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覆蓋率陸續提升,我身邊也越來越多非醫療人員準備要去施打疫苗。在打之前每個人彷彿如臨大敵,深怕副作用強烈,也怕做錯什麼而影響疫苗效果。
我認為這除了和covid19疫苗上市時間短,大家都是第一次施打有關外,主因還是疫苗相關資訊實在太混亂,連主流媒體也會刊登不實資訊。好比前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指出,...
疫苗的覆蓋率陸續提升,我身邊也越來越多非醫療人員準備要去施打疫苗。在打之前每個人彷彿如臨大敵,深怕副作用強烈,也怕做錯什麼而影響疫苗效果。
我認為這除了和covid19疫苗上市時間短,大家都是第一次施打有關外,主因還是疫苗相關資訊實在太混亂,連主流媒體也會刊登不實資訊。好比前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指出,醫師建議打完疫苗後只能喝溫開水,喝茶或咖啡會影響吸收。還好後續原受訪醫師發現報導扭曲原意,站出來聲明他的原意是提醒打完針如果發燒要補充水分,應以白開水為主,最好不要只喝會利尿的茶或咖啡,以免水分補充不夠,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喝。
只不過這樣的報導往往吸睛度高,即使後續已撤下,仍可能在民眾心中留下印象,甚至被改寫成line群組的農場文。
🙆🏻♀️食物禁忌跟疫苗效果無關
首先我還是要強調,不管吃什麼喝什麼,都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因為疫苗不是口服藥,不會受到腸胃道中的食物影響吸收也不會產生交互作用,疫苗刺激產生抗體的機制也和腸胃道消化食物不同。因此打疫苗前後不需要刻意空腹,也不用一定要吃飽或刻意喝非常多水,當然也不需避開特定食物,包括澱粉、炸物、甜食或海鮮......甚至打完疫苗要小酌一、兩杯也無妨。另外茶、咖啡,雖然會利尿,但也不會影響到疫苗代謝。
醫師會提出的一些飲食建議,主要還是跟副作用有關。好比打完疫苗要多喝水,其實是因為發燒大量排汗,身體會排出很多水分,因此應該多補充,但是也不一定要喝到1500c.c。尤其原本腎臟不好、高血壓的人超量飲水,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另外也有人打完疫苗會腹瀉或胃痛等症狀,這時本來就該清淡飲食。
水的溫度,當然也是根據個人喜好為主。畢竟正值盛夏,真的無須逼迫自己喝溫熱的水。冰水真的是長期被污名化的飲品,這一波甚至有人謠傳冰水會讓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栓形成,這真的太誇大了!冰水不會讓血管收縮到這個程度,更何況打完疫苗產生血栓的案例屬於免疫的反應,並不是血管收縮引起。
至於很多人一再強調打完疫苗要避免飲酒,主要是避免部分人貪杯,喝醉導致頭痛、噁心,身體感官變得不敏銳,難以觀察身體是否有副作用產生,倒不是說碰到一點酒精就會發生什麼可怕的變化!
🙆🏻♀️要休息多久,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有人擔心施打疫苗前後的活動量會影響到抗體生成,甚至是增加副作用,也有人認為打疫苗當天應盡可能不動,少走路,才能增加吸收,這些說法也都是毫無醫學根據的。因為抗體的產生和肌肉收縮、心跳速率高低並無關聯,更何況要是運動後要是真的會影響疫苗作用,臨床實驗就會把受試者的運動量作為變項,甚至要求受試者打完疫苗後要限制活動。�
不過,話說回來,疫苗打完身體可能會不適、疲勞或發燒,也沒必要在打疫苗前累積太多疲勞,好比高強度運動、長跑或熬夜追劇通宵打電動,盡可能前一天睡飽一點。
而打完疫苗後還是要以自身狀況來判斷,若身體沒明顯不適,想要從事慢跑、瑜伽、微重訓放鬆情緒,又有何不可?另外,如果是本來從事大重量,長跑的人,我會建議循序漸進、慢慢往上增加強度,大約一到兩週即可恢復本來的訓練。
好比我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完全沒發燒,肌肉也沒有酸痛,因此隔天我仍慢跑半小時,第三天還居家利用啞鈴重訓半小時。反過來說,有人發燒一週手臂痠痛舉不起來,當然是要以休息為原則,不可能硬去運動。總之,一切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特殊疾病的藥物,不要自己亂停藥
再來就是施打疫苗前,僅有極少數的藥物可能需要調整。好比化療藥物、免疫抑制劑,這部分需事先諮詢自己長期配合的專科醫師。至於其他的慢性病藥物好比降血藥、抗凝劑、避孕藥、子宮收縮止血劑都不需要停藥。我也要提醒,如果本身有慢性病,好比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好先確認控制良好,再安排施打。在沒有醫囑前就擅自停藥,非常危險!
