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十年後,台灣醫院距離 AI 會更近一步嗎?兩位前線醫師:流程線上化是第一步! Posted on2020/10/28 採訪統整/鍾佳瑀;文字攝影/盧亞蘭 在 2020 幾乎被疫情籠罩之下,數位醫療的概念無疑是整個國際的趨勢,對此,我國 經濟部近日也首度將「數位醫療」的項目, 加入 了租稅範圍,修...

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27 13:40:14

【凱鈞話趨勢】後疫情保單規劃了沒?需要增購防疫險、疫苗險嗎?投保前注意事項?5大防疫指標保單秒懂攻略快收!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且變種病毒瞬息萬變,主動遠離損害健康之風險,並即早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可使損失降至最低。像是染疫或施打疫苗後存有零星不良事件之疑慮,市場即推出防疫險、疫苗險等保險商品...

  • 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2 17:07:07
    有 0 人按讚

    十年後,台灣醫院距離 AI 會更近一步嗎?兩位前線醫師:流程線上化是第一步!

    Posted on2020/10/28
    採訪統整/鍾佳瑀;文字攝影/盧亞蘭

    在 2020 幾乎被疫情籠罩之下,數位醫療的概念無疑是整個國際的趨勢,對此,我國 經濟部近日也首度將「數位醫療」的項目, 加入 了租稅範圍,修訂「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但除了公部門的推動、科技業的發展、及學者的研究外,要 真正暸解「數位醫療」,或許還少一塊最關鍵的觀點——究竟醫生們自己是怎麼看待與科技碰撞的火花?身處其中的 醫療體系人員們,對於「數位轉型」的實際心境又是什麼 ?

    這次專訪到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明源、以及彰化基督教醫院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除了要提供前線視野、也要帶讀者深度理解距離數位醫療的「最後一哩路」有什麼門檻?未來台灣要是有 AI 醫院,會長什麼樣子?

    除了解開「法規限制」,政府還需思考「誘因」配合

    要談醫院的數位轉型前,或許該先了解醫療體制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仰賴健保制度之稱的醫院體制,要燒光柴火了。黃明源醫師表示,身為健保的供給端,深知 台灣保險制度長久下去會失衡 ,因為目前只有單一給付單位,產業利潤不夠高,卻要求越來越多,沒辦法繼續發展。

    曾赴英國深造的黃醫師也以當地體系——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解釋,雖然英國也有「照顧全國醫病」的這種單位,但不同的是 英國政府連醫院都全部一起經營,所以很清楚成本、利潤、等營運端問題 。

    照理來說,控制病人少進醫院、少浪費資源、減少開支、醫療服務品質才會上升,但台灣的情況是,假設病人不來,醫院就沒得賺,得多看一個病人才能多賺一塊錢,所以當前要提升品質的話,就要找第三方進來。但首先,是政府要鼓勵 。

    上一篇專訪提到,陽明大學前教授張正說:「法規要怎麼修改,業者可以提出來討論」,而黃醫師聽到後,表示這後面還要再加上一句:「而且 醫生們想問的是『給付』要怎麼跟進配合?」簡單來說,政府一隻手是「法規」、另一手則是「給付」;一邊應該解開限制、另一邊則尚需要誘因配合。

    黃明源分析,以本次企劃專題的 第二篇 、及 第三篇 的遠距醫療平台來看,長期使用的話,的確可以節省病人時間、及成本效益,但在 健保不會給付之下,最終醫院的品質就一樣無法提升 。再以 第四篇 提及的科技醫廠來說,其實台灣有許多此類型的新創醫材廠商,但產品卻鮮少用在台灣醫院,原因是,儘管政府可能有鼓勵「創新」和「數位化」,但還沒有配套措施來激勵大家去用,等於科技業者被鼓勵嘗試,但產品卻賣不出去,或是只能賣給國外廠商,然而 最大客戶——健保單位,卻沒有要買單 。這如同政府一邊喊著「鼓勵創新」,但另一邊又呈現「有新技術我也不買單」的窘境。

