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做化療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做化療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做化療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做化療英文產品中有9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蕪菁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個人認為這篇文章是講得最透徹的。疫苗相關的醫藥審核制度,核准藥證/緊急授權,本身其實真的沒有一個硬標準,歸根究柢還是視時空環境、利害權衡之下,做出來的道德抉擇。 ​​ 🔹 🔹 🔹 ​ 原作者:iamlam2005(山風) ​​ 這些問題從EUA還沒通過到現在,已經很多人講過了,我也懶得...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吉娜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I was chased by my neighbor's dog this morning. I was scared to death! 我今天早上被鄰居的狗追。我嚇死了。 2. This is her second time battling cancer. She is in che...

做化療英文 在 AmberTsa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15:56

《消失100天的IG被盜用!?該如何救回?》 透過這次經驗,分享一下,為了拿回帳號我做了什麼? IG被FB併購,所以各種管道我都儘量試試 🎀 寄信給✉️[email protected] 🎀 在Facebook 找到他們工作人員求職網,全部職缺都投遞一份! 🎀 用Skype打電話...

做化療英文 在 Goris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08 12:28:33

🥲🥲🥲早!!!純粹公益「生命都會找到出口,活著都會有意義。」收到手寫的卡片總是溫暖,還是中重度身心障礙的孩子一筆一劃寫的。 - 有點點長,但總希望除了我你們也可以一起鼓勵這些特教孩子~不敢說是什麼多厲害的美味排隊名店,但看到特教孩子們很用力的寫了這張卡片,覺得有點感人,雖然可麗露他不會寫只能寫注音,...

做化療英文 在 八千代日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18:11:04

. . 拜個晚年 隨著兒子的治療日常 我每天都像陀螺一樣轉來轉去 瞎忙了一整天 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 只知道自己每天呈現緊繃狀態 兒子目前是在強化療法期 這個時期用的藥 台灣叫黃藥 英文叫Methotrexate 日文叫メトトレキサート 是24小時以點滴注射 每兩週一次 需要做四次 副作用大概就...

  • 做化療英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1:36:19
    有 2,900 人按讚

    我個人認為這篇文章是講得最透徹的。疫苗相關的醫藥審核制度,核准藥證/緊急授權,本身其實真的沒有一個硬標準,歸根究柢還是視時空環境、利害權衡之下,做出來的道德抉擇。
    ​​
    🔹    🔹    🔹

    原作者:iamlam2005(山風)
    ​​
    這些問題從EUA還沒通過到現在,已經很多人講過了,我也懶得再複述一次。但你會吵這些,代表你根本沒想通醫藥審查的本質。

    你就先想一個問題:如果三期這麼香,AZ幹嘛不做傳統三期?BNT幹嘛不做傳統三期?莫德納幹嘛不做傳統三期?如果做了傳統三期,監測個三年五年,我們就會知道原來目前的疫苗根本沒辦法防止感染,防止傳播,也不能打疫苗之後就脫口罩、停止NPI,這些檯面上的疫苗(可能包括高端)通通應該退回去重做,我們就不用浪費這麼多錢來買一堆半成品!

    你一邊想,我們一邊來看看2009年的國光H1N1疫苗:

    1. 只做了相當於傳統一、二期合併的人體實驗,受試者480人。是高端的1/10。

    2. 從選病毒株之後只過了半年就拿到藥證,還不是EUA。

    3. 沒有保護力數據。當時是跟諾華疫苗比抗體,沒錯就是免疫橋接。同時血清陽轉率的要求是是70%,今年聯亞89%都被刷掉了。

    當年的新聞稿:https://reurl.cc/r18OaN

    所以你說什麼「全世界首例,免疫橋接EUA」,這太小兒科了,當年是免疫橋接直接給藥證欸!這支疫苗,大家還不是打得很香,每年打。而從2016年開始,國光公司改成用重組蛋白技術來做Flublok Quadrivalant疫苗,不再需要搶購雞蛋了。核准依據就是「與其他四
    價流感疫苗的比對性臨床試驗」,也沒有做傳統三期。

    然後2015年,藥事法修法,才多了一個緊急使用許可的條款,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藥事法48-2第二款。否則在那之前只有「拿到藥證」跟「失敗重做」兩種選擇。

