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威脅不少打工仔飯碗,對體育界的打擊更是嚴峻!香港花式滾軸溜冰代表蔡穎怡(Katherine)坦言,教練工作停擺令她陷入近乎「零收入」絕境。幸而多年來以自製比賽舞衣的經驗,令Katherine學得一手車衣好手藝,疫情下製作可循環再用、香港製造「HK MASK」口罩,幫到別人之餘,更成為自己的「救命...
疫情威脅不少打工仔飯碗,對體育界的打擊更是嚴峻!香港花式滾軸溜冰代表蔡穎怡(Katherine)坦言,教練工作停擺令她陷入近乎「零收入」絕境。幸而多年來以自製比賽舞衣的經驗,令Katherine學得一手車衣好手藝,疫情下製作可循環再用、香港製造「HK MASK」口罩,幫到別人之餘,更成為自己的「救命草」!筆:司徒大導
報導鏈結:https://bit.ly/2wMmsXZ
布料選材大有學問
由於政府封場關係,煞停了蔡穎怡所有教練工作,亦讓她幾乎「手停口停」:「冇晒工作,政府嘅抗疫基金又唔到位,依家要靠積蓄度日,真係好傍惶。」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Katherine從滾軸溜冰學到的另一門手藝,加上一顆善心,卻助她度過難關:「由於Roller嘅比賽裙好貴,所以自細我就學習車衫自製戰衣,亦練成唔錯嘅手藝。就喺幾個月前社會鬧口罩荒期間,我眼見身邊有啲低收入嘅公公婆婆『一罩難求』慘況,於是就仿效港大博士K Kwong提供,喺網上教全民DIY可循環再用口罩方法,車製布造嘅『HK MASK』。其實一開始我只係想派畀有需要人士,之後雖有朋友建議過我拎製成品去賣,但當時我仲有工作又唔係等錢用而拒絕……但估唔到依家成為我嘅『救命草』!」 踩碌要求盡善盡美
問到車製這些布口罩之難處,蔡穎怡坦言每個工序要做得細緻,才可讓人使用:「K Kwong講過,如果造得正確再加上適合濾芯,口罩可以去到N70至N90級別,用喺普通環境都可以擋一擋。就係因為咁,所以製作工序都比較嚴謹,一定要有精神先可以車製。另外,揀用料都要好謹慎,我去買料嘅時候就有好心老闆提醒,有啲布料唔適合,輕則戴上會令皮膚敏感生瘡,重則會大大影響到抗菌效果,適得其反。」 Katherine笑言對製作布口罩的執着,就有如自己溜冰場上動作要盡善盡美:「可能係習慣咗對自己溜冰動作有要求,所以對自己出品都有份執着。製作口罩時會不停改、不斷試,自己試戴有少少唔舒服都要改,改到滿意先會畀人用,所以嚴重影響製作時間進度。就好似溜冰場上要練到每個動作變得精準,我先會喺比賽中展示畀人睇,同對手比拚分勝負!呢個就係運動員嘅執着!」 教練自僱欠缺保障
在政府公布的第二輪抗疫基金,體育界有聲音指支援仍然不足,蔡穎怡亦對此感不滿:「我依家有喺學校教興趣班,所以應該符合『一次性』7,500蚊資助,但呢啲錢只係派1次,實在難以照顧生計,而偏偏喺抗疫基金中最有用嘅『保就業』計劃就幫唔到手。需知道若果每個月都有9,000蚊資助嘅話,起碼唔使擔心基本生活。就以我喺溜冰場做兼職教練為例,要拎到資助嘅首要條件係『有工返、有糧出』,但依家冰場都封埋,根本就無工可返,無糧可出。」 有報稅就應受惠
Katherine亦指業界對只有供強積金人士,才可申請「保就業」的規定有所保留:「運動體育教練係比較特別,好多都係自僱人士,平時已經冇乜保障,同『僱主』嘅合約亦五花八門,有部分更加係無供強積金,令到佢哋受惠唔到今次計劃。其實我認為只要有報稅戶口,就代表佢都有對社會貢獻,好應該用呢個方法去計算涵蓋受惠人士,咁先至叫公平。」 堅持夢想望後繼有人
曾經在80年代於香港紅極一時的滾軸溜冰運動,時至今日已變得冷門,仍堅持留在這個圈子的更是少之又少!
