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假好心成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假好心成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假好心成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假好心成語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萬的網紅蔡正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沒生怪厝邊 這是一句閩南話的成語 意思是 你自己生不出小孩 卻怪隔壁鄰居不幫忙 大陸政府說願意 賣大陸產製的疫苗給台灣 台灣的陸委會竟然說 台灣買不到疫苗是因爲大陸阻撓 還罵說大陸假好心 陸委會的罵法 又恢復民進黨的本色 凡事甩鍋給大陸 這招宛如民進黨的救命仙丹 台灣防疫順風的時候 就自吹自...

假好心成語 在 E J Li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01:11:54

從來追求的就不是瘦,而是好看的線條、有用的肌肉。 . 剛下課,隔壁視覺年齡30多歲看起來天天的姐姐直撲我眼前說:「你上幾堂課了?你的肌肉線條就是我的目標!」 不等我開口,批啦就說了一串,大姊這一番話我承受不起也深覺害羞⋯ - 喜歡運動,因為運動總是帶來好心情,不管上一秒踏入教室前發生什麼事,都能在開...

  • 假好心成語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8 06:00:04
    有 4,372 人按讚

    沒生怪厝邊

    這是一句閩南話的成語
    意思是
    你自己生不出小孩
    卻怪隔壁鄰居不幫忙

    大陸政府說願意
    賣大陸產製的疫苗給台灣
    台灣的陸委會竟然說
    台灣買不到疫苗是因爲大陸阻撓
    還罵說大陸假好心

    陸委會的罵法
    又恢復民進黨的本色
    凡事甩鍋給大陸
    這招宛如民進黨的救命仙丹

    台灣防疫順風的時候
    就自吹自擂台灣難波萬
    拚命遮蓋防疫破洞的缺失
    把牙醫界的三腳貓捧成神仙
    而那位牙醫還命令
    最近出事的公立醫院
    在很久以前就把收治確診病患
    報成一般肺炎以便隱匿疫情
    把大陸的防疫成績
    說得ㄧ文不值
    也把大陸產製的篩劑和疫苗
    貶得一塌糊塗

    防疫逆境的時候
    明明是
    陳時中決策無能造成的
    還厚顏無恥的吹捧說
    要全世界看好了
    台灣只示範一次無能的錯誤
    讓世界看清楚台灣
    怎麼會有這麼不要臉的人

    華航和諾富特飯店爆發破口後
    百分之百是陳時中的錯誤
    民進黨和陳時中卻束手無策
    自己捅的婁子自己不收拾
    把擦屁股的善後責任
    全部甩給柯文哲和侯友宜

    陸委會秉持民進黨的犯賤慣性
    也跟著把陳時中買不到疫苗的責任
    怪罪大陸阻撓
    這可是本年度最爛又最可恥的笑話

    林全早跟德國BNT的總代理簽約
    替台灣買到三千萬劑疫苗
    只因爲德國BNT疫苗的總代理
    是大陸的上海復星公司

    陳時中當時意氣風發的反中
    以總代理是中資爲由
    公開打臉林全
    完全不顧林全曾是行政頭子的顏面
    不讓林全進口這三千萬劑疫苗
    台灣因此買不到德國BNT疫苗
    這是大陸阻撓
    還是陳時中阻撓的?

    再來
    陳時中買不到美國莫德納疫苗
    也買不到美國輝瑞疫苗
    這也要怪大陸嗎?
    這不是更奇怪了嗎?

    美國囤積了26億劑疫苗
    而且不准疫苗原料出口
    美國人口才3.2億人
    囤積那麼多劑疫苗
    已經是朱門酒肉臭
    台灣買不到也怪大陸
    不是要怪蔡英文嗎?

    昂貴又無用的武器買了一堆
    損害台灣人和台灣軍人健康的萊豬
    也大量進口吃下肚子了
    當美國小弟大聲罵中國大陸
    也扯著喉嚨罵了好幾年了
    當美國走狗當到這種程度
    還買不到美國疫苗
    怪大陸阻撓會不會太失智了

    最後
    買不到英國AZ疫苗
    英國不也是反中幫派的一員嗎?
    跟台灣民進黨不是同夥的嗎?
    怎麼跟反中幫派的同夥買不到疫苗
    還怪罪起中國大陸
    會不會腦筋短路到沒病床可醫治了

    陳時中跑到黑市跟韓國高價購買
    韓國人不要且快過期的AZ疫苗
    除了數量不夠台灣人口用外
    被收錢的韓國人偷笑大笨蛋
    中間的差價利潤
    還進了綠色政客的口袋
    這也要怪大陸阻撓嗎?

