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先簽後稿決行層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先簽後稿決行層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先簽後稿決行層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先簽後稿決行層級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先說個笑話:「以核養綠」#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7487997391277&id=584986081641475 【回顧】-【法國警告廣東在建核電廠或有安全隱患】 https://m.facebook.co...

  • 先簽後稿決行層級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4 15:16:48
    有 2 人按讚

    先說個笑話:「以核養綠」#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7487997391277&id=584986081641475

    【回顧】-【法國警告廣東在建核電廠或有安全隱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23158237776973&id=384670514959083

    ➡「馬克宏:2035年前關閉法國14座核電廠反應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7935950679815&id=584986081641475

    【廣東台山核電廠組建破裂隱患未除今竟悄悄試機運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66259363568617&id=394354904092401

    【CNN爆台山核電廠疑洩放射物質 中方不斷調升輻射安全標準防停運 共同營運法企要向華府求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60204502447448&id=105259197447

    Yik Lim:協助中国運營廣東核電廠的法國公司,因為得不到中国政府解決核電廠外洩的對策,緊急提交危機警告給美國政府並尋求援助。放射性物質外洩程度已達中国規定的上限,中国擬進一步提高上限標準,意味著外洩將繼續增加。

    ====
    CNN獨家:美國正評估中國核電站洩漏報告

    根據美國官員提供的消息和 CNN 收到的文件,美國政府過去一周一直在評估一份關於中國核電站洩漏的報告;此前一家部份擁有該核電站並協助運營的法國公司警告指「放射性威脅迫在眉睫」。

    根據CNN獲得的一封這家法國公司寄給美國能源部的信件,中國核安全部門正在透過提高核電站周邊輻射檢測的可接受限值,以避免關閉廣東台山核電站。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儘管法國公司法馬通發出了這封令人震驚的通知,但拜登政府仍認為該設施暫未處於「危機水平」。

    不過,即使美國官員認為台山核電站的情況目前仍未對發電廠工人或中國公眾構成嚴重的安全威脅,但外國公司在其中國國企合作夥伴仍未承認存在任何問題時單方面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是一項不尋常的舉動。如果洩漏繼續,或洩漏因未能解決問題而變得更加嚴重,情況會使美國陷入更為複雜的境地。

    然而,情況仍然令人擔憂,因此國家安全委員會上週召開了多次會議來討論、監察局勢;其中包括兩次副長級會議和周五的另一次助理部長級會議。據美國官員稱,後者由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高級主管勞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及軍備控制高級主管馬洛里・斯圖爾特 (Mallory Stewart)主持。

    消息人士稱,拜登政府已與法國政府及其能源部專家討論了這一情況。美國官員還說,美國也一直嘗試與中國政府接觸,但具體接觸情況不詳。

    美國政府拒絕解釋評估結果,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和能源部的官員堅稱,如果中國公眾面臨任何風險,根據現行與核事故相關的國際公約,美國有義務予以公佈。

    法馬通與美國聯繫的原因之一是希望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向中國分享美國的相關技術支持以解決台山發電廠的問題。這一許可能被授予的原因只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出現「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脅」;這也與 該法國公司 6 月 8 日備忘錄中使用的措辭相同。

    備忘錄稱,中國已自行將輻射標準增加到高於法國的層級,但目前尚不清楚其與美國的標準相比如何。

    2001 年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退休的核科學家謝麗爾・羅弗 (Cheryl Rofer) 表示:「法國人尋求幫助一事並不奇怪。甚至總的來說,這類事情均不奇怪,特別是當一方認為自己正在接觸的國家有一些特殊能力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的時候。」

    她補充道:「不過,中國總是喜歡跟外界說一切安好。」

    CNN獲得的文件顯示,美國可以允許法馬通提供技術援助,以幫助解決問題,但是否關閉發電廠則完全是中國政府的決定。

    多位消息人士告訴 CNN,法馬通在 6 月 8 日提出的援助請求是美國捲入此事的唯一原因。

    CNN 已經聯繫了中國政府、該工廠所在的廣東省的當局、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以及與這家法國公司一起運營該發電廠的中國國有能源集團,但在截稿前未有人做出回應;中國正處於為期三天的公眾假期中,該假期將持續到週一。