    遠程科技,只是推動醫療數位化的「第一個門檻」

    黃明源表示,在數位醫療領域裡,其實 最重要的是「流程線上化」 ,並以他為癌症中心做的優化來解釋。首先要了解,癌症病患在醫院的時間通常只有一個晚上,且在施打完化療藥物後,便會返家,所以絕大部分的痛苦都在家裡發生,幾週、幾月才見一面的主治醫師,在診間其實幫不上太多忙,因為除了調配針藥外,舉凡飲食營養、居家照護、心理支持、針灸按摩…… 等各種輔助支持,都不在診間發生,平常病患有問題,通常都個別用 LINE 聯繫個管師 。

    黃明源解釋,若醫病之間的溝通管道是院端的 Facebook Messenger,病人在家有問題就可以先問機器人,機器人也會將該病患的紀錄統整,當發現狀況緊急,則會通知個管師介入。而這些 虛擬帳號要怎麼設計、怎麼應答,就是一種「流程改造」,所以這不單單是打造一個軟體,而是一種服務模式、給病人的工具、及醫療端監看的數值紀錄整合。

    儘管黃明源的診療間已經開著一台桌機,但訪問的同時,他又打開了自己隨身攜帶的筆電,裡面出現一套簡易、但一目瞭然的系統,上面記錄著癌症病患哪天、哪個時間、出現程度多嚴重、多頻繁的疼痛。但黃明源笑說:「這個系統太陽春啦,被科技廠商看到會笑掉大牙」,他表示,其實最需要的是「流程整合」,而非引進高端技術。

    黃明源強調,遠距只是一個初階的「門檻」,因為當前大家在講 AI、5G 等數位革新,但回過頭來需要「看病」時,又得回去掛號排隊,等於一切又回到原點。 假設醫生不能在線上有互動,那軟體、服務、器材怎麼做先進創新都沒用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則表示,AI 的導入就是醫院的數位轉型,但 醫院流程的確要先轉型,才會符合 AI 的效益 。

    李金美以近 11、12 年來,醫院在推動「無紙化」為例。她表示,其實醫師們最在意的不是手抄資料的繁複,而是事後查資料方不方便,假設讓資料科技化後,流程沒有優化,反而會給醫療團隊增添麻煩。

    十年後的台灣醫院長什麼樣子?

    以李金美所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來說,近年引入許多 AI 工具,例如與 HTC 的健康醫療事業部—— DeepQ 合作的機器人「蘭醫師」、及與華碩智慧雲端軟體研發中心(AICS)合作的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這些 AI 工具能幫醫師做 臨床影像的風險判斷 、以自然語言搜索把 病例文本做分類 。李金美表示,雖然 AI 是醫院高層的策略,但醫生們也都很有興趣,好奇 AI 具體能幫醫療團隊做到哪一步。但 AI 要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因為一個新的的模式要結合在醫療場域,需要來回驗證,並不是想像中,一只戴上就會自己運行的 Apple Watch,且一個醫院適用的,另一家也不一定能用。

    黃明源則表示,首先要思考的,是 如何把醫療團隊線上化 ——把多方單位的溝通做線上流程設計,因為不是丟出新軟體,病患和院方就能馬上使用。但比較可惜的是,台灣很少醫院有在經營這塊領域,因為研究開發很花時間,也不會賺錢,而有在執行的大醫院也多是仰賴政府的「計畫」來試辦,等於研發也不永續。

    黃明源補充說到,要把病人照護線上化、效率化,其實不需要太複雜的技術、或專利,但比較好的情況是,任何醫療體系研發出來的東西,可以跟外面世界的新創公司聊過,因為 外部會比院內更懂「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做到規模化的問題 。這當然也會比反過頭來,由新創進入醫院,探討院方內部系統來得有效。簡言之,就很像學校做研究後,把想法執照出去的概念會比較順利。

    但要負責「找商模」的醫療軟體新創,其實也面臨到一個難題。 假設以「訂閱制」的購買模式來使用新系統,在醫院有提升營收的前提下,通常一個月、一個科別願意撥一萬元,但試想,一個販售「醫療科技產品」的公司,不太可能一年只能賣一位客戶 12 到 15 萬元,絕大部份的營運模式,還是如運用在手術相關的系統,一次就要花個幾百萬買斷。

