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傳統鬧鐘好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傳統鬧鐘好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傳統鬧鐘好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傳統鬧鐘好處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的看法不同,不代表誰不好 在家庭裡面,分享彼此的想法,常常變成「爭論」,而非「討論」。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一種很明顯的慣性思維,是「你表達跟我不一樣的想法,就是在否定我」。 「如果我們無法與自己連結,無法理解自己,無法覺察苦、恐懼和憤怒背後的成因,就無法與自身連結。如果我們無法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啪」,指頭離開電燈掣一刻,天花上的白光徐徐亮起,照耀了整個廚房。 似乎還未夠明亮,「撻」、「撻」、「撻」,扭開了三個爐頭, 明火熊熊升起,燒紅着三個大小不同的鐵鍋。光猛不了多少,倒是換來輕煙若霧。 炊煙由輕柔漸轉為濃烈,直闖到廚房外,甚至穿出了半垂的鐵閘。 怎麼說,那白煙裏摻雜着一股氣味,濃郁中帶...

傳統鬧鐘好處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8:16:49

在緊繃的日常裡,別忘了為自己安排靜心沈澱的休息時光。回歸最真實的自我,然後帶著滿滿的勇氣往更好出發。 - 身為分秒必爭的現代人 我們好像已經很習慣用著最快速的步調 唰唰唰地過完一天 進電梯後要先按關再按樓層這樣可以省 0.7 秒 斑馬線前看到小綠人還有 9 秒所以可以衝 就連以放鬆為名的週末小旅行...

傳統鬧鐘好處 在 私人招待居酒屋預約中/儀式感的重要性/喝酒/球鞋/玩具/音樂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2:40:26

某天在我突然厭倦了我不正常的生理時鐘 覺得每天都睡不飽 然後有時候工作又要早起 簡直是在折磨自己的意志跟精神 我突然看到了一個在探討早起的影片 裡面提到,早起所帶來的好處 我這個人就是衝動派,想做就會做 於是我就在隔天,毫無預期的狀況下 開始了早起的實驗 六點的鬧鐘,準時起床!! 聽起來很難嗎...

  • 傳統鬧鐘好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20:00:53
    有 1,322 人按讚

    ▍我們的看法不同,不代表誰不好

    在家庭裡面,分享彼此的想法,常常變成「爭論」,而非「討論」。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一種很明顯的慣性思維,是「你表達跟我不一樣的想法,就是在否定我」。

    「如果我們無法與自己連結,無法理解自己,無法覺察苦、恐懼和憤怒背後的成因,就無法與自身連結。如果我們無法和自己交流,又如何與他人交流?回到內在,連結自己的身體、感受、認知,以及苦。培養傾聽自己的能力,於是能夠傾聽他人。」
    ~一行禪師《怎麼連結》

    事實上,我們自己對同一件事情,內在也會同時浮現好幾種想法。譬如,早上鬧鐘響了,我們可能會有「我還是好累,睡不飽,不想起床」、「可是等一下要上課,現在不起來,等一下會來不及吃早餐」、「可不可以請假?」……

    但我們養成傾聽自己的習慣之後,這些微小的聲音,可以變得更清晰。去意識它們,然後有意識地選擇一個想法,幫助我們過好今天的生活。這便是跟自己的交流,覺知、連結、行動……

    重點在,讓每個想法都有好好被聽見的機會。我們對自己的內在,保持開放與接納,也有關懷。

    這種交流,如果有傾聽、有表達、有善意,就可以是一種溝通。可能是對自己的善意溝通,也可能是對他人的愛意溝通。

    我們常常是先跟自己溝通,再跟他人溝通。所以表達的時候,如果要充分覺知,可以以「我」為主詞。

    譬如說,「『我』想到上次醫生說你要少吃甜食」,這是一個「事實」層次的表達。如果代名詞使用「你」,可能會變成「『你』不要再吃甜食了!」

    在我們的文化中,一開頭就使用「你」,常常後面會接著批評、評論、命令……。然而,我們腦中的想法,並非唯一的真理,更不見得是對方認知的「事實」,可是當我們把我們腦中的想法,強加到對方身上,這容易進入控制式的互動,而非連結式的互動。

    被控制的一方,容易感覺被壓迫,容易感覺憤怒與委屈。很可惜的是,傳統上使用語言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權威者的權威。當長幼尊卑變得僵化,以傷害對方做為控制手段,就變成常見的選項。