假設打疫苗前後有安排手術、催生,或剖腹產需要施打麻醉,當然都沒問題。網路上謠傳打完疫苗無法麻醉,真的一點道理也沒有。打完疫苗,你的身體還是你的身體,你還是一般人。只是多了抗體,並沒有產生什麼驚人變化啊!只不過,我會建議你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之後較為保險,以免打完疫苗反覆高燒而影響原訂計畫。
綜合以上,我建議有特殊慢性疾病的病患施打前,要詢問自己的專科醫師特殊的注意事項,其他則是保持平常心,順著自己身體的感覺走,各種眼花撩亂的「打疫苗守則」、「打疫苗禁忌」真的是不看也罷!
歡迎大家分享,打完疫苗後的身體狀況,給其他人參考喔!
#covid_19 #疫苗
催生針副作用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科技新未來
【藥物傳輸系統】
藥物傳輸技術近年被視為製藥技術中最具商業潛力的重要項目之一,其主要的貢獻,在於改善藥物的投遞、方式,讓藥物劑型開發朝向提高藥效、降低副作用、長效性與精密性的方向發展。
藥物傳輸系統的應用可針對藥物天生的缺陷做改良,但也會因為藥物的治療模式與給藥方式而有不同的考量。最終目的都是期望達到最佳化的治療效果,也儘量不給病人帶來生活上的不便,並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藥物傳輸系統的介紹吧!
https://user137550.psee.io/3mcy9m
催生針副作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美抗Delta全速開綠燈 先授權第三針再核發正式藥證》
1.即便成人疫苗單劑接種率已達到七成,美國近來面對Delta變種病毒之戰,仍打得潰不成軍,超過1.7萬張病床正在被使用,住院人數達到近半年來最高水平。美CDC周四宣布正式授權替器官移植、癌症病患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開打第三劑疫苗加強針,防疫專家佛奇甚至不排除未來某個時刻,每個人都需要施打加強針。
2.佛奇說,我們正處於流行病加速發展的新時代,群體免疫恐將成為空談。新冠病毒不像麻疹,95%接種完疫苗就不會在人際間傳染,Delta變種會持續感染已接種者,這意味著持續且廣泛地透過施打疫苗維持保護力,是阻斷病毒變異增強的唯一法寶。換言之,在開放施打第三針之後,擴大疫苗接種率的最重要步驟,是讓現有緊急授權的疫苗取得正式藥證。
3. 佛奇喊話最好FDA八月就核發正式藥證,因為這將牽動私營企業及醫院、學校的強制施打,甚至五角大廈也在等待對美軍展開全面接種。特別是目前全美有三成猶豫未打疫苗者,都是拿未獲正式藥證為藉口,拒當白老鼠,在總統拜登開口要求加速的情況下,官方審查單位正在全速前進。
4.不過,華爾街日報日前撰文提醒,匆忙全面核准新冠疫苗恐怕適得其反,回顧藥物及疫苗開發史,多的是倉促行事存在的缺陷。知名的Science期刊也點出,正式藥證絕不能省略長時間思考,特別是嚴格的監管,對於此番使用全新技術的mRNA疫苗格外重要,否則會傷害FDA的信譽,也將錯失美防疫的最後一步好棋。
=====內文=====
新聞旁白:「今天早上ABC新聞確認,FDA預計今天將授權替免疫功能低下者進行第三劑加強針注射。CDC顧問小組預計將在周五開會,隨即由主任瓦倫斯基為此開綠燈。消息發布之際,CDC確認全美已有超過一百萬人,即使未經FDA授權,也已經接種第三針。當Delta變種在全國範圍內激增時,人們迫切希望再接種一劑(疫苗)。當全美住院人數已達六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超過1.7萬張ICU病床正在被使用。」
