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今天來分享跟生活理財有關的app
投資先生|元大證券下單軟體
一方面是我的證券戶開在元大
另一方面是它功能齊全介面簡單 也有模擬盤
最重要是使用起來很流暢!!
台灣大宗證券行就是元大凱基富邦之類
但大部分手機看盤軟體都做得很陽春
籌碼k線選股機器人我都用過 很常用到腦溢血
用...
2020.03.18
今天來分享跟生活理財有關的app
投資先生|元大證券下單軟體
一方面是我的證券戶開在元大
另一方面是它功能齊全介面簡單 也有模擬盤
最重要是使用起來很流暢!!
台灣大宗證券行就是元大凱基富邦之類
但大部分手機看盤軟體都做得很陽春
籌碼k線選股機器人我都用過 很常用到腦溢血
用來用去還是券商的功能最簡單完整
有K線有財報有新聞可下單 讚
firstrade|美股下單軟體
這其實只是我下載來提醒自己未來要用的XD
最近很流行etoro(知名的史蒂夫與戴夫一起睡公園紙箱)
不過因為firstrade不用手續費
貪小便宜我本人是二話不說立刻下載
就像定期定額的ETF我也是死不交管理費而自行定期定額
但美股操作的券商每家落差滿大的
大家開戶前要多比較一下手續費和匯費的差異
richart|台新銀行推出的網銀 @hellorichart
網購族和小資族 真心推薦去辦個richart
(我身邊的朋友都知道 只要有人問我辦卡我一律說richartXD)
他有分一般金融卡和信用卡,各種通路都有回饋
而且是「現金」回饋不是點數回饋
活儲還能給到1%利息(條件蠻好達成的)
加上網銀換匯又快又優惠,有在做外幣理財的同學歡迎光臨
richart的網路行銷和社群都做得很成功
邀請新朋友的話,richart會送舊朋友$100 新朋友$300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歡迎私訊我領取連結
鉅亨網|財經時事一把抓
非常完整又即時的財經新聞整理
這裡充斥著半夜不能睡覺的可憐人
大半夜還是得即時更新新聞
之前說過初心者適合看「事實」
這種新聞網站就是在發布「事實」
每篇新聞底下都還列出相關個股與股價
平台新聞涵蓋股票房地產基金
金十數據|全球財經快訊行情
投資先生和鉅亨網多聚焦在台灣和國外的關係
但金十數據幾乎什麼行情指標都能看
而且什麼鬼毛新聞都有即時時間軸
黃金原油道瓊期貨法國英國阿撒部魯指數
什麼都看什麼都不奇怪
艾蜜莉定存股|小資女艾蜜莉推出的app
小資女艾蜜莉存股行之有年
主打功能是能算好每支股票的昂貴、合理、便宜價格
幫助不太會判斷股價高低的人更好選股
(不過我不解沒有判斷股價高低能力的人怎麼敢操作?)
我主要使用他來看討論區的高手指點
其實滿常看到瘋子跟傻子在上面ㄎ一笑
所以建議還是要先養好觀念跟心態再去看
不然跟著網友見風轉舵很容易精神分裂
CWMoney|記帳好用
可以連結雲端發票 用發票記帳
而且在裡面的操作都可以兌換錢幣
拿去生活市集買東西 記帳還能換禮物的概念
鼓勵用戶踴躍記帳!
