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兆豐職等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兆豐職等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兆豐職等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兆豐職等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8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質詢財政部:稅務獎勵金法制化及兆豐案】@財委會 2017-04-12 過去財政部編列「欠缺」法源依據之稅務獎勵金,總以刪除預算會打擊「基層」稽查人員士氣為由,希望立法院勿刪除或凍結此筆預算。但事實上,依「2016年財政部五區國稅局稅務獎勵金核發情形」,簡任職等官員平均每人獲得9萬8千元,而薦任及...

  • 兆豐職等表 在 黃國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4-12 12:03:51
    有 645 人按讚

    【質詢財政部:稅務獎勵金法制化及兆豐案】@財委會 2017-04-12

    過去財政部編列「欠缺」法源依據之稅務獎勵金,總以刪除預算會打擊「基層」稽查人員士氣為由,希望立法院勿刪除或凍結此筆預算。但事實上,依「2016年財政部五區國稅局稅務獎勵金核發情形」,簡任職等官員平均每人獲得9萬8千元,而薦任及委任人員平均每人獲得僅1萬2千元及8千元,此種肥大官、瘦小吏的分配方式真能有效獎勵基層人員嗎?

    此外,針對兆豐銀行去年八月因違反洗錢防制規定,而遭美國重罰57億台幣,兆豐內部調查報告竟歸咎於「制度設計僵固、不良」,甚且表示「無」新增應問責名單。身為公股銀行最大股東,同時代表全體納稅人利益的財政部,贊同這份報告的結論嗎?面對質疑,財政部長不斷閃躲、迴避問題,國庫署長甚至還想繼續推卸責任。

    事實上,財政部種種試圖幫忙「他人」脫責的理由,老早就被行政院督導小組自己提的調查結論打臉了!

    我在財委會已多次質詢:兆豐巴拿馬分行從2010至2012年,已發生類似問題,卻未做改正;2016年八月發生紐約分行遭美國重罰57億一案,難道不用擴大求償嗎?財政部及金管會此種自我閹割鋸箭式的調查,是有高層授意嗎?難道57億罰鍰最後真要由納稅人買單嗎?

  • 兆豐職等表 在 陳明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8-23 18:54:46
    有 306 人按讚


    【是誰「罩」豐金? 要求政府全面徹查 沒有上限!】

    兆豐金因在美涉及洗錢案遭重罰折合台幣57億元的高額罰款及顧問費,創下國內金融業最高罰款紀錄。DFS檢查報告早於今年2月即送至兆豐金,卻直至8/19兆豐金總經理出面說明,整件事才曝光,將近半年時間,財政部、金管會對此彷彿一無所知,兆豐金也毫無危機處理的動作,整起事件疑點重重,立法委員蘇震清、羅致政及王定宇,今8/23(二)上午10:30於立法院民進黨黨團記者室,舉辦「是誰「罩」豐金?洗錢案10大疑點!」記者會,呼籲政府全面徹查。

    蘇震清委員指出,根據整起案件的時間序列,兆豐金前董事長蔡友才在事件爆發前大規模的人事調動、在事情即將曝光的前亟欲離職等等動作都顯示出重重疑點;又兆豐金在面對裁決書時,認同罪刑,卻又一邊向台灣人說明,自己並未真正涉及洗錢,這也令人難以理解。蘇震清也質疑,蔡友才上任後,對中投公司融資金額甚至超過中投實收資本額,這不正是五鬼搬運?

    羅致政委員列出自兆豐金洗錢案爆出後,根據現有資料可發現的10項疑點:
    一、為何今年2、3月新舊政權交替前夕人事異動頻繁?
    二、為何輸血黨庫,五年借給中投75億?
    三、為何兆豐特別禮遇周美青?
    四、為何挹注黨庫、紐約洗錢、金溥聰駐美,都發生在馬任內2012到2014?
    五、為何事發後兆豐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六、前董座蔡友才、兆豐董事會、財政部是否涉及隱匿?
    七、兆豐金洗錢案是持續性或單一偶發事件?金額有多大?是否其他分行是否有同樣問題?
    八、兆豐金洗錢案與巴拿馬文件的關係為何?
    九、兆豐洗錢案只是高層誤判情勢所致?或是刻意隱瞞?
    十、自己洗錢,也被別人洗錢,兆豐內控到底有多差?
    以上所有問題,政府都應出面徹查到底,沒有上限,否則將嚴重損害台灣金融業的國際形象。

    王定宇委員引述美國某家銀行主管說明,NYDFS對兆豐金控的檢查報告不只一份,「2013年即有第一份報告指出兆豐金的疏失,檢查時間是2012年1月到9月,在報告中美國即發出命令,要求兆豐金對流程疏漏及可能洗錢漏洞進行改善。」今年2月份,美國DFS金檢報告中也寫到「2015年3月進行檢查,內容是2014年1至9月,並一併檢查2013年命令是否履行。」

    王定宇委員指出,這足以顯示兆豐金不僅是避重就輕,更是說謊,從2013年一路隱匿至今,而在兆豐金派有官股代表的財政部不可能毫不知情,卻為何又毫無作為?時任總經理的現任董事長徐光曦、時任金管會主委的曾銘宗立委、還有當時財政部部長都應出面說明,「明知有漏洞卻不把洞補上,台灣金檢單位明知有問題卻毫無作為,到底為了誰?」

    羅致政委員表示,美國聯準會已啟動調查,台灣金管會應積極調查,勿重蹈後知後覺的覆轍。王定宇委員也強調,行政院務必慎重指定調查小組成員,這將影響整起案件事實是否能完整揭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