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儒林外史內容簡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儒林外史內容簡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姜太公釣魚釣了周文王 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獵,占卜的結果說:「出獵所獲不是龍也事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夠輔佐你成就霸業的人才。」於是周文王滿心歡喜地外出打獵。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渭水之濱。姜子牙看見一個王者打扮的人向這邊走來。 他們見面如何? 【興周八百年百家宗師——姜太公】 姜尚(前1...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中西文明的夾縫:改變台灣命運的起手式」介紹 訪問作者: 黃光國 內容簡介: 從世界史的宏觀角度,說明「文化中國」在世界史的地位, 以及西方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中國為何衰敗。 夾縫中的台灣,如何從「中西文明對抗」中, 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 十五世紀歐洲進入...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的推薦目錄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05 16:06:30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1月5日 地點: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事件: 林則徐在西城內辭行(註1)。 註1: 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九冊日記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364 / 4556。 #知史討論 鴉片如何由救命之藥到奪命之毒的?(...
-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31 20:00:13本集主題:「中西文明的夾縫:改變台灣命運的起手式」介紹
訪問作者: 黃光國
內容簡介:
從世界史的宏觀角度,說明「文化中國」在世界史的地位,
以及西方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中國為何衰敗。
夾縫中的台灣,如何從「中西文明對抗」中,
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
十五世紀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台灣在中、西文化初步交會的「夾縫」中,開始走上歷史的舞台。
西方殖民帝國主義的崛起,列強爭霸與殖民霸權,以及陽明學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世界列強們虎視眈眈,將台灣列為囊中之物,勢在必得。
另一方面,本書從「心理史學」的觀點,分析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明臣,如何輔佐清廷應付內憂外患。從他們四人身上,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和「官無封建、吏有封建」所造成的困境。
尤其從「抬棺抗俄的左宗棠」和「長袖善舞的李鴻章」兩人一生行誼的對比,更可以了解:同樣的儒家文化傳統,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展現,其差別在於儒者所謂的「存乎一心」!
袁世凱小站練兵,說明清廷試圖改變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但在科舉制度的羈靡之下,大多數士大夫想盼的是效法李鴻章的「滿門富貴」,「宰相合肥天下瘦」,結果「戊戌變法」宣告以失敗告終。
「文化中國史觀」的建構,必須要以歷史事實作為基礎;而獨派人士主張的「同心圓史觀」,將台灣歷史在時間上限縮為五百年,在空間上與大陸切割,這樣的史觀是為了政治目的,刻意扭曲歷史事實,誤導下一代。
看本書如何從「心理史學」的宏觀角度,剖析從秦漢以來沒有兵的文化,到清末中國進入百年羞辱世紀,探討為何台灣處在中西文明對抗的夾縫中,會陷入今天「內耗」的兩難困境!
作者簡介:黃光國
臺北市人,1945年11月6日出生。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致力於結合東、西方文化,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發展本土社會科學。
著有中英文學術論文近百篇,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優良研究獎十餘次,曾任臺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臺大講座、傑出人才講座、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8-01 20:57:45本集主題:「千本鳥居百萬神:從30座神社解讀日本史」介紹
訪問編輯:林蔚儒
內容簡介:
不了解神社,就無法全盤理解日本史!
30座備受崇敬的神社,30段波濤洶湧的歷史,
在八百萬神的背後,交織著叛變與暗殺的權力鬥爭,
更緊緊鏈結庶民生活與社會經濟。
剖析神社的前世今生,一探不為人知的日本歷史。
這不僅是一趟參拜之旅,更是一次穿越神社的日本深度旅行,
就從令和元年啟程吧!
松尾芭蕉為什麼要前往參拜出羽三山?
安政大地震後為什麼會出現大量鯰魚圖?
幕府眼中的思想犯在明治時代如何「洗白」成為神明?
本能寺之變前明智光秀為何要到愛宕神社參拜?
即將躍上日本萬元紙鈔的企業家澀澤榮一與明治神宮有何淵源?
為何參拜伊勢神宮在江戶時代大為流行?
──除了御守、繪馬、御朱印以外,你更應該了解的日本神社史!
