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光是電磁波誰提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光是電磁波誰提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光是電磁波誰提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光是電磁波誰提出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

光是電磁波誰提出 在 大坦誠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10:38:18

【承上集。本改編故事請當作全屬虛構。】 佛經女衝去再次關掉寢室的大燈,用肉身護住電燈開關。 「妳們把手機的手電筒都打開,但別直接照到她或掃到她眼睛。」我盡領導者的責任提醒她們。接著,為了多一點光和電,我衝去抽屜拿起之前去露營隊當值星官、要在晚會表演的LED燈扯鈴,在寢室舉了起來。 - 我嘶吼:「小朋...

  • 光是電磁波誰提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26 09:36:59
    有 885 人按讚

    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uo),已獲作者轉載授權。

    前一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招生的新聞悄無聲息佔據了很多關注教育的人目光C位,紛紛議論:如果是你,會送孩子去這所驚世駭俗的學校嗎?

    ▎從一所學校引發的討論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原來是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給自己孩子建立的私人小學,現在對外公開招生了。

    消息一經發出,瞬間擠破頭。加州有1000個以上家庭遞交了申請。 (注意!這只是本校Ad Astra的分校Astra Nova,雖然課程和模式照搬了本校,但畢竟只是子品牌,就已經如此轟動了。)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所學校入學考什麼:

    試題一:首次殖民火星任務需要一位隊長。以下為六位候選人自評及他評的創造力、合作力、尋找資源力、定力、學習力、體力、意志力,七個方面的數值。

    1.1 請問哪位候選人最適合擔任隊長來完成以下任務: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兩年後返回地球。”

    1.2 如果任務變成以下,誰又更適合: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使用火星的資源建立能源工廠。永久待在火星並等待三年後第二批殖民者。”

    1.3 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殖民火星?為什麼?

    試題二是一款自創的策略桌遊,讓孩子跟對手對戰二十次,摸清桌遊規律,並尋找出最佳策略。

    哇哦,這樣的入學測試題,是不是耳目一新呢?你家小朋友會如何回答呢?

    馬斯克原本建立的Ad Astra學校,只是給他的SpaceX員工家的少量小朋友辦的”子弟校“,也算是承襲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企業辦校“的優良傳統,有著濃濃的SpaceX企業風。那麼這所學校日常如何教學呢?

    Ad Astra的學生:
    - 不分年級:8-14歲的孩子一起上課
    - 側重科技:學習的科目主要是編程、AI、倫理和工程
    - 練習創業:每人都會建一家虛擬公司,使用學校的虛擬貨幣進行創業和交易
    - 接受複雜性挑戰:模擬、案例研究、製造和設計項目、Astra Nova開發的實驗室和企業合作夥伴;學生被複雜性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所吸引。
    - 每年更新:每年根據學生和每個項目、實驗室、討論或戰略計劃的經驗教訓來重新設計。
    - 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如果學生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會怎麼樣呢?

    哈哈,就是赤裸裸地培養科技創業企業家啊!說不准其中就有SpaceX的繼承人,或是下一代矽谷獨角獸公司創始人。

    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直奔主題、前沿酷炫、自由創新、前途未卜、不走尋常路、偏科嚴重的學校,如果是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從科技之爭引發的思考

    Ad Astra對科技的重視,讓我們想到近期另一​​個持續火爆的話題:中國大陸的科技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華為被美國針對性封鎖以來,中國科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敵人像窮凶極惡的野狼一樣圍追堵截,而我們在關鍵性技術——尤其是芯片上——受到了極大掣肘。美國進入了麥卡錫主義,對所有與科研有關的華人採取排擠和封鎖政策。這讓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怒氣沖衝。

    這引發了很多討論:大陸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從資金投入、資金結構、產業結構角度進行了分析:《創新中國仍然缺失的必要環節》和《特朗普貿易戰,為什麼是個教育問題》,在此不多展開。