    三期並不是什麼科學標準,它跟「手放開蘋果會往下掉」「水在攝氏零度會結冰」不一樣,不是什麼顛撲不破的物理定律。到底要不要許可一個新藥、新疫苗,它本質上就是一種道德選擇:

    「在怎樣的情況下,我們允許自己的同胞接受一個新藥的使用風險」

    這很明顯是一個道德抉擇,科學資料只是幫助我們進行判斷而已。

    你拿癌症用藥的審查來看就會很清楚。為什麼癌症化療用藥的副作用都那麼強?生物學上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癌細胞是人體自己的細胞,你要攻擊癌細胞就會攻擊到有同樣特徵(複製旺盛)的正常細胞。

    可是從制度的角度來看,之所以癌症用藥副作用這麼強也會通過審查,就是因為我們認為它過比不過要好。比起掉頭髮、嘔吐這些副作用,讓病人無藥可用最後走向死亡,更讓人難以忍受。反過來,如果今天審查的是感冒用藥,我們大概就不能接受比頭痛更強的副作用。

    甚至很多藥不是因為它「更有效」而被許可的。比如說乳癌的化療用藥,第二代小紅莓,它的療效並沒有比第一代要好。它之所以被許可是因為它的副作用少的多,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QoL(生命品質)。有效性從來就不是通過與否的唯一指標。

    當年翁啟惠的新藥在浩鼎解盲失敗。也有人說它可能是選錯了指標。因為它用腫瘤尺寸當做指標,但是免疫藥物會引起免疫反應攻擊腫瘤,反而會讓它發炎腫大。因此就算它有效,在實驗期間腫瘤尺寸並沒有下降太多。有人在猜測,如果用的是最終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或是其他指標,搞不好解盲就過了。

    這就是為什麼免疫橋接會被稱作「替代性指標」,因為原本的「有效性試驗」(也就是所謂的保護力數據,efficiency)也只不過是另外一個比較常用的指標。你到另一個時空背景底下重做一次,不會得到相同的數字。他們都是指標。這些所有的科學資料,不管是有
    效性試驗、副作用、抗體濃度....他們都只是一個指標而已,是拿來讓審查委員參考用的。

    神靈你就是眼睛裡面都看不到人,只看到理想的社會模型。不符合這個模型的你就認為是德性有所欠缺,或是執政黨的問題。而且不管哪個議題都一樣。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神奇的機器,你把數字輸入進去,它就會自己跑出一個核准與否的答案出來。國家是人組成的,不是神,也不是AI。答案要自己去找。

    你如果有去看高端或聯亞的審查會議紀錄,你會發現在會議一開始,主席都會宣布「目前(根據若干理由)認定有緊急公衛需求,請各位專家在這個前提下進行審查」。這個宣布就完美解釋了我上面講到的,一種新藥要不要核准,它是一個道德選擇。你必然是在一個特定的時空背景底下做選擇。你不可能開上帝視角知道說這個藥半年、一年、十年之後會不會有更好的替代品。如果你現在只有一個療效50%的藥,你也只能用,你不可能說十年後會出一個療效90%的藥,所以我們就先等十年。不管是EUA還是藥證都是這樣,而EUA「道德選擇」的性格又更強烈許多。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果你真的要問為什麼沒有三期就要人打,那我也可以反問,為什麼沒有傳統三期就要人打?為什麼不追蹤打疫苗之後半年、一年、兩年的保護力跟副作用?只追蹤兩個月就解盲做期中報告?腸病毒疫苗做了17年,為什麼不能跟他一樣嚴謹?為什麼要核准一個施打半年之後抗體濃度會下降的疫苗?如果我們使用的是正確的疫苗,搞不好真的可以達成群體免疫!

    而你也知道答案是什麼,就是時間不夠。你要在時間不夠的前提下做選擇。痛苦的選擇。以色列核准BNT的時候也不知道會有變種病毒,也不知道它的效力會下降的那麼快。但它不可能等到三期先做一年看看疫苗效力會不會下降再來決定要不要核准。否則這一年之內可能會多死很多人。

    就跟2009年一樣,當年沒有緊急使用許可的條款,如果當時的審查委員宣布H1N1失敗不給發藥證,那台灣就要面臨外購一劑難求(當時是真的一劑難求,比現在還誇張),國內又自己生不出疫苗的窘境。審查委員唯一需要擔心的問題就是「核准是不是比不核准還要好?」,而不是在那邊糾結為什麼沒做完三期,為什麼沒有有效性試驗。因為就是沒有,而你現在就要做決定。