在一般人眼中,日本神社是觀光客絡繹不絕的熱門景點,但在香火鼎盛的背後,往往交織著政爭、叛變、陰謀、暗殺等等權力鬥爭,更與庶民生活、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可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深深影響著日本的過去與現在。
本書精選全日本30座知名神社,囊括觀光客造訪東京必去的明治神宮、以海上鳥居聞名全球的嚴島神社、和高德院大佛同為鎌倉觀光重鎮的鶴岡八幡宮、四國首屈一指的金刀比羅宮等,爬梳其創建緣由與淵源,從平安時代、戰國時代乃至江戶時代,開啟一段貫穿時空的旅程,或釐析、或探索、或娓娓述說神社的前世今生,讓我們一睹神社如何成為改變與創造歷史的舞台。
作者簡介:安藤優一郎
1965年生於日本千葉縣,歷史學家、文學博士。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畢。
目前以江戶為主題寫作與演講,並於東京理科大學生涯學習中心、JR東日本成人假日俱樂部、NHK文化中心等單位開設生涯學習講座,廣受歡迎。
已出版中文作品有《參勤交代:江戶幕府的統治關鍵》。
個人網站 www.yu-andoh.net/ -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6-13 19:57:45本集主題: 「為甚麼我在包容基督徒?:十九世紀中葉儒者的宗教寬容」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孔德維 (Hung Tak Wai)
內容簡介:
既批判,又主張接納,清儒對基督宗教的包容源於「大國的自信」?
大清帝國的菁英如何在時代的變局中,重新思考「國家」與自身的責任?
爬梳史料,以清儒姚瑩、梁廷枏、魏源為例,看19世紀中葉中國儒者的自我定位與世界觀!
傳統儒教菁英的思維中,「教化」是國家與儒者的當然責任,不過19世紀初,卻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主張包容非儒教的族群。道光帝便曾親筆寫下「護國清真」的匾額,並下令重修河南的清真寺;而1840年代的戰爭以後,這樣的「包容」仍然遍及於基督宗教,更有一些儒者系統地解釋了「包容」異教的必要性。
相較於16-17世紀的明國和日本,這是全然不同的景象。在16-17世紀,江南的明儒和佛教徒因強烈的危機意識,銳意排斥基督宗教,不惜以武力相抗;同一時期,江戶幕府更是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禁絕以十萬計的基督徒,徹底「鎖國」、「禁教」。
在本書中,我們則會看到19世紀中葉,曾接觸許多歐洲國家的官員姚瑩(1785-1853),承認其他宗教也可能是「天道」的一種,主張包容不同的宗教風俗;痛恨「異端」的魏源(1794-1857),也認為世界各族「秉氣」各異,不能以一教統覆天下;為了維持國際貿易而提議接納基督教的梁廷枏(1796-1861),則深信只要儒教與基督宗教充分交流,外國的異教徒終必師從周、孔。這些儒者並非單純以自身的信仰或官員管治的立場面對基督宗教,而是在「經世」的終極目的下,消化新知,考量現實,不斷修正他們的世界觀,維繫帝國的繁榮穩定。對他們而言,理解基督宗教的過程就是世界觀、新資訊與現實考慮三者互動的結果。
作者簡介:孔德維(Hung Tak Wai)
香港人,1991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中國研究博士。曾任訪問學人於中央研究院,並參與歐洲、海灣地區及東亞不同學術會議。現職沙特阿拉伯王國費薩爾國王學術與伊斯蘭研究中心研究員及香港中文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自17世紀以來東亞少數群體的研究,尤集中於小眾的宗教團體與政府及與主流社會的關係,主要包括中國的穆斯林及基督徒與香港的少數族裔社群。
過去數年,不斷參與香港公民社會的各種活動,2011年創立文宣學社為清貧學童提供免費教育服務,並在不同非政府機構參與研究工作,探討非華語學生在香港的學習及就業困難。現為新創企業Glocal Learning Offices(GLOS)的研究總監,以國際關係為本,從旅遊、生活、教育、研究、社會、創作等範疇服務本地及國際社會。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姜太公釣魚釣了周文王
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獵,占卜的結果說:「出獵所獲不是龍也事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夠輔佐你成就霸業的人才。」於是周文王滿心歡喜地外出打獵。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渭水之濱。姜子牙看見一個王者打扮的人向這邊走來。
他們見面如何?
