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借預付貸應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借預付貸應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借預付貸應付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中環十一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除了Shirley Yam 提到的海航黑洞,還計漏了 8 億元借給了也是與海航相關的美蘭機場,一樣沒有息收。最近新華和美蘭已經先後出現債券到期,無力償還的問題。 香港航空瀕臨倒閉,公司歸究社會運動,事實並非如此。主要股東海航集團多年來,將港航當作提款機,掏空至見骨程度,才是港航瀕死的元兇。 要明...
借預付貸應付 在 中環十一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除了Shirley Yam 提到的海航黑洞,還計漏了 8 億元借給了也是與海航相關的美蘭機場,一樣沒有息收。最近新華和美蘭已經先後出現債券到期,無力償還的問題。
香港航空瀕臨倒閉,公司歸究社會運動,事實並非如此。主要股東海航集團多年來,將港航當作提款機,掏空至見骨程度,才是港航瀕死的元兇。
要明白一個地區性航空公司,如何變成海航提款機,得從一國兩制說起。由於內地的進口增值稅,港航買飛機的成本,遠遠低於內地註冊的海航,因此,港航過去幾年大量購買飛機,再租予海航和其名下的十多家航空公司,其中海南航空每年就付港航超過 6 億元人民幣的飛機租金,而港航買飛機的資金就是來自銀行借貸。
長於財技,出名勇猛的海航當然不會就此滿足。龐大機隊壯大了港航的資產,可以大舉發債和借貸,借回來的資金,就以各種名目,或借或投資,入了海航的口袋,港航收一點點息差。港航的淨負債與股本比率,年年上升。如此操作,在海航好境、銀行水喉長開之時,是皆大歡喜的。
偏偏阿爺 2017 年開始查賬關水喉,海航的資金鏈斷裂,港航首當其衝。根據港航 2018 年的財務報告,海航黑洞鎖住了該公司 128 億港元資金,大概分為四部份。
最大的一宗是於 2017 年進行的 57 億港元票據投資,財務報告說是買了由獨立第三方發行的票據,與公司債和可換股債券掛鉤。事實上,不同消息均指出,票據由交通銀行發行,收款後立馬就借給了海航,是內地典型的影子銀行操作。這就解釋了為甚麼水急無糧出的港航,從未要求收回這份只須 20 天通知就可以要求回水的巨額資金。
第二部份就是合計 27 億元的「預付款」,其中 16 億元借給了海航旗下天津新華航空,2017 年借出時有十厘息收,到 2018 年已經變成七成是免費借出了。還有 8 億元借給了也是與海航相關的美蘭機場,一樣沒有息收。最近新華和美蘭已經先後出現債券到期,無力償還的問題。
第三部份是 26 億元投資,其實都是落到海航的公司或與其相關的基金的袋中,例如 22 億元買了海航 (國際) 投資 8.91% 股權,海航持股餘下 91.7%。
最後是 18 億元的應收賬,都是於 2018 年底才出現的,包括海航旅遊管理拖欠港航 12.3 億元,新華社介紹這家公司是「以出境游為龍頭,全面布局發展旅游金融和旅游電子商務」為主,港航與此公司的業務往來為何,報告沒有資料。
一家航空公司資金周轉最為重要,港航卻有 128 億元被吸入海航黑洞,到 2018 年 12 月 31 日只餘 4.8 億元現金,根本不可能應付一年 160 億元的營運開支,以及一年內到期的 100 億元銀行貸款和票據。
可以說港航早已病入膏肓,如果不是中央在年初抬來 46 億元還債,接上了呼吸機,又喝止各債權人拔喉、分身家,港航早已壽終正寢。如此病人,自然無法面對連月社運帶來的旅游寒冬,而出現心臟停頓。問題是,這一切都在空運牌照局眼皮底下發生,這位監管人究竟做了甚麼?
https://www.thestandnews.com/finance/港航瀕死元兇-海航集團淘空港航資金/?fbclid=IwAR3iSCa54WLieEUBc_Ctr6yjw3urwKg-TEWf0066qcd_dK1oW4Skf7s4N8Q
#好文share
#踢爆半島酒店畀栗戰書女婿掃貨
借預付貸應付 在 小樂:我的生存之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分享者的用心!好書值得推薦!
