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借貸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借貸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借貸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借貸英文產品中有14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移民理想國?新加坡:十步一監控? 移民港媽星洲建連儂牆險犯法「為下一代安穩值得放棄部份自由」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告,在全球 180 個國家中,香港近年新聞自由大幅倒退,由 2002年時排名第18位,跌至2019年的第73位。不過新加坡則一直在下游位置,2019年排 151名,在東南亞多國中,...

借貸英文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2 12:35:42

足本睇片👉🏼:https://bit.ly/3gNLwCD 清晨,天際一抹幽藍,星星如爝火不息。昏黃的街燈,怎樣也喚醒不了好夢正酣的世人。拖着步履,走下長街,在幽暗深處,卻乍見亮光。沿那窗白光,拐進黃竹坑工廠區,香葉道一隅,側耳細聽,朝氣勃勃,深深呼吸,甜香縈繞。香味隨風颼颼散落,剎那間沁入了我的...

借貸英文 在 不給酒就飲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6 08:17:22

鯨吞億萬:一個大馬年輕人,行騙華爾街與好萊塢的真實故事 - 說一個謊,往往就需要更多的謊掩飾,然而謊言不可能完全縝密,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可這世上也有些人是天生的大說謊家,能夠說了一堆天大謊言,也怡然自得的,就像書裡主角一樣,他瞞天過海、五鬼運財著國家基金,儼然成了個國際通緝要犯,卻依舊逍遙過活,...

借貸英文 在 Eric Y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3 15:35:37

[時事英文] China Halts Ant Group’s I.P.O. 中國監管機構叫停螞蟻集團IPO The ants go marching one by one, hurrah, hurrah. ★★★★★★★★★★★★ Ant Group challenged China’s s...

  • 借貸英文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借貸英文 在 吳敦義 Wu, Den-Yi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4 16:37:20
    有 961 人按讚

    三個感謝 一聲抱歉

    今天敦義在「誠品信義店」舉辦《堅毅之路 吳敦義》新書發表會,馬總統、王院長、林伯豐董事長、張平沼董事長、台北市蔡炳坤副市長、新竹縣楊文科縣長、還有多位立委、貴賓到場,看到這麼多好朋友來參加,真是非常高興。但是,因為疫情之故,還有許多想來的朋友,無法讓他們來到現場,對此感到非常抱歉。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 敦義從政近五十年的回顧。經歷漫長的政治生涯, 敦義從二十五歲的青年,邁入壯年,頭髮也從「黑」變「白」,但從來沒變的是對國家、對人民,始終如一的忠心。

    回首近半世紀的從政歷程,敦義無論擔任二任八年南投縣長、二任八年半高雄市長、行政院長,我主要的施政信念就是讓人民安居樂業、幸福平安。在蔡英文執政這幾年,相信大多數國人都深感「不安」,一是擔心兩岸無法和平,民心不安,二是疫情嚴峻下疫苗之亂人心不安。希望蔡英文總統多多體恤人民之疾苦以及人民之所需。

    在將近五十年的從政過程,敦義有三個感謝:
    首先,要感謝故總統經國先生與《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老董事長。
    民國五十七年, 敦義還是台大歷史系二年級的學生,在台大校刊《大學新聞》寫的一篇社論〈台大人的十字架〉,受到廣泛討論,經國先生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就約見 我剴切勉勵,讓 我備感榮耀,後來並鼓勵我參選台北市議員與南投縣長;因為經國先生的知遇, 敦義才能順利從政。
    而在從政之前,敦義於民國六十年預官一年自軍中退伍,寫了一封毛遂自薦的信函,獲得余紀忠董事長的賞識,讓我進入《中國時報》擔任市政記者;余董事長不但提供工作機會,在我當選台北市議員後,還讓我轉任有給職的報社主筆,可以全心全意問政、為民喉舌。
    如今,經國先生與余老董事長雖然都已辭世有年,但我對他們的感念未曾稍減。