    在此只想分析一種說法:“中國科研起步晚、投入少,暫時落後很正常,只要持續花錢投入,假以時日,一定能全方位超越歐美髮達國家。”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認為中國20年後科研水平將全方位超越歐美發達國家,那就意味著,20年後,中國的科研主力軍實力水平要全面超越於歐美髮達國家科研主力軍之上,進一步推論,這就意味著,今天10歲的中國孩子,未來的科研能力要全面超越於今天10歲的歐美孩子。

    是這樣嗎?我們的少年真能贏在科研的起跑線上嗎?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書:《Cycles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Rethinking the Endless Frontier》,是一本深入回顧科學和科技創新的研究,有不少紮實的工作和洞見(尤其推薦其中講貝爾實驗室的部分)。

    這本書裡詳細回顧了現代半導體和通信工業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的成果節點包括:
    - 1956年諾貝爾獎(1947/48年成果):晶體管的發現/發明;
    - 1964年諾貝爾獎(1954/58年成果):量子電子學的發展引發激光的發現/發明;
    - 1985年諾貝爾獎(1980年成果):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 1998年諾貝爾獎(1982年成果):帶有分數電荷的新型量子流體的發現;
    - 2000年諾貝爾獎(1957/63/70年成果):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明;
    - 2009年諾貝爾獎(1966年成果):光纖波導的發明;

    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面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1)發達的信息工業背後,是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水下冰山;
    2)發現和發明往往先於工業應用很多年。

    晶體管的發現/發明(1948年)先於英特爾公司成立20年(1968年),更早於286芯片上市(80年代)。再往前追溯,晶體管的前身電子管,是1884年的想法,1904年的專利。是100多年持續不間斷的強大的基礎研究才導向今天發達的工業應用。那是什麼力量帶來了這樣強大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不同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通常是把所有能獲取的科學成果整合在一起。結果是可控的、時間是可控的、成本是可控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基礎研究不是這樣。基礎研究方向是完全不確定的,它的目標就是發現和理解,是向未知前行。站在歷史節點上,我們會發現:

    半導體的發現不是為了電腦,是法拉第發現了異常電阻現象;電磁波的發現不是為了手機,是麥克斯韋從數學上整合電現象和磁現象;流體力學方程不是為了飛機,是伯努利為了解釋水流速不同的現象;激光的預言不是為了光纖和武器,是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和量子力學能級理論的推演。

    所有這些帶來劃時代改變的重大發現,都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探索基本規律,背後是抽象思想帶來的快感,是科學家對自然不斷追問的樂趣。

    ▎教育系統需要作出的改革和困難

    從前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劃時代的重大發現,都是去解決未知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讓學生練習的都是“解決已知答案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們練就了孩子們猜測出題人心思的能力,但是真正面對複雜未知的自然,該如何思考和探索,孩子們是毫無概念的。

    真正好的基礎教育,是讓孩子學習探索未知問題。這種教育需要教孩子的是探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記住答案。

    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想教別人如何使用引擎,你應該把引擎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動手拆卸,而不是簡單地在教科書上閱讀螺絲刀和汽車的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把引擎拆開,他們會明白所有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他們會明白整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告訴孩子電磁感應定律是什麼,然後讓孩子通過左右手定則做練習題,而真正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應該反過來:讓孩子理解法拉第到底在探索什麼問題,他觀察到什麼,他是怎樣想問題的,是怎樣提出理論猜想,怎樣做實驗驗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怎樣找到答案,最後得出電磁感應定律。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是從知識出發,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是從探索出發,讓知識作為結果。

    我們有多少課堂帶孩子了解過科學定律的發現過程?我們有多少學生知道,胡克是為什麼研究彈簧?伽利略是為什麼研究慣性?如果不知道科學探索背後的思維邏輯,就很難做出未來的創新。可是引領孩子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太花時間了,沒有哪個課堂有這樣的耐心。

    對比中美教育創新,會發現,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在是太慢了、太難了,不要說一所像Ad Astra這樣顛覆式創新的學校,就連做一些教材和教學法方面的改革,都舉步維艱。