1.基本理財觀念:
◎投資理財前應先做兩件事-適當的節省開支,存下理財第一桶金;購買一些基本保險,確保未來身體發生狀況時,有一定的保險理賠幫自己度過財務難關。
◎不要投資任何沒生產力的資產-如外匯、期貨、選擇權、原物料(金、銀、銅、鐵、和石油等)。
◎投資的錢,絕對不能與生活所需的基本開銷混在一起,最好是3~5年不會用到的錢,才能拿來投資。
◎配合人生階段,隨著年紀增長,所能接受的風險應越來越低,尤其退休後,更是少碰高槓桿的金融商品。
◎善用時間力量,只要慎選好公司,複利的威力會使資產創造出奇蹟,因而美夢成真。
2.財務報表並不是萬靈丹,但卻能幫助投資人迅速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與體質狀況,有趨吉避凶的功能,只要仔細研讀,大致上就能看出公司整個經營面貌,不僅提早預判出有問題的企業,更能遠離大部分的「地雷股」,避免辛苦存下來的錢血本無歸,讓投資人在投資理財時,少走些彎路,少花點冤枉的學費。
而閱覽一家公司的財報時,要一次看最近5年的資料,才能看出一家公司是否具備【長期穩定獲利能力】。
「損益表」:公司是賺錢,還是虧錢的報表。營收多少?成本多少?費用多少?稅後淨利是多少?
「資產負債表」:公司在做這門生意時,擁有哪些資產、借了哪些負債,以及股東出資多少錢等資訊。
「現金流量表」:了解公司是否有能力把獲利,轉換成現金流回公司,提供持續成長運作之所需動能。
3.「資產負債表」:
【左邊】放的是資產相關類別的會計科目。
【右上角】放的是負債類的會計科目。
【右下角】放的是股東權益科目。
資產(左邊)=負債(右上角)+股東權益(右下角)。
負債(外面欠人家的錢=外部資本)與股東權益(股東出資的錢=自有資本)中間的【那根棒子(橫線)】,就是「財務槓桿」。
當「財務槓桿」往上移,表示股東出資增加,全體股東對公司未來有好的看法。當「財務槓桿」往下移,就代表借貸資金來源佔大多數,股東們不願意出錢投資,只能透過增加負債來經營,這時公司可能就會出現財務問題。
4.不同行業別的公司,應收款項週轉率的數字會明顯不一樣,但只要是現金交易的行業,其【平均收現日數】通常小於15天,而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帳款】佔總資產比例也會很少。
大部分一般台灣企業的平均收現日數,約在60~90天之間才算正常,表示應收帳款在60~90天之內會變成現金,若遇到較特殊之行業別,就不能只單純看個別公司的數據,必需從行業的平均表現進一步分析。
如果一間公司經營穩健,【平均收現日數】也會相對穩定,不會有太大起伏。但少部分心術不正的公司高層,為了美化損益表的獲利情況,進行假交易,使業績營收看似大幅成長,不過銷貨出去的貨品,是無法變成現金回流,而這些假交易幾乎都是在【應收帳款】這個會計科目上動手腳,此類公司的財報會有五項明顯特徵:
◎營收會有大幅成長的假象。
◎稅後淨利也會大增。
◎應收帳款的金額會大幅增加。
◎因為是假銷售額,故現金無法等比例大幅成長。
◎平均收現日數也會越拖越長。
5.【平均銷貨日數=平均在庫天數】,表示存貨平均在公司倉庫待得越少天,在庫天數越短,其產品就越暢銷。
◎平均在30天內銷售出去,代表這家公司非常優異,如Alppe公司。
◎平均介於30~50天,通常屬於流通業的模範生,如7-11、好市多,或擁有熱銷產品的品牌公司,如UNIQLO,或存貨管理能力相當優秀的公司,如鴻海。
◎平均介於50~80天可賣出,也算是經營不錯的公司。