街口支付|消費領回饋
消費回饋高,但回饋是街口幣,只能在配合商店用
好處是配合的商店很多 到處都可以用
街口和蝦皮一樣,方便好用但我平時不常用
如同之前提過這種綁信用卡的app很容易不小心過度消費
所以我真的是身上錢不夠才會用
以上!分享我幾乎每天都會打開的實用app們
大家如果有發現很好用的軟體也麻煩推坑我🥰
#投資理財 #實用軟體 #生活理財 #小資族
元大投資先生條件單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後記:智慧與慈悲 – 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21件中醫知識
將近五年前,為人敬重的前輩、人生智慧暢銷書「當孔子遇上哈佛」作者李克明先生(前元大國際資產管理及元大創業投資董事長)鼓勵我出書。在他的催促下,我決定先開始寫淺顯實用的養兒育女系列文章,打算以後整理成書。本來計劃大半年內完稿,沒想到事情繁忙多變,這個系列文章一拖再拖,網頁同名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都已經出版了,才突然覺醒,趕緊把養兒育女系列文章寫完,好對一直關注這個系列的讀者們有個交代。
在養兒育女系列文章的寫作過程中,許多讀者及病人和我分享他們教養下一代的故事及問題,我們也從各種角度討論許多相關的題材。在眾多的討論中,最常跳出來的問題是「為什麼要有小孩」。是的,如果不生小孩,人生輕鬆很多,把時間和金錢留給自己,也省掉了很多年的擔心及煩惱。養兒防老,在現代社會裡早就已經不適用了,教養小孩的花費累積起來,遠遠超過支付養老年金的費用。當你年邁走不動時,兒女可能遠在世界的另一端,偶而和你視訊一下,就已經是最大的欣慰了,畢竟他的人生伴侶及小孩才是他生活的重心,這也才是生命延續的主軸。做為父母的你,早已如告老還鄉的開國功臣,在孩子的生活中越來越變得有名無實。
那麼,為什麼要生小孩、養小孩?每個父母或許有不同的理由,也或許沒什麼特殊的理由,只是順著大多數人的生活軌跡,求學、上班、結婚、生子一路走下來。然而,當我們不斷地深入探討,撥開層層關連,我們會發現,養兒育女的真正意義是「讓我們更深入體會人生的真諦」。
為什麼這麼說?那就得先回答一個更深奧的問題,那就是「人生的真諦是什麼」。很多人從小到大不斷思索人生的意義為何,即使我們無法確定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既然已經來了,那我們人生應該尋求什麼。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然而,從各種古老文化、哲學思想、宗教、甚至現代科學等等來找尋共同點,不難發現人生的真諦至少包括及環繞著「智慧」與「慈悲」兩件事,或者可以說「人生是尋求智慧與慈悲的一個過程」。
「智慧」,指的是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理解。無論是佛教解釋的虛幻空有和人的貪嗔痴、基督教講的上帝創造世界及人的原罪、現代科學尋求的理論和實驗證明、哲學探討的人類善良助他和貪婪自私、做人做事的道理及賺錢養生的方法等等,雖然各種路線有很不一樣的方向,都是為了人們探索這個世界背後隱藏的真實道理而產生的思想與行為。人們窮其一生,經由面對各種不同人事物的經驗來體會及理解這個世界,洞悉其背後道理的智慧,是人生最核心的指引。
「慈悲」,這兩個字借用於佛教的詞句,中文翻譯有其歷史的因緣,英文翻譯為compassion。不過,中英文翻譯都不是很到位,慈悲和compassion給人的感覺是針對比自己不幸、比自己遭遇差的人的一種同情心、同理心及關懷,似乎隱藏了上對下、幸運者對不幸運者的意味。比較好的翻譯為「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意義是對所有形式的生命及其生存的環境都保有無條件的愛。無論是貧窮不幸或富裕幸福的人、有權勢或失落潦倒的人、熟識的親朋好友或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喜歡或不喜歡的人、對我們有回報或沒有回報的人,我們都保持「All is one」的心態,給予基本的尊重及關懷。基於大家言語的習慣,在這裡我們還是使用「慈悲」這兩個字來代表其中的含義。
當我們了解人生的真諦在於尋求智慧與慈悲後,我們就不難理解養兒育女的過程裡,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自願或被迫地去體會人生的智慧與慈悲。雖然小孩子不一定算是父母的老師,父母會經歷一個生命從微小脆弱到完整自主的整個過程,由自己成長的主觀角度轉變為旁觀小孩子成長的客觀角度,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父母自己的學習遠大於小孩子成長的學習。換句話說,生小孩並不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人類的生命,畢竟這個世界沒有了人類也還是會繼續往下運行。養小孩更不是為了增加自己擁有的東西及快樂,畢竟父母不斷地付出後,終究得學會放手,讓小孩子獨立尋求他們的人生。
當然,不生小孩不代表無法深入探討人生的真諦,人生有很多不同的機緣來尋求智慧與慈悲。然而,養兒育女就好像參加了不可退出的長期課程,不管你高興還是不高興、精神飽滿還是精疲力盡,每天都得上課,也常常有意想不到、焦頭爛額的事情跳出來激發你的毅力。
總而言之,養兒育女,不要老想著「我這麼辛苦養育孩子,孩子為什麼不知道感激與回報」,因為生養小孩本來就不是為了孩子的感激與回報。當一個生命從老天的手中轉到你的手中,教養這個生命是你的責任,最大的回報是豐富了你的人生、強化了你的人生探索。如果孩子感激你的教養,成為你一輩子最親近的人,那是錦上添花,或許代表你做對了什麼事情。如果孩子與你越走越遠,也不要太難過,回頭好好思索人生該尋求的智慧與慈悲,下一次做好一點唄 ….. 如果下一次還有意願和機緣再從老天的手中接來一個生命。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9976)
元大投資先生條件單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5月3日,臺北東區的永福樓餐廳變成了NET服飾。(張哲生 攝)
下面是2020年4月底出版的《今周刊》第1219期裡頭的相關報導:
NET不懼疫情在「永福樓」舊址開新館
東區老房仲揭金店面搶租秘辛
撰文:張玉鉉、梁任瑋
歷經半年籌備,位於台北忠孝東路4段的永福樓舊址,變身為服飾品牌NET(主富服裝)忠孝旗艦店,成為台北最大NET門市。在疫情當頭的5月1日,依然無所畏懼,如期開幕!
