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元朝官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元朝官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元朝官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元朝官服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長知史 提起「絲綢之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張騫「鑿空」西域的故事。實際上,在張騫之前,「絲綢之路」就以民眾自發的形式開通,張騫的「鑿空」,只不過是史書上第一次記載官方與中亞的往來。 ----------- 【張騫「鑿空」西域】 漢武帝即位後,在前幾代財力積累和...

  • 元朝官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4-14 14:00:00
    有 908 人按讚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長知史

    提起「絲綢之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張騫「鑿空」西域的故事。實際上,在張騫之前,「絲綢之路」就以民眾自發的形式開通,張騫的「鑿空」,只不過是史書上第一次記載官方與中亞的往來。

    -----------

    【張騫「鑿空」西域】

    漢武帝即位後,在前幾代財力積累和國內較為穩定的基礎上,力圖改變之前的妥協策略,轉而實施以進攻為主的大戰略,派遣張騫作為使臣出使西域,即是這個大戰略中的一環。

    張騫於公元前138年奉命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了十幾年,後尋找機會逃出,完成了出使使命,這一次出使雖然沒有完成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攻擊匈奴的目標,但因為他是官方派往西域的第一個使臣,「鑿空」西域的成績顯而易見。後張騫又為聯合烏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次出使還派遣副使分別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國,與各國加強聯繫。

    -----------

    張騫的兩次出使,不但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繫,建立了持續的外交關係,而且使得中亞和漢朝的商旅不絕於途,為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打下了基礎。張騫的出使,也為和平外交奠定了基礎,此後,中原王朝與西域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張騫出使表現出的堅韌、愛國、勇敢等精神表明,一個國家制定大的戰略,還要有能人與決策者一起實現,張騫與漢武帝就互相成就了「鑿空」西域與雄才大略的千古美名。

    -----------

    【玄奘西行求法】

    繁榮時期的大唐,正主導著世界潮流,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輻射世界。各種文化、各種宗教在「絲綢之路」上交匯、融通,玄奘西行,鑑真東渡,一來一去,書寫的是各種文化互學互鑑的光輝歷史。這一時期的「絲綢之路」,在世界交流史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玄奘出生於隋朝末年。他年少出家,立志弘揚佛法,但因為派別眾多,各派對經義的理解也不同。當時的長安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常有印度僧人來講經,佛法的精微釋講給玄奘耳目一新的感覺,他決定到佛教的誕生地——印度去求法。
    玄奘從印度帶回了梵夾裝佛經520夾、657部,以及佛舍利150粒。在回國後的19年裡,他一共翻譯出75部、1335卷佛經。尤其是佛教在印度短暫消亡後,這些正確翻譯的佛經意義更為重大。由於他譯經傳教的努力,很多國家的留學生到他門下學法,長安也成為當時世界佛教的中心。除了翻譯佛經,玄奘還根據自己在印度見到的風土人情,撰寫了《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親身經歷和傳聞得知的138個國家和地區、城邦,不僅包括今天中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還包括巴基斯坦北部、幾乎整個印度地區、孟加拉國以及尼泊爾南部地區,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風俗、氣候等,是古代西域和印度的大百科全書。

    -----------

    【鑑真東渡日本】

    鑑真生於武則天垂拱四年(688年),揚州人。鑑真14歲的時候,隨父親入寺,或許是與佛天生有緣,他見到佛像就覺得有莫名的感動,所以就懇求他的父親也讓他出家,父親大為驚異,就同意了他的請求。當時恰好武則天詔於天下諸州,廣度僧人,於是鑑真就從智滿禪師出家做了沙彌。708年3月28日,在長安實際寺,鑑真隨弘景禪師受具足戒。此後,他到處學法,很快就成為一位著名的高僧。

    -----------

    742年10月,兩位日本僧人風塵僕仆地趕到揚州,此行他們要完成一個任務:迎請鑑真東渡。這兩位日本僧人就是榮睿和普照,他們是732年隨第10次遣唐使至唐留學的留學僧,他們來到大唐,不但為了學習,還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尋訪戒律律師赴日本。聽完日本僧人的來意後,鑑真欣然應允東渡傳法,但就是這一點頭,竟然六次才成功東渡。

    -----------

    753年12月20日,66歲的鑑真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踏上日本國土。鑑真的到來,對日本的佛教影響甚巨:一是開創了日本的律宗;二是向日本介紹了天台宗;三是為日本密宗的勃興奠定了基礎。另外,在醫藥、建築、書法、雕塑、語言、飲食等方面,鑑真對日本都有積極影響。

    -----------

    【鄭和七下西洋】

    如果說秦漢到元朝是「絲綢之路」的1.0時代,以陸上「絲綢之路」的開拓為主,那麼明清時期是「絲綢之路」的2.0時代,變為以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為主。對中國來說,這個轉變是以鄭和下西洋為標誌的。

    鄭和,1371年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的一個小村莊裡。1382年,明軍平定雲南,在進入雲南時,明軍把當地幼童擄去,鄭和正是其中之一,被作為宦官服役。之後因緣際會,鄭和赴燕王朱棣藩邸,由此和朱棣有了聯繫,兩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互相成就了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佳話。

    -----------

    永樂二年(1404)正月,正是「靖難之役」功成之日,論功行賞,鄭和被朱棣賜姓「鄭」。此時的朱棣剛即位,百廢待興,為了向海外諸國傳達和平理念,使諸國來朝貢,以增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便決定派人出使西洋。因為鄭和有勇有謀,無論姿貌還是才幹,在宦官中無有出其右者,故委任鄭和為正使。

    -----------

    鄭和七次下西洋,在很多國家留下了遺蹟,並傳播和平理念,引進先進文化。如滿剌加是鄭和船隊開拓的重要據點,據說滿剌加人就是從鄭和一行中學會的建造城市和掘井取水的本領,至今當地還有三寶城和三寶井的遺址。另外鄭和使團還給當地人治病和傳授種田知識。除了在海外介紹和傳播中華文化,鄭和使團還注意吸收借鑑海外的優秀文化,如使團成員撰寫的《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等,就處處留意各國的風土人情,並記載下來,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民族志。

    -----------

    鄭和所開拓的海上「絲綢之路」,在佔城、蘇門答臘、錫蘭山、古裡建立了海洋交通中轉站,並在滿剌加、古裡等建立了貿易基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貿易。中國的瓷器、絲綢、漆器等出口到海外,刺激了相關手工業的發展,而海外的玉石、香料等也在中國擴大了市場,對相關產業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