    而對武漢肺炎疫苗來說,台灣當然是時間不夠加上外購不穩的雙重困境(而有些人還在幻想多下單就會多到貨),我們是在這個前提下認定它有緊急使用需求。

    EUA的重點就是緊急使用需求,而不是要做出一支完美的疫苗。你沒有緊急使用需求,後面有再多資料都不用談。所以AZ在美國也拿不到EUA,因為美國已經不缺疫苗了,並不是因為AZ資料不夠。

    🔹    🔹    🔹

    做為題外話,今天這些疫苗要走什麼流程通過,不會是蔡英文可以決定的。就是專家提議,她點頭,就這樣而已。她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做不做國產疫苗。就好像當年H1N1疫苗那如今看起來很陽春的流程,也不會是馬英九決定的。

    重點是,不管是什麼流程,審這些疫苗的都是同一群人。當年叫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如今叫衛福部食藥署。他們就是陳時中後面的人,也是全台灣最懂疫苗的一群人。現在你看到的張上淳、李秉穎、陳建仁、黃立民這些人,當時也都參與其中。數十年如一日。當年幫馬英九扛砲火,如今幫蔡英文扛砲火。當年還有多一個李慶雲,今年六月過世了。所以現在李秉穎會被叫小李P,不是要裝可愛,是他上面還有一個大李P。

    如果你要做政治判斷,就不該把這個疫苗流程當成是蔡英文的問題(或是政績)。你唯一可以問的就是,我到底相不相信這群專家。因為AZ進來的EUA,也是他們審的。Moderna進來的EUA,也是他們審的。BNT進來的EUA,也是他們審的。一但疫苗有任何狀況,不會是天邊的「國際認證」來幫你負責。連正式藥證的藥害救濟都很困難了,怎麼還有人會幻想自己在EUA的情況下打「國際疫苗」就會有「國際保證」?不管你是打國際疫苗還是國產疫苗,通通都是你看到的這群食藥署的專家來處理,也只有他們可以處理。

    李慶雲當年把自己的女兒找去試驗麻疹鼻噴劑疫苗;把自己的兒子找去試驗日本腦炎疫苗。如今連加恩把自己的三個小孩送去做臨床實驗。陳建仁自己也參與高端疫苗的人體實驗。發現自己打了兩劑之後,都是安慰劑,沒有要求補打,而是自告奮勇繼續參與第三劑--也是安慰劑組的試驗。換言之,陳建仁到現在還沒打(真的)疫苗。

    你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相信這群燃燒自己生命的人。還是說你寧願相信他們是為了炒股、為了試驗疫苗故意放毒進來強迫台灣人去打疫苗、給蔡英文打假針、給一般民眾打食鹽水。雖然我對你的判斷力沒什麼信心就是了。

  • 做化療英文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1 06:48:51
    有 4,867 人按讚

    1.
    不論是親人或是自己,
    如果你正在經歷,
    或是曾經歷過生病這件事,
    推薦這本書。

    為了對讀者負一點責任,
    我幾乎不推薦沒看完的書,
    但這本書拿到原稿時,
    我只看了三分之一,
    就跟編輯說,好,我要推薦。

    直到今天,
    半夜三點多在床上滾來滾去睡不著,
    我才把這本書原原本本地看完,
    看得我眼淚嘩啦嘩啦通通流到領口上。

    2.
    孩子生病很不容易,
    這個誰都知道,
    但這本書說得更詳細--

    包含癌症治療究竟要花多少錢,
    化療要打的背針與人工血管如何安置,
    MRI檢查居然要兒童動也不動躺好幾個小時,
    還有把孩子送進手術房的詳細過程,
    第一次,第二次,每一次。

    羅比也開過需要麻醉的刀,
    幾個月前我才經歷過相似的事,
    這個非常難,
    因為孩子被套上手術服時,
    會滿臉都是淚地對你說:
    拜託媽媽我不要開刀,
    我拜託拜託你,
    我以後會很乖,
    會吃少一點甜,
    我拜託拜託你......