    其實 AI 要落地最辛苦的,是把想像貼近實際、貼近臨床可以用。從前期用醫師人力去「貼標」、訓練機器,到後期結合進醫院資訊系統系統、等待法規通過,時間會拖很長。 至於問及醫師們對台灣 10 年後「智慧醫院」的想像是什麼?李金美則答,希望 AI 能讓醫生更專注在病人,彙整蒐集等的工作就給科技處理,讓醫院品質上升。

    附圖:醫療團隊使用數位化程式示意圖。圖片來源:24 Hour Health Store,CC Licensed。
    黃明源醫師使用自己與團隊研發的系統,輔助影像追蹤紀錄。圖片來源:《科技報橘》攝影。
    彰化基督教醫院,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圖片來源:李金美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10/28/ai-for-doctors/?fbclid=IwAR3swRvdyvZfGT78kpIqG1-FmuvYy8RHxjxepRDRdaSi_hCJczrKcwcWHQI

  • 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05 15:27:04
    有 131 人按讚

    《二○三○ 健保大限》
    2020保費若沒加倍
    2030健保自動崩潰
    文:張鴻仁
    「退休潮:
    我生於1956年,剛好是戰後嬰兒潮的中間,我的前輩1955年以前出生的,都已屆退休年齡,通常外科要體力,所以封刀早,退休後看診的當然不少,但是許多名醫去了像「醫者診所」一樣只有自費,脫離健保體系的醫院。我60歲之後,班上同學已經有一些人退休,開始雲遊天下,明年65歲,在公立醫院會全數退下,十年後,我相信我的同學,如果還在看診,應該是極少數。
    而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班1965年出生者,2030年剛好屆齡退休,我們以那年為基準,說明這二十年間出生的世代最具生產力的醫師,大部分已經退出市場。
    我說「最具生產力」不是說我們的下一代沒有生產力,而是這一個世代早就不跟社會計較,不計較超低診察費,所以用性價比而言,這是最具生產力的一代。而這一代奉獻完了,接下來就沒有了,沒有願意用這種低價奉獻的好醫師?當然不是,永遠有「笨蛋」願意犧牲奉獻,但是一個制度不能靠少數人的犧牲與奉獻。
    2020年全民健保大漲
    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代醫師,在2030年滿65歲都會退出江湖,所以「二百元醫師診察費」必須結束。這個道理很簡單,怎麼可能一個被社會認為是菁英的這一群,每天做牛做馬,犧牲奉獻,卻連房子都買不起,然後社會期待他們安心看病,開刀不出錯!所以我鐵口直斷2030年健保大漲,在這之前大約還剩幾年的好光景。
    如果這次財務危機,在處理的過程中,社會上主流的民意對醫界是正面的,那麼危機可能暫時不會來到;如果不幸又重演過去「逢漲必反」的戲碼,那麼,還在醫學院或剛出道的醫師會接受到一個過去二十年來醫學院的「反健保」傳統訊息,就是健保其實是個爛制度,政治人物用這樣的制度來壓榨醫護人員,然後製造健保便宜又好的假象,這個看法有沒有道理?當然有,尤其對年輕醫生……醫學生非常有說服力,只是在醫師用腳投票之前,在戰後二十年內出生的這個世代,還是看病主力時,問題是被掩蓋住的。其實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出走,第一波就是放棄大科,造成「五大皆空」,第二波是飛往對岸,第三波走向產業,第四波天下何處無芳草,走向全世界。