【興周八百年百家宗師——姜太公】
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呂氏,一名望,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世稱「姜太公」。漢族(華夏族),「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裏,太公望所出也。」(今山東省日照人)據說祖先在舜時為「四嶽」之一,曾幫助大禹治水立過功,被封在呂,姜為其族姓。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六十,滿頭白髮,閱歷過人,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子牙的祖先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這個地方,所以他又叫呂尚或呂望。
姜子牙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懷濟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是一直懷才不遇,大半生在窮困潦倒中度過。他曾經在朝歌宰過牛,又在孟津賣過麵,歲月蹉跎,轉眼已到了垂生暮年,兩鬢白髮蒼蒼,他聽說當朝賢主周文王的聖名後,便來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釣之名來觀望時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常識,使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他的頭髮由花白變成了全白。他在渭水河邊釣魚也很久了,在他投竿拋餌、兩膝跪踞的石頭上,已磨出了兩個淺淺的小坑。人們見他一直垂釣,卻毫無收穫,都勸他放棄,他卻說:「你們不懂其中的奧妙!」依舊垂釣。
一天,他正在河邊垂釣,從身後的大路上來了一輛馬車,車後面跟着的人都垂喪着臉,其中有的人還哭哭涕涕,就連趕車的人也哭喪着臉。於是他問明原因後方知車中躺着的人是這家的大公子,出門拜師求學,突然間昏迷不醒,找了幾個郎中都說是不治之症,讓趕緊回家準備後事,不然就要死在外面。姜子牙用手撩起車簾看了一會兒說:「諸位不必悲傷,儘管放心,此人三日內必好。」沒有人能夠相信一個窮困潦倒閑急無聊的釣魚的窮老頭說的話是真的。
幾天後,姜子牙正在釣魚,從城中出來一夥人馬直奔他而來,到了他釣魚的地方,從車裏走出一個英俊青年對着姜子牙叩頭就拜,嘴裏不停說着救命恩人,一定要拜姜子牙為師。原來這個青年就是前幾天躺在車裏的那人,家父是當朝重臣,輔佐周文王治理國家。此時他要把姜子牙請回家中給他當老師,因為他現在恰好正在尋訪高師。並許以重金,還想認姜子牙為義父。都被姜子牙婉言謝絕。
又有一天姜子牙正在釣魚,從大路上過來兩個人,每人牽着一匹高頭大馬,武將打扮,正值中午,馬要飲水,人要洗臉。姜子牙看了一眼其中一個的面相,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老朽看你印堂發黑,有赤脈貫瞳,如果現在回去馬上救治還來得及,不然的話,七日內必死。」哪想到這兩人衝着姜子牙哈哈大笑了一陣,說姜子牙是瘋老頭,說完後毫不在意的揚長而去。
原來這兩人是周文王屬下負責守城的副將,其中一個人第五天突然暴病而亡。(用現代面相術語說,赤脈貫瞳是人的眼球突然出現大量血絲,說話時語言略有顛倒和遲鈍,行走時步伐不穩,視力有雙影出現。這是患腦溢血的前兆。其人暴病而亡,很可能是患腦溢血而死)
「渭水河邊有個釣魚的窮老頭能斷人生死,百發百中。」這件事一時在城裏一個傳兩,倆個傳仨的傳了出去。姜子牙的名聲大躁。從百姓傳到了朝廷,同時也傳到了周文王的耳朵裏。「一個釣魚算卦的窮老頭,對國家能有什麼用呢?」所以周文王並沒有放在心上。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地過着,姜子牙還是天天在渭水河邊釣魚。
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獵,占卜的結果說:「出獵所獲不是龍也事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夠輔佐你成就霸業的人才。」周文王又回想起夢中先人說過的話「聖人出現之日,就是周拯興之時」,於是滿心歡喜地外出打獵。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渭水之濱。