    制度政策先不說,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做“以問題為引導”“探究式教學”設計的老師就十分稀缺;考核方式方面,目前之所以只強調應試,是因為其他教學方式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給舞弊開了口子;教育出路方面,現在仍然只有高考一條路能導向好的職場發展,缺乏和新興職場發展的鏈接;社會環境方面,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急功近利,讓父母也充滿焦慮。這些方面都讓真正開創性的教育探索困難重重。

    ▎致力培養下個時代的革新者

    我之所以創辦童行學院,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做一些面向下個時代培養創新者的事情。辦學校不容易,我們就辦課外學校。

    童行學院採取線上課的方式,給孩子項目制的實踐機會,培養孩子知識、視野、思維,並讓孩子感受並學習科學、人文、藝術背後的思維方法。童行學院的所有課程和引導理念,都是以問題為出發,問題驅動的學習。我們在時空之旅課程裡,帶孩子探訪科學家,回到科學發現的現場,跟科學家一起發現知識。這種“問題驅動——激發好奇——引導思考——培養思維——學習知識”的教學思路,是一種從根本出發的教學方式。

    在童行學院的“火星探索”項目制學習營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如何讓火星車減速,安全抵達火星”。我們讓孩子準備一個煮雞蛋,用生活中各種能想到的材料,想辦法讓煮雞蛋從高空中落下而不摔碎。孩子通過動手,再和老師討論,會真正理解火星探索過程中的挑戰,也會對重力/空氣阻力/緩衝等等物理概念充滿好奇,熱情發問。

    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參與,我們會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也希望更多家庭和孩子加入我們。

  • 光是電磁波誰提出 在 小胖子的陽春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19 12:43:13
    有 178 人按讚


    [轉貼]
    很清楚, 舉出實際存在的例子說明因為可以用來洗腦百姓而謀取私利 (執政權, 金錢, 名聲...etc) 而故意雙標, 讓民眾活在我是偉大的勇者, 在攻打大魔王
    .
    #事實上_通通都是政客的韭菜
    .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野喊ECFA必須倒, 執政說ECFA不要停
    在野喊核食要零減出, 執政說考慮開放
    選前哭弟弟死得好慘, 選上沒啥建樹
    選前哭小孩死得好慘, 選上說自己不靠悲劇當選
    選前喊要反共, 選上不修法
    台下喊要修掉國家統一, 摸頭後說現在不適合, 就撤案
    選前哭石虎, 選後誰在意?
    選前罵有共諜, 根本就鬧笑話
    族繁不及備載
    支持政客就是支持自己變成韭菜
    可還有很多人在蹦蹦跳跳, 以為自己高舉人民的法槌
    .
    槌? 槌你老木的老木, 韭菜就是韭菜好嗎?

    這篇批踢踢文章寫得很清楚, 舉出實際存在的例子說明因為可以用來洗腦百姓而謀取私利 (執政權, 金錢, 名聲...etc) 而故意雙標, 讓民眾活在我是偉大的勇者, 在攻打大魔王
    .
    事實上, 通通都是政客的韭菜
    .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野喊ECFA必須倒, 執政說ECFA不要停

    在野喊核食要零減出, 執政說考慮開放

    選前哭弟弟死得好慘, 選上沒啥建樹

    選前哭小孩死得好慘, 選上說自己不靠悲劇當選

    選前喊要反共, 選上不修法

    台下喊要修掉國家統一, 摸頭後說現在不適合, 就撤案

    選前哭石虎, 選後誰在意?

    選前罵有共諜, 根本就鬧笑話

    族繁不及備載

    支持政客就是支持自己變成韭菜

    可還有很多人在蹦蹦跳跳, 以為自己高舉人民的法槌

    槌? 槌你老木的老木, 韭菜就是韭菜好嗎?

    ==============
    這篇被分享到什麼撒旦教會之類的, 結果有個Hydra Yang 搞不清楚, 以為這篇批踢踢文章是我寫的, 拜託, 我是轉貼分享, 因為這篇文章說到的幾個點我認同
    .
    至於把我說成核終哥吉拉, 老子早就離開核終很久了好嗎? 蘭嶼的核廢暫存場有88%體積是核電廠的低階核廢, 剩下的是其他領域的低階核廢, Hydra Yang知不知道核能常識不關我事, 但不需要懷疑我知不知道
    ===============

    [轉貼批踢踢文章]

    因為智障很多啊 別說統獨好了 統獨可能還有無法解決的外國勢力問題 看看其他議題就知道了

    .