去年11月,NET證實與房東簽約12年,以每月320萬元租下永福樓,轟動業界。近年來,這家無懼國際快時尚品牌挑戰,反而加速展店、朝大型化店鋪轉進的本土服飾品牌,卻愈戰愈勇,再度插旗東區。
儘管如此大張旗鼓,NET卻是神祕而低調,不僅創辦人從不受訪,連在NET工作近30年的董事長特助受訪時,名字也不曝光。
「選擇永福樓,是因其為東區商圈具代表性地標之一,且樓層坪數夠大、交通便利、方便集客。」特助陳先生透露,房東慎選房客,NET提出建議租金與經營規畫後,房東才點頭。
隨著商圈人潮往信義計畫區移動,東區的指標型店面陸續關門、遷移時有耳聞,也讓東區沒落之說不脛而走;然而一次簽下12年長約,意味著NET對昔日一級戰區東區仍信心滿滿。陳特助提到NET展店方針為在地、長期經營,簽約以長約為主,只要選定就會戮力經營,因此多年來與各門市房東維持良好互動。
一位認識NET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文貞27年的東區房仲人士印象很深,1993年,黃文貞相中忠孝東路4段明曜百貨對面、現為屈臣氏的店面,當時NET才剛成立,沒名氣,房東最後選擇租給如今的藥妝店。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也許就放棄了,黃文貞卻鍥而不捨,透過管道找上唯王食品的老闆,頂下原本經營食品雜貨的唯王店面,開設NET忠孝1店,讓外界見識到他插旗東區的決心。
「他做生意很阿莎力,決策很快。」這位房仲指出,早年黃文貞還親自找據點時,有一次晚上11點向黃介紹一間不錯的店面,「他一聽很感興趣,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就開車去看。」甚至澎湖、花蓮等偏鄉也親自去勘查市場,絲毫沒有身價數10億元大老闆架子。
去年黃文貞搶下永福樓舊址,其實有段不為人知的幕後。自從永福樓退租後,林姓屋主原本開價每月六百萬元找新租客,由於地點不錯,當時的確吸引不少國際連鎖品牌,包括日本與台灣藥妝店叩門洽詢,但房東對租金的堅持,讓不少品牌商評估後決定縮手,而店面就這樣空置半年之久。
正當無人聞問之際,黃文貞透過熟識永福樓屋主的一位林姓仲介聯繫遠在日本的房東,表達承租意願,並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更驚人的是,黃文貞一口氣向房東砍到4百萬元,最後用「前低後高」方式,前期每月320萬元、後期每月4百多萬元的租金條件拍板。「大家聽到NET以這麼便宜的價錢租到永福樓,整個東區房東都驚呆了!」知情人士透露,「你不得不佩服黃文貞,很懂得抓住房東不耐久無租客的心情,他也許不會第一個出手,但一出手絕對不會讓標的跑掉。」
熟悉黃文貞的這位房仲分析,20多年過去,東區商圈零售品牌潮起潮落,但NET可說是碩果僅存,是從未離開過東區的店家之一,如今更集中火力投資永福樓舊址,力拚對街即將開幕的H&M與UNIQLO,精神頗令人佩服。
NET門市遍布一、二、三線城市。都市外,也注重經營中南部鄉間,像全台最大門市即落腳屏東,將近八百坪。「長期以來,NET展店布點的原則就是不斷追求進步、調整體質。」陳特助堅定地說。
NET於1991年創立,歷經香港服飾品牌街頭林立、歐美與日本快時尚品牌大舉進入,29年來屹立不搖。即使11年前試圖進入中國市場,以失敗收場,仍從中學習經驗,更堅定台灣是NET的重要根據地。
至5月1日,NET全台總店數共148家,年營業額近80億元、員工約3千人,遠超越其他本土服飾品牌。
黃文貞出身雲林東勢鄉農家,今年70多歲,高中畢業、退伍後,曾至報關公司工作半年;接著進入貿易公司服務長達7年,主要負責出口美國的成衣部門。「後來董事長離職創業,在現今東區NET大安一店處開設小超市。」創業以來因資金與經驗不足,有半年時間經營得不順,直到「偶然在冰店看見2位女士,提著兩大袋『津秋外銷成衣』的戰利品,開始注意到此產業。」
