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傳家hbo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傳家hbo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傳家hbo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龍貓大王通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收過這樣的信嗎?這似乎是網飛叮嚀我將元祖《星際爭霸戰》看完的廣告信。但事實沒那麼簡單:包括元祖版《星際爭霸戰》在內的幾部星艦影集,都將在這個月離開美區網飛。那台灣呢?目前不確定。 4 部星艦影集在 2011 年中上架網飛,《銀河前哨》在稍晚上架,至今已經有十年的時間。星艦在網飛一直有不錯的收看...
傳家hbo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收過這樣的信嗎?這似乎是網飛叮嚀我將元祖《星際爭霸戰》看完的廣告信。但事實沒那麼簡單:包括元祖版《星際爭霸戰》在內的幾部星艦影集,都將在這個月離開美區網飛。那台灣呢?目前不確定。
4 部星艦影集在 2011 年中上架網飛,《銀河前哨》在稍晚上架,至今已經有十年的時間。星艦在網飛一直有不錯的收看率,《重返地球》甚至還登上「重看次數最多」的影集名單。理論上,當網飛與CBS電視台的合約到期,雙方應該盡快續約,特別是雙方目前仍共同合作製作《發現號》最新季度的情況下……但是,看來有一方已經另有打算。
如今在美國,所有星艦影集都已在今年開站的Paramount+上架,作為派拉蒙與CBS台的傳家寶,星艦陸續回歸P+是可見的未來——就跟D+收回漫威電影、HBO回收《六人行》一樣。現在大家都自己開店面,不用再跟百貨公司租櫃位啦。
剩下將近一週就到 9/30,元祖《星際爭霸戰》(TOS)共三季、《重返地球》共七季、《企業號》共四季,將全數從N家下架,10 月的美區N家架子上只剩下《銀河飛龍》與《銀河前哨》、以及共同製作的《發現號》。其實之前美國N家也有上架星艦的動畫影集,但已經悄悄下架了。
台灣區會不會跟著下架呢?或者《銀河飛龍》與《銀河前哨》之後美區會不會也跟著下架呢?目前都不清楚。也許因為P+目前仍然僅服務美國國內,因此星艦海外市場仍然會交由N家處理——如同《六人行》一樣。但是,P+與 HBO max 有一個最大的不同:華納沒有《六人行》會少賺一點,但是派拉蒙沒有星艦,可能會死得很慘。
事實上,派拉蒙與CBS台的母企業ViacomCBS的CEO羅伯巴基什,在上個月就表示,目前自家作品的授權收益是大幅下滑的,原因在於他們正在收緊給第三方平台的授權,意味著往後派拉蒙或是CBS台的作品,都會盡量放在自家的P+上,以保證未來串流收益的最大化。
這代表著不只是星艦、還有《NCIS》眾系列、《倖存者》、《小謝爾頓》、《臥底老闆》等等受歡迎的影集,日後都只能在P+上觀賞,想當然耳,很受歡迎的《銀河飛龍》也不例外。
元祖《星際爭霸戰》是大王最熱愛的配飯影集之一,跟《摩登家庭》一樣,每一集都是一個短短的科幻故事,都有著簡單的開場、精巧的轉折、與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有的故事很精彩,有的故事充滿當代風味(也就是政治不正確的60年代風味)。不需要擔心這些影集造成你巨大的心理壓力、也不用擔心昨天沒看今天會不會接不下去,《星際爭霸戰》就是這麼輕鬆無負擔。
台灣很可能十月還是看得到《星際爭霸戰》,但問題是,妳要花多久看完《星際爭霸戰》?很可能永遠都不會。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而這個《星際爭霸戰》即將離開美區N家的消息,更像是個警鐘。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想看而它下架,星艦一旦離開N家,就永遠不會再回頭,妳該找個時間有孝一下60年代的阿公星艦了。
傳家hbo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以紀實的採訪文學得名,而她最為世界所知作品之一,是對於車諾比核電事件的記錄與報導。
在《車諾比的聲音》一書中,她這樣描述寫作此書的理念:
「車諾比在我看來是一段歷史新章的開端,它所代表的不僅是所知,同時也是預知,因為我們開始懂得去質疑原本認識的自己與熟悉的世界。」
「談論過去或未來,我們往往習慣將主觀的時間概念加諸這兩個詞語之上。然而,車諾比核災爆發後,首當其衝的正是時間概念的崩解。飄散至世界各地的放射性同位素長期殘留在環境中,需要等上五萬、十萬、二十萬年,甚至更多時間才會消失……和人類的壽命相比,放射性同位素是恆久而不滅的。我們能懂什麼?我們真有能力洞悉未知的恐懼背後隱含哪些意義嗎?」
「我蒐羅、記錄平凡的情感、思緒和話語,試圖藉此看見一個人的日常,一睹普通老百姓的平凡人生。只是這裡的一切──不論是事件,或就此定居的人民──都非比尋常。車諾比對他們而言,既非隱喻,亦非符號,而是他們的家園。在藝術創作中,世界末日和各種天崩地裂的科技浩劫已是陳腔濫調,但我們卻時至今日才領悟,原來真實人生遠比藝術作品所表現的還要曲折離奇。」
「一般來說,一起事件至少得過個五十年才會被歸入歷史,但這件事我們必須趁著人證物證都還在,加緊腳步盡快追查始末……」
透過她的筆,人們聽見了災民的聲音,那些一度遭到官方壓抑的真實經歷。比如以下這個故事:
「我想要作證…… 」
