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元長打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元長打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元長打工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朱成志的華山論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站在路邊的下一代》 /楊渡 傍晚經過市民大道,原本車水馬龍的車潮變得稀稀疏疏,道路兩旁已成景觀的各種特色美食店,幾乎都關上門。胡椒蝦、燒烤店、港式茶餐廳、日本料理等,大大小小的店,起初還撐著,如今要不是關上門,便是開著店面掛上牌子:「便當一百元」。 生意好的時候,這裡有許多服務生,...
元長打工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站在路邊的下一代》
/楊渡
傍晚經過市民大道,原本車水馬龍的車潮變得稀稀疏疏,道路兩旁已成景觀的各種特色美食店,幾乎都關上門。胡椒蝦、燒烤店、港式茶餐廳、日本料理等,大大小小的店,起初還撐著,如今要不是關上門,便是開著店面掛上牌子:「便當一百元」。
生意好的時候,這裡有許多服務生,如今少數還打工的年輕人舉著牌子,站在路邊招呼:便當一百元。那些曾為了辦喜慶婚宴而大開宴席的餐廳更慘,連便當都不知如何賣。
夜市裡的小店也一樣。他們是「不做不得食」的勞苦人,開了店才有進帳,許多小店,連跟政府拿補助都不會。而如今的夜市都關了。他們和環南市場的菜販一樣,一日不做,便一日沒收入。
柯文哲還算知道「賺吃人」的艱苦,想用半解封的方式,幫他們找一條出路,好歹有一點營業,有一點收入。但台北市的疫情實在不容樂觀。東一個社區,西一個市場,疫情爆不停,要全面封城做澈底檢疫,卻又不能像鍾南山封廣州那樣,完全封起來做核酸檢驗。台北沒有這個物流與食物配送支援,一定天下大亂。更何況,若驗出更多無症狀感染者,台北要如何處置?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根本還沒有準備好。普篩不行,疫苗沒有,到底要台北怎麼做?
事實上,中央政府不斷攻擊台北市、新北市的防疫,只是在轉移焦點。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現在不能解封的原因,是沒有打夠疫苗。從五月中疫情大擴散開始,每日染疫以數百在增加,人太多,感染足跡已無法追蹤。所謂匡列、疫調,也只能求其盡力隔離,不是解方。
疫苗是唯一的解方。但疫苗政策錯誤,導致大部份人無疫苗可打,少數人搶得像難民。疫苗若想全面開打,最快也要到八月,鴻海、台積電、慈濟都進來了,也才打不到一半。再等疫苗發揮作用,最快也要十月才能解封。
環南市場的自治會長嗆立委,焦點放在會長對林昶佐在「演戲」的不滿。然而,事實是這不是嗆誰,而是一種哀嚎,一種怒吼。他想喊出的是「底層的人,都活不下去了,你為什麼不關心,只關心政治鬥爭」。這才是底層的憤怒。
是的,市場的小商小販,打工的孩子,一日不做,一日不得食的人啊,都在掙扎!不只是沒有疫苗而死去的人,而是整個社會,整個人心,在疫情下掙扎。
家鄉的朋友說,在南部農村底層的生活中,有一些家庭,是年輕的父母親在台北打工,現在沒了零工沒收入。而原本在家鄉跟祖父母生活的孩子,本來還可以靠學校的營養午餐,中午總是有一些剩餘的飯菜,學校老師有溫情,會幫困苦的孩子打包,大家分著,帶一點回家給祖父母一起當晚餐。現在學校都停了課,營養午餐沒了,這些人家更困苦了。
年輕的一整個世代,包括了還不知道指考要如考的這一屆考生,剛剛畢業的學生,乃至於還在打工交學貸的孩子,都被害慘了。但情況可以不必這樣,因慈善團體一再要求買疫苗,要求了一個多月,還得去求見蔡英文,首肯的公文才開始旅行。
這世界,有聽過媽祖婆要救人,還得去向慈禧太后叩首的嗎?
疫苗早進來,台灣早解封,何苦困在悶局中,死亡病故?
