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智者大師」,釋智顗(538年-597年),俗姓陳,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生於荊州華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潛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智者大師完成了「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
⭕️第411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智者大師」,釋智顗(538年-597年),俗姓陳,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生於荊州華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潛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智者大師完成了「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佛學思想承襲於南嶽慧思禪師。 其學說以《法華經》為主教依據,故天台宗亦稱法華宗;廣弘教法,創五時八教的判教,發明一念三千,圓融三諦的思想;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立一心三觀。智顗於陳、隋兩朝深受帝王禮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號,世稱智者大師。被譽為東土釋迦。其先祖出身穎川郡(位於今河南省許昌縣),為潁川陳氏,在東晉初年,家族遷居荊州華容。其父陳起祖,通經傳,有武略,在蕭繹任荊州刺史時,為其幕僚。在蕭繹登基為梁元帝後,封益陽縣開國侯。其母徐氏,是位虔誠佛教信徒。智顗是家中次子,其長兄陳鍼。智顗目有雙瞳,因出生時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後成為他的字。7歲時就表現出對佛教的興趣。554年(梁承聖3年),西魏宇文泰派于謹等人領軍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後被殺。因此戰亂,在其15歲時,智顗全家北至硤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願望,但未獲父母同意。在其父母過世後,經其兄同意與王琳的資助下,在他18歲時,至湘州(縣治位於今湖南長沙),在果願寺法緒門下出家,法緒為他授十戒,並教導其律藏。20歲時,智顗受具足戒,師事慧曠律師,學習大乘經典。之後進入大賢山(位於今湖南省衡陽縣)潛修,學習法華三部經(包括《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並進行方等懺法。當時慧思禪師駐錫在光州(縣治位於今河南省光山縣)大蘇山,智顗在23歲時,前往參學,修習禪法,證得法華三昧前方便,發初旋陀羅尼。他曾代慧思說法,開講大品般若經。慧思後移居衡山,命他往南方傳播佛法,智顗在567年(陳光大元年)到達陳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市)。智顗獲得當地著名佛教僧侶,如興皇法朗、長干慧辯等人的支持,官員徐陵、毛喜等人都成為他的信徒。沈君理請智顗住錫瓦官寺,講《法華經》。智顗在此居住八年,開講《大智度論》與《次第禪門》。因徒眾過多,事務繁雜,妨礙修行,智顗決定入山林修行。575年(陳太建7年)秋天,入天台山(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在此隱修,後建立寺院,即後來的國清寺。智顗在北峰上獨修頭陀行,證入一實諦法門。在此居住一段時間後,陳宣帝下詔建寺,以始豐縣的稅收,來作為國清寺的支出之用。其徒眾慢慢擴大。智顗在天台山修行11年,據說他在浙江天台山居住時,為使臨海居民放棄以捕魚殺生為業,曾自捨身衣,並勸募眾人購置放生池,復傳授池中族類「三皈戒」,為彼等說《金光明經》、《法華經》等,以結法緣,從而開佛教放生會之濫觴。陳後主即位後,詔請智顗回金陵。584年(陳至德2年),智顗回到金陵,入宮說法。初居靈曜寺,在此開講《仁王般若經》。因此地房屋狹小,後移居光宅寺。陳後主及太子陳淵等,皆尊崇智顗,太子曾請智顗授菩薩戒。587年(陳禎明元年),於光宅寺講《妙法蓮華經》,其講課內容在其弟子章安灌頂收集後,集成《法華文句》。588年(陳禎明2年,隋開皇8年),隋文帝派兵南下,陳朝覆亡。為避金陵戰亂,智顗準備回到荊州,途中居留在潯陽匡山(即廬山,位於今江西九江)。秦孝王楊俊曾想招募智顗,但因為發生叛亂,智顗並沒有前往。590年(隋開皇10年),原擔任并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調任揚州總管,鎮守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在此創立慧日道場,招請各地著名佛教僧侶,前往講學。591年(隋開皇11年),在晉王楊廣的召請下,智顗至揚州總管寺,為其授菩薩戒,受贈「智者」稱號。592年(隋開皇12年)3月,智顗由揚州返回廬山,途中曾至衡山,至慧思墓塔所在探視。在當年底,回到荊州,在當陽縣玉泉山建造精舍,即玉泉寺。智顗在玉泉寺講經的內容,後經其弟子章安,集成《法華玄義》與《摩訶止觀》。596年(隋開皇15年),受晉王楊廣邀請,智顗再度至揚州,居禪眾寺,撰寫《淨名經疏》,面呈給楊廣。同年9月,回到天台山,與弟子整理舊有居所。智顗向其弟子預告其死期將近。口授《觀心論》。597年(隋開皇17年)冬天,智顗在天台山過世,年60歲,僧臘40。智顗眼見佛教教義複雜,佛經文義互相牴牾,遂建立「判教」的學說,認為佛教教導的不同階段,對應佛陀生平的不同時期,以及佛陀在那一時期的受眾。教義的每個層次都有效,都是邁向佛教真理的一步,而最終最圓融的教義見於《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智顗依此經立「五時八教」的判教理論。所謂「八教」,即為「化法四教」,是教化眾生的法門、化益的內容,即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化儀四教」,是說佛教的教化過程和方式,即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化儀譬如藥方,化法譬如藥味。智顗臨終時,對弟子誰可宗仰的詢問,回答:「豈不曾聞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唯此大師能作依止。」。
光遇墓土先祖 在 樂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光遇/墓土先祖x光子]
🥺💓腐眼看什麼都基......我真的太喜歡墓土神殿的動畫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