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focus.hk 】【美股末日?】美國下月或破產違約 耶倫促提高債務上限 欠債28萬億恐招股災 大行發警號
.
美債將會因美國破產而債務違約?!美國近月已觸及28.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故無法再發債,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美國政府到下月可能便會耗盡資金,引發政府停擺觸發歷史性債務違約,...
【@marketfocus.hk 】【美股末日?】美國下月或破產違約 耶倫促提高債務上限 欠債28萬億恐招股災 大行發警號
.
美債將會因美國破產而債務違約?!美國近月已觸及28.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故無法再發債,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美國政府到下月可能便會耗盡資金,引發政府停擺觸發歷史性債務違約,她擔心這會對美國及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傷害」。耶倫促請民主黨領導層盡快提高債務上限,因「時間無多」。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尼及高盛兩間大行同時唱淡美股,大摩更把美股投資評級降至「減持」,憂本月及下月股市會變得風雨飄搖。昨晚美股主要指數均應聲下跌,投資者宜小心股災的可能性。
.
美國以往曾多次因債務危機瀕於破產,令聯邦政府運作陷癱瘓,據美聯儲的記錄顯示,在2011年與國會提高債務上限的漫長談判結束之前,美聯儲和財政部已合作制定計劃,以應付出現上述「緊急情況」時如何處理債務支付。根據該應急計劃,美國債務的持有者和社會保障、退伍軍人福利和其他權益的接受者將首先得到支付。其他所有人,包括政府承包商和聯邦雇員,都將面臨付款延遲或部分付款的風險。
.
耶倫在周三寫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信,希望議會能盡也提高債務上限,信中表示:「如果因為(決策)延遲導致聯邦政府履行其所有的義務的能力受到質疑,將可能對美國經濟和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耶倫在信中表面情況緊急,指根據「最新的消息及新可能的結果」,即使政府用盡非常規措施取得現金應急,這些錢在下月即10月份將會耗盡。耶倫並重提歷史:「我們從過去的債務上限僵局中了解到,若等到最後一刻才提高債務上限,會對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造成嚴重損害,提高納稅人的短期借貸成本,並對美國的信用評級產生負面影響。」
.
佩洛西回應傳媒時指,民主黨人不會拿美國政府的「全部信譽和信用」來冒險,她承認必須解決債務上限問題,但指希望共和黨人會負責。佩洛西呼籲共和黨人支持提高債務上限,就像民主黨人之前支持前總統特朗普提高債務上限一樣。在特朗普任職期間,聯邦政府新增7.6萬億美元的債務。當聯邦債務達到某個金額上限或者限期到某個時間點,債務上限將會阻止財政部發行新的債券來資助政府活動。提高債務上限的投票並不等於授權增加政府開支。提高債務上限允許財政部繼續付清先前的支出花費,類似於消費者償還上個月的信用卡賬單。
.
債務上限(包括發美債的總金額)曾在2019年8月達到22萬億美元,這「上限」的期限被暫停到2021年7月底,在過去2年其實是技術上容許美國財政部「出術」,採取非常規措施來規避這一債務上限限制,例如允許美國財政部贖回聯邦養老金計劃中的某些投資,以便在不增加整體債務的情況下獲得現金。但當這些非常規方法用盡後,美國政府便會「冇錢出糧」「冇錢提供服務」,致政府陷癱瘓。
.
據路透社報道,民主黨領導的參眾兩院領導人預計將在9月底強制投票提高28.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民主黨在參議院雖控制了50張選票,但尚欠10張票,才能取得足夠的60票推動提高債務上限,因此必須取得一些共和黨議員的支持。但由於民主黨在政府欠債纍纍下,仍要求推動價高達4.5萬億美元財政刺激法案,致加劇赤字,引起共和黨不滿,料兩黨會就此討價還價,最終能否把債務上限提升,暫仍未是未知數。
.
另一方面,美股三大指數輪流破頂後近兩天轉弱,正逐步下跌,美國大行亦不約而同唱淡美股,。其中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即把美國股市投資評級降至「減持」,預料今明兩個月股市將變得更為波動,理由是10月底前經濟增長面臨「巨大風險」,該行分析員指出倘經濟數據差勁,美股將難以支持現時的市場估值。
.