    他伸出手像拜天神那樣求你,
    媽媽卻只能說你要加油喔要勇敢喔,
    一面步步往後退,
    手術房特別冷,
    戴著浴帽的孩子,
    兩手揮來揮去,
    抓的都是空氣。

    唉呦這個不能再多講,
    講了我又要傷心。

    3.
    不知道為什麼,
    讀到書裡面寫著台大總院跟新院連接的"景福通道",
    我就突然哭了出來。

    後來想想可能是勾起了很多悲傷的回憶,
    在台北就醫的人好像或多或少都走過景福通道,
    我也曾經為了不同的親人,
    在那個通道裡匆忙地走來走去,
    有時候為了去作檢查,
    有時候是要轉病房,
    (這時邊推病床手上還有一堆單據)
    更多時候走景福通道是想要去買點吃的,
    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選擇。

    我也跟書裡的小安一樣,
    很喜歡貪心亂買甜甜圈,
    而且要買一堆,各種口味。

    4.
    我也是從這本書裡才知道,
    癌症是不談"治癒"的,
    只談"復發率"與"存活率"。

    文中說到:
    "惡性腫瘤的英文Cancer,
    字源於古希臘文的螃蟹,
    橫行,無法治癒。"

    "一個晚期的淋巴瘤,
    腫瘤會回來,
    不知道時間,不知道形式,
    不知道它會躲在哪裡......"

    前陣子我看了一個紀錄片,
    五個抗癌小鬥士的故事,
    再搭上這本書,
    就忽然體會到,
    其實世界上每個人都一樣的,
    漸漸老去,弱下,散去,倒下,
    最終如當初降臨人世一般,
    在一個時間點,
    做完最後一個吸吐後離開人世。

    人能這樣活著,
    不過是生命的一種過程,
    留在手裡能控制的部分很少,
    只是進程的快或慢,
    花開花落,
    如何能求一個從此幸福快樂的結局,
    誰又能真的倖免呢?

    5.
    這是一本陪伴的書。

    每本書被買下,
    背後總有個需要被滿足的讀者期待,
    好的陪伴書會談論真實情況,
    好的陪伴書不會一直要你變強,
    而是讓人明白在作戰時,
    那些你身體與心裡的小兵與將軍,
    軟弱與振作的來回循環。

    這本書是一個媽媽寫的,
    這個媽媽或許是第一次當作家,
    但她絲毫沒有辜負被賦予的期待。

    #當他生病的那一天

    ps.
    編輯在個人臉書放上這個罹癌小鬥士,
    小安的照片,
    現在的他頭好壯壯,
    聽說也是個金牛座,
    跟羅比一樣,
    在鏡頭前習慣露出淡定的笑容。

    實在太好了。

  • 做化療英文 在 Yiling Chang 以琳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7 18:59:20
    有 1,189 人按讚

    在準備課程時,合作平台的人問我:「你覺得自己作為老師的最大特色是什麼?」

    這是個直擊我內心深處的問題。逼我回顧自己一路走來,成為線上多益老師的歷程。

    如果你是我的第一代學員,會知道我最初影片的樣子:臉水腫、臉色蠟黃、戴著咖啡色假髮,那時候我只是一個求生存、求溫飽的老師而已

    當初會開始製作線上課程,純粹是因為「我根本沒辦法上班」。
    原本我的規劃是去大公司裡面做行銷相關的職位,但是在大四那年我的人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被確診淋巴癌。

    長達一年多的化療放療,讓當時的我完全沒辦法負荷一般公司的工作模式,於是我在誤打誤撞之下,先選擇了不用全職的專案多益講師,同時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2016年線上課程市場剛起來的時候,製作了第一門課程