「事情過去已經十個年頭了,但至今我依然每天活在陰影底下。一直到今天,始終揮之不去。我們全家住在普里皮亞季,這座城市現在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雖然不是什麼作家,不過我是過來人。事情是這樣的,我從頭說給您聽。」
「我們小老百姓,本來過著平凡的日子,和其他人一樣,每天上班下班,領著勉強餬口的薪水,一年出門度假一次,結婚生小孩。我們的生活完全是普通人的寫照。可是一夕之間,我們卻淪為人盡皆知的車諾比災民、怪胎、世人熱議的話題。現在想當個一般人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們回不去原本的生活了,旁人看待我們的眼光也都不一樣了。人家見到我們便問:那裡很恐怖嗎?核電廠燒起來是什麼樣子?你看到了什麼?你還能生小孩嗎?你太太沒拋棄你嗎?事發 後的那段時間,我們變得好像稀有的展示品……即使是今天,民眾只要一聽見『車諾比災民』, 就跟聽到警報聲響一樣,立即轉頭望過來說:『你從那裡來的啊!』 」
「這些都是我一開始的感受……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一整個人生…… 」
「爆炸後第三天我們搬離開家,當時反應爐的火還沒有撲滅……我記得有位朋友說:『這就是反應爐的味道。』那股氣味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但民眾對災情的認識卻是從報紙上讀來的。車諾比變成了恐怖的禁地,政府對這件事竟只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我們必須了解這樁事故, 因為這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只談自己的經歷,還有我親眼目睹的真相……」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收音機廣播宣布:『不准帶貓!』我女兒聽到之後,稀里嘩啦哭了起來。她害怕失去心愛的小貓,怕得連話都說不清楚。於是我們把貓裝進行李箱,可是牠待不住,鑽出來把所有人抓得遍體鱗傷。廣播又說:『不准帶任何東西!』所以我什麼都不拿,只打算帶一件東西。就那麼一件!我要把公寓的門板拆下來帶走,這扇門不能留下……大門再用木板封起來就好了……」
「我家的門……是我們的平安符,是我們的傳家寶。我爸走的時候就是躺在這扇門板上。這個習俗打哪來的我不清楚。不是各地都會這樣做。按照我媽的說法,在我們家鄉只要人往生了,一定得把遺體安放在死者家的門板上,直到入殮為止。當初我爸躺在門板上,我徹夜守在他的身邊。我們家門一整晚就這麼讓它開著。除此之外,這塊門板上滿滿的刻痕,記錄了我的成長過程──從一年級、二年級、七年級,一直到入伍前……旁邊就是我兒子的成長紀錄,還有我女兒的……這塊門板就像一部年代久遠的書,記錄了我們全家老小的一生。您說我怎麼能不帶上它?」
「鄰居有車,所以我拜託他:『你就幫幫忙吧!』他指了指自己的頭,意思是說:『老兄,你頭腦壞啦!』不過我還是趁夜騎著摩托車穿越森林把門運了出來。那已經是兩年後的事了。當時我家已經讓人洗劫一空。警察以為我是上門趁火打劫的竊賊,一邊追捕我,一邊喊:『我們要開槍了!』沒想到搬自己家的門竟然會被當成小偷……」
「後來我老婆和女兒的身上都長滿了五戈比 那麼大的黑斑……時有時無,說痛也不會……於是我送她們進醫院檢查。我問醫生:『檢查結果怎樣?』對方卻回:『結果不是給你看的。』我說:『不給我要給誰?』」
「那時候身邊的人都以為自己死定了……說什麼到了二○○○年白俄羅斯人肯定會全部死光光。核電廠出事當天,我女兒才剛滿六歲。我原本以為她什麼都不懂,但我哄她睡覺時,她都會在我耳邊輕悄悄地說:『爸爸,我還小,我不想死。』只要一見到幼兒園裡穿著白衣的保母或是餐廳的廚師,她整個人就歇斯底里了起來:『我不要去醫院!我不想死!』她最討厭白色了,所以我們只好連新家的白色窗簾都換掉。」
「您能想像七個小女孩清一色都沒有頭髮的畫面嗎?她們一間病房就是七個人……不行,夠了!我不說了。一談起這件事,總覺得心裡有個聲音在提醒我:『你這個叛徒!』因為我必須用旁人的角度去描述自己女兒的痛苦……有一次老婆從醫院回到家,情緒崩潰:『我寧可她死一死算了,也不要讓她承受那麼多折磨。不然讓我死好了!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受不了了,夠了!我不想再說了!我沒辦法再繼續說下去。我真的不行了!」
「小棺材送來之前,我們把她放在我爸躺過的那張門板上……那口棺材小得像是裝洋娃娃的盒子,像一只盒子……我要站出來作證,因為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奪走了我女兒的性命,可是政府卻要我們閉嘴。說什麼科學尚未證實,也沒有任何資料顯示核災會致人於死,還說得等上好幾百年才能斷定。但是,我的生命短暫,等不了那麼久……請您記下我的告白……至少請您記下:我的女兒叫卡嘉,小卡嘉,過世的時候她才七歲。」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陳志豪譯,《車諾比的聲音:來自二十世紀最大災難的見證》,貓頭鷹出版,2018。
▎博客來☞http://bit.ly/2LRn0kh
#說書 #閱讀日常 #核能 #科技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HBO拍的車諾比也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