高盛投資組合策略和資產配置董事總經理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在訪問中亦認為美股風險高,因高估值增加了市場的脆弱性,一旦出現新的不利發展,投資者可能加速避險。分析師同時警告,目前投資者的持倉過於樂觀,即使是小幅回調,也可能因強制平倉,令影響(股市跌幅)被放大。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BF投資焦點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債券贖回分錄 在 iTho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inTech周報】
🔹 中國人壽打造遠距刷臉投保服務,獲保險局核准試辦
🔹 Fox斥資1億美元成立區塊鏈部門進軍NFT市場,將發表全球首個完全於區塊鏈上策展的動畫系列
🔹 KPMG安侯建業發布臺灣銀行業報告,呼籲銀行機構需審慎因應數位金融而產生的資安議題
🔹 加密貨幣TITAN一日內從65美元跌至幾近零,發行商稱其為全球首次大規模加密貨幣擠兌
🔹 鎖定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市場,永豐銀與叡揚資訊合作提供金流整合與雲端營運一站式服務
🔹 中國四川26家加密貨幣礦場遭斷電,中國境內已撤除超過9成比特幣挖礦能力
🔹 第一銀行資訊管理中心副總劉培文接任一銀新任資安長
🔹 虛擬通貨平臺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完成法規預告,金管會將於近日發布施行
🔹 金管會核准韓國韓亞銀行設立在臺分行,有助臺灣金融市場國際化
🔹 中國信託銀行推新功能,在網銀可一次完成基金、ETF、境外股票與海外債券的申購、贖回與轉換交易
🔹 永豐銀行導入以Microsoft Teams為架構的視訊對保作業流程,全臺125家分行行員可與顧客採視訊對保
🔹 金管會與美國德州銀行署簽訂銀行業監理合作備忘錄,以加強金融監理合作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5212
債券贖回分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月12日】週四美股繼續反彈,道指升188點或0.58%,標指升1.04%,納指升2.52%。標指守住3800後回升,上方阻力位於3980,以噚日3939收市計,上升空間約1%,又要開始計算值搏率。納指出現報復式反彈,留意短期13450阻力,下方必需嚴守13000頸線支持,頭肩頂形態威脅尚未解除。
拜登簽署1.9萬億美元救市方案,最快週六開始寄出援助支票,部份美國人將收到1400美元。隨著資產價格創新高,美國家庭去年第4季資產增加了6.9萬億美元,增幅達5.6%,其中股票最搵錢,增值4.9萬美元,其次是房地產增值9150億美元,美國民眾儲蓄也十分豐厚,增至創記錄的2.85萬億美元。
美國民眾儲蓄率偏高,面對銀紙貶值,更願意借貸投資,散戶成為每次美股下調的接盤中流砥柱。美銀指上週美股下跌時,散戶合共買入26億美元的科技股,是過去7年以來最高的單調購入量,部份資金自出售ETF後直接換入科技股。高盛更表示越來越多美國家庭想增持股票,本來預估今年美國家庭會購入約1千億美元股票,現時已改為增購3500億美元,反映民眾擔心銀紙貶值。
一年三日的債券拍賣已完成,30年期債券中標息率為2.295厘,符合市場預期,也沒有甚麼驚險。十年債息企穩1.54厘,但油價再衝66美元,BTC升至58000美元。短期通脹憂慮沒法消除,美股去留關鍵在於各央行態度,歐央行率先出來表個態,下季開始會加快買債力度,但不會加碼QE。下週四凌晨輪到美聯儲會議,究竟又會採取甚麼行動去壓低息口呢?