    傳統教養中,大人說話,孩子就是要聽從。但現代人更懂得尊重,知道想法不一樣,不代表誰不好。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有某種想法,跟最後採取什麼做法,也非必然,中間還有討論的空間。

    自在分享彼此的看法,而不會隨意被批評、否定,這樣才好增進雙方的理解。可是,這種輕鬆又貼近的交流,並不是理所當然能在家庭中出現。

    但好處是,現代的資訊流通廣泛,多的是教材讓我們可以刻意練習。譬如說,我今天跟一些朋友討論,跟我們親愛的家人交流想法的時候,可以在分享自己的看法之後,說「………,這是我的看法,我可不可以聽聽看你的看法是什麼?」

    家人不一定能對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也可能繼續批評、否定我們,這是對方的事。但如果我們有心要營造一個善意的環境,我們可以堅定我們的態度,並且持續傳達「我想傾聽你」、「我願意理解你」的意願。

    我們願意傾聽,就是留一個空間,邀請對方進入關係。不管我們想傾聽誰,能傾聽自己是一個開始。

    這星期五晚上9點半會進行贈書直播,預計探討一行禪師的《怎麼連結》這本書,很歡迎大家參與。

  • 傳統鬧鐘好處 在 林俐岑營養師的小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1 12:00:09
    有 372 人按讚

    #台灣第一支榮獲世界品質評鑑大賞金牌獎
    #活酵康普茶
    #歐盟認證3星無添加
    #文末有抽獎活動⭐⭐⭐

    這幾年隨著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大家對於健康、養生的議題也越來越關注,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發酵飲」的興起,從歐美紅回來台灣的「康普茶」,想必大部份的國人還是很陌生,讓俐岑營養師來跟大家聊聊什麼是「康普茶」呢?

    康普茶其實是一種「發酵茶」,主要是由茶、糖、紅茶菌透過自然發酵的過程而製作出來的發酵茶飲,它既是一種茶飲,又含有豐富的酵素,也是屬於一種益生菌的健康飲品。而大家所不熟悉的「紅茶菌」,其實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物,菌種經過發酵之後,將茶湯內的糖、單寧酸轉換成養分,所以康普茶本身富含酵素、維生素、有機酸、益生菌、茶多酚等,能夠幫助消化、調整體質,喝起來帶有些微酸甜氣泡飲的感覺。😋😋

    我們體內的酵素系統(消化酵素、代謝酵素等),分泌量會隨年紀的增加而逐年遞減,進而造成消化不良或是新陳代謝變慢,所以可以適時補充含有酵素的食品,茶飲透過好菌的發酵過程,可以產生對身體有幫助的酵素、有機酸等物質,能夠幫助排便順暢,促進新陳代謝唷!因此,平時我們可以將康普茶當作健康的飲品選項之一。正因為大家都發現康普茶對健康的好處,紛紛有許多人自行在家製作康普茶,但我覺得有許多細節要提醒大家,茶葉原料的把關很重要,攸關製作出來康普茶的好壞,若使用的是發霉或是有重金屬殘留的劣質茶葉,反而會造成身體的危害,再來就是自家處理的過程,容易有其他雜菌落菌的孳生,這些都會影響了康普茶的品質。

    俐岑營養師建議大家,若要飲用康普茶建議還是要選擇具有規模且原料把關嚴謹的大廠較受人信賴,像我最近和家人飲用一陣子的「#活酵康普茶 (咕嚕茶)」,很值得與大家分享。康普茶的製作原料其實很單純,但越簡單的東西,原料就要越好,才喝得出它的品質。

    😎😎「活酵康普茶(咕嚕茶)」有別於一般康普茶,它兼具「#活酵」及「#活菌」,除了富含益生菌之外,每瓶「活酵康普茶」的酵素活性更高達454810單位(Unit),並且活酵康普茶發酵所產生的代謝物,其實就是益生質(益生菌的食物),現代人要盡量多攝取蔬果之外,也可以適時地透過活酵康普茶來補充益生菌及益生質,來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每天一瓶讓我們充滿活力、調整體質、通體舒暢!💪💪💪

    活酵康普茶(咕嚕茶)與〈愛之味生技大廠〉合作,經過兩年所研發出來的健康發酵茶,選用高品質的有機原料進行發酵,經過嚴謹的把關流程:

    📌第一道把關:#培菌的環境,擁有國家級的實驗室,完全掌控溫度、濕度,製作過程不會受到外來汙染的影響,嚴格控管食品衛生與安全!