    也是那時候開始有了線上的學生後,開始創立了line群組,也為了回答學生的問題,開始在YouTube上發那種很醜很陽春的講解影片。

    所以,我其實不是個真正的 Youtuber,這些影片都是為學生們做的
    我不敢說自己是最好的老師,但我很確定自己一定是「在乎學生的老師」

    線上課程裡這些素未謀面的學生,絕對是支撐我走到現在最重要的一塊。

    我永遠都記得

    一位五十幾歲快六十的爸爸,好像是因為規定才考的,在跟我諮商完之後,用慈祥的語氣跟我說:「啊..老師,我的兒子跟你差不多大欸,你的年紀幾乎可以當我女兒了。」

    一個二十幾歲剛開始工作的女生,是為了轉職才想考多益
    有一天晚上哭得很難過,因為現在每天工作都很痛苦,不知道該找誰說,只好敲我

    一位開飛機的爸爸(似乎是飛行官的樣子)
    Line大頭貼用女兒的照片,很認真使用課程,而且還在考完多益後傳了長長的語音訊息告訴我多益的最新動態

    一個上班族媽媽,在密我的時候,就很真摯地說:「老師,我真的很希望可以趕快提升,這樣才能給小孩好的生活。」

    原本我是為了混口飯吃才轉線上當多益講師的
    這些一封封的訊息,讓我真的真的真的好希望我可以幫助這位些人,多麽希望我的課程效果再更強烈、品質更好、更容易吸收,讓他們可以趕快達到目標。

    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別人的孩子、爸媽、兄弟姐妹、朋友、伴侶,或是某個人人生當中重要的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跟煩惱

    不是單純的「學生」兩個字而已

    有點像今天我自己的家人今天如果有煩惱,好不容易花了錢找了老師,我也很希望那位老師可以很用心的對待我的家人

    雖然自己生完病不愛運動,體力依然很差
    但這份動力支持著我持續創作

    雖然當時只能做很醜很陽春的影片,但也一直嘗試著能不能讓自己不要那麼囉唆、能不能再更針對重點、能不能更有效解決問題?

    所以我做了極少線上課程會做的事情:重做課程

    大多數的課程最多「增加內容」,不會重做。但我的幾門課程被我整個砍掉重練過。
    理由很簡單:「以往的課程,幫助不了學生」

    2018 新多益上線以來,多益官方嚴防大家最愛的「解題技巧」,以往的教法變得不合時宜。所以我把整個《多益五大文法》從頭到腳翻新,為的就是讓學生不只考得好,實力也能真正進步。

    過程中我也一直不斷思考:「能不能不要只是講解概念、做題目而已,而是能夠把學生 #吸收內化的過程 也一起做出來呢?」

    畢竟很多時候,看影片看懂了,內化就必須由學生自己來
    但「#有效內化」又是另外一件事

    因此這一次的《多益閱讀速度修煉課》,我就很有病的連「#有效內化」的流程都做了
    而且還是燃燒靈魂的帶大家用累積實力的方式,去真正提升英文實力

    所以在製作課程的時候,我不能只是把考點講一講、把單字句型念過去而已
    還要帶著學員梳理全篇文章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這些資訊會出現在這裡,去真正培養英文閱讀思維

    接著帶著大家思考整篇到底是使用了哪些單字文法片語,來傳達這些資訊?
    這個步驟是真的拆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去真正精讀看懂裡面的英文

    最後,是最重要的
    把全篇的單字、片語列出來,帶著你“使用”它們,講出完整句子+完整段落
    透過初步使用這些字,就能讓英文直接跟意義做連結
    這樣未來就不用再透過中文翻譯才能看懂,還能連口說寫作能力一起練習

    很多忙碌又需要進修的上班族,根本沒有辦法自己執行這些步驟

    而這次的課程,我還把WordUp現有的學習功能”全部”都用上了
    選擇題、配合題、填充題、故事書、脈絡單字卡
    (而且老師自己還對他們的系統有很多夢想哈哈哈哈哈

    把學習過程中的練習題目、拆解脈絡、聽寫、外師語音跟讀、脈絡單字串記用功能做出來,這樣影片跟系統互相配合,讓懂概念、練習、吸收內化成為一個完整的流程

    最後再搭配90天的學習進度菜單,搭配14次的直播導讀跟學員社群,去最大化的解決拖延症的問題

    很謝謝大家這次的大力支持,募資兩週就有1200人加入
    對一個素人老師而言,真的是很令人驚訝+驚喜的成績

    這次的課程是一個全新的嘗試,也很謝謝一路支持我到現在的老學員們
    老師很確定這一次的課程絕對會讓你感受到明顯的提升
    不只是你的進步,老師自己也會跟著你不斷進步

    現在,我還是那個每天都在回覆學生的信跟line 社群訊息的以琳。

    我一天天的,還在進步。

    我也想帶著大家一起
    天天成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多益閱讀速度修煉課》
    90天菜單、50個小時、14次直播導讀帶你紮實累積多益閱讀實力
    https://lihi1.com/3aIc3
    《多益閱讀速度修煉課》+《奇蹟英語講師帶你從0解構多益單字文法數位版》
    https://lihi1.com/C57UQ