    十年後的世界會非常不一樣,沒有公平合理的待遇,要求醫護人員做牛做馬,一定不可能,這是我的預測。能考上醫學院的人,頭腦都很好,沒有生存問題,只有選擇做什麼的問題,而最容易用腳投票的,當然愈年輕愈好。所以我們愈早打破他們「診察費」有一天會合理化的美夢,愈有利於他們做「出走」的決定。同樣是開刀,不能領美元,至少領人民幣,怎麼會有很多人只領台幣還要受氣?我講的太直接嗎?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社會長期壓低他們的價值,而希望這群人永遠當大家的僕人?您真的覺得這是合理的期望?
    看一次病應該付多少錢?
    很多醫師一個診次(三小時),可以看五十個病患,有人犧牲吃飯時間看到午餐後,可以超過百人,這其中,最多是拿藥,非常簡單的診療,這是簡單型;在基層,感冒、腸胃不舒服最常見,流感流行,內兒科、耳鼻喉科擠滿病人,一個晚上,幾十個上百個病人不少見,但是2020的武漢肺炎一流行,大家突然都不敢隨便上醫院,感冒自己處理不是壞事,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皆如此。所以如果未來,大部分醫生看診,複雜型例如:不明胸痛、腹痛、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小兒過敏性疾病、老人各種慢性病夾攻,看診時平均要二十至三十分鐘,那麼一個診次,十個人就很多了,這時候,難道診察費不應是一千元以上?
    醫護人員這些主要成本都是倍數起跳,健保費當然要加倍!不過,漲一倍聽起來很可怕,但是漲價之後,台灣依舊全球最便宜,那麼到底是哪裡出錯?
    健保費率為什麼需要加倍?
    首先,未來的醫師需要兩倍的預算以上,才能滿足民眾的基本需求,第一,醫師已經開始通用《勞基法》,所以到了時間,不是加班費加倍,就是人力加倍,其次,醫師診察費,不可能還是二百多元,我估計,至少漲五倍,但未來看診將區隔簡單和複雜。
    未來如果有下一代的醫師,要追隨許金川醫師做超音波,難道超音波的健保給付不該漲幾千元?魏福全院士是個特例,但是接生、手術,我們還有可能用現在全世界都視為不可思議的超低價?
    所以說,光是醫師的成本就至少要好幾倍,那護理人員呢?護理人員的問題主要是護病比太低,也就是一個護士要照顧的病人太多,我去年接受了一個小手術,住了三天,仔細觀察了護理人員的辛苦,她們一接班就像作戰一般,八個小時一分鐘都無法休息,還要交接班、寫病歷、做報告,到了小夜……大夜,大家都希望平安,只要一、兩床病患有狀況或急診轉來一個病患,人手馬上就人仰馬翻。
    台灣的護病比太低,所以有陪病文化,人手不足靠家屬、靠外勞,歐美國家那種不准陪病的制度一旦全面施行,人力也是兩倍以上起跳。除了護病比,我認為護理人員的薪水太低,低多少?新進人員至少要調百分之五十,有經驗的資深同仁應該加倍,還有全球超低的病房費,一天五百多元,用美元算也不貴。其他各種手術,需專業人員操作的檢查,沒有多少是合理的,所以,成本增加超過一倍,健保費當然要漲一倍。
    我們在前面的一章節分析過,全民健保的便宜,是來自於贏在起跑點,在上世紀開辦時,沒有多花錢就完成全民納保,同時領先全球採用大數據管理,每年省數百億至千億,加上總額預算的管制,二十年下來,基期加上成長率的複利率,雙重效應下,我們少花了幾兆元。單以今年來看,用韓國為標桿GDP八.一%左右,2020年我們應該多支出九千億,那要漲多少才夠,我認為五年要多花一兆以上,健保費率要翻倍,您一定想,這怎麼可能?漲個五%、十%就吵翻天,怎麼有可能翻兩倍?我同意,所以我說2030健保大限,因為要說服國人接受漲價,難上加難,所以嘜憨了!子孫自有子孫福!
    漲多少才叫做大漲?
    這個世代的台灣人,沒有經歷過健保費大漲,所以我們先來看看美國,下圖(請詳見原書)是美國1999年到2018年這二十年間的平均醫療保險費的增加情形,以家庭費率為例,1999年大約六千美元,2018年已逼近兩萬美元,如果用台美國民所得和物價指數來調整,以五比一來看台灣,根據中央健保署的統計2018年,受雇者平均投保薪資四萬三千左右,雇主負擔70%,受雇者負擔30%,如以一家四口計算,每年大約三萬也就是約一千美元。