幽靜的林間傳來了陣陣馬的嘶鳴,喧嘩的人聲也由遠而近。姜子牙看見一個王者打扮的人向這邊走來。
文王見這位垂釣老者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便上前與他交談起來。姜子牙不失時機地告訴文王自己的身世,兩人談得非常投機。讓周文王驚訝的是,一個天天以釣魚為樂的窮老頭,對天下大事以及國家的武攻文治知道得這樣清楚,知識又是如此的淵博,而且觀點新穎見解獨到。他還發現這個釣魚的窮老頭對五行數術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詣。
求賢若渴的周文王從姜子牙睿智、機敏的談吐中發現,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尋訪的大賢。他高興地感歎:「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於你啦!」於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禮節款待他,並把他讓上自己坐的馬車,可是這個窮老頭還真不識抬舉,看到周文王這麼尊重他他反到擺起譜來。周文王坐的馬車他不但不上,還非得讓周文王親自背着他回城。當時,天下沒有第二個人能坐上周文王的車,讓他坐在車裏文王親自為他趕車還不行,這已經是天下最重的禮遇了,除姜子牙外天下還沒有第二個人能遇到這樣的禮遇。這可難為了周文王:不背吧,國家朝廷求賢若渴,正是用人才的時候,不能失去這們難得的人才。背吧,面子又不好看,自古以來哪有國君背臣民的?為了國家興旺就不要考慮個人面子了,想到這,周文王真的背起來姜子牙向城中走去。
走了一小段的路程後,把周文王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噓噓,趴在周文王背上面的姜子牙似乎一點也不知體諒別人,看到把文王累成這樣,嘴裏卻總是說:「再多走幾步……」周文王實在走不動了,就把姜子牙放了下來。周文王這時累得也顧不上國君的面子了,坐在地上滿臉流汗,姜子牙看着累得汗流滿面的周文王,笑着對他說:「你一共背我走了294步,我要保你大周江山294年,一步一年呀!」說完他又哈哈大笑起來。文王聽姜子牙這麼一說,立刻來了精神頭,也不感覺累了,一骨碌就爬起來拽過姜子牙還要背,這時姜子牙笑着說:「再背就不靈了,就294年吧,我們坐車回城。」
後來,姜子牙又輔佐文王之子武王滅了商紂王,武王也尊他為軍師和先生。
東周從西元前的770年直到諸候割據的春秋時代末期的西元前476年,恰好剛剛是294年,正應了當年周文王背姜子牙的294步。從此以後中國歷史就進入了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這是後話。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中國歷史 #姜太公 #姜子牙 #周文王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朝唯一的漢人皇后:王霓
歷史春秋網
作者:思文
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224年1月14日),金宣宗病死在南京開封府。時年61歲,重臣寬厚,給了個廟號為宣宗。
《金史》、《金史紀事本末》,包括現代的一些介紹金史的書籍,大多都是介紹金哀宗完顏守緒是直接即位,沒有任何波瀾。
其實不是這樣的,細讀史料,你就會發現,完顏守緒上位,雖然沒有搏殺流血,但是,刀光劍影映照了半個京城,這一番明爭暗鬥非常激烈,到底還是背後的軍事力量起的決定作用。
當然啦,兩位太后的力量也不可低估。
金宣宗的第一任太子是完顏守中。但是,從《金史》等史料中卻查不到他的生母是誰。後來在一件私人筆記中,才找到了線索,原來完顏守中的親娘姓紇石烈氏,小戶人家出身,進入完顏允恭的府中為侍女,據完顏承麟的夫人徒單氏說,千嬌百媚的樣子,一副羞答答的不愛做聲,病懨懨的像林黛玉。後來被允恭收入房中。並且生下了完顏守中。
紇石烈氏雖然是小戶人家,可她有一個大戶的同門,就是胡沙虎。胡沙虎的本名是紇石烈執中。
那麼,與後期在後宮中幾乎是說一不二的王氏以姐妹相稱又是怎麼回事呢?當年宣宗怎麼就娶了王家姐妹二人?