    周五,在 CNN 首次聯繫的數小時後,法馬通在一份聲明中承認該公司正「協助解決中國廣東省台山核電站的性能問題」。

    聲明補充說:「根據現有數據,該發電廠正在安全參數範圍內運行。我們的團隊正在與相關專家合作,評估情況並提出解決任何潛在問題的方案。」

    法馬通拒絕向CNN評論該公司向能源部發出的信件內容。

    這封信發出之際,美中之間的局勢仍然很緊張,而且 G7 領導人本週末在英國會面,討論中國問題。沒有跡象表明峰會上就核電站洩漏報告進行了高層討論。

    ※來自法國核能公司的警告※
    當法國核設備和服務設計商和供應商法馬通於上月下旬聯繫美國能源部時,該問題首次出現在公眾面前。該公司負責幫助建造和運營這家中法核電站。

    該公司為法國公用事業公司 Électricité de France (EDF) 所有,並於 6 月 3 日正式向美國能源部提交了運營安全援助請求,要求得到技術分享許可以解決緊急安全問題;請求中還警告美國官員,台山核電站的反應堆正在洩漏裂變氣體。

    根據 CNN 獲得的一份備忘錄,該公司於 6 月 8 日再次與美國能源部聯繫,要求加快審查他們的請求。

    公司的相關項目專家在 6 月 8 日的備忘錄中寫道:「(台山核電站)情況對現場和公眾構成了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脅;法馬通請求緊急許可,以分享技術數據和援助,幫助發電廠恢復正常運行。」

    根據CNN得到的文件,法馬通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機構正在繼續提高該設施在不關閉設施的情況下可以釋放的放射性氣體量的限制。

    當CNN要求發表評論時,能源部沒有直接回應備忘錄中關於中國正在提高限制的說法。

    在 6 月 8 日的備忘錄中,法馬通通知能源部,中國安全部門繼續提高「場外劑量限制」。它還表示,該公司懷疑中國會再次增加限制,以允許發生洩漏的反應堆繼續運行,而這會令周圍人口出現安全問題。

    6 月 8 日的備忘錄寫道:「為免對周圍人口造成不應有的傷害,場外劑量限制必須保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TNPJVC(台山一號反應堆的運營者)必須遵守監管限制,或者關閉反應堆 。」

    它還指出,該限值原本與法國核安全部門規定的水平一致,但「由於故障數量不斷增加」,中國核安全局(NNSA)將限值修改為最初的兩倍多,「反過來又增加了公眾和現場工作人員的場外風險」。

    備忘錄補充說,截至 5 月 30 日,台山反應堆洩漏量已達到修訂後限制的 90%,並指出發電廠運營者可能會「請求國家核安全局在緊急情況下進一步提高停堆限制,以保持運行」,繼續增加廠外人口和廠區工人的風險。

    國家核安全局是中國的一個半自主機構,負責通過核和輻射科學的軍事應用加強國家安全。

    國務院官員說,美國國務院6 月 8 日收到信件後,已立即開始與跨部門合作夥伴和法國政府接觸。

    國務院官員表示,在收到信件後的 48 至 72 小時內,美國政府一直與法國官員和美國能源部的技術專家多次接觸,並指出這一系列活動均源於6 月 8 日的信件。

    他們補充說,隨後他們與法國政府和法馬通有幾次緊急交流。CNN已聯繫法國駐美大使館徵求評論。

    儘管如此,退休核科學家羅弗警告說,氣體洩漏可能表明存在更大的問題。

    「如果他們確實有放射性氣體洩漏,那就表明他們的一些容器出現損壞了。它還可以代表,一些核燃料零件也出現損壞,這將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羅弗告訴CNN:「這將是關閉反應堆的一個原因,然後需要為反應堆補充燃料。」他還補充說必須小心地拆除燃料零件。