    其次,我要感謝馬英九總統,他三次邀我一起共事,攜手為國民黨與國家、人民打拚。一次是擔任國民黨副主席兼祕書長,另一次是擔任行政院長,再一次是共同搭配競選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
    馬總統的三次邀請,讓我有機會為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貢獻個人棉薄之力,也才有機會為人民、為國家做更多的服務,擔任行政院長時,不但兩岸簽署了ECFA及其他合計23項協議,帶動國家經濟發展,2010年我國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10.76%,失業人數也大量減少,國外來台觀光旅遊者亦每年淨增100萬人次,國家競爭力也衝到前所未有的佳績,在全世界排名第六。再一次感謝馬總統不嫌棄,讓敦義有共同治理國政的機會。

    第三,我要感謝今天到場或未克到場的各界好友。無論是宗教界、農工商界、教育界,敦義都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因為你們的鼓勵、支持與協助,讓 敦義的從政之路還算平穩。尤其是2017年8月我就任國民黨主席時,因為執政的民進黨,無理的迫害,黨產被凍結,必須四處張羅,每個月都要借貸二千多萬的經費,以支付黨部同仁的薪水與黨務開銷,幸好有多位好朋友「伸出援手」,才能度過資金難關;好友的情義相挺,這本《堅毅之路 吳敦義》目前也賣了三萬七千多本,這些隆情厚意我都銘記在心。

    三個感謝之外, 敦義2020未能讓國民黨重返執政,也要表示抱歉。
    國民黨2018九合一選舉,在22個縣市中,贏得了15個縣市長及19個縣市議長;但2020年大選,因為總統候選人6人都同意黨內初選採行全民調決定,給予綠營介入灌票的空間,以致未能反映真正的民意所歸,結果非僅總統大敗,即連區域立委亦被拖累,只有政黨票與民進黨平分秋色,令我遺憾之至,所以請辭黨主席,以負起全責。
    2016年因有前車之鑑,2020的總統初選,當時 敦義與王金平院長對「全民調」都有所保留,但黨內主張全民調的聲浪高漲,加之所有參加初選的同志都贊成全民調,最後只好排除黨員參與,交付「全民調」決定。
    因為總統初選方式一再嚐到苦果,雖然 敦義已不在其位,仍要特別提醒國民黨中央與支持者,未來總統初選是否仍要繼續採行全民調,一定要審慎評估。

    敦義從政多年以來始終抱持「一心為民、一意為公」的信念,今後,無論榮辱、得失,依然不改初衷。感謝大家撥冗來參加《堅毅之路 吳敦義》新書發表會,在疫情還未歸零,大家更應注意防疫、保重身體,祝福大家健康如意,謝謝!

  • 借貸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0 19:46:12
    有 37 人按讚

    新書陸續都收到了嗎?分享FB社團【50+下午茶讀書會】網友 Gino 大哥的讀後心得,也歡迎大家分享不同的讀後心得~

    『熟齡遊學』讀後:
    泡湯休憩時間閱讀這本熟齡遊學簡介(也可說是引導),真的是優哉輕鬆學知識,作者很用心,又以敏銳觀察力把遊學當地人文擇要說明。過去我以為遊學是年輕人專好,現在等疫情結束~我選擇去「西班牙」

    40多年前剛到美國德州南部,和一位墨西哥人初見面,他問我是不是「chino」? 我反問他怎知道我的名字(我英文名Gino)?原來西班牙語chino是中國人。

    1992年因業務獨自去說西語的南美哥倫比亞的靠海大城一星期,初次體會語言隔閡困境,想購物尋歡都有困難。買東西就只好掏錢讓店家自己拿;晚上7點進餐廳吃飯只有我一個客人,不是沒生意,只因晚餐是9點才開始;住在希爾頓酒店靠海邊,晚上12點海灘上吵得很,走過去看看,是一堆堆的年輕人圍聚歡歌跳舞,沒帶飲料食物卻嗨得很!台灣人(或華人)一定有得吃才聚,為了吃肯幹活。西班牙人樂觀浪漫,沒有錢借貸先享受!

