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俱舍宗」,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屬小乘說一切有部,以俱舍論為主要經典。即依俱舍論而立之小乘宗派。相對於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其學者被稱為俱舍師。初由世親入迦濕彌羅國學毘婆沙之義,其後根據大毘婆沙論,及參酌經量部之義,造阿毘達磨俱舍論,批判說一切...
⭕️第381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俱舍宗」,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屬小乘說一切有部,以俱舍論為主要經典。即依俱舍論而立之小乘宗派。相對於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其學者被稱為俱舍師。初由世親入迦濕彌羅國學毘婆沙之義,其後根據大毘婆沙論,及參酌經量部之義,造阿毘達磨俱舍論,批判說一切有部傳統之說。時有眾賢論師,撰俱舍雹論,破世親新說,又造阿毘達磨藏顯宗論,顯揚毘婆沙宗義。爾後,德慧、世友、安慧、陳那、稱友、增滿、寂天等諸師相繼製疏,以釋俱舍論,遂締造說一切有部教義之新紀元。陳天嘉五年(564),真諦譯出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又別作疏十六卷以釋之,慧愷、慧淨、道岳等亦相繼製疏敷揚。唐永徽五年(654),玄奘再譯,稱阿毘達磨俱舍論,世稱新俱舍,即此宗所依之今本。玄奘門人神泰、普光、法寶等三師各撰疏以布衍其義,合稱俱舍三大疏。又有懷素、圓暉等作疏記,一時講習頗盛。惜唐以後,此宗遂絕不傳,元世祖時,帝師八思巴造立彰所知論二卷,是為研究俱舍之最後餘光。日本傳入此宗始於齊明天皇四年(658),智通、智達等來華(唐)留學,回國後兼傳俱舍論,未久即受玄昉等之邀請於興福寺等剎盛行此學。大抵日本習此宗者多附屬於法相宗而兼學之,今僅殘存學派,宗名已不傳。此宗除以俱舍論為主要論典外,所宗之經有四阿含等,論有七論及大毘婆沙論、阿毘曇心論、雜阿毘曇心論等。世親造長行,以論理明晰,敘述順序得宜,理長為宗,故贏得「聰明論」之美稱。此宗教義旨在說明諸法因緣之正理,破外道凡夫著我之執見,以斷惑入聖,永離三界繫縛。為說明三界諸法,乃大別之為有為、無為二類;又區分為五位,細析成七十五法。亦即有為法包括色法十一種、心法一種、心所有法四十六種、不相應行法十四種,無為法則有三種,總成七十五法。有為法乃指萬有中眾緣聚集所作為,有生滅變遷之部分;無為法則指非因緣所作為,無生滅變遷,湛然常住之部分。此外,並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門。蓋此宗批判一切有部所說諸法之體實有,貫穿三世之「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之主張,而依經量部之義,提倡過去、未來無體論之說。認為生滅乃是剎那相續者,滅為現在必然之推移,不須其他之因緣促成,而生則必有生因,並以六因、四緣、五果等法門說明之。又概括迷悟之因果為苦、集、滅、道四諦,並以十二因緣法門說明生死相續無窮之理;立七方便、四向、四果以闡明轉迷開悟之因果階次。此外,特別論證在禪定狀態下靜悟四諦之理,可以達至解脫。與成實宗,同屬漢傳佛教中的小乘傳承。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漢地有人將「俱舍」按字面意思生硬解釋為「全部捨棄」,實際上是不正確的。俱舍是梵語的音譯,意譯爲「藏」。俱舍論所依的《阿毗達磨俱舍論》,「阿毗」意譯爲「對」,「達摩」含義為「法」,「俱舍」漢譯為「藏」者「論」也,全名譯成漢文就是《對法藏論》。「阿毗達摩」初譯「阿毗曇」,簡稱「毗曇」。俱舍宗以此論文爲名。俱舍宗的前身為毗曇宗。