    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告訴CNN,目前,美國官員不認為洩漏事件處於「危機級別」,但承認洩漏事件正在增加並需要密切監控。

    消息人士補充說,台山核電站的情況有可能演變成一場災難,但美國官員目前認為它暫時不太會如此惡化。

    近年來,中國擴大了核能的使用,現約佔全國總發電量的 5%。根據中國核能協會的數據,截至2021年3月,中國有16座在運核電站,49座核反應堆,總發電量為51,000兆瓦。

    台山核電站是中國與法國電力公司簽署核能發電協議後建設的標誌性項目,而該公司主要由法國政府所有。該發電廠於2009年開工建設,兩台機組分別於2018年和2019年開始發電。

    台山市人口95萬,位於中國東南部的廣東省;廣東省人口1.26億,國內生產總值1.6萬億美元,與俄羅斯和韓國相當。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53771345166519&id=100016009862895

    蘇志成:解決核能外洩的方法,就是在外洩已達規定上限的時候,再修改規定把上限拉高

    這樣就沒有核能外洩了

    #中國人的智慧

    很核終
    很柯學

    我可以
    -------------------------------
    放射性物質外洩程度已達中国規定的上限,中国擬進一步提高上限標準,意味著外洩將繼續增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36577576394028&id=100001254844402

    李淳風:愛注意。距香港 130公里。有香港友請速通知
    (位置圖放留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95447267545047&id=100012393544523

    王定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9374850131950&id=143944236949

    吳濬彥 Wu Jun Yen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77898545870748&id=1394671960860089

    #說好的國際觀呢?
    一「日本最快月內拍板 將123萬噸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
    一「日本將排福島核廢水入海 台灣環團聯合聲明反對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16108935195844&id=584986081641475

  • 先簽後稿決行層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7 14:33:31
    有 120 人按讚

    #中共政權 #中國社會 #臺灣外交 #國際關係

    近期,國際關係與情勢。2021年03月27日
    中國戰狼外交,加速臺灣與美、日、歐盟的關係

    中共軍機繞台/中國海警法/美台簽署海巡備忘錄/法國參議員挺台/比利時參議院通過友台法案

    ❗國防部公布,(3月26日)中共解放軍派遣高達20架次軍機侵入我防空識別區,是今年最高批次;空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廣播驅離。中國出動「運-8反潛機」2架次、「空警-500機」1架次、「轟-6K機」4架次、「殲-16機」10架次、「殲-10機」2架次、「運-8技偵機」1架次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ADIZ)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2月19日表示,中國《海警法》中的條文「強烈暗示了這部法律可能被用來恐嚇(中國的)海上鄰國」。而中國方面堅稱,該法內容符合國際慣例和各國實踐。

    ❗日本是目前對這項法律反對聲音最大的國家。《海警法》推出後,中國海警船隻多日駛入與日本存在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海域附近,東海形勢逐漸緊張。

    ❗台美簽署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戰略學者蘇紫雲今天表示,意在反制中國實施「海警法」後,增加海洋灰色地帶衝突強度,對外擴張的企圖。對於台美簽訂海巡合作備忘錄,朝野立委都表示肯定,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及趙天麟認為,這是對中共擴張海權的必要反制。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指出,簽訂備忘錄將對兩國合作訓練上有正面幫助。

    ❗法國召見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指中國大使館近來威脅辱罵法國議員、學者、歐洲外交官等行徑,已讓人「無法接受」。消息人士透露,在20分鐘會面中,盧沙野曾想提台灣問題,結果秒遭打斷,稱「下次再約」。