當年獲爭鮮創辦人支持 一腳跨進成衣界
黃文貞開始進行服飾產業市調,巧遇舊識陳津秋(津秋成衣、爭鮮創辦人)並獲他的支持,自此跨進成衣服飾業。「陳津秋不僅讓黃董事長自由挑選款式販售,並採先售出後結算方式,無須切貨買斷。」陳特助回憶。這對當時財力不足的黃文貞是一大助力,不用積壓太多資金在進貨上,周轉上也大為寬裕,也因此讓原本的小超市,在1979年順利轉型外銷成衣的主婦商場。
然而,隨工資、原物料與土地成本逐漸上漲,台灣外銷成衣廠漸漸外移,黃文貞面臨第二次轉型,決定朝自有品牌發展。當時黃文貞一夫當關,「董事長交叉比對國際品牌成功經驗,擬定NET發展方向:全客層定位、商品款式豐富、價格實惠。」陳特助提到。
對黃文貞來說,企業經營必須與時俱進、滿足消費者需求,這點也充分體現在NET品項選擇與展點策略上。先看品項,從休閒服飾、都會風格的男女裝,陸續拓展兒童、鞋包配件、家居等,滿足一站式購足消費者。
「NET的商品策略,是製作讓顧客每天都想穿的衣服。」陳特助直言,商品與價格是競爭的不二法門,因此款式多外,始終堅持平均單價落在3到4百元間,用CP值緊拴家庭、小資上班族等的心。
直到現在,NET每季有高達2千種款式,黃文貞皆參與其中,競爭對手推出的服飾樣式、風格市場接受度如何,均走在第一線觀察,保持對市場的靈敏度與學習心態。
NET布點上,搭配一站式服務得到加乘效果,因偏鄉購物選擇不多,一家人到NET能滿足各式購衣需求;偏鄉門市穩定的業績,反倒成為NET在都會區迎戰快時尚品牌的堅實後盾。「展點上以方便集客為優先,傾向在交通便利地點開店。」陳特助強調。
近年NET則以關小店、開大店的策略積極布局,於2015年在新北淡水開出首家旗艦店,樹立大型店鋪模式。「為完整陳列豐富款式,5年前陸續在各縣市開設4百坪以上新型態店鋪。」陳特助解釋。
實體戰打30年轉進電商 用人策略「從不挖角」
去年8月,NET從實體門市進展至電商品牌。「隨科技進步,電子商務成為必爭之地,因此決定成立電商品牌NU V(NEW VALUE簡稱)。花1年籌備,定位全客層。」陳特助分享。
疫情加速虛實通路整合,「NET累積近三十年成衣生產經驗與設計資源,使NUV能較靈活快速生產自有商品。目前月營收穩定成長中,且四月業績較上個月成長5至6成;主要購買年齡落在21至45歲。」陳特助透露,因疫情激發團結、對台土地認同,將推出一系列台灣美景與人文特色T恤。
至於展店所需人才與倉庫,陳特助表示,NET從不對外挖角,選擇基層培育,凝聚向心力。去年7月啟用的雲林物流中心約七千坪,整合NET與NU V倉儲需求。
NET另一個深植人心的形象是公益。「黃董事長小時候常穿哥哥留下的衣服,有年除夕夜,因沒有過年新衣而哭鬧,黃董事長母親深夜還到街上已打烊的衣服店敲門,買了一條卡其長褲。」陳特助透露。
有這樣深刻的兒時記憶,黃文貞自2012年起,每年捐助全台家扶中心愛心提貨券,舉辦門市封館贈衣活動,讓弱勢家庭能穿新衣過年,至今已累計約百場、投入逾億元。
「當時接到NET打電話來說要提供50萬元提貨券,彷彿天上掉下來禮物,今年甚至提高至70萬元。」雲林家扶中心主任廖志文語帶感激。
然而,台北市大安區仁愛里里長鄭秀郎觀察:「現在東區人潮減少超過一半,至少要幾個月才能恢復。」疫情下逆勢開店,考驗品牌生存力,對此陳特助樂觀表示:「NET看好台灣內需市場,會延續既定開店策略,盡力做到最好。」充分反映黃文貞面對市場挑戰所秉持「謙虛以對、身體力行、量力而為」的原則。
NET(主富服飾)
成立:1991年
負責人:黃文貞
資本額:5.6億元
主要業務:服飾
元大投資先生條件單 在 元大期貨招財鈴-方昭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youtu.be/pxYaQOfLK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