    核廢料處理這種東西可是沒有外國勢力介入 光是這種國內可以自行解決的問題 都能搞成假議題了 台灣要不要核能是看全民共識

    .

    環保團體要把民眾操作成要0風險也不是不行 但是要高標準就不能雙標 核廢料導致核災的風險 不是只有核電廠 還有醫療、工業、農業、研究機構 只要這些地方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 就能產生低放核廢料

    .

    那低放核廢料可怕嗎 其實不 但是看看民眾認為蘭嶼有多可怕 就知道 對於民眾來說 低放還是很必要處理的

    .

    但是政治人物對環保團體對於終處如何處置? #擺爛

    .

    再看看基地台 有多少基地台抗爭到最後 不是真的永遠拆掉 而是跑去換一個人的地架設 換領回饋金

    .

    而電磁波可怕嗎 沒那麼可怕 而且真的那麼可怕 太陽、低頻電磁波都一樣可怕 要把電磁波當成真問題不是不行 太陽的能量遠大於基地台,而且有明確致癌風險 吹風機因為使用時非常靠近頭部,電磁波平方反比衰退下影響遠大於基地台 可是你有看到同樣那些人跑去 反對曬太陽、反對吹風機嗎

    .

    小問題可以當真問題 但一旦雙標 就變假議題

    .

    焚化爐也是 戴奧辛來源無所不在 露天燒稻草、抽菸、烤肉、早餐煎台這種東西 產生的戴奧辛都比焚化爐高 因為他就在你四周,又不像焚化爐有過濾裝置 而且關鍵就是 #焚化爐的燃燒溫度可以分解戴奧辛 可是日常周圍烤肉炭火、煎台爐火的燃燒溫度不行

    .

    那麼 反對戴奧辛的人們有去反對焚化爐以外的戴奧辛嗎 沒有 所以他們反對焚化爐瞬間 就變成了一個假議題 不然你放任更危險的戴奧辛來源在身邊不反 不是很詭異嗎 不知道這些東西也會產生戴奧辛?

    .

    是的,#無知讓你的真問題變成了假議題

    .

    基改也是 所有反對基改的點 全部都能套用到現代農業 基因會變動導致風險? 那麼,你有同時反對三倍體的無子西瓜嗎 有同時拒吃八倍體的小麥嗎

    .

    種子公司會操弄農民讓他們水深火熱 那麼 你有反對現在的育苗廠嗎 基改公司會控制農藥公司,讓他們只能用最適合的農藥 那麼 你有反對現在現代農業的各種農藥嗎

    .

    所有提出的基改問題,都能套用到現代農業 這其實都是小問題,風險不大 不過既然要高標準 就要一致 所以反基改卻不反現代農業的人 也是雙標 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真問題 再把真問題變成假議題的人

    .

    再來是鯊魚 全台灣的鯊魚來源 除了專門殺來做魚翅的 還有非常非常大一部分 來自混獲 因為大型魚類是吃肉的 捕捉他們的方式 就會捕捉到鯊魚 延繩釣的方式每年都會捕捉到許許多多的鯊魚 鯊魚保育可以是真問題,每年成千上百鯊魚被捕獲 但是除了專門捕獲的 難道 誤捕就能放任他們隨意嗎? 當然不行 #所以攻擊魚翅卻不攻擊吃旗魚鮪魚的人 也是雙標仔 把真問題變成假議題的人 #因為只要混獲存在一天_鯊魚就是大量被抓起來死掉 你輕輕放下日本料理店、放下漁港販售大型肉食魚類 就讓這問題無法解決

    .