    ❗中國周一才剛宣布制裁歐盟機構和人士,以報復歐盟為新疆人權問題而制裁中國資深官員。除法國外,德國、比利時和丹麥外交部也紛紛召見中國大使,表達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在例行記者會上,堅稱歐盟基於「謊言和虛假訊息」而對中國施加制裁,「無理挑釁在先」,中方對歐洲國家召見中國大使「完全不接受」。

    ❗參議員卡迪克(Olivier Cadic)發言譴責,法國和參議院不會接受中共的指示,在媒體傳播之下,全世界正在發現中共獨裁政權對中國人民的控制,歐盟也針對新疆議題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中國則對歐洲議會議員進行報復,卡迪克詢問,在前往布魯塞爾的歐盟會議中,外交部是否考慮對中國採取新的措施,以及如何看待批准歐盟與中國的貿易協議。

    ❗我國外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比利時聯邦參議院以49票贊成、0票反對、5票棄權,高票表決通過「加強台灣國際社會地位決議」,要求比國聯邦政府在歐盟層級強調與台灣加強合作的必要性,並應與歐盟共同協助台灣實質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國際組織。

    ❗我國外交部表示,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主權屬於台灣2350萬人民,只有台灣人民有權決定台灣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而台灣也獨自存在於國際社會,這就是兩岸長久以來的事實和現狀,無論中國政府如何扭曲對台主張,都無法改變這事實。

    ❗前國防部長蔡明憲接受印度媒體邀請,參與線上論壇來討論防疫。蔡明憲在開場的時候,提到台灣作為一個國家,就立刻被香港代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打斷,說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又直接離席抗議。此外,蔡明憲提到「武漢肺炎」時,也被葉劉淑儀插話:「注意一下,我認為你不應該用武漢來稱呼這個病毒,我會離開這場論壇,如果你再使用這個稱呼。」陸委會則說,這種粗暴打斷、沒有禮貌的行為,無法掩蓋我方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國防部
    文字引述: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自由時報、蘋果日報、民視新聞、BBC中文網、聯合報、公共電視

  • 先簽後稿決行層級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26 12:35:31
    有 2 人按讚


    【為什麼不推動台美建交】

    最近台灣有兩個人上了「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NPR是許多美國人開車時會聽的廣播頻道,收聽率超過20%):一個是戰貓蕭美琴大使,談的是台灣處理疫情的成功經驗;另一位是吳釗燮部長(JW),而他講的內容似乎引起了不少討論(https://pse.is/v5ffl),包括:
    . 
    1、「台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
    2、「台灣期盼美國能持續對台軍售。但若與中國發生衝突,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台灣防禦是台灣自己的風險與責任,台灣會努力為未來局勢做好準備。」
    . 
    以上兩點重要發言,我們來提供一些背景脈絡供大家思考。
    . 
    首先我們來談建交的部份。