    50+下午茶讀書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bookclub

  • 借貸英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16 21:30:12

    |移民理想國?新加坡:十步一監控? 移民港媽星洲建連儂牆險犯法「為下一代安穩值得放棄部份自由」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告,在全球 180 個國家中,香港近年新聞自由大幅倒退,由 2002年時排名第18位,跌至2019年的第73位。不過新加坡則一直在下游位置,2019年排 151名,在東南亞多國中,甚至比俄羅斯和緬甸的排名還要低。反修例運動中,記者第四權角色在大眾眼中,再度被關注。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是港人所關注而珍惜的核心價值,倘若移民新加坡,我們要抱怎樣的心理準備?
    2006年的獨立媒體網站《網絡公民》(The Online Citizen)是新加坡少數的獨立傳媒。因為新加坡的主流媒體大部份由政府、或與政府有關連的公司控制,如新加坡最大報業集團、新加坡報業控股(Singapore Press Holdings)目前擁有11份報紙、16家雜誌社,幾乎壟斷當地報章出版與發行,包括英文《海峽時報》、華文《聯合早報》;另一控制電子廣播市場的Media Corp的股東,是新加坡主權投資基金淡馬錫控股。所以,在新加坡做「平權、反對派」議題的獨立媒體就更見困難。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移民理想國 #籽想旅行 #移民 #新加坡 #監控 #連儂牆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借貸英文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24 10:37:57

    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qliduwCC3FU
    看更多完整版中集內容:https://youtu.be/jPAGuoKzEO8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uizsJT_FCd8

    ✔訂閱【少康戰情室】https://bit.ly/2sDiKcZ
    完整版HD集數快速找➔https://bit.ly/2Etctbf
    趙少康X陳文茜談國際➔https://reurl.cc/4my5pY
    頻道LIVE直播專區➔https://reurl.cc/5qokMR
    中美台緊張關係➔https://reurl.cc/q8mzZR
    關心新冠肺炎疫情➔https://bit.ly/2tXmOJU
    少康看藍營改革➔https://bit.ly/2tYPaU8
    少康戰情室精彩回顧➔https://bit.ly/37il9w0

    ●鎖定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 借貸英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11 10:30:10

    採訪當天陽光甚好,記者跟隨Eric的步伐,前往位於上水的一塊農田,跟他一起工作。30歲的Eric,大學時讀環境學,8年前開始專心研究天然染料,現在正職是一位「染人」,與拍檔在中環開設工房,教授染色技巧及出售相關產品。農田是由朋友主動借予他以種植藍草之用,藍草是藍染植物的統稱,是自古以來的天然染料,Eric現在每星期都會落田打理,再把藍草製作成為真正的香港天然顏色。

    由上水乘小巴出發約15分鐘車程,再徒步5分鐘便到達農田。下雨後野草叢生,遠看Eric的農田就像一片雜草地,穿過草堆便見到Eric過去一年的心血:一棵棵高高低低的藍草。「比較矮身的叫蓼藍,這種葉子比較圓的則來自印度⋯⋯」Eric如數家珍,細數他從世界各地收集回來培植的藍草。藍染植物木藍的英文是Indigo,在希臘語中意思為「印度的」。不同地域會有屬於自己的藍草品種,香港也不例外。田裏種了兩種香港本地藍草,木藍和馬藍,分別是Eric和朋友從天水圍及馬鞍山找回來的。Eric指出,藍染對客家文化和傳統而言是「婆仔衫」的顏色,藍染其實可以增強纖維韌性,耐洗耐穿,日本17至18世紀的滅火制服也運用了藍染。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性格小店】71歲前江湖大佬利時商場開古着小店 奄尖揀客嫌戴勞力士Rolex同大媽無品味(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xswqQs-b2fQ
    【美魔女】47歲凍齡靚媽操肌玩健美 「我怕老怕更年期,想早啲操fit自己!」(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2y8GL2U6ok)
    【重案解密】特務生死戰 — 生擒行刺名人殺手 前G4長七:最唔似的就是特務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RleGdqACzI8)
    【百萬豪裝公屋】寧花巨款裝修都唔買樓 月入10萬夫婦:供樓會好辛苦|2020-06-18 (壹週刊) (https://youtu.be/Z7sJex8wYHM)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生命鬥士】值得鄭秀文都讚 前女歌手車禍癱足27年 靠聲控製花椒辣椒油:即使手腳不能動 腦袋仍可很靈活(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gREGjaLELTg)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全球樓行「戀殖」張堅庭 籲BNO送子女赴英 授英倫買樓三大秘訣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o2itR_w6Ezs)

    #香港製造 #果籽 #大學 #染料 #藍草 #上水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