    而你會發現 這些盲從的人通常會有個領導 在不斷洗腦他們 可能是靠個人魅力 可能是靠組織行動 可能是靠影片 可能是靠政治人物 而且他們讓你相信你反對的東西是真問題的時候 #往往都會選擇性揭露_讓你只反對他們要你反對的東西 避免你真的把議題當真 用超高標準去反對任何相關事物

    .

    這世界上就是充斥很多為了利益 洗腦人民 把某些問題過度誇飾 或是選擇性暴露 #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_然後讓民眾相信是真問題_再把真問題雙標_只用來攻擊特定目標_操作成假議題的垃圾

    .

    .

    核廢料可以是真問題,但是卻選擇性揭露讓民眾不怕核電廠以外的各種核廢料

    .

    基地台可以是真問題,但是卻選擇性揭露讓民眾不怕吹風機、太陽光等電磁波

    .

    戴奧辛可以是真問題,但是卻選擇性揭露讓民眾不怕烤肉抽菸等戴奧辛來源

    .

    基改可以是真問題,但是選擇性揭露,讓你不知道批鬥基改的手段可以套用到所有現代農業

    .

    鯊魚可以是真問題,但是選擇性揭露,讓你只反對魚翅,不告訴你日本料理店也會因為吃旗 魚鮪魚而導致鯊魚傷亡

    .

    .

    很多真問題不只是有過度恐慌的問題 甚至真問題本身明明來源眾多 而且各式各樣的來源都會提供同等風險 (因為把標準拉到超高,所以小風險也變大風險) 那些團體卻只針對其中一種

    .

    為啥要這麼做? #因為操弄人民有利益可圖

    .

    民主國家有各種自由還淪為被操弄者 台灣人 可憐哪

    .

    所以記得 小孩以後別選文組 文組最容易被偽科學騙到 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最容易變成韭菜被割 比如那些整天護航 卻三天兩頭被主子打臉 還要含淚跟著主子髮夾彎的可憐人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9755734.A.347.html

  • 光是電磁波誰提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8 11:50:04
    有 1,039 人按讚


    MIT 科技評論12/8

    * 【亞馬遜 AWS 推出會編曲的 AI 鍵盤,讓所有人愛上音樂編曲】亞馬遜 AWS 最近宣佈了一款名為 DeepComposer 的產品,兼具軟件和硬件,其定位是全球首款機器學習編曲鍵盤,通過 AI 編曲學習和掌握如何開發機器學習技術,尤其是如何使用生成對抗網絡(GAN)。

    只要使用鍵盤輸入一小段旋律,DeepComposer 就可以將其改編成搖滾、流行、爵士和經典等不同風格,生成一段韻律相似的原創音樂,並且支持分享到 SoundCloud 平台。如果再加上些個人創意和代碼,它還可以學習和實現用戶自己創造的曲風。

    目前亞馬遜只是宣佈DeepComposer ,具體的技術細節和發售日期尚未公佈。

    * 【IBM人機辯論第三場:AI利大於弊觀點險勝,機器人為自己正名】近日,一個 IBM 機器人參與了一場質疑自身的辯論,論題是「AI 是否會帶來更大的弊端」,最終認為「利大於弊」的觀點險勝。

    這場辯論在劍橋聯合會(Cambridge Union)展開。劍橋聯合會的辯論禮堂有 150 年的歷史,迎接過柴契爾夫人、羅斯福總統、霍金等等,從首相到總統,從明星演員到學界泰斗各行各業的辯論人士。但怎麼也想不到,今天會有 300 名觀眾觀看這場人類與AI的辯論。

    * 【逃離家族的「詛咒」:一位70歲婦人的基因突變,這或許是對抗阿爾茨海默病遺傳的制勝法寶】在哥倫比亞麥德林市(Medellín, Colombia),有一個家族世代被阿爾茨海默病折磨糾纏。家族中的患病成員攜帶特定的基因突變,平均發病年齡在 40 歲左右。

    這些基因突變是家族的印記,也是家族的詛咒。多少年來,來自這些家族的成員約有五分之一的概率被詛咒「選中」,一旦入選,就無法幸免,只能滑入遺忘之路。

    但事情似乎出現了轉機!