已屆30歲的蔡穎怡,面對昔日戰友一個接一個退下來,仍獨撐這項運動多年,她直言只為一份責任:「喺香港做運動員真係好辛苦,要自己畀錢去出外比賽為港爭光,生計亦唔穩定,我都有諗過係唔係應該要退落嚟。不過,我仍然有追尋嘅夢想,亦要對自己嘅滾軸溜冰運動員身分負責任。例如我嘅存在會令小朋友有個仰望對象,令佢哋有追逐目標。我嘅存在亦會令更多人接觸到呢項運動……如果缺少咗一個標誌性人物,只會令呢項冷門運動『絕種』!」曾經贏過35次香港花式滾軸溜冰冠軍,亦贏得過全國冠軍,Katherine希望將來有人可超越自己,令她可以安心退役,把多年來的重擔責任卸下來。
談到當上滾軸溜冰教練工作,蔡穎怡坦言自少志願想當老師,而現在做教練也算圓夢:「做教練除咗教授技術外,教小朋友做人道理都好重要。老套啲講『用生命、影響生命』,係一件好有滿足感嘅事,我永遠都樂意去做!」 蔡穎怡
年齡:30歲
個人榮譽:
35次香港花式滾軸溜冰冠軍
香港8年不敗紀錄
2019年全國冠軍
全國賽13次銀、16次銅
2012年亞錦賽銅牌
蔡穎怡 Katherine Choi
#滾軸溜冰 #蔡穎怡 #支持香港運動員 #睇體 #司徒大導作品
------------------
支持香港運動員,快啲去Like《睇體》個 facebook:https://bit.ly/37yMvPZ
再follow埋《睇體》個 IG:https://www.instagram.com/ontv_sports/
再再訂閱《睇體》個YouTube頻道:https://bit.ly/2lD6cD7
#news #fabricmask #sellingmask #hkshop #852shop #口罩代購 #口罩現貨 #布口罩 #香港加油 #時代抗疫 #香港運動員 #轉型 #coronavirus #sellingmask #ordermask #buymask #마스크 #マスク #masque #maschera #covid19 #sarsco
僱主網上報稅 在 HR小薯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勞工法例最新案例研討會》優惠最後一天~
收咗offer唔返工,公司可追討嗎?
簽完合約補簽Addendum有效嗎?
自僱人士與僱員的定義有最新案例?
作為專業HR定時都要update下案例嘅知識。今次嘅勞工法例案例研討會,我哋就準備咗3個2018-2019年最新高等法院新案例同大家分享。
1. 代通知金訴訟案例
如新僱員在僱傭合約生效日期前通知僱主不上班,僱員需要付代通知金嗎?
2.獎金補充協議(Addendum)的最新案例
在僱傭合約已經生效,僱主與僱員再簽訂獎金補充協議(Addendum)是否有效?
3. 最新的自僱人士與僱員的定義案例
如在聘用當中,部分用詞、報稅表及強積金供款的模式都存在僱傭關係表徵,法庭可以否定服務提供者是僱員嗎?
資深勞工法律學家Lawrence Li將為大家深入分析對HR嘅影響,研討會將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包埋30天重溫,時間唔啱都可以之後睇返,早鳥優惠23/9止~
詳情及報名: http://bit.ly/labor_law_new_cases
————————————————————
緊貼 #HR小薯蓉 Facebook專頁更新,設定HR小薯蓉為搶先看
僱主網上報稅 在 HR小薯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個高等法院新案例》
作為專業HR都應該了解案例嘅重要性,舊案例大家可能聽得多,至於新得嚟又有價值嘅未必經常有。今次嘅勞工法例案例研討會,我哋就準備咗3個2018-2019年高等法院新案例同大家分享:
1.代通知金訴訟案例
如新僱員在僱傭合約生效日期前通知僱主不上班,僱員需要付代通知金嗎?