我在路邊,看見一個年輕人,舉著牌子,寫著「便當一百元」,長長的手,向稀疏的車流招手,他們像極了這一代的命運,在冷血政府的無視中,在黃昏的孤單裡,無聲呼喊。
為了下一代,我會好好記住這一刻!
元長打工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世界,有聽過媽祖婆要救人,還得去向慈禧太后叩首的嗎?疫苗早進來,台灣早解封,何苦困在悶局中,死亡病故?我在路邊,看見一個年輕人,舉著牌子,寫著「便當一百元」,長長的手,向稀疏的車流招手,他們像極了這一代的命運,在冷血政府的無視中,在黃昏的孤單裡,無聲呼喊。為了下一代,我會好好記住這一刻!>
傍晚經過市民大道,原本車水馬龍的車潮變得稀稀疏疏,道路兩旁已成景觀的各種特色美食店,幾乎都關上門。胡椒蝦、燒烤店、港式茶餐廳、日本料理等,大大小小的店,起初還撐著,如今要不是關上門,便是開著店面掛上牌子:「便當一百元」。
生意好時,這裡有許多服務生,如今少數還打工的年輕人舉著牌子,站在路邊招呼:便當一百元。那些曾為了辦喜慶婚宴而大開宴席的餐廳更慘,連便當都不知如何賣。
夜市裡的小店也一樣。他們是「不做不得食」的勞苦人,開了店才有進帳,許多小店,連跟政府拿補助都不會。而如今的夜市都關了。他們和環南市場的菜販一樣,一日不做,便一日沒收入。
柯文哲還算知道「賺吃人」的艱苦,想用半解封的方式,幫他們找一條出路,好歹有一點營業,有一點收入。但台北市的疫情實在不容樂觀。東一個社區,西一個市場,疫情爆不停,要全面封城做徹底檢疫,卻又不能像鍾南山封廣州那樣,完全封起來做核酸檢驗。台北沒有這個物流與食物配送支援,一定天下大亂。更何況,若驗出更多無症狀感染者,台北要如何處置?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根本還沒有準備好。普篩不行,疫苗沒有,到底要台北怎麼做?
事實上,中央政府不斷攻擊台北市、新北市的防疫,只是在轉移焦點。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現在不能解封的原因,是沒有打夠疫苗。從五月中疫情大擴散開始,每日染疫以數百在增加,人太多,感染足跡已無法追蹤。所謂匡列、疫調,也只能求其盡力隔離,不是解方。
疫苗是唯一的解方。但疫苗政策錯誤,導致大部分人無疫苗可打,少數人搶得像難民。疫苗若想全面開打,最快也要到八月,鴻海、台積電、慈濟都進來了,也才打不到一半。再等疫苗發揮作用,最快也要十月才能解封。
環南市場的自治會長嗆立委,焦點放在會長對林昶佐在「演戲」的不滿。然而,事實是這不是嗆誰,而是一種哀嚎,一種怒吼。他想喊出的是「底層的人,都活不下去了,你為什麼不關心,只關心政治鬥爭」。這才是底層的憤怒。
是的,市場的小商小販,打工的孩子,一日不做,一日不得食的人啊,都在掙扎!不只是沒有疫苗而死去的人,而是整個社會,整個人心,在疫情下掙扎。
家鄉的朋友說,在南部農村底層的生活中,有一些家庭,是年輕的父母親在台北打工,現在沒了零工沒收入。而原本在家鄉跟祖父母生活的孩子,本來還可以靠學校的營養午餐,中午總是有一些剩餘的飯菜,學校老師有溫情,會幫困苦的孩子打包,大家分著,帶一點回家給祖父母一起當晚餐。現在學校都停了課,營養午餐沒了,這些人家更困苦了。
年輕的一整個世代,包括了還不知道指考要如何考的這一屆考生,剛剛畢業的學生,乃至於還在打工交學貸的孩子,都被害慘了。但情況可以不必這樣,因慈善團體一再要求買疫苗,要求了一個多月,還得去求見蔡英文,首肯的公文才開始旅行。
楊渡/站在路邊的下一代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5594561
元長打工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物極必反】
十多年前,當時我剛畢業甫入職場不久,08金融海嘯剛剛發生,當時仍在打工的我寫了一篇題為《物極必反》的文章,記錄低當時我對「美元遊戲」的感受。
兩年前就美國加息問題分享過這篇陳年「歷史」文章一次。12年時間過去了,世界跟著「劇本」走了一段路,似乎快要走到盡頭。今天再讀回這篇文章,除了感覺到當時自己的幼嫩,也有另一番感受,亦有幸見證著大時代的變遷。
------------
物極必反 - 論美國經濟