    * 【麻省理工學者用電磁波計算:具有高效潛力,不散熱且耗電極少】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十分新穎的電路設計,該設計下的電路可以在不消耗電能的情況下,利用電磁波對計算機進行精確的控制。這一發現使基於磁的、實用性設備邁出了關鍵一步。使用此設計電路的設備將具有比傳統電子設備更為高效的運算潛力。同時,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設計基於磁性的「自旋電子」設備,這種設備耗電相對較少,也幾乎不產生熱量。

    未來成對的自旋波可以通過雙通道輸入到電路中,根據不同的特性進行調制,並結合起來以產生一些可測量的量子干擾——類似光子波干涉被用於量子計算。研究人員假設,這種基於干涉的自旋電子設備,比如量子計算機,可以執行常規計算機難以應對的高度複雜的任務。

    * 【拆解戴森對小小吹風機的執著】科技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也無時無刻不在改善著人們的生活。

    一切的改變,要追溯到 2016 年戴森 Supersonic 吹風機的推出。當其以快速乾發、氣流倍增和智能溫控不傷髪等科技大獲成功之後,整個市場也猶如發現新大陸般重新活躍起來。同時跟跑者與模仿者不斷湧現,市場上許多其他的吹風機產品為了與科技感掛鈎,提出了五花八門的模仿概念——「可以吹臉」「輔助吸收膠原蛋白」,甚至是「平價版戴森」的宣傳比比皆是。

    * 【比肩二甲雙胍,這款「神藥」再添抗衰老新證: 塗抹4個月皮膚就改觀】衰老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恐懼,為了對抗它,人們不顧一切。美容養顏就是對抗衰老,是許多人共同且自然的願望。但古老吃豬蹄並不能讓膠原蛋白補在臉上,打肉毒素會讓面部僵硬,幹細胞美容更非現實。

    這些或是缺少證據支持,或乃至帶來健康風險的美容方法,都沒有抓住美容的本質。要想美容,要從對抗衰老入手。

    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醫學院(Drexe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的科學家就把目光鎖定在有望抗衰老的藥物雷帕霉素身上。

    他們最新研究表明,在持續塗用雷帕霉素 8 個月後,受試者手部皮膚表面更光滑了,鬆弛減少,膚色也更均勻,色素沈著減少了。

    * 【人類病患首次被置於假死狀態!生命暫停2小時,將必死之人搶救回來】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首次成功讓一名患者進入「假死狀態」,按下「生命暫停鍵」的患者在完成急救手術後復蘇。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外科醫生 Samuel Tisherman 在接受科技媒體 New Scientist 採訪時表示,他的醫療團隊已經讓至少一名病人進入假死狀態,並聲稱他們自己在完成這一成果時也覺得「有點超現實」。

    將人類進入「假死狀態」,這是 Tisherman 所領導的一項創傷急救臨床試驗的一部分,該試驗的目的是為治癒可能導致死亡的創傷爭取時間。臨床試驗中將人進入「假死狀態」的技術,由 Tisherman 開創,正式名稱為緊急保存和復蘇(emergency preservation and resuscitation,EPR)。

    * 【AI發現莎士比亞經典劇作有代筆,幾乎一半場景由他人寫就】文學分析家們早就注意到,莎士比亞戲劇《亨利八世》中有另一位作者的痕跡。現在,神經網絡已經識別出了這些特定場景,以及這些場景是誰寫的。

    在威廉·莎士比亞的一生中,他大部分時間都是 King’s Men 劇團的劇作家,該劇團在倫敦泰晤士河岸邊演出莎士比亞戲劇。1616 年,莎士比亞去世後,劇團需要一個人來接替他的工作,於是他們請來了當時最多產、最著名的劇作家之一約翰·弗萊徹(John Fletcher)。

    自此之後,弗萊徹銷聲匿跡。

    但是在 1850 年,一位名叫 James Spedding 的文學分析家注意到,弗萊徹的劇本和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中的段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Spedding 斷定弗萊徹和莎士比亞在劇本中一定有過合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