    📌第二道把關:#菌種的篩選,使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的「安全食用菌種」,選出味道、營養上最適合的菌種,並確保每次發酵的品質。

    📌第三道把關:#減糖三分之二 👍👍,這個非常符合我的營養推廣理念!生技大廠的技術,將糖份減少到最低使用量,成功發酵21天,比起傳統的康普茶減糖2/3,每瓶熱量僅有40大卡,兼具健康與美味的發酵茶飲。

    📌第四道把關:#酒精濃度,台灣法規規定,飲品酒精含量要低於「0.5%」才可以定義為「無酒精飲品」。活酵康普茶(咕嚕茶)的酒精來自於自然發酵的過程所產生,低於0.5%以下,屬於無酒精飲品唷,即使是小朋友都可以放心飲用。

    市售康普茶種類這麼多,「活酵康普茶(咕嚕茶)」是台灣第一支榮獲世界品質評鑑大賞「金牌獎」的康普茶,也是 #歐盟認證3星無添加的康普茶 🎉🎉,很高興能喝到這麼優質的康普茶,我喜歡在空腹時喝一瓶「活酵康普茶」,它會像鬧鐘一樣喚醒一早的順暢力;飯後喝的話也能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唷!俐岑與家人的飲用體驗,真心推薦給大家~

    👜哪裡買?
    https://bit.ly/35cUGSj 現在購買免運費唷!

    🎁🎁🎁 #抽獎活動 🎁🎁🎁
    俐岑營養師極力向廠商爭取讓粉絲們有機會體驗看看,大家趕緊來參加抽獎活動,就有機會抽中《活酵康普茶》六入裝,只有兩位名額唷!
    🍀#活動辦法:本篇文章「按讚+公開分享」並於下方留言處「tag兩位好朋友+活酵康普茶讓我充滿活力」,就有機會獲得康普茶唷!
    🍀#活動期間:即日起~1/14(四) 晚間11:59截止
    🍀#抽獎獎品:將於1/15(五) 抽出兩位幸運朋友,可獲得《活酵康普茶》六入裝。

    難得的機會及體驗,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唷!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一起健康有活力!

    #活酵康普茶
    #咕嚕茶

    <本篇為飲用一個月的真誠體驗分享文>😋

  • 傳統鬧鐘好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6 08:28:59
    有 2,056 人按讚


    家事,是維持一個家的運作,讓家人相處和諧、平安健康要做的事。

    做家事,不是只有拖地、洗衣、煮飯、倒垃圾這些事。擴大來說,養兒育女是家事,相約一起外出運動是家事,花時間聽一聽家庭成員的心聲也是家事……

    取自《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

    ******************************

    暑假期間,親子相處的時間多,彈性運用的時間也多,最適合跟孩子討論家事。重點不在最後孩子到底做了幾件家事,重點是在互動的過程。

    算孩子做了幾件家事,其實意義不大。因為照顧好自己,也可以是家事,很多時候,孩子能把自己照顧好,那就謝天謝地了。

    譬如說,孩子能不能自我管理,具體來說,像是自己起床、自己安排時間,都算是其中之一。平常的時間緊迫,上學、放學時間都固定,要讓孩子自己安排睡眠與作息,比較沒有機會,但暑假就可以。

    昨天還跟朋友談到幫孩子買鬧鐘的事,讓孩子藉著鬧鐘來幫助自己也蠻好。我們藉這個機會,讓孩子實驗,如何為自己負責任。如果孩子沒辦法按時間起床,有些孩子想要參加的活動就沒辦法參加了,或者早餐自行處理,都是可以在討論後試行的措施。

    親子之間,為了「家事」,你一言我一語地溝通,就會把自己跟家庭的觀念,慢慢跟孩子釐清,這才是我們真正在乎的部分。尤其時間是有限的,孩子沒照顧好自己的某些層面,如果父母介入,勢必排擠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的其他時間,這些都在討論範圍。

    生活能力的培養,說不定比學業還重要,偏偏我們一般來說,投注在練習的時間,遠遠比學業少。別放棄這個機會,現在離開學還有快一個月的時間。

    暑假期間,父母的時間不夠用,剛好把部分責任交給孩子,當作練習。標準降低一點,洗澡、刷牙、吃飯…瑣事一大堆,有些就不催不趕了,沒有安全顧慮即可,看孩子如何處理?