    . 
    由於近期有許多台美關係的良好進展,讓很多人開始討論雙方建交的可能性,但JW部長這樣子講,是不是在潑冷水呢???
    .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先前已經寫過專文了,而且這個問題從觀測站成立以來已經被問過到爛啦!所以我們在這邊就把之前寫的東西再拿出來讓大家複習一下,並針對目前的狀況稍微改一下內容。
    . 
    ➤ 先前貼文請看這邊:https://pse.is/w5als
    ➤ 完整版在 鳴人堂 :https://pse.is/J6ZP2
    . 
    之前我們那篇下的標題,幾乎和近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問的問題一模一樣:
    「台美關係很好,但為何不直接推動建交呢?」
    . 
    通常問這個問題的人有兩類:有些人是出於真心不瞭解台美關係的互動,所以提問;有些人則是以「疑美」(或者是要否定台灣政府作為)的角度,在各種討論當中放大絕「講這麼多幹嘛?有種就建交啊!不建交就是假的!」來反問。
    . 
    尤其,近兩三年來,中共連續挖角台灣的邦交國(本文將中華民國視為台灣的正式國名,因此兩者是同義詞,以下行文不再另外解釋),美國國會雖有「台北法」的提出,行政部門也有回應,但還是有很多人立刻反問:「美國自己都沒跟台灣建交,又如何幫助台灣防止斷交?」
    .  
    先講我們的論點:我們當然都非常希望台美可以建交,那是台美關係繼續發展下去的一大里程碑,但是這並不是「現階段」的優先重點。
    .  
    ▍認識美國的一中政策與戰略模糊
    .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美國的中國政策和台灣政策是什麼。美國在處理美中台關係上,有所謂的「一中政策」,其係由《台灣關係法》、美中聯合三公報、雷根六項保證等核心法律和文件,以及其他行政單位不對外公開之相關文件(前陣子解密文件告訴大家,雷根總統對內還簽了一個重要的備忘錄但書:對台軍售必須要維持可以跟中共軍力發展相抗的程度,而且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當中永久有效的原則)所組成,在這些文件當中大致上說明,美國「認識到」中國對台灣的立場,但美國不會主動催促兩岸協商處理一中問題,也不會明確承諾當中共動用武力的時候,美國會如何應對,僅說會嚴正關切。
    .  
    ➤ 美國一中政策:https://pse.is/JRV5J
    ➤ 白宮解密文件:https://pse.is/KLCTN
    .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他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中國」,但這不代表台灣失去國際地位,因為同時美國已利用《台灣關係法》規範美國和台灣的關係。其中,明文規定台灣適用一切和其他國家相同的法律義務,只是不明確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簡單來說,就是「實際上」國與國的關係,但「法律上」則是「準」國與國的關係。
    .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個「一中政策」的框架,其實還沒有到達需要砍掉重練的急迫性,尤其是在更好的替代方案出現之前。華府智庫政策圈、以及不少學術專家們的觀點很類似,大多數的人基本上覺得,本來就沒必要隨便把一個使用了四十年之久的框架砍掉。而且正是因為它的實用性以及彈性(例如對台灣的待遇部份),使這個政策在執行上有很大的揮灑空間,因此不見得需要動到大框架,這就是美國所謂的「戰略模糊」。
    .  
    ▍建交的成本與風險
    . 
    ⚠️ ↓↓↓ 這邊是我們先前寫的版本,但這一年多以來,情況可能已經有所不同了,我們在後面補充
    . 
    再說,若美國真的放棄其「一中政策」而與台灣建交,大家可能要認真思考這項舉動所帶來的後果。目前雖然美中之間有貿易戰,但目的其實是美國為了跟中國談判出一個更全面性的貿易協定,尤其是要逼迫中國做更多自由化的開放措施;然而與此同時,雙方交往程度還是非常深,不僅是官方交流,民間交流包括經濟、學術、文化等都很頻繁。以中國「流氓政權」(語出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 Morgan Ortagus)的特性,若美國今天真的與台灣建交,中國勢必會開始採取激烈報復行動,例如隨意拘捕境內美國人、想辦法迫害境內的美國企業等等。一旦雙邊關係全面潰決,美國政府要怎麼和美國人民交代這巨大的社會、商業損失?
    .  
    ➤ 美稱中國流氓政權:https://pse.is/LEDJD
    .  