    許多有在海外就醫經驗的人都知道,台灣醫療費用的便宜,不是算百分比的,而是算倍的,同樣的金額,在海外就是用美元、歐元、英鎊計算,這麼大的差距,十年後要補足缺口,基本上健保費至少要漲一倍以上!您一定說:「有沒有開玩笑?漲百分之五就幾萬人上街頭,所有Call-in罵翻,怎麼可能漲一倍?」
    我今天寫這段話,並不是要教政府如何漲價,而是說從了2020年,保費沒有加倍,到了2030年會找不到醫生和護士,到時全民健保自動崩潰,大家回到上世紀的八○年代,自己吃自己!或是健保「勞保化」。
    公立醫院崩解
    長期缺乏足夠資金挹注的系統會先在哪裡出問題?首先是公立醫療體系,上世紀的一九七、八○年代,我們曾經迎來公立醫院崩壞的時代。我的好友在二十年前被榮總派去宜蘭醫院當院長的唐高駿醫師,分享過一個有名的故事,他本身是急重診的專科,長年服務在台北榮總,他說:「從實習醫師到主任數十年如一日,救護車的聲音只有一種,由遠而近,然後停止,然後聽到救護員推床進急診室。」他到宜蘭的第一天,救護車由遠而近,然後呼嘯而過,逐漸遠去。他說:「這一輩子,沒有感覺更大的挫折,空有一身功夫,病人過門不入。」這是因為這間日據時代宜蘭人眼中的大病院,到了1980年代已經爛到不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缺乏資金的投入。要把醫院轉虧為盈,需要先投資要買新設備,請來好的醫生,所以要先虧,做出名聲之後,病患回流,醫院做起來了才開始賺錢。最有名的例子是上世紀九○年代的台南的奇美醫院。但是公立醫院很難,政府不會先給一大筆錢,不過,長話短說,唐院長由於急重診的能力,加上管理的天分,在短短的幾年內,把宜蘭醫院起死回生,現在是陽明大學的附設醫院,是守護蘭陽地區健康的重要中心。
    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曾經有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公立醫院都很爛,原因是「低薪,缺乏投資」,那個時代是私人醫院大幅成長的時代,因為台灣開始經濟成長,需求就上來,供不應求,民間自然會投資來滿足市場需求。勞保當年給低價,所以那個時代的醫療就「兩級化」。
    兩級化
    各位有沒有發覺,過去十年來,自費項目愈來愈多?這兩年有一種很夯的血糖測量儀,亞培的瞬感(Freestyle Libre),可以連續測十四天,用貼的,不必扎針,全亞洲只有台灣買不到。這一個大約三千元台幣,可以用十四天的產品,在電子業非常流行,大家都是去日本或香港帶回來的,這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長期被國際藥廠定位為「低價、規模小」的市場,所以新產品先在中日韓星港上市,東南亞經濟起飛之後,我們還要排在後面,而更大的影響是「健保勞保化」。
    勞保化,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未來全民健保會變成「次級保險」的代名詞,很像當年的勞保單,要開好一點的藥都要自費。
    或許大家比較喜歡這樣的制度,就是大鍋飯,菜不要太好,餓不死就好,想吃好的自己加菜。我個人認為一個社會的高度,在於分享,然而民主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我只有一票,花了這麻多篇幅在說明一件事,就是未來如果長期營養不良,那麼整個健保體系就會如同1980年代的公立醫院一樣,房舍老舊、人才出走,以保險的角度看,就是勞保化,這個名詞是形容如同1980年代勞保時期,許多私人醫院都會對病患說:「勞保的用藥比較不好,你要不要自費?」
    侯署長愛說笑
    曾任衛生署署長,現任新光醫院院長,骨科聖手侯勝茂醫師喜歡說一個笑話:「有一個病患去就診減肥,醫師開了藥之後,他每天作夢,都夢見在追美女,幾個星期下來就瘦了!這個病患的朋友聽到這麼有效,也去求診,但是作的夢不一樣,他每天夢見被怪獸追,幾個星期下來,也瘦了!第二個病患就問醫師,為什麼和他朋友作的夢不同?醫師回答他說:『你的朋友用的是自費,你的是健保,效果雖然相同,但是感覺差很多!』」