    有時候是藉著這些機會,讓孩子重新思考,他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對於孩子的獨立,還有哪方面的能力欠缺?

    我們希望孩子成熟,那我們相應地要給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孩子能試著為自己領航。「自我」的建設,其實也就是靠這些點點滴滴來累積。

    孩子沒做到自己的標準,也會挫折。暑假期間,我們也有多一點時間就這個部分來談。跟孩子討論我們自己的成長經驗,傳授一些生活小撇步,將來會是很美好的回憶。

    祝福各位朋友,善用時間,做好家事!

    ******************************

    您做好家事了嗎?

    【文/洪仲清】

    「什麼叫做家事?」

    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讀,一種是「什麼叫作『家事』?」,另一種是「什麼叫『做家事』?」

    先從第一種解讀談起,我跟朋友們重新定義「家事」的範圍。譬如一家人出去旅遊,那麼規劃路線是家事,幫忙買票、查景點,也都是家事的一環。

    家事,是維持一個家的運作,讓家人相處和諧、平安健康要做的事。

    那麼,我們把第一種解讀定義清楚之後,我們就能理解,做家事,不是只有拖地、洗衣、煮飯、倒垃圾這些事。擴大來說,養兒育女是家事,相約一起外出運動是家事,花時間聽一聽家庭成員的心聲也是家事……

    傳統上定義的做家事,其實很沒成就感。責任很大,沒有休假,有形的報酬不多,又容易被嫌棄。

    以前談做家事,很像是一種責任制。不但做不完,又可能讓人過勞過累,還會牽扯很多情緒,因為誰都可以對做家事的人有意見。像是飯不好吃、衣服還沒乾、襪子找不到……,連年齡幼小的孩子都可能有所抱怨,容易讓做家事的人感到辛酸委屈。

    所以讓孩子做家事,那是教育他們承擔責任很重要的教育方式。因為實際動手做事的人,可能會被批評,或者被當成理所當然,那自然會體會到做家事最多的人的心情,還有進一步更細膩地談家庭中的人際互動。像是請求協助,或者詢問相關當事人,某一件事,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被接受?

    我們稍微把話題扯遠一點,因為家事做不完,怎麼樣算是把家事做好的標準,都很模糊,因此做家事的人,通常是媽媽,常在不清楚自己能耐的情況,盡一己所能地做,往往還得不到肯定。那麼,在心理上就容易落入一種空虛、委屈、憤怒等的狀態。

    其實,很多事本來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有想像中的收穫,例如做家事正是這種狀況。而且一旦沒那麼努力了,可能會開始被別人指責,好像之前努力的,都不算數。

    以前很少人探討心理層面的東西,比較難好好照顧自己。現在相關資訊多了,就要知道超過自己能耐的事,坦承人的有限性,勇於請求協助並不羞恥。

    要能經營一個家,願意給予承諾是很重要,承諾則與責任關係密切。

    也就是說,平常事務雖有分工,但當我們的家中成員,誰有空閒了,便拿餘力為家裡貢獻,這是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的自覺,這同樣可以說是進入家庭的承諾。孩子要被教育這個觀念,大人要知道當榜樣。

    廣義來說,這種家庭教育,一樣屬於家事的一部分。所以認識自己,包括覺察情緒變化,讓自己心情保持穩定,才能「做好家事」,這個邏輯就可以說得通了!讓自己變得怨念沖天,對家庭的好處不大。

    以前的人曾經走過的辛苦道路,我們看過了,不想再這樣活。那麼,現在藉著知識的幫忙,有機會可以試著讓自己更好。而不是讓我們再活出同樣的艱困,再把勞苦的樣子複製在下一代。

    .

    以上文字取自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8/10獨家66折】

    免費桃園工作坊_做一個有自我價值的媽媽(8/13、20、27早上9點到12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48454632399957/

  • 傳統鬧鐘好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2-08 14:00:02

    「啪」,指頭離開電燈掣一刻,天花上的白光徐徐亮起,照耀了整個廚房。
    似乎還未夠明亮,「撻」、「撻」、「撻」,扭開了三個爐頭,
    明火熊熊升起,燒紅着三個大小不同的鐵鍋。光猛不了多少,倒是換來輕煙若霧。
    炊煙由輕柔漸轉為濃烈,直闖到廚房外,甚至穿出了半垂的鐵閘。
    怎麼說,那白煙裏摻雜着一股氣味,濃郁中帶清香,
    嗯,是藥材與香料互相混搭的馥郁,瀰漫着清晨時分的智芳街,
    裊裊上揚至舊招牌跟前,繚繞着「潮州滷」三個大字。