    即使美國現在的行政部門主要由「強硬派」掌權,認定和中共是「競爭關係」為主,且認為必須用強硬手段逼迫他們改革,但實際上,仍有許多智庫和政策界的菁英們不太喜歡太過強硬的手段,而認為應該用各種外交手段來讓中共融入世界體系。既然外交是內政的延伸,那當然也得考量國內各方意見。現在的美國逐漸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中國開始具有野心地向外擴張,也漸漸影響到自由秩序,但人們對於該怎麼處理這樣的擴張野心還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  
    ⚠️ ↓↓↓ 這邊是我們針對現在的情勢所做的補充
    . 
    這篇當中提到的絕大多數論點,放到今天仍然都適用。唯一有需要更新的部份是在美國的「建交的成本與風險」這段,在這一年多以來,狀況有一點點的不同。
    . 
    先前提到,美國仍然在辯論說到底該不該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政策,但這一年多以來行政部門已經不斷地採用強硬政策來制裁中國。而最近在美國政策界與智庫圈興起一陣討論「戰略模糊」的盛況,其中,許多人最擔心的事情是:如果美國和台灣建交,或者把戰略模糊改成「戰略清晰」,有可能會讓中國「豁出去」,而直接造成武力衝突。另一方面,戰略模糊其實也是要約束台灣的領導者,不要走到與美方所希望的路徑太遠之處(例:推動法理台獨)。這是目前美國政治菁英在考慮的重點。對大多數人來說,建交並不是優先的選項,討論到的聲量也非常小。
    .  
    ▍台灣外交政策的考量
    . 
    回到外交承認和邦交國這件事。事實上,外交絕對不是只有要維繫邦交國的數量,也不是只有「官方」之間的交流而已。檢視外交活動的依據應該看我們跟他國政府互動的「層級」(level)和「本質」(nature)。大家可以想想看,雖然美國和中國、俄羅斯也有建交,但這就代表兩國之間的關係很好嗎?美國和中國現在打貿易戰的交流「層級」超高,但這種交流的「本質」卻是有競爭、有敵意的。再者,台灣雖然邦交國數目只有15個,卻有超過110個免簽國家,可以直接持護照入境而不需簽證;中國雖有將近180個邦交國,卻只有11個免簽國。所以,台灣的主權在國際上並不是靠邦交國數目來決定的。
    .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台美關係的最主要考量可以兩大面向切入。
    .  
    第一,在外交關係方面,現階段有待突破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例如:兩國之間的事務能不能做到由官方直接接觸、官方人物能不能直接公開見面、軍售能不能透過正常國家管道、外交人員的待遇是否等同於他國的外交人員、簽訂貿易協定……等等。要推動這麼多的議題,當然要想辦法用美國的行政部門、國會、智庫政策圈最能夠接受的切入方式。我們認為,現在台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爭取國家待遇的「正常化」,而我們也的確看到許多事情都在朝正常國家的軌道移動,像是這兩年以來的許多筆的軍售案,已經漸漸成為美國國防部「外國軍事銷售」計劃(Foreign Military Sales, FMS)的常態夥伴;雙方行政部門官員可以公開會面、拍照打卡,甚至和他國官員公開同台,這些都是正常化的表徵。
    . 
    第二個面向則是國格問題,我們在下一節詳述。
    . 
    ▍懸而未解的國格問題:台灣或中華民國?
    . 
    台美建交除了並非現階段首要任務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最重大的問題有待解決: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法上的性質是什麼?
    . 
    美國當年與中華民國斷交的時候(1978),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仍然宣稱代表全中國,因此當時美國是將中國的「政府承認」轉移到中共身上,即由中共政府來代表中國的意思。在當時,台灣的人們是被視為中國人,而且多數自認是中國人(畢竟不自認為中國人的話就會被警總抓走了),因此,在1972年《上海公報》裡面,美國的立場是:「美國認識到(acknowledge),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  
    特別注意,美國說是「認識」到(國會的研究報告還特別標示/ren si/),不是「承認」(recognize),而且上面說的是中國人立場,多年之後這個主詞變得很有趣。
    .  