    不過如果不只是感覺差一點呢?大家知道到今天,健保只給付傳統鼻胃管,材質好一點的要自費?這才多少錢?我們摳了二十幾年,什麼現象都有,未來醫師在手術室還要備電鍋,所有口罩重複使用,比較省?別說笑了。
    我的結論是,全民健保不會倒,但是會勞保化,台灣未來變成兩級化,有錢人自費用好的藥、好的材料,付不起的用次級品,一樣有效,維持低保費,如果輕病看診再管制的嚴一點,會比較像「台式的新加坡制」,優點是抱怨浪費的聲音會愈來愈少,因為大部分花自己的錢。
    戰爭尚未結束
    這不是結局,也不是結局的序幕,或許是序幕的結束---溫斯頓.邱吉爾
    (This is not the end, this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perhaps it’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Winston Churchill)」
    本文摘錄自《二○三○ 健保大限》

  • 健保不給付項目2020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23 21:52:07
    有 4,134 人按讚


    【做事】

    去年以來,一直有醫界的朋友、性別圈的朋友、兒童與婦女權益的朋友,問我「2020年之後呢?」

    我都傻傻笑說「不知道欸。」搞得很多合作議題的朋友們非常擔心,因為我們希望做的很多事情,需要慢慢整合、一點一點拆解、逐步生出資源、建立支持系統。都需要時間。

    我在立法院本屆任期到了最後一個會期,我也知道很多同事各自有所動作,政治是複雜的權力角力,這些我都懂。而我自己,認為我是老天的「工具人」,老天賦予我什麼責任,把我們放在什麼位置上,我就把事情一點一點做好。

    我們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要推動「國家肺癌智庫」,為這個台灣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的疾病,訂定短中長期目標,包括合理的篩檢與追蹤指引、精準醫療為方向的治療計劃和支付模式、同時必須修改相關法規,重新盤整重大傷病資源、建立新藥給付制度、建立國內治療能量及研究資源。

    要細緻「兒虐防治資源」,今年初我們終於修訂了家庭教育法,未來要讓地方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可以實質成為脆弱家庭、風險家庭的資源整合單位、支援教養困境的家庭,同時也要建立兒童心理及兒童發育專業的後援系統,讓面對特別體質或氣質兒童的家長,得以尋求專業協助。而疑似施虐或施虐者及目睹的家人,未來都還是會面對孩子,類似性侵害加害人刑後治療的後續輔導模式要生出來,才能避免悲劇一再發生。

    要修健保法,讓藥價調整及給付方式能夠成為分級醫療的助力而非阻力,而且必須建立比較合理與符合區域情況的藥價給付機制,逆轉過去20年健保只顧砍低給付成本,卻導致國內藥品研發、精進、治療方式、醫材衛材品質無法提升,甚至藥品撤出市場的問題。另外,健保法和施行細則對於停復保的規範,以及境外給付申報的規定,真的必須要修,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健保使用需求只會更多,但是繳健保費的勞動人口,只會變少;健保不能一直以砍醫師給付點值來維持假象。

    前年開始,與金管會保險局,和癌症病友與專業組織,還有幾個駐台外國代表處研擬中的癌症治療部分負擔co-payments 及癌症治療保險制度,因為需要蒐集其他國家私人醫療保險給付制度,以及專家提供癌症治療未來發展趨勢評估,所以雖然一開始是想改變「私人醫療保險與健保給付重複」,不利於新藥新治療科技的發展,也增加健保負擔的現有問題,但是後來討論到更廣泛而長遠的部分,就需要一些時間了。

    分級醫療的落實需要時間,需要與民眾溝通,需要協助建布廣泛而均值的基層醫療系統,也需要在制度預算與態度上,給分級醫療制度最強的支持;而同時在要求大型醫療院所「輕症下轉」的同時,要開始協調各專科醫學會,提出「應該調高合理給付」的急、重、難症項目。