比原先時程提早整整一天,美FDA宣稱,經過對現有數據的全面評估後,已正式批准替免疫力低下者注射新冠疫苗加強針。美防疫專家佛奇甚至大膽預言,雖然目前僅限全美約3%的脆弱族群,但不排除未來某個時刻,每個人都需要施打加強針。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對於新冠病毒,除了罹患重病的風險外,還有一種叫做長期新冠的東西,這意味著您可能會患中度至輕度疾病,病毒學上雖然康復了,但症狀仍會持續數月。這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調,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有幸擁有高效疫苗的原因,甚至比我們正在使用的還要多。」
佛奇坦言,我們正處於流行病加速發展的新時代。美國過去新冠抗疫一年半,一直被病毒追著打,即便以史上最快速度催生自家三款疫苗,並透過各種手段把最多劑量留在國內,疫苗接種率始終未達群體免疫標準。眼看疫苗效力正隨時間推移而下降,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輝瑞打滿兩劑的四個月後,保護力已從最高峰的96%下滑至84%;莫德納也稱Delta變種正在完成兩劑的接種者中釀成突破性感染,無論如何都需要補打加強針。這讓官方不得不加速批准加強針,無視WHO呼籲延遲兩個月,至少先讓貧窮國家施打率拉高到10%的懇求。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我們必須從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這場非同尋常的悲劇中吸取教訓,這是這個星球100多年來最糟糕的經歷。」
說穿了,美國得先求自保。當單日新增確診再度飆破十萬,重症住院人數寫下六個月來新高,美國無論社會、經濟都承受不了持續不斷的疫情海嘯。之所以率先核准器官移植等脆弱族群接種第三針,援引的是一份號稱迄今最嚴謹、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人體試驗數據,稱注射莫德納疫苗第三針,可大幅提升他們的保護力。多倫多的大學醫療網絡研究人員也發現,在替120名器官移植者打滿莫德納疫苗兩劑後的兩個月,若能補打第三針,55%的人血液裡會出現大量病毒抗體,僅接種兩劑的人僅18%有相同反應,且除了抗體,接種第三劑加強針的人,還產生出更多有利於預防重症的T細胞,副作用也輕微不少。
美加州急診醫師 Dr. Darien Sutton:「(打第三針)沒有理由相信它會增加風險,但問題是好處是什麼。因為先前(兩劑)疫苗似乎還在繼續發揮作用。我看不出對一般人群有任何顯著好處,但我總是幫助人們理解 如果建議打第三劑加強針,我應該會排在第一位,因為我自己是率先接種疫苗的族群之一。」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牛津疫苗小組日前向國會議員說明時,已直指Delta變種讓群體免疫成為空談。負責的波拉德教授稱,這種病毒的問題在於它不像麻疹,95%接種完疫苗,病毒就不會在人群中傳播,Delta變種會持續感染已接種者,這意味著持續且廣泛地透過施打疫苗維持保護力,是阻斷病毒變異增強的唯一法寶。換言之,在開放施打第三針之後,擴大疫苗接種率的最重要步驟,就是讓現有緊急授權的疫苗,取得正式藥證。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我確實希望它會在接下來幾周內,他們說希望在本月底之前,我希望它甚至能比那個時間更早(取得藥證)。」