    驀地,廚房內傳出錚然之聲,
    探頭瞥見一名大叔正用湯勺於鍋內淺撈着,
    鍋裏之物正是香氣的源頭,挨近一望,只見一個啡黑色的漩渦,
    是一鍋正在沸騰的滷水。大叔仰頭,耳珠厚垂,雙目渾圓,
    笑起來一臉慈祥,他說這是一家廿來年的老店子,
    專賣滷味,店子歷史多久,眼前的滷水就烹了多久。
    薑愈老愈辣;滷水嘛,愈老愈淳。


    清香
    眼前一大鍋的滷水激烈地翻滾着,啊,不是一鍋,是三鍋才對。白煙將大叔的臉模糊了,他卻沒半點反應,專心地於鍋內繼續撈着。明明是只有攝氏十度的冬日,他卻汗流浹背,抹一把汗,臉上仍然是和藹的笑臉。他既是廚子,也是這家老店的事頭,人稱陳叔。廿幾年來,他都反覆地做着清晨的第一件事,把三盤滷水汁的雜質撇清。這不是每一位做滷水的師傅都會做的功夫,卻是陳叔的堅持。滷水汁就是整間小店的膽,各家店做出來的滷味,分別就在於滷水汁的好壞。隔掉雜質,擺脫各種肉類留下的殘渣,才不枉費每日重新加入的香料及藥材,熬煮出清香的滷水汁。他謂:「唔隔走啲雜質,煮出嚟啲肉都嚡口啲,同埋會帶啲苦味。」用清香來形容滷水,似乎有點不貼切,但他們家的滷水,卻是有一股獨特清芳之味。畢竟每個店家的做法不一,這是他們的秘方,詳細不能說,反正就是比人家多放幾種藥材及香料,味道就截然不同了。
    談到秘方,他忍不住講起自己的父親。他們一家籍貫潮州的澄海區,該區正是以滷水盛名。要追溯秘方的來源,他也無從說起,只知舊陣時,父親就是靠滷味將一家大小養活。
    他長大後,決定獨自到香港闖天下,當時工業盛行,他就投身製衣業,直至有同鄉提議開滷水檔,才又挑起他的神經,「做開食就有感情嘅。」他淡淡然道。當年很隨意,就在西環區當小販,於一個桶仔內放兩至三隻滷水鵝,就這樣於街上擺賣。做了幾年後,見生意不俗,當時走鬼情況又嚴重,於是花光所有積蓄,與太太二人轉陣於葵芳開店。當時還未搬到現址,舊鋪只有百來呎,又沒有冷氣,也沒有多餘錢請員工,他們有兩個兒子,放學後就到店裏幫忙,一家子經營到現在。
    故事講到一半,陳叔瞄了瞄時鐘,已經七點半。他急忙跑到冰箱前,把鵝呀鴨呀取出,放到水裏解凍並清洗,嘩啦啦的水聲並沒有掩蓋他的聲音:「以前我哋鄉下就用新鮮鴨鵝嘅,但嚟到香港就冇呢支歌仔唱啦。」一聲輕嘆後,他又回復笑意,對啊,問題還是要積極解決的。於是,他就改用冰鮮的原隻鴨鵝,不能用急凍的。兩者有區別:前者只雪藏了一陣子,肉質軟滑一點;後者則經長時間雪藏,肉質比較粗糙。將肉類都解凍後,先把掌翼部分切下,再把原隻鵝放到左手邊鍋內;鴨放到中間的鍋內;掌翼及其餘食材,如雞蛋﹑豆腐等則放到右手邊的鍋內;內臟另有小煲烹製。一定要分開三盆滷水汁,因為全鵝鴨跟掌翼及其他食材的時間不同,所以要分開烹調。做滷味的一大好處,就是省下醃製的功夫,雖然如此,如果想做得好吃,用心去做之餘,火候亦要控制得宜,過猛過久會令肉質粗硬,失去光澤。他習慣了調校小鬧鐘,提醒自己按時將食物撈起。
    按下鬧鐘一剎,又湧來陣陣清香。陳叔準備好將故事的下一半娓娓道來,而這下半部,就關於他的大兒子。


