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光武國中總量管制110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光武國中總量管制110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光武國中總量管制110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光武國中總量管制110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李妍慧 Yen Hui Le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學區擠破頭?平衡新竹市內教育資源分布才是解方』 4月份是家長頭痛的時刻,因為本市今年總量管制學校如竹光、光武以及培英國中,還有三民與關埔兩間國小的報到日,就在幾家歡樂幾家愁中落幕。幾乎每天,我的辦公室都會接到學區陳情的電話,家長卯盡全力,想要讓子女就讀入讀「名校」或是就近入學。可惜的是,今年三所...

  • 光武國中總量管制110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8 20:30:00
    有 1,303 人按讚

    『學區擠破頭?平衡新竹市內教育資源分布才是解方』

    4月份是家長頭痛的時刻,因為本市今年總量管制學校如竹光、光武以及培英國中,還有三民與關埔兩間國小的報到日,就在幾家歡樂幾家愁中落幕。幾乎每天,我的辦公室都會接到學區陳情的電話,家長卯盡全力,想要讓子女就讀入讀「名校」或是就近入學。可惜的是,今年三所總量管制國中僅提供53班共1590名額,卻有超過2000名學生登記,看起來,仍有15個班的落差需要弭平。

    但班級真的不夠嗎?

    就經驗來說,絕大部分是因為「新竹市內」區域發展速率不均的狀況,才導致增校增班跟不上人口成長的趨勢,進而導致部分學區爆滿現象。

    1. 東區人口增長快,多集中重劃區

    從房屋交易的數目來看,新竹市近三年新成屋(落成5年內)的交易熱區,在重劃區與周邊建案,發展態勢主要仍是園區周邊以及舊市區外溢的範圍。從另一個指標,也就是從0到7歲幼童比例來推估三區的新增家庭數,根據戶政登記,2021年3月份新竹市的0到7歲人口為總市民的8.7%,而東區0到7歲兒童佔9.83%,21,000餘人,北區7.74%、1,1000餘人以及香山7.14%、5600餘人,以東區幼兒數居冠,且是香山區近四倍之多!綜合參酌之下,我們可以推論新成家庭落在東區居多。

    2.增減班現況反應人口重心轉移,整體學生容納量仍堪稱足夠

    確實,從過去三年(2019到2021)的總量管制學校來看,位在東區的學校,佔全部總量管制學校的80%以上。而根據教育處估計,110學年度,國小共將新增11班,國中將增加8班(全市總量);但若從「各校」為單位來看,卻也出現了因為人口重心改變而減班的學校。110學年,預期減班的有東門、東園、龍山、關東、建功與陽光小學,通通都是東區學校;國中有成德與培英,也屬於老市區周邊學校。在整體校舍規模沒有太大變化的前提下,事實上,在忽略名校情節下,『現行公立學校教育資源仍有一定舒緩就學需求的空間』。

    3. 追求就近入學?教育資源不平等之下的成本考量

    隨著關埔重劃區的發展,短短十幾年間,每學期入學人數已經超過了原本關東、科園、關埔與龍山等周遭學校設計時能容納的學生數,許多寄戶口或沒有居住事實的學童導致了排擠效應,甚至有家長團體到市府陳抗,要求修訂市府總量管制母法,確保在地學童就學權益。依辦公室過去親身選民服務的經驗來看,寄戶口的態樣有百百種,也許反映的是父母想把小孩送入好學區的期待、或許是希望就近下班接送等,與原本就有戶籍且有常住事實的學童,其實只差『家庭是否有能力在關埔地區置產』而已。教育資源的分布以及相應的「卡學區」現象,涉及家庭經濟條件甚鉅,因此,無論財力如何,家長當然會想盡辦法,讓小孩就讀看起來充滿競爭力的學校,成龍成鳳心態下的超前部署,可說是層出不窮。

    4. 平衡市內發展:採行多元、彈性的學區與學制吸引就學

    新竹市重劃區的搶學區現象,最便宜的辦法,就是增設學校、增添腹地或是新建教學大樓等來容納目前擁擠的就學需求,需要幾年建設的陣痛期。然而,這真的是最好的方案嗎?我在前面提過,東區有增班學校、減班者也有,若進一步往通勤範圍20分鐘內的學校來看,北區、香山區,均有許多學校的校舍仍有空間。是否有機會在適當誘因引導下,分散學區?就我的瞭解,竹科家長對於實驗教育、雙語教育以及適性資優班等教育理念有蠻高的接受度及支持,若能夠藉由市郊學校增設相關班級,並搭配交通車作為上下學輔助,或許能夠有效的作為拉力,將原本集中在特定極小區域的部分學童,有效的分流到市郊學校?