2.獎金補充協議(Addendum)的最新案例
在僱傭合約已經生效,僱主與僱員再簽訂獎金補充協議(Addendum)是否有效?
3. 最新的自僱人士與僱員的定義案例
如在聘用當中,部分用詞、報稅表及強積金供款的模式都存在僱傭關係表徵,法庭可以否定服務提供者是僱員嗎?
喺研討會內,資深勞工法律學家Lawrence Li將為大家深入分析案例對HR處理類似問題嘅啟示。今次研討會將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包埋30天重溫,時間唔啱都可以之後睇返,早鳥優惠至23/9止~
詳情及報名: http://bit.ly/labor_law_new_cases
————————————————————
緊貼 #HR小薯蓉 Facebook專頁更新,設定HR小薯蓉為搶先看
僱主網上報稅 在 江惟真(港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港女襲澳洲系列》-
[向「黑工」說不!向黑心雇主說Fuck!]
一開始在澳洲找工作,令我想起了中五那年苦澀難堪的暑假。
那時候考完公開試,第一次去找暑期工,根本不知從何入手。大熱天時,連續一星期在街上一直走,看各種店鋪門外是否有徵人啟事。然後逐間店進去詢問,卻不斷地被拒絕,那種滋味很不好受。
在澳洲找工作,也是這樣。因為網上的資訊不太多,所以要自己到處去看去問,看有沒有職位空缺。
想找到工作,便要夠「薑」、夠「厚面皮」,直接進店裡詢問是否有工作機會。不怕面懵地問完又問,問完又問。
由於Working Holiday的簽證只容許一份工作做最多6個月,加上沒有澳洲境內的工作經驗,所以一開始找工作時我吃了很多很多的檸檬,酸澀非常。
兩個星期了還未找到工作,心裡愈來愈焦躁及沮喪。Share House中的幾位室友都叫我去做「黑工」好了,而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做過或正在做。
甚麼是「黑工」?「黑工」便是非法工作。這裡說的當然不是像Breaking Bad中那樣走去販毒。「黑工」簡單而言即是不報稅而支付現金薪水的工作。這也就意味著,僱主不會依循澳洲的最低工資法及其他僱員保障法例。因此「黑工」的時薪甚至會被壓低到只有法定工資的一半,或更低。
澳洲不同地方的法定最低時薪都有不同,又因工作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大概而言是20元澳幣左右。有個說法是,在亞洲人開的店做黑工,時薪「八九不離十」。更誇張的是,甚至聽說過,有在澳洲讀書的華人學生,時薪只得5元澳幣!可想而知,亞洲老闆們是多麼的「人盡其才」呀。
但我堅決不做「黑工」。因為做「黑工」會頂爛市,會造成惡性競爭,最終受害的是所有尋找工作的人,當然包括自己。
情況如同香港的OT風氣。因為總有人願意無薪OT,所以其他人也因惡性競爭而逼著都要無薪OT,最終形成這種「OT是應份」的大環境大氣氛。打工仔根本已沒想著要去爭取OT要補水,而只是爭著鬥OT O得長,以求上位。
有些西方國家的打工仔可是很「寸」的,老闆付錢求他們OT,他們還可以瀟灑地Say No,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正宗「西方極樂世界」。
不過許多人做黑工其實也是無可奈何、情有可原。像某些要自己交學費及生活費的留學生,若按規定每周只工作20小時,實在是活不下去。又或是有的人英語能力有限過有限公司,白工不請,只好無奈地做黑工。
然而大家都願意做黑工的話,會令澳洲的工作生態進一步惡化。而吃這惡果的會是所有到澳洲Working Holiday的同路人。「打工渡假天堂」可能會變質成「苦勞地獄」。
因此想在此呼籲大家:除非你真的走投無路,否則,請向「黑工」說不,向黑心雇主說Fuck!切勿助長賤格老闆對雇員的無良壓榨。
----------------------
《港女襲澳洲系列》,逢星期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