    嫩口
    這一家人與滷水有一個情意結,不然,怎麼會全家都投身於老號。大小兒子到現時成家立室了,還是離不開小店,大兒子Kobe約三年前於灣仔開了一家分店,自己打骰;小兒子則繼續留守於舊店。提及大兒子,陳叔有話說。
    Kobe自小已經於店內打滾,在廚房走來走去,偷吃吃到大,有破壞沒建設嗎?回想起來也非全然,起碼他經常嘗到爸爸的滷味,對此有一定觸覺。初頭陳叔教的東西,他通通不入耳,看着爸爸將食材放進鍋子,鬧鐘響了就撈起,覺得做滷水很普通簡單。結果讀書不成的Kobe,竟然不在店裏幫忙,而是去潮州酒樓打工,希望嘗試人家的口味及手藝,陳叔忍不住調侃:「外面啲師傅鬧你一次就記得,爸爸呢?鬧十次八次都唔入耳。」
    怎料在外頭打滾了一陣子,手藝是學到了一點,但還是發現老爸做的滷味,無論味道或功夫都是最好,於是就決定回巢。父親當然歡迎,將畢生手藝都傳授予兒子。不學還好,怎料一認真學藝時,才發現功夫技術可不簡單,除了調汁,還要試味,時間及火候的控制,全都要精通。終於學有所成,Kobe認為總不能跟弟弟擠在一間小店內,一方面又想證明自己實力,於是把心一橫,於灣仔開店。
    鬧鐘「嘟嘟」聲響,喚回了陳叔的思緒。他匆匆走到鍋前,把鴨鵝逐隻勾起,再掛到鋪面的玻璃櫥窗前。滷水汁緩緩從吊起的全鵝身上滴落,陳叔又漾起了笑意,似乎十分滿意這天滷的鵝鴨。他表示潮州的滷味要偏深棕色,這是傳統。為了這些細節,他跟Kobe會有爭拗,年輕一輩喜歡淺色一點,明亮一點的色水,尤其是港島區的客人,認為淺色代表新鮮,黑色的食物好像隔夜似的;他則堅持深色才是真正的滷味:「點解叫滷水呢?滷水一定要深色,唔深色就唔係滷水。」年輕人沒那麼執着,覺得色水事小,客人為重,淺色一點無所謂,陳叔卻不認同,人人口味不同,怎麼能一味迎合?最重要是堅持自己的口味。
    然而,他還是不能說服兒子。就如切肉,他手執利刀,強調切刀需要技巧,直切抑或橫切,識食之人一吃就吃得出來,他示範肉類一定要橫切,吃起來才有嫩口的感覺。只是,他慨嘆現時年輕人不願學這些,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認為這一套是五六十年代,已經過時。現時做生意,除了好吃之外,他們更執着戴手套﹑門面乾淨企理等問題。幸好兒子手藝還可以,對自己有要求,做出來的食物都差不遠。那麼,他也不能奢求太多,畢竟這一行不好做,兒子願意承傳衣缽,總算是還了他的一個心願。
    他又想當年。九十年代開店時,雖然吃滷味的人不多,大多是潮州人,但附近就只有兩間滷水店,來貨又便宜,生意好做得多。後來,漸漸多了香港人吃滷味,導致很多滷水店出現,就連燒味店也會做些滷水肉出來賣,他的生意一路下跌,目前想賺大錢沒甚可能。還好,支撐着小店的正是一眾熟客街坊,堂食的多是附近工作的男人及老人,外賣的則以師奶為主,也有不少熟客訂鵝拜神,畢竟老字號嘛。反倒是兒子的分店要更落力,始終是寫字樓及學生哥,故只做外賣。捱辛苦不容易,每日由開鋪煮食到閂鋪清潔,做足十二小時,十分辛苦,而且沒有假期。陳叔坦言兒子也曾經因太累想放棄:「最後佢話佢有動力嘛,想威畀我睇,唔衰得,話要做得好過我!」聽到這句話他可樂透,老一輩嘛,不就是希望味道不變,承傳他們自覺正宗的滷水味嗎。
    仰目一望,十一時半,陳叔拉起銀閘,陳老的香醇飄搖於外,遠揚與否,還得望清風之意。

    潮洲滷
    地址:灣仔石水渠街1-13 號其發大廈地下8號鋪
    電話:3702 0068
    營業時間:10:30am-7pm
    詳情: http://bit.ly/2Np6EwT

    潮洲滷
    地址:葵芳智芳街地下A7號舖
    電話:9274 1857
    營業時間:11:30am-7:30pm
    詳情: http://bit.ly/2FIyy6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