陳文帝時,真諦於於廣州制旨寺譯出《俱舍論》二十二卷,慧愷根據真諦的講學,又編成《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其後,法泰、智愷、智敷、靖嵩、道岳等人開始宏揚俱舍論,成立俱舍宗,毗曇宗也隨之併入。慧愷及道岳為舊譯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玄奘也曾跟隨道岳法師學習俱舍論,後前往印度,遇磔迦國小乘三藏般若羯羅,向其求解《俱舍論》。玄奘自印度返國,永徽二年五月,於慈恩寺重譯《俱舍論》,永徽五年七月完成,共三十卷。並整理說一切有部各論書,傳於弟子普光、法寶,為新譯派俱舍宗。普光撰《俱舍論記》三十卷以詳解之,與神泰、法寶分別撰寫的《俱舍論疏》合稱俱舍論三大疏。圓暉又撰成《俱舍論頌疏》三十卷。至今只有慧暉的《俱舍論頌疏義鈔》六卷、遁麟的《俱舍論頌疏記》十二卷尚存。俱舍全名為阿毘達磨俱舍。犍陀羅國有世親尊者,感於當時《大毘婆沙論》繁瑣。於是根據《大毘婆沙論》作六百偈頌而成《俱舍論頌》,其後注釋八千頌,即《阿毘達磨俱舍論》,全論凡九品,組織縝密而不繁雜。俱舍宗將宇宙分為五位七十五法,並以十八界為中心。五位即是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其中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無為法三,共七十五法。俱舍宗以此爲主要經典開宗立派。此時,日本學僧道昭、智通、智達、玄昉等先後來華,從玄奘和智週學習《俱舍論》,歸國傳授,建立日本俱舍宗,雖然多依附於法相宗之下,但歷代研習的風氣仍然極盛。俱舍成了唯識學的必備知識基礎。反觀中國,於唐代之後,因為輕視小乘,俱舍宗傳承斷絕,也很少有僧侶對俱舍論進行研究。傳至西藏,格魯派將之列為五部大論之一。在藏傳佛教正規學制中,《俱舍論》是專攻四年的課程,畢業後方可考取顯教格西學位,以難度大而著稱。至元世祖時,八思巴造《彰所知論》二卷,這是研究《俱舍》的最後之餘緒。
偈頌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像救渡佛母讚》-附鏤金嵌石方盒
中雜000109
以黑墨分別書寫漢、滿、蒙、藏字體讚頌於不同金底厚紙經葉上,邊框周側繪飾番蓮紋。首葉為一張較薄磁青紙,上繪泥金白度母及綠度母像。此《綠像救渡佛母讚》即藏傳佛教通行之《二十一度母讚》,首尾尚有簡短祈請及迴向偈頌,然未有跋文,其漢譯語句與傳統漢文藏經所收譯本有異,顯為當時清宮另作新譯;漢文所用咒字拼寫形式為乾隆十五年(1750)《欽定同文韻統》所制定的拼法,故推測此作應是乾隆年間清宮作品。
上下護經板均覆有三層不同顏色絲綢經簾,其上繡有梵文蘭查體之度母十六咒字(Oṃ tāre tuttāre ture hūṃ hūṃ hūṃ sva sva sva svāhā);下護經板繪有四尊像(尊像名稱依經板漢文所記):青布祿金剛(Jambhala)、黃布祿金剛、手持金剛(Vajrapāṇi)、白布祿金剛。經葉與上下經板置於鍍金函內,函座為須彌座式,鏤空卍字圍欄,刻卷草紋,嵌松石蓮瓣紋;函蓋鏤空,兩側以蜜蠟、松石、珊瑚、青金石、車磲鑲嵌八吉祥紋飾,蓋頂則鑲嵌有藍色梵文蘭查字體之文殊菩薩七字咒(Oṃ arapacana dhīḥ)。
偈頌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達壟寺首任住持扎希貝
西藏 13世紀末-14世紀初 棉布彩繪
購畫000142
達壟(stag lung)寺位於拉薩北方,由札希貝(stag lung thang pa bkra shis dpal,1142-1210)所創建。他24歲(1165)從學於帕摩竹巴(phag mo gru pa, 1110-1170),以對師誠敬見稱,不久即擔任侍者,依師學習約六年。39歲(1180),偕徒十七人,在噶當派祖師博多哇(po to ba rin chen gsal, 1027-1105)舊日住處建達壟寺,該派亦因此寺而得名,達壟噶舉傳承至今未絕。1240年,元太宗窩闊台次子闊端派遣蒙將多達拿波進藏,曾回報闊端述說當時藏區概況:「噶當派的寺院最多,達壟噶舉派的僧人最有德行,止貢噶舉派的京俄(spyan snga, 該派當時住持頭銜)法力最大,薩迦班智達則學富五明。」