◎平均介於80~100天的行業,如化工、塑膠、農產品等。
◎平均介於100~150天,多屬工業性或原物料產品,如工業電腦、鋼鐵、石油,其需求比較不旺盛,客戶久久才下單一次。
◎平均大於150天,則表示公司經營能力不佳,或屬於較特殊行業,如造船通常大於250天、飛機製造通常大於300天、精品業Tiffany大約在400天以上、房地產業幾乎是1000天起跳。
6.一家公司從買材料到投入生產,到產品製作完成放入倉庫,再由業務賣出產品,最後到收回客戶貨款,整個流程就叫「做生意的完整週期」=【平均銷貨日數(存貨在庫天數)+平均收現日數】=【應付帳款付款天數+缺錢天數(現金週轉期) 】。
假如整個「做生意的完整週期」小於35天,表示這間公司經營能力非常出色的,因為基本上向供應商進貨所需之【應付帳款】,平均在40~60天後才需要付款,如果做一整趟生意的天數,不超過付給廠商帳款的時間,表示只要靠供應商給的錢就能週轉營運,公司不用再傷腦筋籌錢經營,假如要突然倒閉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
7.公開資訊觀測站之財務報表取得:http://mops.twse.com.tw/mops/web/t05st22_q1。
輸入「公司股票代號」後之閱讀順序:
Ⓐ「現金流量」-比氣長,越長越好。流進公司的現金越多,公司的底氣就越充足,氣力就會越長,才值得長期投資。
Ⓑ「經營能力」-翻桌率,越高越好,一年幫公司做越多趟生意,表示經營能力越好。
Ⓒ「獲利能力」-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毛利率是否夠高?毛利越高,代表這真是一門好生意。毛利越低,代表這是一門艱困的生意。如果毛利是負的,那就代表真是一門爛生意。
Ⓓ「財務結構」-那根棒子(橫線),位置越高越好。能夠看出一間公司股東們,對這家公司的普遍性看法,是否會出錢投資?
Ⓔ「償債能力」-欠人家錢,有能力還嗎?能還越多越好。
8.從Ⓐ「現金流量」破解公司的存活能力:
Ⓐ①以「大於100/100/10」的觀念來分析。
第一個100,指的是【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流動負債】>100%比較好,代表公司真正賺進來的現金,足夠償還對外的短期負債。
第二個100,指的是【現金流量允當比率=最近5年度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最近5年度的資本支出+存貨增加額+現金股利)】>100%比較好,代表公司最近五個年度不需要對外借錢融資,所賺的錢已經能自給自足,不太需要跟銀行借錢或股東增資。
第三個10,指的是【現金再投資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現金股利)÷(固定資產毛額+長期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10%比較好,代表公司手上真正留下來的現金,最低應佔總資產10%以上。
Ⓐ②手上是否有足夠的現金,能否安全渡過不景氣時的危機時刻?
看資產負債表上【現金佔總資產的比率】,現金與約當現金最好佔公司總資產的25%以上,最少也應該大於10%,尤其是屬於高資本密集(燒錢)的行業,現金佔總資產比例最好要高於25%。
Ⓐ③公司銷貨過程中,是否能即時收回現金?