這得從頭說起,從目前的史料檢索來看,都是在金哀宗末期隻言片語的記述。幾十年了,細處自己有些說不清楚了。
在燕京(當時為金中都)王家是大戶,正妻生兩個女兒。妹妹叫王霓,長得尤其漂亮俊美。那時的金宣宗不喜歡讀書,完全一個浪蕩公子,聽聞誰家姑娘漂亮,便去騷擾。有一天,他看見了王家妹妹——那時他的爺爺金世宗(完顏雍)還在,便托媒前往王家說親,要給這個庶孫子娶妹妹王霓為夫人。可是妹妹說了(注意,不是母親說),我從小母親身體弱,都是姐姐王雲帶著,那意思就是離不開姐姐。
後來經過反覆磋商,妹妹嫁時,姐姐跟著過去,待妹妹大幾歲時,能獨立主持家務,姐姐再另行再嫁。
承安三年(1198年)正牌的王妃的妹妹王霓肚子裡還是沒動靜,倒是姐姐先生下了個孩子,起名守緒,就是後來的金哀宗完顏守緒。
沒有名分的姐姐、或者說是侍女的姐姐和妹夫先生了孩子。
至寧五年(1213年)宣宗意外即皇帝位,妹妹被立為皇后,姐姐被封為淑妃。後來,在妹妹反覆勸說下,姐姐王雲又進封為元妃。也就是妹妹是後宮的一把手,姐姐是二把手,姐妹二人壟斷了整個後宮。
到了金哀宗完顏守緒即位,詔尊親生母親,也就是二王中的姐姐為皇太后,號慈聖宮太后。妹妹則默默無聞。
史料是這樣記載的:
太后(姐姐王雲)悉心教導今上,使他與兄弟和睦,勤於朝政。對蒙古作戰偶爾有小捷,有些無廉恥的文士上奏、做賦,稱頌聖德中興!甚至還說會越來越強,戰勝蒙古。
太后不滿意,說:帝年少氣銳,無懼心則驕怠生。今有幸打了個小勝仗,怎麼就是中興了呢?就是你等小人諂媚迷惑聖上!。
這個姐姐看來還真是秉持公正,而且頭腦冷靜,不妄自尊大。
不過,當時的嫘祖司寺主徒單氏,認為她有一件事處理的不公!這就是驅逐汪古氏出宮。
當然有筆記記載,這件事是中宮皇后徒單氏的主意。
徒單氏是完顏守緒的正妻。她嫁給完顏守緒之後的形象是個非常賢惠孝順的女子。金宣宗年間,宣宗完顏珣和皇后都曾經生過病,徒單氏就割自己的皮膚獻給當時的完顏珣和王霓,據說是由太醫熬在藥裡做藥引子。但是,這個「秘密」宣宗皇帝還是知道了,重重地嘉獎了她,當然,這件事最終推動金哀宗被定為太子的。
徒單氏的父親也因徒單氏的原因而得到了實惠。
興定四年(1220年),徒單氏之父鎮南軍節度使徒單頑僧犯罪了,罪過很大,應該處以極刑。金宣宗以徒單氏性格純孝而赦免了徒單氏之父,又讓他步入仕途。如果徒單氏真的遵守儒家成法,她不該讓皇帝因自己而赦免父親。
據有的筆記資料記載「汪古氏不容於後」。不過,金哀宗敢於宣佈立汪古氏為後,就說明,完顏守緒沒有將徒單氏放在眼裡。但可以估計到的是,她找了這個慈聖宮太后哭訴。說汪古氏微賤,父親是洗馬的軍卒,直接升為皇后,必受人恥笑。而這個王雲太后就全信了,以太后的懿旨,命令將汪古氏逐出宮門。完顏守緒也是不得已,只好命人放出宮去,太后親自派使者說:從東華門出去,就嫁給首先遇見的任何男人。當時,剛好過來一位販繒者(挑著擔子賣布的)徐永久,這個賣布的便得到了汪古氏為妻。
在中原漢地「洗馬」是一個很高的官職,一般稱為「太子洗馬」,也可以當作榮譽官職賞給部下。汪古族漢化時間比較短,對於宋朝官職不甚熟悉,汪古族偏西的部分將隨從副官稱為「洗馬」。當時,歸附大金國的汪古部前任就這樣稱呼自己的副將。如今的汪世顯也這樣稱呼,副將和部落首腦都是至親。
完顏承麟知道丞相完顏仲德計議的,朝廷西遷入蜀,主要依靠的力量就是來自於汪古部,如果汪古氏被驅逐的事情傳揚到那裡,這個西去入蜀的計畫就要泡湯。
正大八年(1231年)九月丙申,王太后駕崩,遺命園陵務從儉約。實際也確實缺少銀兩,十二月己未,葬汴京迎朔門外五里莊獻太子完顏守忠墓之西。謚號明惠皇后。
正因如此,完顏承麟追上了完顏守緒,向這位流浪中的皇帝,言說北進歸德,西行入蜀或者南下蔡州的利弊,都和他說得清清楚楚。