此幅唐卡採主尊置中、棋盤式背景的構圖,法座靠背飾有金翅鳥、魔羯魚、獨角獸等裝飾,整體以濃厚的朱紅、金黃為主要敷色,明顯受東印度波羅王朝(Pāla)藝術風格影響。此類印度畫風是早期噶舉派唐卡特色,大約從十二世紀末流行至十四世紀,現存世者以達壟噶舉傳承畫作較多,約四十餘幅,原因可能與達壟寺未如其他噶舉支派寺院曾於元代因戰亂焚毀有關,內容大多是此類以傳承祖師為主尊的唐卡。
背景的上欄描繪札希貝之前的祖師傳承,自左至右為:那若巴、帝洛巴、金剛持、帕木竹巴、瑪爾巴、蜜勒日巴、崗波巴(塔波拉傑)。左右兩欄的上下四處為四大天王;介於其間的四尊是釋迦牟尼佛、四臂觀音、勝樂金剛、金剛亥母;其下另有兩位噶舉上師像,未能確認,可能是其弟子-第二任住持古葉仁欽袞(sku yal rin chen mgon,1191-1236)與再傳弟子-第三任住持桑結雅雄(sangs rgyas yar byon shes rab bla ma,1203-1272)。下欄自左至右為:僧裝供養人、金剛手、四臂大黑天、他無能勝(Aparajīta, 護法名)、四臂豕面瑜珈母(Vajravārāhī)、作明佛母(Kurukullā)、二臂金剛亥母。
畫幅背面有黑紅兩色之豐富藏文題記,共三十三行,然紅字部分因年久無法完全辨識。大約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傳承上師梵文法名為組合的頂禮咒語,第十五行紅字雖不清楚,大致可確認最後一首咒語是指第四代住持茫噶拉古如(bkra shis bla ma或mang ga la guru, 1231-1297),故此幅唐卡應製作於該祖師在世之前後時期;第二部分是常見的梵文緣起偈(ye dharma hetu…);第三部分的長段則是根本說一切有部《別解脫經》的末尾重要偈頌。
偈頌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佛Q&A】什麼是「法布施」?一般人也做得到嗎?
答:修行有正行和助行,通常以持戒修定為正行,布施是助行。修行菩薩道的利他行,如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攝(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都是以布施為首要。聖嚴法師在《法鼓山的方向》一書中即說:「布施,是度眾生最好的方法,也是修行菩薩道的基礎方法,更是無盡藏的存款方法。」
⠀
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是物質的援助,法布施是智慧的啟發,無畏布施是精神的支持。在《阿含經》中,也鼓勵修布施行來廣種福田;三種布施並行,即是真正的福慧雙修。
⠀
三種布施當中,以法布施為最上功德,受益最長最廣。譬如對飢困的人施與糧食、給與安慰,能夠解決一時的飢餓;若教人謀生方法,則能幫助人自力更生;轉而還能把謀生方法傳授給更多人,受益的範圍更廣大。
⠀
法布施,就是把佛法的修行觀念和修行方法告訴他人。學佛聞法之後,如果修行的人自己受益,通常也會願意與人分享。例如教人打坐、拜佛、讀經;介紹修行法門;在說明事理時,套用因果、因緣的觀念;為人講解佛法義理,讓聽聞的人因此改變觀念、態度、行為,或者對佛法因此產生興趣,使人善根增長。
⠀
法布施就如同以佛法教育大眾,以佛法成熟眾生,當受到影響的人愈多,利益的眾生也會愈多,因此法布施是大布施。
⠀
初學佛的凡夫菩薩,即使對於佛法懂得不多,也可以做到法布施。透過與人分享學佛心得、參加禪修的體驗、讀經的感想,組成佛學讀書會,告訴人佛經偈頌、祖師大德法語,用正確的佛法知見思惟分析事理,或是最簡單的鼓勵大眾念佛,甚至用「阿彌陀佛」聖號祝福他人,都是一般人容易做到的法布施。
⠀
◎文:轉載自《人生雜誌》355期、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39kvyp
#學佛問與答
#法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