佛奇喊話最好八月就過,因為這將牽動防疫相關的重大舉措,包括私營企業及醫院學校的強制施打,甚至五角大廈也在等待,對美軍展開全面接種。當總統拜登率先喊出今年秋天必須達陣之後,華盛頓郵報稱,美FDA已上下動員,務求將原先已獲「優先審理」的新冠疫苗再加速,紐時報導也說,過去正式藥證的取得,必須審查數十萬頁文件,粗估是緊急核准使用所需數據的十倍,標準審評少說需要六到八個月的時間,但如今伴隨Delta病毒席捲全美多地,疫苗施打率卻遲遲衝不上去,正式藥證或將成為一個新的里程碑,替那些猶豫不決的民眾,建立疫苗施打的信心。
美臨床醫師 Dr. Partha Nandi:「事實上我一些患者告訴我,他們對接種疫苗猶豫不決,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想當白老鼠,我懂那種感覺。」
美重症醫師 Dr. Vin Gupta:「若能獲得正式藥證,絕對能大大提高未接種者的疫苗接種率。」
根據凱撒家庭基金會最近的民調發現,全美每10名未接種疫苗者,確實有三個人明確表示,他們更有可能接種正式取得藥證後的疫苗。有學者分析數千條關於新冠疫苗的推文,藉以找尋民眾猶豫不決的原因,結果也發現排名第一是疫苗在美國僅獲得緊急授權。儘管不少學者認為,在緊急核准與正式藥證之間的差別,事實上無關科學,而是政治上的官僚主義。一旦疫苗出現突發狀況,緊急授權可以立刻撤銷,但若已核發正式藥證,則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是為什麼泰晤士報批評,若在疫情下倉促核發藥證,將破壞FDA的法定職責,影響公眾對該機構的信任,對打擊疫苗猶豫無濟於事。紐時評論也毫不客氣地批評,綜觀人類醫學史,幾乎沒有生物製劑的安全及有效性審查,會僅止於這個程度。
美醫學專家:「就算數據已經完成,他們已經提交上來,安全概況看起來很棒,但事實上一般也需要花四個月以上才能完成文書審查。如今快到像你們所知道的這樣,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美FDA顯然受到極大壓力,華爾街日報日前撰文提醒,匆忙全面核准新冠疫苗恐怕適得其反,回顧藥物及疫苗開發史,多的是倉促行事存在的缺陷。知名的Science期刊也點出,正式藥證絕不能省略長時間思考,特別是嚴格的監管,對於此番使用全新技術的mRNA疫苗格外重要。只是當前的美國,早就祭出抽樂透、發現金等刺激方案催打疫苗,接下來還有什麼方法能拉高接種率,看來也只剩下加速核發藥證這一招。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時機已到,我們必須採取額外的措施,迫使人們接種疫苗。」
有學者說,美FDA若能核發正式藥證,在疫情重啟的此刻將意義重大,這也是當下我們所能做到最簡單、卻最有效打擊那些網路謠言及反疫苗政客的作法。但Science期刊也提醒,在全球施打數十億劑也有效防堵疫情後,新冠疫苗的正式藥證相較於緊急核准,雖然不是一個巨大的差異,卻是一個真正的差異。因為賭上的將不只是FDA的信譽,也是美疫苗能否順利打進人民手臂裡的最後一步棋。
https://youtu.be/l-Sdd7v8ce8
催生針副作用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晚沒有跟到直播的朋友們,我把問題整理如下!
有跟到的也可以看一下就是了,因為昨天後來整個在閒聊XD
Q:打完疫苗才發現懷孕了,需要等滿三個月後再施打第二劑嗎?
不需要,目前並無證據顯示任何肺炎疫苗需在懷孕滿三個月後注射。但若你仍很擔心或被旁人極力勸阻,延遲至三個月後施打也無妨,尤其目前已經有證據顯示,AZ疫苗第二劑時間延長並不會影響保護力。
不過若是妳第一劑施打莫得那疫苗,我仍強烈建議盡可能在 6週內施打(須滿28天)避免影響保護力。
Q:打完第一劑AZ,發現懷孕了,第二劑可以打AZ嗎?