完顏守緒根本不認真聽,對完顏承麟說道:「來時你就是後衛,你依然後衛——就把你收留的那些掉隊的兵全部給你!」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王霓 #金朝 #漢人皇后 #金宣宗 #洗馬
儒林外史內容簡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1月5日
地點: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事件:
林則徐在西城內辭行(註1)。
註1: 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九冊日記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364 / 4556。
#知史討論 | 鴉片如何由救命之藥到奪命之毒的?(下)
歷史春秋網
從《本草綱目》來看,中國人對罌粟的認識,仍侷限於藥用的範圍內,鴉片製成,尚沒有流變為癮君子之物。但「俗人房中術用之」的事實,已明確無誤地表明,時人已懂得鴉片對性功能的作用,並且借助它的藥力來縱慾了。從中我們已可窺見明代社會衍變中的風氣了。
毒品風靡
元初,蒙古人遠征印度。那時的印度已盛產鴉片,因此蒙古人得勝而返時,也帶回了大量戰利品——鴉片。一時,「士農工賈無不嗜者」。這可能是中國社會流行服食鴉片最早的成文記錄。
明代時期,儘管中國人已懂得從罌粟割乳漿中制取鴉片,但主要來源仍采自國外。當時的東南亞一帶,因西方殖民者的倡導,多種植罌粟。《明會典》載:暹羅、爪哇、榜葛剌等地多產烏香,即鴉片。他們時常將「烏香」,即鴉片作為貢品獻給中國皇帝。據史書記載,暹羅國曾進貢給中國皇帝200斤「烏香」,給皇后100斤。直到民國時,有些地方仍稱鴉片為「烏香」。
由於進口的「烏香」急劇增加,明政府已將它列入納稅之藥物。明神宗萬曆十七年(1589),鴉片首次被列入關稅貨物的範圍。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頒布的《貨物抽稅現行則例》中規定:每10斤鴉片的稅銀為一錢七分三釐。隨著鴉片輸入的增多,民間漸漸出現了吃鴉片者。明成化年間,已有街市上販賣鴉片的記載了。到了正德年間,在廣東、福建沿海,當地富紳、地主食用鴉片已屢見不鮮。
鴉片是一種成癮物品,一旦成為社會供應物,其需求量必急速上升,故隨著食用人數的增多,鴉片的價格也直線上漲。有時因需求太大,價格奇貴,竟至於一兩黃金換取一兩鴉片。明代後期,不僅民間食用鴉片日眾,而且在京城與宮廷也日益盛行。王玉海的《續紺珠集》記載,鄭和之徒弟自西洋攜回「碗藥」,當時中貴多嗜之。這「碗藥」,就是鴉片。
鴉片特有的醉生夢死、飄飄欲仙的舒暢感,令朝廷貴族為之傾倒,甚至連皇帝也不能倖免。徐伯齡的《蟑精雋》曾記載,明憲宗曾令臣下出而收買鴉片,而明神宗就是一個 「鴉片皇帝」。他在朝四十八年,竟長年不視朝政,戶部主事董漢儒說:「(萬曆皇帝)頻年深宮,群臣罕能窺其面。」究其原因,乃是「中烏香之毒」。由於長期吸毒,體質變壞,明神宗經常頒諭旨說:「朕自夏感受濕毒,足心疼痛,且不時眩暈,步履艱難。」因吸食鴉片,他的性格也變得殘酷暴虐。而史家許熙重則把皇帝吃鴉片的責任推到奸臣身上。他在《神宗大事紀要》中指出:「帝之倦於正朝,多年不見臣工。實為奸臣毒藥所蠱。」究竟是神宗自己求取,還是「奸臣」有意用毒,尚待研究。但神宗是個鴉片癮者,應是不爭之事實。
再說清代的罌粟種植。由於清中期以後,各地民眾已知罌粟果制鴉片之法,因此,為生產鴉片而種植的罌粟,便在各地普及開來。