    反中怪大陸
    凡事甩鍋給大陸
    目前才發現醫療資源樣樣缺
    陳時中什麼都沒有準備
    只會開記者會吹牛報數字
    成果還不如賽場報數字的比基尼小姐
    這招甩鍋大陸如果還有效
    那817的智能真的有問題
    而且沒有藥救了

  • 假好心成語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6 18:24:58
    有 496 人按讚

    人生話題選篇(之12)
    (舊作中有幾篇談到不與污衊者論戰和魯迅的名句。)
    論辯的第一法則
    (初刊於2014年02月16日《蘋果日報》)
    我年輕剛開始寫作時,年少氣盛,喜歡向知名老作家挑戰,寫些批評他們的文章。但即使文章獲刊出,也幾乎從未得到老作家的回應。後來一位報壇老前輩對我說:寫文章的第一法則,就是千萬不要跟銷路比你少、影響力比你低的報刊或作者開筆戰。我頓有所悟,從此記住這一條。
    但老來又有些改變,就是覺得做人是不是要如此「計算」。美國有個年輕的心理學教授Adam Grant,研究成功人士的行為動機,概括世界有三種人:「索取者」(takers)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給予者」(givers)樂於貢獻與分享;而「互利者」(matchers)凡事以互利為原則。他說,多數人認為,給予者總是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別人,所以最吃虧。但他發現,社會上最成功的人,也是給予者。例如,業績最好的銷售員、理財顧問,都會把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的優異業績多半來自於在客戶心中建立的信任和信譽。索取者、給予者和互利者都能成功,但是給予者的成功有個特別之處:他們能造成多贏局面,同時替自己和他人創造價值。因此我也漸漸改變不與低水準者爭辯的態度,而是從善良願望出發,傾向於作一個「給予者」,即把自己看到的問題、現象向強辯者指出,不是想要在辯論中爭勝,而是希望能把道理說清楚,促人反省。儘管我自己的見地也不能說就是對的。
    反應並不理想。因為有些人就是不能面對諍言,總把好心當惡意,把道理扯上動機,而且永遠要像小孩吵架一樣,爭着講最後一句話。罷罷罷,對於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人,我大概也只好遵守論辯第一法則了。

    知識分子的人格墮落
    (初刊於2015年06月28《蘋果日報》)
    三十年前,我脫離左派陣營後,在學識、見地和人格上,深受兩位學者影響,一是徐復觀教授,一是勞思光教授。1981年,我分別對兩位大學問家作訪問。他們都談到知識分子的問題。勞教授認為中國和香港特別需要知識分子的努力,因為觀念的建立,對客觀事理的了解,不是依靠媚俗言論可以成功的,它要靠知識分子以理性態度、堅持公平要求、提倡嚴格思考,才能為社會未來發展建立普遍基礎。徐教授則認為中國知識分子受兩千多年專權政治影響,崇拜權勢,有奶便是娘,早已把傳統文化中「以天下為己任」的基本價值丟掉了。他對香港和海外知識分子的看法是負面的,他說,他們口頭講愛國,實際上愛權勢;他們自己不願意在中共統治下生活,卻要叫老百姓去接受。對於毛澤東整知識分子,他說:「中國知識分子最缺乏的是人格,毛還要他們更沒有人格」。經過幾十年的扭曲人性的鬥爭,知識分子的人格更趨墮落。
    西方關於知識分子的定義,不僅指有知識的人,而且是能夠以懷疑和批判的眼光,為社會提供理性、公平和獨特見解的人。知識分子一定要跟權勢保持距離,對掌權者永遠抱置疑態度。依附權力的知識人,被戴上「公共知識分子」的帽子,應感羞愧。
    中國成語有「文人無行」,即指知識人多沒有品行。徐復觀講的缺乏人格,崇拜權勢,是其中要害。凡依附權力者,也會藉對掌權者出謀獻策來自抬身價,其中之一是以其酸澀多忌之心,獻策整其他文化人。魯迅說,對這樣的人,「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魯迅: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初刊於2015年7月20日香港電台節目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魯迅的一句話:「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這句話出自他晚年文章《半夏小集》,是針對一些本身不夠班卻不斷向魯迅攻擊的「癩皮狗們」的。
    文章先引用莊子的句子「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偉食」,意思是死後的身體,大可隨便處置,因為橫豎結果都一樣。但魯迅表示,他「沒有這麼曠達。假使我的血肉該餵動物,我情願餵獅虎鷹隼,卻一點也不給癩皮狗們吃。養肥了獅虎鷹隼,它們在天空,岩角,大漠,叢莽裏是偉美的壯觀,捕來放在動物園裏,打死製成標本,也令人看了神旺……。但養胖一群癩皮狗,只會亂鑽,亂叫,可多麼討厭!」他又引用法國文藝批評家聖·蒲孚(Sainte-Beuve, 1804-1869)的話:「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接著,寫了前面那句話。後來,作家張愛玲在回應污衊者時,也用了魯迅這句話。
    許多人向名人挑釁,其實很想得到對方反駁或回應,這樣就抬高了自己身價。我年輕時有老報人對我說:辦報紙、寫文章的第一法則,就是永遠不要跟比你銷量少的報紙或比你影響力低的人開筆戰。
    早前,談到日本主流醫療界,對主張癌症不須治療的近藤誠採取「無視」的態度,即不去評論,日本有一個說法,叫「默殺」,據說就是秉承了魯迅的「最高的輕蔑是無言」的姿態。