//短短一個星期,金融市場發生了一連串的大事,到處風聲鶴唳,可謂多事之秋。這次金融危機比起03年沙士,2000年科網爆破,97年金融風暴都要嚴重,影響都要深遠得多,這次影響將會徹徹底底改變日後環球金融市場的生態。
回想過去一兩年前,美國當時大幅減息,樓市暢旺,美國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用繳付首期買樓的地方,人人有樓,安居樂業,高企的樓價繼續飛升,且升幅極為驚人。記得前年在美國讀書時,聽當地人說當時樓價較2年前飛升3倍。但好景不常,減息週期結束,息口回升觸發了美國樓市泡沫的爆破,樓宇價格大幅下跌導致業主繼續供款的意欲下降,甚至所持物業變成負資產,無力繼續供款,被迫斷供,最後銀主(提供按揭貸款的銀行)收樓,收回來的樓宇再以低價在市場上出售套現,進一步推低樓價,惡性循環,惡夢隨即開始。
美國是一個推祟資本主義的國家,資本主義概念伸延至金融市場,所有資產均可以進行資本化及證券化(Securitization)。發明證券化的是各大華爾街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建立特殊目的公司(SPV),利用信用分組(Credit Tranching)把樓宇按揭等債務包裝成高評級的債券在資本市場出售,利用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使美國將自身的按揭風險都賣給了全世界。如今樓價插水,有次按成份的按揭抵債券及押債務工具(Mortgage Backed Security/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價值當然亦隨之大跌,由於對沖基金往往向銀行及華爾街大行貸款,以借低息賺高息的形式投資CDOs,當對沖基金倒閉時,借款予他們的大型金融機構最終也要「上身」。目前這些含次按成份的相關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拆息亦同時被抽高,信貸危機從而產生。持有大量CDOs/MBS證券資產的對沖基金及投資銀行開始面臨嚴重的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導致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等多間大型投資銀行相繼出事。真是百年難得一見,正所謂「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
各大行將可轉售的風險視之為沒有風險,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當然不足,任何人借錢都輕易獲批,總之盡快將貸款成功轉售就能收錢,這就是經濟學所說的道德危機(Moral Hazard)。萬萬想不到的是,次按釀成的結果是反過來強迫政府介入救市,先是將「兩房」收歸國有,然後包底JP Morgon收購貝爾斯登,政府今天宣佈再撥7千億美元向市場注資,反映了過度資本化帶來的後果,資本主義走到最後是倒過來慢慢步向國有化,認真諷刺。
美國政府不停包底,但偏偏就是對雷曼兄弟見死不救,証明美國政府都意識到救市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但事實証明以目前情況來看,若美國政府不介入,整個金融體系資金就會凍結,資金鏈亦會斷裂。然而,美國財赤嚴重,目前國債已超過13萬億美元,債台高築,但一旦開了頭就不能回頭,只有繼續開動印鈔機,不斷進行債務再融資,資產負債表將不斷膨脹,也沒有設定任何退市的日落條款,等同置往後的經濟問題於不顧。即使是次金融危機解除,遺留下來的經濟問題後患無窮,往後的環球經濟發展應放眼中國了。
美國下一步應會繼續再次減息挽救經濟,美元/港元長線不被看好,看來最精明的投資不是股票基金,也不是債券,而是人民幣了。
撰文︰Starman
2008-9-21//
https://starnman84.blogspot.com/2018/06/blog-post_18.htm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