  • 做化療英文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19 20:11:25

    1. I was chased by my neighbor's dog this morning. I was scared to death!
    我今天早上被鄰居的狗追。我嚇死了。

    2. This is her second time battling cancer. She is in chemotherapy now.
    這是她第二次對抗癌症。她現在在做化療。

    3. My grandmother has bad knees due to her age. I'm taking her to see a physical therapist.
    我奶奶的膝蓋因為年紀退化,狀況不好。我要帶她去看物理治療師。

    4. I sliced my finger when I accidentally dropped the bowl.
    我不小心打破碗時割傷了我的手指頭。

    #吉娜生活英文
    #手指割傷英文slice

    輕鬆背5000單字會員課程
    打字背單字課程
    http://www.wordsgo-members.com/

    輕鬆背5000單字
    基礎單字試用版本
    http://www.wordsgo.com/2000w/2000menu.html

    輕鬆背5000英文單字影片
    如何快速背單字
    https://youtu.be/wypSE6WTeBU

    加入吉娜英文FB 粉絲頁
    學習更多道地美式口語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

    吉娜提供教學服務:
    KK音標課程
    基礎英文從頭學起
    學好英文諮詢
    請寫信到
    webmaster@wordsgo.com

    英文口說學習
    英文口語練習
    英文對話
    英文會話
    生活實用英文
    英文聽力練習
    日常生活英文
    英文學習 English learning

  • 做化療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26 21:00:10

    本集主題:「罹癌,是我生命中的禮物:從此勇敢表達情緒,不再當好好小姐」介紹
           
    訪問作者:林珮瑜
        
    內容簡介:
      38歲,我被醫生宣判得了乳癌,2年抗癌的經歷,
      讓我從乳癌找到了許多美好。
      希望以自己的經歷,
      讓害怕、恐懼的病友們,瞭解乳癌其實沒那麼恐怖,
      並鼓勵病友勇敢面對,積極治療,
      走出自己的重生之路。
      
    ★失控——硬硬的小肉瘤好像長大了
      2015年7月,我和男友Water展開第二次的長程旅行。這一次,挑了遙遠的南美。兩人先在美國停留兩週,才轉進南美的哥倫比亞。沒幾天,我竟在左胸摸到一顆小肉瘤,雖然驚嚇,但仍說服自己這沒什麼大不了。
      
      等到旅程結束返回台灣,已是十個月之後的事。我依然不以為意,還是拖上好幾個星期,最後才從旁人得知,這件事似乎有些嚴重。於是我立刻前往醫院,做了超音波和穿刺切片檢查。未料,檢驗報告的結果不太好……。
      
    ★打掉重練——生病其實是一種修鍊之旅
      我自以為年輕,才敢肆無忌憚地揮霍著那珍貴的健康本錢。直到自己被確診為乳癌,才頓時領悟,原來先前的生活方式實在大錯特錯。過去,我非常討厭吃青菜、水果,甚至還以「螞蟻人」自豪,「嗜甜」只是自己的才華之一,現在看來真是傻的可以。
      
      乳癌像是老天送來的信號,要我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一進入治療階段,我馬上推翻過去所仰賴的規矩和習慣,藉機重建新的生活方式;身體和心靈的調整雖然辛苦,但我終於懂得要好好疼愛自己的身體。
      
    ★戀愛關卡——分手?結婚?我還能生育嗎?
      癌症,對許多情侶或夫妻來說,儼然是考驗感情的終極關卡,隨著不同的年紀,面臨的狀況也變得有所差異。而我和Water正好落在層級最薄落的情侶關係。我被確診為乳癌時,正好是兩人交往的第七年,而我也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我很感謝Water仍始終如一,而原本刻意逃避的問題,全得攤在陽光下,那些年紀、生育、生死、相處模式、婚姻等,都成了一個個的關卡,兩人開始就現實狀況逐步討論,試圖找出最佳方案……。
      