可以。目前孕婦施打coivd-19疫苗的首選是莫得那主要是因為有較大規模回溯性的研究支持,認為疫苗對早產、胎死腹中、胎兒生長發育並無影響,但不表示AZ不適合。事實上,英國目前仍建議第一劑打AZ的人,懷孕後第二劑仍應施打AZ疫苗。而國內CDC目前也尚未針對孕婦是否可以混打發表看法。
另外,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AZ疫苗造成血栓的原因是免疫反應與血小板低下所產生,和雌激素無關,因此不只孕婦,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異位寧,放置蜜蕊那等女性均可施打AZ疫苗,無需停藥。
Q:假使台灣CDC開放孕婦混打,我該怎麼選?
兩種都能選的狀況下,我會建議孕婦不要混打仍選擇施打AZ。因為雖有部分研究證實混打的中和抗體濃度高,安全無虞,但副作用也可能較強,且這些實驗暫時並無納入孕婦族群,抗體濃度高也不盡然能表示真實世界下,保護力就一定較高。因此我認為在孕婦身上混打仍需更多證據。
Q:和施打百日咳、子宮頸癌疫苗需間隔多久?
目前台灣CDC仍建議要相隔十四天。在施打時程安排上,我會建議以covid-19肺炎疫苗為優先,假設因此無法在36週前施打百日咳疫苗產生抗體過通過胎盤,則可考慮讓其他會接觸到新生兒的人,好比先生,長輩施打百日咳疫苗,利用家戶內的群體免疫保護新生兒。
至於產後子宮頸疫苗施打,相對不那麼急迫,我會建議完成兩劑肺炎疫苗後再安排施打。
Q:快生了,第二劑疫苗時間怎麼安排?
先提醒,雖然靠近預產期和產後這段時間很忙亂,但任何疫苗需施打兩劑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因此千萬別放棄自己施打第二劑疫苗的權利。即使莫德那第二劑確實副作用較明顯,但並不會影響胎兒,胎兒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只不過很多媽媽會擔心,施打日期靠近預產期,萬一打完後立刻有產兆,全身痠痛又發燒沒有力氣生產,也害怕因此無法打無痛。要先澄清的是,打疫苗後不能麻醉是毫無道理的謠言,因此不用擔心無法進行減痛分娩。
因為疫苗產生的副作用通常三天左右會緩解,因此可與醫師討論後將計畫性的催生、剖腹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以後。但若你已經有產兆,好比規律宮縮、破水或落紅那就延後到產後再施打。
若是以週數來考量,如果打第二劑的時間在38週前,我會建議在產前施打。38週後因生產機率高,則可考慮將施打時間延至產後。
不過,假設真的剛施打完疫苗就有產兆需要待產,也無須過度擔心。雖然各種副作用好比全身無力、痠痛,可能會讓待產過程較辛苦,但不至於影響到產程和胎兒安全,如果發燒甚至腸胃不適,待產中也可使用藥物緩解。
若第二劑施打時間是產後,我會建議安排在生產傷口疼痛指數降低,初步癒合沒問題時施打,避免傷口痛又行動不便還得承受疫苗可能的副作用。另外因莫得那第二劑施打後可能會發生手酸痛到舉不起來、發燒、頭痛,須考慮是否有人能協助育兒。若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也可能因發燒而得暫時和寶寶隔離。
@根據本週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引,第一劑以孕婦身份施打者,第二劑生完則需間隔十週,但仍能使用孕婦專案。因政策滾動式調整,若有疑慮,我會建議在預約前詢問第一劑施打之院所。
Q:懷孕後一直咳嗽,流鼻水,需要先篩檢才可以打疫苗嗎?
懷孕後因胃食道逆流,鼻黏膜擴張,過敏反應明顯,很常出現慢性咳嗽,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如果這些症狀過去就反覆出現,無須過度擔心仍可施打疫苗。但假使症狀合併發燒,或有相關接觸史,或這些症狀忽然出現非孕期慢性不適,我就會建議先進行快篩或PCR確認無感染,再考慮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