  • 假好心成語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04 21:53:27
    有 253 人按讚

    【#育兒筆記】15:最積極的耍廢──爸爸的「陪安胎」心得 (暘斌)

    有時我們辛苦地上班,勞勞碌碌,終於撐到放假,如果週末可以躺在床上耍廢,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隨心所欲地追劇、看電影,有專人打理一切,沒有任何人敢招惹你,這種日子的確令人神往。

    但,這種耍廢的日子如果要持續幾個月,且肚子裡裝著兩個小生命,24小時綁著儀器監控著他們的生命跡象,不能提早結束,結束意味著孩子就要早產。這種耍廢,就不太有趣了!

    每一位媽媽都是偉大的,安胎過的媽媽,更尤其辛苦。安胎本身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想要安胎,而一旦遇到了,卻又希望可以安得越久越好。自己苦多久都沒關係,只希望孩子能在子宮裡住好住滿、發育多一些、體重重一點,這就是媽媽安胎時矛盾的心情,以及母親的偉大之處。

    以前聽說某人曾臥床安胎,都覺得那是電視新聞般的遙遠故事。作夢也想不到,這樣的悲劇會發生在我太太身上,「完全臥床安胎76天」。所謂的「完全臥床」,是指吃、喝、拉、撒、睡,全部在床上完成,躺著吃三餐、躺著換衣服、躺著洗頭擦澡⋯⋯。我也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月,此生最辛苦、最難忘的歲月。之前一直不願意面對,時隔一年半,終於決定動筆紀錄那段安胎生活,稍一回想,往事竟如此清晰,彷彿昨日。

    (一)從天堂到地獄

    2018年5月26號,當時的我躊躇滿志,對自己的人生非常滿意。未滿三十歲,家中有老房供我暫住、有新車可代步、從事我最喜歡的工作、有嬌妻相伴,且即將成為龍鳳雙寶的父親。當天我們和最要好的另一對夫妻朋友相約,到北海岸度過兩天一夜的假期,想把握孩子出生前清閒的時光,盡情玩樂,甚至把每個週末的行程都排得滿滿。

    2018年5月27號,在觀海民宿裡的美好早晨,芳瑜忽然感覺肚子緊緊的,休息一陣子不見好轉,她當時直覺不對勁,我們便決定直奔產檢醫院。現在想想,那個「直覺」真幸運,如果再貪玩,晚個半天,大概就要生了吧。總之,我們結束了北海岸之行,開啟了安胎之旅。

    飛車到了醫院,芳瑜躺在病床上,儀器一測,宮縮的數值直逼臨盆等級,當下就被收住院了。因為是週日,先在醫院觀察一晚,隔天再做進一步檢查。

    2018年5月28號,一早要去做腹部超音波。到了檢查室,我還一派輕鬆,延續著之前的屁孩心態,心想:「等一下就要出院回家囉,送啦!下週末還要跟導師班學生、家長們去福隆度假哩⋯⋯。」當檢查員大叫「快請醫生過來會診!」時,我還沉浸在美好的想像裡。芳瑜被推出診間後,我興奮地迎向前去:「晚點要回家了嗎?」沒想到她哭喪著臉說:「剛剛檢查員說什麼,你沒聽到嗎?」我:「沒啊!怎麼了?」芳瑜:「子宮頸已經短到照不到了!」