外圍回升,A股出現反彈,3大指數分別升2.23%至2.61%不等,惟成交不多只有8039億元。2月內地社融1.7萬億元,新增貸款1.36萬億元,較預期為佳,M2回升至10.1更是理想,是連續兩個月跌破10後重返其上。
按理2月內地不乏資金,但股市卻在月底出現逆轉,1月份天量新增貸款3.58萬億元,2月放貸持續,怎料不少貸款非法投到股市當中,在大量新水湧入下,中港兩地股市不理性上升,新發基金IPO竟出現61隻「日光基」,即是新發行基金首日便售清,這些基金吸了大媽的錢,又積極投到股市當中,推升大市,大媽見狀更樂意投錢入基金,形成樂觀看好循環。結果卻引來阿爺不滿,下令央媽關水喉,銀行追查違規炒股資金,股市即時全面逆轉。
過去一個月不單止這批「日光基」高追中了伏,就連老手基金也因股市回調遭到損手。據了解,3千多隻基金中,有1062隻在過去一個月下跌超過20%,有4隻超過30%。基金價暴跌引來贖回恐慌,市場擔心會產生雪球效應。危急關頭,阿爺有打擊股市變成開腔救市,央視幫忙發聲指基金有升有跌,基民宜長線持有,不宜過份短期操作。現時內地股票型基金現金水平約在5%左右,跟大跌前差不多,反映過去兩週大部份基金未有積極減倉,面對贖回壓力,一係日後有新資金流入補充,否則每次股市反彈便成為一眾基金減倉機會。
回說港股,美股回穩,港股也出現反彈,如圖太郎所言,28400至28600有很強支持,一時三刻不會跌穿,至於反彈,美股重返高位,恒指有權反彈上30000點邊緣,但A股出現資金荒,北水沽貨可能阻礙反彈勢頭,上方蟹貨無限,現時市況難跟1月時相比,所以不應過份樂觀。部份個股從高位回吐了50%,若出現反彈隨時有20%的反彈幅度。可以輕裝上路,短炒搏反彈,且戰且退,不成功就走。以港股而言,升穿29300後,阻力已變支持,下次回調可以29300作為新的止蝕位看待。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債券贖回分錄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月11日】美國眾議院通過1.9萬億美元救市方案,銀行及資源股炒上,道指升464點或1.46%,標指升0.6%,納指跌0.04%。美股呈個別發展,板塊繼續輪動,白宮向民眾派發現金,料可刺激民間經濟活動,舊經濟股變得樂觀一些,惟息口向上未變,不利於科技股,繼週二強力反彈後,週三高開開始無以為繼。
標指守住重要的3800關口開始反彈,惟DMI顯示沽壓仍然不輕,後市未許樂觀,至於納指更是走勢其差,噚晚是先高後低,最終要倒跌收場,13350成為反彈阻力,DMI仍是保持下跌趨勢,小心日內會否再失守13000這條頸線,頭肩頂威脅仍未解除。
噚晚拍賣的380億美元十年債,中標息率為1.523%,高於十年債息10bp,反映需求並不強烈,要低價才有承接,當然也沒有上月拍賣7年期債券時的驚嚇場面。美國2月份CPI為1.7,跟預期一樣,仍低於美聯儲目標通脹的2%,核心CPI為1.3%,低於預期的1.4%。但隨著新一輪救市計劃出台,經濟復甦帶動需求上升,大摩預期今年美國GDP增長將由6.5%提升至7.3%,經濟回復同時也增加通脹憂慮,越來越多分析員估計未來3個月內,十年債息將升破2厘。
如何壓抑息口上升,成為下週美聯儲將議息焦點,也是美股走向的風向標。息口未定,美股仍在調整當中,納指的27倍市盈率,較過去平均數的21倍仍高出28%,前景未能看清,此刻仍不是入市搏命之時。
白宮派錢,美國經濟最直接受惠,資金回流美元,新興市場難免有一段苦日子。A股跟隨美股高開,但沽壓未止,仍是高開低走格局。內地資金偏緊,低位反彈成交縮減至只有7497億元,資金都不願意去高追。過去4個月,外資積極買入,月買入金額均近千億元之數,惟3月已今已過了三份之一,但購入量只有182億元,外資已不及早前樂觀。陸資更是保守,內地傳聞多多,早前傳出有銀行被嚴查是否出現違規貸款炒股,資金繼續流出A股,融資(孖展)金額更出現5連減,這也是入市資金縮減的原因。
市況逆轉,過往市場喜愛高追圍爐股,100倍PE成為目標價,但這批股份現時卻成為基金的套現工具。A股急挫,市場正擔心基金出現贖回潮,問題有多大?就連基金業界也連忙出來解話,力指現時沒有贖回潮,卻暗示壓力正在增加,投資市場不景氣,取回本金是常識吧。更何況內地一向傳言,A股牛市不過兩年,以2019年見底反彈計,今年便踏入牛市第3年了。若基民齊齊提款,一波又一波的贖回壓力,會大大打擊A股行情。
回說港股,恒指初步在28400找到支持,噚日借外圍反彈高開,結果一開市便是全日最高位29255,最後更以陰燭收市,成交縮減至1904億,反映資金於29000樓上已不願高追。從過去數週走勢看,恒指已明顯出現逆轉,短期最佳是在28400至29200之間上落整固。
近日成交縮減,入市資金減少,是難以消化30000點樓上的巨大蟹貨,縱使美股短期受惠新救市方案有所反彈,但能維持多久仍是未知之數。觀乎最忠誠的南向資金,噚日反彈竟再錄得16億元淨流出,說明連北水都不願入市,那麼由誰再買上去?過去內地基金最喜愛圍著乾炒騰訊(700)、美團(3690),惟近日卻成為套現對象,小心港股進入「成也北水,敗也北水」的新局面。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