到了清代,罌粟主要通過海、陸兩條途徑流入各地。海路由東南亞諸地傳至台灣、福建。福建最早種植罌粟的,大約是福寧府的福安縣。在嘉慶年間,那裡的罌粟花已經盛開了。此後,又由福建傳入浙江。浙江的土壤顯然比福建的土壤更適合罌粟的生長。道光初期,浙江各地幾乎已是遍地罌粟了。1830年,御史邵正笏指出:「浙江如台州府屬,種者最多;寧波、紹興、嚴州、溫州等府次之。有台漿、葵漿名目,均與外洋鴉片煙無異,大夥小販到處分銷。」同樣,在安徽,「徽州寧國、廣德等屬,毗連江浙,山地居多,恐有外來棚戶串通該處業戶,私種分肥」。
陸路由印度經東南亞、緬甸傳入雲南。較早記載雲南種植罌粟的,是乾隆元年(1736)出版的《雲南府志》。雲南天熱多雨,是栽培罌粟的理想地,因此「滇省沿邊夷民向有私種罌粟」。該地出產的「雲土」(又稱「南土」)在土煙中為上品,產量也急劇增加。1839年,雲貴總督伊里布在一篇奏稿中提到,一次就緝獲煙土1.2萬兩。
雲南的罌粟很快傳入四川,至遲在道光元年(1821)時,涪陵一帶的農民已棄糧種煙了。所產人稱「川土」,據史料載:「川省五方雜處,間有吸食鴉片煙之人,會理州、平武縣一帶,毗連番界,尚有種植罌粟花處所。」從此不僅「川土見盛」,而且四川還成為罌粟傳播的中轉站。
罌粟由四川傳入貴州,在道光十一年(1831)時,貴州「尚無栽種熬煙之事」。但四年後,已有種、吸鴉片和開設煙館的記載了。到了道光十九年(1839)已是「遍載罌粟,熬煉成土」了。貴州巡撫賀長齡奏稱:「黔省民、苗雜處,多有栽種罌粟熬膏售賣之事……現據郎岱、普定、清鎮、貴築等廳縣先後查明民、苗私種者,或數畝、十數畝不等。此外,各州縣地方栽種牟利者,尚不知有幾。」
道光年間,罌粟的種植從四川北上傳入甘肅、陝西、山西等地。這樣一來,僅僅一二十年間,這一廣泛區域的農民「廢田而種罌粟,歲益浸廣」。
土煙氾濫的原因,除了民眾趨利之外,還有地方官吏的慫恿。在洋煙開始充斥之時,清政府內就有人提出以土煙來抵制洋煙的主張。道光十四年(1834),兩廣總督盧坤指出種煙的理由:「應弛內地栽種罌粟之禁,使吸菸者買食土膏,夷人不能專利,信銀仍在內地轉運不致出洋者」,以土煙之利奪洋煙之利;也有人說:「種植罌粟花,取漿熬煙,其利十倍於種稻」;又有人說:「鴉片之利,數倍於麥,其益農者大矣」;甚至還有人認為「內地之種越多,夷人之利日減……不禁而絕」。
由於持以土煙抵制洋煙觀點的官員不在少數,因此,儘管清政府有禁止內地種植罌粟的政策,如較早的道光三年(1823)吏、兵兩部奏請酌定失察鴉片條例,要求禁止「私種罌粟煎熬煙膏」。此後,御史郭柏蔭奏請嚴禁栽種罌粟一折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番舶不通之處,皆由內地民田遍載罌粟,熬煉成土,地利、民生兩受其害。必當嚴申例禁,以除積習。」
但對於清廷三令五申的拔苗禁菸令,不少地方官吏卻持陽奉陰違的態度。他們在許多文告中,將鴉片改稱為罌粟花,將煙膏改稱為芙蓉膏,以表示有別於外國的鴉片。其結果,在1831年時,罌粟種植擴展到廣東、湖南、山西、陝西、浙江、福建等省。土煙與洋煙並行,加之土煙價廉,因此各地煙毒與日俱增。鴉片的氾濫,最終使中國蒙受恥辱,成為近代「東亞病夫」的象徵。
如今,一提及鴉片乃至毒品,人們大多是「談毒色變」。其實,絕大多數毒品,都具有醫療上的功效,只是過量服用後,可能會造成上癮等嚴重的副作用。在生活中,人們手術時要打麻醉,而手術後要打嗎啡止痛,有時精神不濟也會喝提神飲料……仔細去觀察,麻醉藥、提神飲料,其實或多或少都與毒品的成分有些類似。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吸毒」或許也可以被視為「基於不正當目的」而「過量濫用」藥物。
歡迎暢所欲言,一起加入#知史討論。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知史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