看「經營能力」中【平均收現日數】,一般來說,只要小於15天,基本上算是收現金的行業,如便利商店、百貨公司、鐵路運輸、航空等,或其產品價格波動很大(一日三市),如原物料的金、銀、銅、鐵、石油、農產品、DRAM等。
閱讀財務報表順序為Ⓐ①>Ⓐ②>Ⓐ③,但三個指標重要性是Ⓐ②(占70分)>Ⓐ①(占20分)>Ⓐ③(占10分)。
9.從Ⓑ「經營能力」破解公司做生意的真本事:
Ⓑ①看「經營能力」中【總資產週轉率】,大於1以上還不錯,但如果小於1,代表是資本密集(燒錢)的公司。
Ⓑ②看資產負債表上【現金佔總資產的比率】,如果是高資本密集公司,它的現金占總資產比例,最好高於25%以上。
Ⓑ③看「經營能力」中【平均收現日數】,而手上缺現金的話,那至少得確保這家公司能天天收現金,最好是在15天以內。
為何公司有現金會如此重要?就是因景氣時常會有波動,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像黑天鵝意料之外的壞事發生,假如當下身邊沒有足夠現金週轉,很容易在這時間點引發財務危機。所以,碰到高資本密集的公司,閱讀順序為Ⓑ①>Ⓑ②>Ⓑ③,才能避開投資到爛公司的可能性,而不會出現資產歸零的慘況。
10.從Ⓒ「獲利能力」破解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①損益表中【毛利率】,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越高越好。
Ⓒ②損益表中【營業利益率】,有沒有賺錢的真本事?越高越好。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毛利-營業費用=營業利益。
【營業費用】小於10%,代表這家公司在此產業已具有相當規模,或是在該行業市占率前三名,如台積電、大立光。
【營業費用】小於7%,代表這家公司不但具有很大規模,且在經營上的費用也相當節省,如台塑、鴻海。
【營業費用】若大於20%,有可能是自有品牌公司(如HTC、阿瘦皮鞋)、尚未具有規模經濟的公司(如生技、醫療)、需不斷做促銷活動的流通業(如超商、屈臣氏、全聯)、或餐飲業(房租、水電、人事費用)等。
Ⓒ③【經營安全邊際】=營業利益率÷毛利率,越高代表公司獲利的寬裕度越高,抵抗景氣波動的能力越好,對於面對殺價競爭時可以撐得比較久,如果大於60%以上最好。
Ⓒ④看「獲利能力」中【淨利率(純益率)】,越高越好,看稅後是否有賺錢,至少淨利率應大於資金成本,通常要大於2%~3%以上。
Ⓒ⑤看「獲利能力」中【每股獲利(EPS)】=淨利÷總股數,越高越好,股東才能賺更多。
Ⓒ⑥看「獲利能力」中【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淨利÷股東權益,相對於股東出的錢,能獲得多少的報酬率,越高越好,最好是10%~20%以上,如果小於7%就得小心觀察。
11.從Ⓓ「財務結構」破解公司是否有破產危機:
Ⓓ①看「財務結構」中【負債佔資產比例】是往上移?還是往下移?就是資產負債表的右邊【那根棒子(橫線)】,棒子上方為負債,棒子下方為股東權益,不要超過同產業的平均標準。
Ⓓ②看「財務結構」中【(長期資金佔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比例】=長期資金來源÷長期資金去路,以長支長,越長越好。如果小於100%,就有可能是以短期資金,去購買長期資產的可能,投資人就得特別小心。
Ⓓ③看資產負債表上【現金佔總資產的比率】,最好是在10%~25%以上,越高越好。
12.從Ⓔ「償債能力」破解公司是否有還錢本事:
Ⓔ①看「償債能力」中【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越大越好,流動資產包括現金與約當現金、應收帳款、存貨等三種短期資產。
一般流動比率大於200%以上就好,但怕少部分惡質公司,過度美化應收帳款與存貨,建議最好大於300%以上。
◎第一先看「償債能力」中【流動比率】,是否大於300%以上。
◎第二看資產負債表上【現金佔總資產的比率】,最好是在10%~25%以上,越高越好。
◎第三看「經營能力」中【平均收現日數】,是否需很久才能收回款項?
◎最後看「經營能力」中【平均銷貨日數】,公司產品是否暢銷或滯銷?
Ⓔ②看「償債能力」中【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流動負債,越大越好,最好是近三年的速動比率大於150%以上。
◎第一先看「償債能力」中【速動比率】,是否大於150%以上。
◎第二看資產負債表上【現金佔總資產的比率】,最好是在10%~25%以上,越高越好。
◎第三看「經營能力」中【平均收現日數】,是否需很久才能收回款項?