    ★我們都一樣——勇敢的女孩們,一起健康走到人生的最後!
      生了病後,我以為只有自己孤軍奮戰著,在醫院才發現原來其實有許多人也為了健康而正在努力著。也因為自己置身其中,才得以一窺許多真實的人生百態,有些讓人同情,有些則讓人感動。也因如此,我才開始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原先排斥病友相關團體,無意間在診間結識了一些乳癌病友。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我們不僅為彼此加油打氣,也分享了許多的資訊、病情和心情抒發,而這些交流,竟莫名讓人變得更加堅強許多。
      
    ★重拾健康——忍不住對自己說:妳真的好棒!
      自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的這段期間,我經歷了1次手術、6次化療和35次放療,終於再次找回了健康。原先因為乳癌而刻意培養的新習慣,現今仍然進行中。同時,我也持續練習不再勉強自己,不執著於結果,凡事順勢而為就好。
      
      因為這一場抗癌之戰,我才發現自己比想像的還要堅強,原來只要有心,什麼事都能做到!接下來的第二人生,我決定忘了原先設下的極限,努力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時間永遠不等人,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原書名:重生,讓我更勇敢)
      
    作者簡介:林珮瑜
      台北人,愛講粗話的好好小姐。
      自小耳朵不靈,說話不清,意外養成個人風格。
      第一次獨自出國,完成了一年半的澳洲打工度假。
      才曉得破英文原來可以帶著我飛往世界各地。
      
      2016年正式確診為乳癌一期,
      在經歷開刀、化療和放療後,
      頓時體悟了健康的美好,
      目前,正在練習順其自然,不再勉強執著,
      每一天都要好好愛自己。
      
      
    作者粉絲頁: 現在,幸福中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做化療英文 在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19 03:00:05

    他一出生就得了癌症,一歲開始化療。
    醫生說:「這孩子沒有存活的機會...」

    Michael Crossland的一生是奇蹟的見證。
    他的演講感動和啟發了無數人。

    Speaker: Michael Crossland
    Credit: WORLDZ TRIBE

    標題:醫生說我的死亡概率是96% ► 當時我媽媽有兩個選擇 - Michael Crossland(中英字幕)
    https://youtu.be/iVyyT-OacZE

    醫生說他活不了,永遠無法運動,無法生育。

    如今他事業有成,是一位慈善家,是成功的演講家。
    他是年度澳大利亞候選人,是澳大利亞國慶大使,
    是影響全世界人的榜樣。

    2017年,醫生又從Michael的喉嚨移除了三個腫瘤。
    他依然在繼續為生命鬥爭,活出自己。

    他說:「去做一些,讓未來的你會引以為傲的事...」

    Speaker: Michael Crossland

    #正面啟發 #感人 #MichaelCrossland

    --------------------------------------------------------------------------

    ► 此頻道沒有啟動Youtube廣告。
    所有影片為教育用途,希望讓更多人能夠受到啟發,學習和受益。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轉發影片,謝謝!
    - Wisdom Bread

    --------------------------------------------------------------------------

    ► VoiceTube HERO 全額退費的英文零元挑戰
    一起選擇讓自己過得更精彩、更閃耀動人
    著挑戰週週加強英文力,擴展人生中更多機會!

    現在輸入 ➡ 「wisdombread」粉絲享有專屬 9 折購課優惠
    這次下定決心好好學英文吧:http://bit.ly/2D5jm1b

    --------------------------------------------------------------------------

    Speaker: Michael Crossland

    Special thanks to Worldz Tribe and Michael Crossland for this inspiring speech

    ► 原完整版影片:
    Michael Crossland, Humanitarian & International Best-selling Author @ WORLDZ 2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bzFC56hDc

    剪輯/翻譯/字幕: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Music & Footage used in this video licensed to Wisdom Bread

    ► 訂閱Wisdom Bread智慧麵包??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wAKnBVzUlbNwol3UCZIA?sub_confirmation=1

    --------------------------------------------------------------------------

    ► 更多啟發、智慧、勵志影片 ??

    我們每天都面臨兩種選擇 ► 你的選擇是? - Bert Jacobs - Life is Good
    https://youtu.be/pvie4AlhAdM

    安潔莉娜.裘莉 超感染力感言 ► 這將對你人生有所啟發 - Angelina Jolie
    https://youtu.be/Hk799OVRT7U

    當你覺得生活艱難時 ► 一定要記住這番話! - Les Brown
    https://youtu.be/ZraoxMfhKNk

    --------------------------------------------------------------------------

    ► 收看最更新的影片,請追蹤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ilywisdombrea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