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備份軟體commvaul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備份軟體commvaul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備份軟體commvault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24的網紅台灣企業儲存技術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雖然軟體定義儲存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SDS) 在過去幾年喊得震天價響,但事實上 SDS 廠商也正處於艱難的時期,有些在海水還沒退潮前就消失了(像 Coho Data, Formation Data Systems, Primary Data, Skylable, ...
備份軟體commvault 在 台灣企業儲存技術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軟體定義儲存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SDS) 在過去幾年喊得震天價響,但事實上 SDS 廠商也正處於艱難的時期,有些在海水還沒退潮前就消失了(像 Coho Data, Formation Data Systems, Primary Data, Skylable, Data Gravity 等,別說小編啦,連我們主筆都沒聽過),好一點的被買了(像 Maxta, Compuverde, Nexenta, Cleversafe, Infinity Storage, Elastifile, Tintri, Exablox, ScaleIO 等)有些成為僵屍⋯⋯當然也有活得算不錯的。只是這個儲存分支產業的範圍有點廣,並不是每一家 SDS 廠商的產品都在同一個點上,所以幾乎以軟體為基礎的、有儲存功能的,都可以號稱自己是 SDS。
備份軟體廠商 Commvault 剛宣佈以美金 2.25 億收購 SDS 廠商 Hedvig。顯然 Commvault 新任執行長對於產品整合與發展方向有一些新的想法。除了備份軟體外,先前已經推出自己的橫向擴展產品 HyperScale,如今加入 Hedvig,可以讓產品線更為完整。根據新聞稿,兩家合併後將整合備份軟體與備份儲存,目標鎖定二級儲存,多重與混合雲,雲端原生應用,主要與次要儲存市場。(啊不就所有的儲存市場了?)
先前我們看到 Veritas 在重新獨立後已經跨出原本的領域,將產品線往外擴展;如今 Commvault 也不斷的擴展產品線,說明了只固守在備份軟體領域是不行的,當然這也得益於 SDS 的發展,讓備份軟體得以擴展/整合出基於軟體的解決方案。因此接下來像 Rubrik 或 Cohesity 這樣只有備份軟體的廠商,將會面對更為艱難的競爭。
從 Hedvig 的角度來看,也證明了 SDS 市場的現實面。由於產業面太廣,產品的利基市場不見得養得起公司,要再發起新的籌資,也不是那麼容易。說明了即使有出色的團隊、公認的技術和成功案例,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獲得足夠的市場(不論是實際的或吹出來的),才能養活團隊。找到不錯的夥伴加入他們,也是不錯的方法,當然大部份的新創公司都是這樣的想法。
#我是小編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