    5. 打破名校框架,適性專才班級分流學生

    在簡單說明我對於學區擁擠成因,並給予分散學童就學的政策發展方向後,我想強調的是,無論是政策作為誘因,還是落實硬體建設、增設學校用地,終究需要時間消化溝通,才有可能弭平家長團體以及在地住戶間的鴻溝。另外,更重要的是,公立學校應以常態分班作為原則,資優或適性教育作為例外,讓「名校」情節,以適性專才班級方式,分流到品質一樣好、空間更大而且也不遠的市郊校園中。無論如何,重劃區人口增加為不爭的客觀事實,政府仍有義務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無論是增設校園、增設建築還是增班,為既存的需求提出解套;但同時,也要廣納意見,讓人口重心轉移的同時,更有效的整合既有的教育資源,並為新遷入的不同思維,提供容納的方案。

    你/妳心中的學區劃分長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在此提出未來教育政策上的方向,希望能集思廣益,讓各位的意見成為我未來監督市政的動力。

    #學區 #新竹市 #重劃 #分流

  • 光武國中總量管制110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4 15:45:55
    有 266 人按讚

    學區問題紛紛擾擾,建議市府應拿出魄力💪妥善規劃!

    光武國中學區大爆炸的問題,深深困擾著今年(110年)9月即將入學的學生家長。其實我早在兩年前(108年)第一次定期會中,根據108年戶政資料的人口數據研究,就已預見此問題,並在質詢中獲得市長承諾,光武國中將興建一棟教學大樓。(最新進度:正在規劃設計中,最快今年底、明年初發包)
     
    ◎關於2019年6月5日國中入學質詢影片從1:22:03 開始:
    https://youtu.be/rH57l2QDgaI
     
      
    依據光武國中107年的學區劃分,龍山里、科園里為光武國中單一學區,另外新莊里3、4、7-22、24-29鄰,關新5-9 鄰,埔頂3-17、20-25 鄰,這幾個鄰也是光武國中單一學區。照108年數據來看,假設這些學區內的學生都想讀光武國中的話,在110學年度勢必超過光武國中校舍足以容納的學生數。(如質詢數據圖一)
      
    ☝為了改善單一學區會讓光武國中容納不下的問題,市府在108年將龍山里調整為光武、建功共同學區。
     
    😅然而改成光武、建功共同學區後,問題就結束了嗎?🤷‍♂️
    🙅‍♀️沒有!改了還是有可能讀不到。😔
     
    光武一年級最大容納學生數420人、建功300人。我將建功學區與光武學區的學生人口數加總,且假設這些學區內的學生都想讀光武、建功的話,那110學年度需要入學的人數仍然會超過光武+建功所能容納的總學生數720人。(如質詢數據圖二)
      
    數據會說話,兩年前的推算也證明了 #今年會第一次碰到關埔地區學生數大爆炸的問題!可惜的是108學年度調整過學區後,109、110年沒有調整,也就產生了今年光武單一學區內的學生,光入籍12年仍然擠不進去,比序竟要比到出生月日的超離奇現象。
     
    ☝光武單一學區的孩子,讀不到光武怎麼辦呢?
    👉分發至新科國中與建華國中。

    依據《新竹市立光武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班級總量限制學生入學作業規定》第六項第六條:「因名額限制未錄取者,依市府規定,屬本校單一學區者分發至新科國中、建華國中,屬本校共同學區者分發至共同學區之學校。」

    如果單一學區的學生進不去光武國中,那就得分發到新科國中、建華國中。新科地理位置還算近,但建華國中可就遠了。隔著交流道,有距離相對近的建功國中卻讀不到。這也是這次學區爭議中,多數單一學區家長向我反映的問題。
     
    ☝為了解決光武單一學區而調整成光武、建功共同學區後,衍生的問題會是什麼?
     
    極有可能換成建功面臨「總量管制、超收,挪用專科教室」的需求。改建功學區的家長開始焦慮。若讓建功學區也開始有所反彈,我想也是市政府不樂見的。
      
    💪在此,我必須沈重地向市府呼籲📣:「#學區劃分及總量管制規定入學規定務必調整,#以緩解入學壓力!」現在調整將會是最好的時機點,如果再不調整,這樣的讓家長弄苦的現象會每年持續發生,直到114學年度,會來到最高峰,且會再繼續持續好幾年。🤦‍♀️
      
    數據證明 #國中學區調整勢在必行,我建議 #市政府邀請專家學者作出學區的專業評估與合理劃分,並 #制定一套客觀標準,藉此緩和入學大爆炸的問題,讓家長安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