    那現在呢?台灣經過1990年代的民主轉型以及修憲,明確定義了我們的治權僅及於自由地區(台澎金馬),而且自從國家統一委員會在1992年發出聲明後,就再也沒有官方組織提出正式聲明說我們代表整個中國(雖然馬英九總統時期常在各種場合用口頭講,後來就會成為總統府新聞稿內容)。然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現在這個中華民國的性質顯然跟當年1979年斷交時那個強調漢賊不兩立、爭取正統中國的中華民國很不一樣了(想想看,現在世界上還有哪一個主要國家,有可能會承認中華民國代表正統中國?就連我們的邦交國很多也直接稱呼我們為台灣,而非中國)。
    .  
    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也還沒有對自己的「國格」做一個正式的釐清。如果現在美國與「我國」建交,那要用什麼名義?會不會影響(中國)政府承認的性質?這樣會變成兩個中國嗎?又或者是一中一台?不要說釐清了,連相關的討論都還很少,但這會是建交時必須面對的國際法上重要問題。
    .  
    要知道的是,美國與我國斷交以來,就幾乎很少在官方文件裡提到中華民國,反而是不斷提到「台灣」,《台灣關係法》就是如此。近來官方文書更出現不少直接把台灣稱做國家的情形,例如國防部的印太戰略報告、移民局關於台灣人歸化的規定等等,在這些實踐當中,台灣似乎已經直接和中華民國畫上等號。
    .  
    ➤ 美移民局台灣人規劃規定:https://pse.is/LTV3W
    .  
    話說回來,事實上在1960年代末期,美國就已經提出「雙重代表權」的建議,認為可以讓兩個中國同時存在聯合國,但當時被蔣介石基於漢賊不兩立的理由拒絕了,直到1971年才改變態度「不反對」這個提案,但一切都太遲了(當年在聯合國表決輸掉,保不住會籍,因此自行宣布退出)。如果當時他早一點接受雙重代表權的話,現在或許就不會有台灣的問題了,主流思想大概會變成所謂的「華獨」或「華統」吧!
    .  
    說也奇怪,當年中共不讓我們當中國,強迫我們讓出中國的代表權;現在,當我們漸漸地覺得自己不是中國人而是台灣人的時候,中國卻又不准我們說自己不是中國!撇開中國因素不談,台灣人自己總得對自己的國格有一個明確選擇吧!用模糊的策略可沒辦法模糊到永遠。
    .  
    ▍未來展望
    .  
    我們並不是不期待和美國建交,大部份的人當然都非常期待。但有些人在討論公共事務時用「有種就建交啊」的態度,對於促進台美建交是完全沒有幫助的,聽起來反倒是單純為質疑美國而質疑的成份居多。我們認為,台美關係繼續地「正常化」,最終目的就是會走向建交這個最好的結果。然而在此之前,我們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  
    還是要再強調一遍,正常化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我們必須要確保這個過程是持續的。現在的世界局勢是中國和美國開始走向競爭大於合作的關係,這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狀況。有很多人認為我們不要捲入強權之爭、最好維持等距,甚至有人主張「回歸兩岸關係」,這些說法根本沒搞清楚國際關係的本質,台灣哪有本錢和實力在兩大強權之間維持等距?台灣的地理戰略位置和整個歷史發展,注定會在中美之爭的最前線。事實上也是如此,中國的對美政策和美國的對中政策,台灣問題都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點之一。對兩大強權來說,台灣的地位都很重要,台灣哪來的可能性置於中美之爭之外?
    .  
    況且,1950年代以來我們就一直是在美國這一邊、靠美國的經濟援助、軍事援助及市場開放而達到經濟發展,與另一邊明白說要使用武力侵略我們的中共政權呈現明顯對比。我們知道各國外交政策都是以自我利益為最大考量,美國也不可能全為台灣著想,但是,從整個歷史發展和中國與美國兩個政權的本質來看,台灣要靠哪邊近一點,這個難道還需要考慮嗎?台灣要做的事情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變成國際上許多相同理念國家的可靠夥伴,而不是去質疑美國,更不是去不斷鼓吹轉向中國!
    .  
    在下一篇文章我們會跟大家分析近來美國政策界對於戰略模糊的論辯。如果我們能夠更清楚美國政策圈的人們現在在想什麼、吵什麼,我們會看得更清楚,建交並不是目前美國政界的主流想法,我們要推動的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自我防衛的能力,以及要在美國推動的新政經戰略網絡當中佔到一個好位置。請待下回分解。
    . 
    (註:續集已經出了喔!https://pse.is/v49xl)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