒公式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21 01:15:51
    有 169 人按讚

    ***** Geek Series 3-1*****
    無限的力量-- 微積分如何揭露宇宙的奧秘

    "It's the language God talks" -- Richard Feynman telling Herman Wouk about calculus

    非常符合時事的一本書。話說1665年倫敦大瘟疫的時候,人在劍橋大學的牛頓被要求在家自主健康管理。也就是宅在家的這段時間,22歲的牛頓發展出早期微積分的數學基礎,真的是Work from home (在家工作)的典範啊!

    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知名的應用數學教授所寫的這本書,讓數學變得很有人性,也充分描繪了微積分的美感。微積分在物理學家費爾曼口中是“上帝的語言”,雖然看起來很艱難,但作者開宗明義說不要以貌取人,因為微積分的精神,是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

    “Calculus is defined by its credo, to solve a hard problem about anything continuous, slice it into infinitely many parts and solve them. By putting the answers back together, you can make sense of the original whole. I've called this credo the Infinity Principle"
    (微積分的定義正如它的核心信念-- 如果要解決一個關於連續性的問題, 先把問題切成無限多的小塊然後找尋解答,當你把那些答案加總回去時,就能拼湊出原本的全貌,我稱這個信念為“無限的原則”)

    曲線就是一種連續改變的方向
    移動就是一種連續改變的位置

    整本書貫穿科學史,可以看到微積分是如何從跨領域的激盪才發現出來的。阿基米德思考曲線或是球體的容積。天文學家哥白尼和克卜勒從觀察星球發現特殊的星球運動行為,為日後牛頓三定律鋪路。身兼哲學家和數學家的笛卡兒如何一邊發展他的理論,一邊把業餘數學家費馬 (Fermat)當成假想敵不斷嗆聲。牛頓在家辦公的成就讓十七世紀開始大放異彩。其中微分方程的應用蓬勃發展,像是超級怕冷整年穿著衛生衣的傅立葉發展出熱傳導公式(衛生衣是我自己加的,怕冷是真的)。冷戰時期的科學家計算雷達訊號,以及“關鍵少數”故事中太空時代大量用微積分判斷降落路徑的“電腦”-- 一群用筆算數的女人們。

    現代應用更加多元。沒有微分和微分方程,就不會有GPS定位,不會有愛滋病雞尾酒療法,也不會有String theory 而發明的微波爐和音樂合成器。

    沒有積分,就沒有整形手術需要的建模,也沒有電腦動畫的史瑞克。

    最後作者談到微積分的未來,特別是面對許多非線性的問題,例如生物和社會科學的領域。隨著大數據的採集,人工智慧還DNA科學的發展,微積分還有好多待開發的應用。當我們思考渺小的人類竟然可以預測光年之外黑洞的行為,同時發現自然界每一處都像是精心設計的演算法和程式編碼,等待著我們發覺,就真的覺得這個“上帝的語言”,讓人興奮期待,也讓人敬畏謙卑。

    全文與作者在YouTube上的小故事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infinite-powers-%e7%84%a1%e9%99%90%e7%9a%84%e5%8a%9b%e9%87%8f-%e5%be%ae%e7%a9%8d%e5%88%86%e5%a6%82%e4%bd%95%e6%8f%ad%e9%9c%b2%e5%ae%87%e5%ae%99%e7%9a%84%e5%a5%a7%e7%a7%98/

    #Infinitepowers #Calculus #math #isaacnewton #牛頓 #微積分

  • 克卜勒公式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6-25 08:00:00
    有 1,000 人按讚


    《萬物皆數》我買一段時間了,直到前兩週才開始讀,在求學時不喜歡物理化學的我竟然覺得這本書超好看。
    作者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但他卻把物理概念寫得像散文充滿詩意,這不是教我們考高分怎麼解算式的教科書,這是一本會讓我們欣賞這個世界及宇宙對稱之美,並學會喜歡物理學的書。

    大多數的人以為柏拉圖就是哲學家,但他的思想正多邊體(理型)卻啟發了後人對於宇宙天體觀測。
    我沒讀書只覺得孫燕姿演唱會《克卜勒世界》的名字很好聽,但讀了就知道克卜勒正是以柏拉圖的模型概念假說星球運行的軌道模型,雖然不是圓形而是後來大家知道的橢圓形,但閱讀的過程會體會到這些物理學家在解釋造物主智慧時的熱忱及睿智,更重要的是屢敗屢戰的堅持。

    還有我讀電子科時得學的電子學,當學生時只覺得好煩好難,要背所有的公式才能考試:右手安培定律、馬克士威方程組、赫茲⋯⋯等,但現在我了解這些偉大科學家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中,如何開創人類對大自然的想像界限。

    作者很聰明知道如果他只想賣弄學問或有諾貝爾金獎包袱寫得晦澀難懂,這本書就不會有人想讀,他先從簡單又日常的光開始寫,太陽光投過菱鏡反射出七彩光線(人眼所見),我們以為的白色是藍綠紅的結合⋯⋯等,再漸續推進到讀者發現怎麼在認識【量子力學】的作用力與粒子種類、結構時,這本書就快接近尾聲了。
    在中途我們還會不小心學會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的概念,沒有【牛頓力學】,人類就無法放眼世界征服宇宙,物理世界就是如此神奇有趣。

    量子力學大部分太抽象我實在難以想像,但《萬物皆數》是物理學家的散文,從字裡行間流露出科學家怎麼在靈光一閃之際寫出理論的喜悅,而沒有科學家前仆後繼的努力,這靈光一閃永遠不會降臨人世。

    世界是不是體現了美,讀完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世界也是真理與荒謬的互補,就如科學家以太極陰陽互補來解釋物理世界。

    貓頭鷹書房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