    「砰!」我瞬間墮入萬丈深淵。

    病床推回病房,醫生前來關心時,臉上也帶著焦急與不安:「怎麼會這樣?」當下我已方寸大亂,囁嚅地問醫生:「萬一現在寶寶出生的話,存活的機率高嗎?」醫生說:「我會請小兒科醫師來跟你們說明,另外,你們要做好安胎到出生的準備。」聽到「小兒科」三個字,我臉都綠了,那時雙寶才24週,體重600公克左右。這時,很多新聞上看過的「巴掌仙子」的畫面,一一在腦中浮現。

    我不願再多想,就在此時,芳瑜焦急地說:「我感覺內褲濕濕的,好像有羊水流出來,該不會快生了吧?」當下我簡直緊繃到想哭,但必須強作鎮定,請護理師來檢查一番,後來確定不是羊水,只是一般分泌物。

    這麼一折騰,我的情緒已到達崩潰邊緣。護理師離開病房後,我走到房間廁所前的轉角(那個小區塊是視線死角,怕躺著的芳瑜看見),我直接跪下了,祈求老天爺保佑我的老婆和孩子們。我不算一個好人,但一輩子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真的不要這樣對我⋯⋯,當下更想哭了,但還是強忍著淚水。

    後來家人們陸續趕來,我騎車回家拿東西,一個人在機車上放聲大哭,這輩子沒有哭得這麼慘過。口罩裡又是鼻涕、又是眼淚,這是我整個陪安胎的過程中第一次哭,也是最後一次。不到48小時前,我們還在北海岸逍遙快活,忽然間掉入煉獄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切。

    (二)從地獄返人間

    在陪伴安胎的過程中,我做了三個關鍵的決定,運氣很好,這三個決定讓我們從地獄返回人間。以往家裡的大小事都是芳瑜在安排,我只要當個「愛運動的讀書人」就好了。但如今,芳瑜倒下了,過慣好日子的我,得獨自站起來,用爸爸的肩膀撐起這整個家。

    第一個決定:轉到臺大兒童醫院安胎。

    2018年5月28號的下午,聽了專業人士的意見後,我們決定簽下自願離院同意書,並且自費坐救護車轉院。兒醫的整體醫療環境相當專業,重點是,那裡的病房有對外窗,視野相當遼闊,對於緩解「我」焦躁的心情大有幫助(反正芳瑜只能躺著,看不到😆)

    第二個決定:使用安胎自費藥。

    入住兒醫後,醫生好心詢問我們,要不要使用自費藥?他說效果很好,對人體沒有副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貴」!我問了價格後,發現依照芳瑜的宮縮狀況,一天平均是一萬六左右。雖然當時距離預產期還有大約一百天,我當下沒有做太多思考,馬上決定要用。錢,再賺就有了,老婆和寶寶們,豈是金錢可以衡量?後來,自費藥果然神奇,我們成功安住寶寶了!

    第三個決定:自費住單人病房。

    起初一到兒醫,情況危急,隨時可能要早產,我們先住在「產房」十天左右。當時住的是雙人房,芳瑜安胎需要靜養,但隔壁床都是週數已到,即將臨盆的產婦。有時是半夜要生,「開一指、開兩指、開三指……」,隔壁床的媽媽因為陣痛而大叫,即使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那種辛苦,但對於正在努力「安」住寶寶的我們,聽到隔著兩層布幕的鄰居在努力「生」小孩,心情和睡眠品質真的大受影響。

    後來狀況穩定一些,醫生允許我們搬到11樓,一般婦產科的病房。當下我就決定自費住單人房,雖然一天的病房費要價4500,家裡的存款也不多,但如之前所述,錢再賺就有了,「母好」均安才是首要目標。

    於是我們就在名為「11PE03」的病房裡,展開我們的安胎生活下半場。

    「完全臥床安胎」的一天行程大致如下:

    AM 1:00
    大夜班巡房、媽媽吃藥和上廁所

    AM 5:00
    大夜班再度巡房(護理師很貼心,盡量不吵醒爸爸😆)