    偏鄉醫療缺乏的問題,我一直認為應該直接由國家資源挹注醫療資源不足區,提供具有誘因的定薪,不要讓業績制的給付模式導致醫療提供者的都會區集中。譬如醫中計劃的補助不該再由醫學中心過一手,而是直接補給醫療人力不足的區域和機構。而部屬醫院應該整合成為一個醫院系統,各縣市的部屬醫院類似分院的模式,才不會都會區部屬醫院強強滾,偏鄉部屬醫院苦哈哈;以部立醫院各縣市分院模式,資源整合分配,人力也能以彈性調度,加上國家原本拜託私立醫療院所支撐基礎公共衛生、防疫、預防注射和篩檢的資源,回到部屬與軍方醫院,實質讓公立醫院可以以這些重要醫療任務營運存活。而鬆綁對於私立醫院的新治療新研究及對於非健保身份外國人的自費業務,讓私立醫療院所發展醫療研發和創新,不要大家通通困在一灘低價健保死水之中。

    「四癌篩檢回歸基層」去年與國健署和基層醫療醫師們多次討論,但是今年的計劃依然有幾個細節讓基層很難參與,明年的修改和逐步整合基層醫療院所來承接癌症篩檢,同時促進生活習慣改善與慢性病控制,是還需要幾年的工作。

    糖尿病整合計劃跨越國健署和健保署,甚至還未納入口腔照護的部分,我一直在與新陳代謝科、牙科、眼科的學長們討論怎麼來要求衛福部整合可以用的相關資源,應該有更完整和友善的計劃及給付。糖尿病控制得好,我們洗腎與中風、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後續醫療費用才會少。

    另一個很大工程是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許多細節修訂,以及朝向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整合。這二個法都牽涉到末期或者臨終照護,以及醫療委任代理和醫療決策權力的處理,但是二個法之間有些規範不同、決策順位不同、專業用詞不同,到了第一線醫療人員這邊,怎麼決定哪個部分援引病主法,哪個部分援引安寧條例?更包括醫療委任代理的委任和終止不在同一個法律位置(委任程序有一定嚴謹,但是終止可以隨時),對於第一線醫療人員來說,法律相關問題的困擾,根本難以配合。

    有幾個比較細碎的修法,包括男女結婚年齡拉到18歲,因為之前民法修法與其他法條綁在一起出委員會,結果一直無法協商,看來是得重新再提。而優生保健法的幾個細節,和其中幾個不符需求的規範(譬如醫師發現「有礙優生」又無法治癒的時候要「勸其結紮」),包括「優生」一詞早已不被遺傳諮詢專業所接受等等,雖然修法草案早在去年就提而且已經與行政單位討論過折衷,不過看來都得等下一屆重新提修法草案了。

    當然性別平等教育的戰場還在。要要求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和其他成人與家庭教育資源,能夠開始投入成年人、「長輩」的性別平等教育。同時必須幫忙整合性別平等教育輔導團資源,落實校園內的教師培力與社群的性別平等教育組織,這個是需要奮戰一陣子的工程。

    其他幾個很大的法律提案,包括「勞動教育法」、「國定假日法」,一直無法進入審議,當然我理解其實事涉複雜,但是總是非常希望有可以開始的那天。而「環境教育法」有許多已經不符真正永續環境的精神目標,也需要再處理。

    而物理治療師法,還有幾個必須斟酌與協調的部分;長照制度和給付之下的職能治療服務如何可以更從預防失能端介入,也是希望能夠再處理的部分。啊對了,中醫負責醫師訓練制度的更有實質訓練效益,以及難得爭取到的預算分配使用規劃,必須再盯個幾年。保健食品或食品濫用固有成方與療效暗示,還有以中藥作為西藥的名稱和廣告,也還要繼續與中醫師們合作。

    嗯然後我們還要再追幾年「醫院手術煙霧呼吸防護」和「職業安全衛生專業人力」的案子。

    外交的部分,除了答應了要繼續推動與波蘭、捷克、瓜地馬拉等國家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要要求外交部國際組織業務,要啟動目標式、策略式的補助規劃案,建立積極而有策略性的國際組織參與模式。

    嗯,還有很多……

    我一直覺得,當醫生,唯一目標是把病人照顧好、治好;當立委,唯一目標也是把工作做好,協調折衝、充分考慮,一一解決問題,即使再小,再沒話題性。

    我跟很多關心明年選舉的朋友們都說,「能做多少事,我們努力就是了」。這樣洋洋灑灑隨手捻來,寫得像發表政見一樣XD,其實只是想說,我們有很多事要做,如果有機會,我們就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