◎最後看「經營能力」中【總資產週轉率】,最好是大於1,因為小於1,代表這家公司是高資本密集(燒錢)的行業。
如果一家公司沒現金,收錢速度又慢,又是經營燒錢行業,用基本常識判斷都知道投資它實在太危險了。
13.好公司在財務報表的共通性:
◎公司經營保守穩健,手中留有很多現金。(現金流量→比氣長、越長越好。)
◎應收帳款與存貨的管理非常優異,做生意的完整週期又比業界其他競爭者要短。(經營能力→翻桌率,越多趟越好。)
◎毛利率高,這是一門好生意;營業利益率高,有賺錢真本事;經營安全邊際高;股東報酬率高。(獲利能力→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不會過度使用財務槓桿,資金來源不會發生「以短支長」的致命錯誤。(財務結構→那根棒子越高越好。)
◎短期營運資金充足,對外負債有能力償還。(償還能力→欠別人的,能還越多越好。)
借預付貸應付 在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分鐘學財務報表 :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和 速動比率(Quick Ratio)》
買股票最大的風險就是公司因經營不善下市,
股價歸零,
而經營不善的前兆之一就是公司還不起債務,
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前觀察出企業周轉不靈呢?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和 速動比率(Quick Ratio)這兩個指標就有這些功能。
-\-\-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代表著企業 償債能力 的高低,
畢竟如果經營不善,償還負債就會越來越困難,
一旦信用出問題,
公司馬上就會面臨債權人對現有資產的清算,
生意很可能無法再繼續做下去,
這時候代表企業未來價值的股票,
也會瞬間失去價值。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是指在一年內很容易變現的資產,
例如現金、有價證券、應收帳款、存貨等。
流動負債則代表一年內要償還的負債,
例如短期借款、應付票據等。
你可以在資產負債表中找到它們。
流動比率一般要求是要在200%以上,
越高越好,代表短期在還債上越沒有壓力。
但其中有一項「存貨」它的變現能力讓人存疑,
例如:手機、筆電這類科技產品,
由於技術變動非常快速,
也許它們在倉庫中放個半年,
就很有可能賣不掉,而且價值必定大不如前。
因此計算上可以排除掉存貨,
得到更有意義的比率,稱為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 = 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其中,速動資產 = 流動資產 - 存貨。
或者,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
預付費用雖然是流動資產,
但實際上它以不可動用因此應該扣除,
而實務上預付費用通常小到可以忽略也無所謂。
流動比率一般要求是要在100%以上,
換句話說,
隨時有能力清償所有的短期債務。
流動比率比較保守,
不過衡量風險本來就應該越保守越好。
經驗上,這兩個指標並不常發揮作用,
大多數能上市的公司,都是擁有相當獲利能力的企業。
當企業的流動比與速動比在門檻值上游移,
顯然存在某些問題。
-\-\-
使用這兩個比率使用上要注意的是
1. 當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呈現下降趨勢,就要小心企業以短支長狀況經營
一間企業最忌諱的就是以短支長,
若兩項比率低落而且呈現下降趨勢,
就要小心有這種狀況,
所謂以短支長就是用短期的債務(一年內須償還)
去進行長期的投資(例如機械設備),
在法律上也是明文禁止以短支長。
但為何有的企業還會這麼做呢?
有可能是企業信用不足或市場上資金供應狀況不佳,
企業難以取得長期資金,
例如在08年許多銀行覺得放貸風險高,
導致許多企業融資困難、周轉不靈,
不得不採取以短支長的手法苦撐。
2. 越高槓桿經營的企業,越要重視這兩項比率,
反之就不必太在意
高槓桿經營,主要是透過前期鉅額投資,
只償還利息來維持企業長期的營運與獲利,
萬一短期負債的比率提高,
代表要提早還的本金會大幅提高,企業很容易周轉困難。
負債多不見得是壞事
一間企業並不怕負債多,怕的是周轉不靈!
當然,即使短期償債沒問題,
長期的償債能力也同樣重要,
關於長期償債能力,可以參考指標 利息保障倍數。
3. 若存貨是以完工比例認列的產業,要重視速動比率
通常是指營建業,
它的產品是專案式,完工期間長,
因此存貨是以完工的比例認列,
需要高槓桿的大量短期資金來支應人力與材料等成本費用,
因此用 速動比率 衡量風險會比 流動比率 合適的多。
實際運作上,
越高風險經營的產業,越應該用速動比率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