    AM 7:00→AM 7:30
    媽媽起床上大號(不要懷疑,在床上),我準備早餐和顧門口

    AM 7:30→AM 8:30
    吃早餐

    AM 9:00→AM 9:30
    白班護理師巡房、會陰部沖洗、四天換手打點滴

    AM 9:30→AM 11:30
    我看書、芳瑜看情況(沒宮縮就很自在,有的話很緊繃)

    AM 11:30→PM 2:30
    我買飯一起吃,一起追劇

    PM 2:30→PM 3:30
    睡午覺

    PM 3:30→PM 4:30
    我起床做運動,芳瑜看情況(同上)

    PM 5:00
    小夜班巡房

    PM 5:30→PM 7:30
    我買飯一起吃,一起追劇(我父母一週送餐兩次,感恩啊!)

    PM 8:00
    刷牙、洗臉、擦澡(床上完成)

    PM 9:00
    小夜班巡房(早期每天都有不同的住院醫師來塞陰道塞劑,後來我學會了,便自行幫她。)

    PM 9:00→PM 10:30
    看看書、滑滑手機,就寢

    日復一日,平安就是福。

    基本上,沒有「宮縮」時,日子還算愜意,一有狀況時,上面的作息就毫無意義。芳瑜肚子上就綁著測宮縮的儀器,數值隨時上下波動。她躺在床上看不到,而每當我瞥見數字飆升,都會假裝沒看到,以免讓芳瑜緊張。但肚子就長在她身上,往往也會感受到不適,休息一下好轉,那就罷了,若維持一段時間,不論白天黑夜,護理師都會衝進來關心,甚至調高點滴的劑量。這時我們兩個人都會很緊張,又怕影響對方,一起裝沒事,這大概就是安胎時最累的時刻吧──心累。

    撐到28週之後,日子就好過一些,我們知道寶寶基本上生命無虞,安胎至少及格了。每週五下午是照超音波確認寶寶狀況的時候,往往勞師動眾,護理師幫忙打理儀器,我和傳送員一起推病床,移至九樓檢查,短短的路程,兩小時卻跑不掉。

    因為下午的檢查很累人,我們每週五的中午就會吃好一點,有時叫外送,有時是我充當Uber,順便慶祝每週五是孩子的週數向前加一的好日子,算是安胎時期的小確幸。

    隨著寶寶的週數越來越大,我們就越來越安心,彷彿有從地獄返回人間之感,甚至開始和醫生敲定剖腹產的日期,是要0816跟我生日同天,還是0822和我兄弟同一天呢?

    (三)人間即是天堂

    2018年8月9日PM 9:00,寶寶即將滿35週,我們一如往常,準備舒服的培養睡意時,芳瑜心跳忽然狂飆至200多。護理師反覆確認後,就和主治醫師討論,應是健保安胎藥的副作用所致,考量寶寶的週數已夠,他們便決定把健保藥停了。

    當時我還天真的以為,這次我們一樣可以化險為夷,如同之前撐過的每一場宮縮風暴。沒料到宮縮始終未曾停息,凌晨兩點,護理師和住院醫師一群人浩浩蕩蕩地進到病房來,並進行內診,我和芳瑜都很錯愕,原來,要生了!

    護理師要我簽手術同意書時,我全身顫抖著,原本以為一切會按照劇本走,沒想到結局來得這麼突然。因為手抖得太厲害,無法簽字,後來用左手強行將右手壓在護理站的櫃檯上,才勉強簽下了我的名字。

    當天清晨,姊弟倆相繼出生,「母好」均安。

    回想安胎過程的種種,就像一場夢,卻又如此清晰。如果沒有安胎的歷程,我應該會是個「豬隊友」吧!仗恃著我父母為了金孫們去考了保母執照,以及岳父母家裡住得近且支援力強大,我應該就是那種一到假日,就想丟包小孩,圖自己清閒快活、好好放鬆的爸爸,更不可能有請育嬰假的打算。

    因為經歷過最辛苦的完全臥床安胎,帶養孩子的辛苦真的不算什麼。我也開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安胎結束之後,不時會在日常的小事中感受到幸福。

    有了幸福感的人生,人間即是天堂。

    作家史鐵生曾說:「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話雖如此,時隔一年半,我仍然努力將那些事化為語言,努力讓那些事盡量貼近它們原本的樣貌,以茲紀念──我們那「最積極的耍廢」的安胎歲月。

    Lin Binder Emily Lian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