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withregram • @anthonywongarchive 1990 任意「天花亂墜」的作詞人——周耀輝 by Carmen
怎麼說好呢?!在我心目中,本地有數位作詞人都擁有强烈的個性,其中包括周耀輝。對於這位新晋作詞人,他曾無意地,在不同的空間/時間給我許多的錯覺:首先,第...
Posted @withregram • @anthonywongarchive 1990 任意「天花亂墜」的作詞人——周耀輝 by Carmen
怎麼說好呢?!在我心目中,本地有數位作詞人都擁有强烈的個性,其中包括周耀輝。對於這位新晋作詞人,他曾無意地,在不同的空間/時間給我許多的錯覺:首先,第一次聽到達明一派的「忘記他是她」,歌詞內的「忘記 是哪麼樣/只記起寬闊肩上/紋上鐵青色的肖像⋯⋯」令我以爲「他」就是周耀輝;後來,正式透過電話相約訪問,一把纖弱秀氣的聲線傳來:「不如地點揀怡東coffee shop,那處可讓我們好高騖遠⋯⋯」,幻想中的周耀輝是滿臉陽光般笑容
問:可否談談你是怎樣加入填詞界的?(雖然這類官式的問題,可能周耀輝已被問過許多趟,但,我想,大概他不介意重覆去說多一次,好讓我對一無所知而希望有所知的他先建立一個小小的概念。)
答:是八九年農曆年期間發生的事了。那陣子,黃耀明正欲籌備《意難平》大碟,我跟黄耀明是相識的,然而却並不熟絡;有一趟,黃耀明邀請我住他的家裏,一起聆聽新碟的音樂,我壯起膽子,向他自薦想嘗試寫歌,黃耀明交給我「愛在瘟疫蔓延時」的tape,我便拿回家去寫,這首歌於是成爲我的第一首作品。』(廿六、廿七歲的周耀輝,外表比真實年齡還年輕,或者,有太多人誤當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包括我)
問:你如何戰戰兢兢地填處女作呢?(我不肯定周耀輝寫處女作的心情時是否很戰戰兢兢,可是,
我深信他會是一個很『小心』的人。)
答:這首歌的旋律比較易catch,當時,我擔心過自己是否可以填得好⋯⋯首個版本共花去一個月完成,寫了幾闕後,便與阿明一起商討,他剎那的反應是:寫得極之典雅。我承認並不懂得掌握用字造句,可能用了一些頗古老的藻詞,出現不協調的現象。阿明想透過歌曲去表達一份恐慌感,與及想愛不敢愛的矛盾心態;此後,我再重新執筆,填了第一句『風吹草動蕩滿天』,阿明點頭,表示我終於合格,他要求非常高的 。」(驟然回憶起三場的達明一派演唱會内,進念劇團的輔助演釋,委實精朵萬分,更使我募地墮進深深的感動裏。) 問:你在大學期間,是修讀英國文學的,有沒有預料到竟當起作詞人來?
答:(笑)我在『意難平』大碟内,一口氣替達明譜了四首歌,抱著玩弄性質去開始這份緣,我有意test自己的創作limited 去到哪裹。記得讀A level時,我打算赴澳洲深造,不過,考不上彼邦的大學(笑),於是回心轉意,繼續留在香港讀大學。我想選修一些從前未學過的科目,文學比較接近自己的性情,加上很有興趣去了解别人,我索性副修心理學和哲學⋯⋯。從沒料到當起作詞人,只認為自己會跑去當政府工。
問:一那麼,你的最大興趣究竟在哪方面?
答:Audio Visual。我的意思是⋯⋯電影。曾經想入大學報讀電影,學校沒有收我。小學期間,我便隨母親到處去看電影,看的大部份屬恐怖片,一日觀看兩套,五點半公餘場一定有我的踪影,看得多恐怖片,導致現在的我也變得性情古怪(笑)。升上中學後,多數是麗宮戲院的常客,揀選觀看的電影以英國片、歐洲片為主,我喜歡看一些可令人思考的電影。(我問他對港產片的觀感。他坦然甚少買票入場看港產片,然則並不代表港產片不足為道,起碼,他會有衝動去看「賭聖」,身邊的朋友均對此片議論紛紛,亦因為近年姓周的演員紅透半邊天,同姓三分親嘛!最後,他還是沒的起心肝去看。) 問:平時,你偏愛聽哪類型音樂,換句話說,你的聽歌品味是啥回事?
答:小學的階段聽姚蘇蓉和鄧麗君,我差不多可全部唸她們的經典歌;中學轉聽民歌,如《Today》、《Carry On Till Tomorrow》等,直至大學方聽收音機。自幼到大,我的家裏從沒擁有過一部Hi-Fi,只有一部小型收音機,亦甚少購買唱碟,更不曉得什麼是騷靈音樂、reggae⋯⋯,呀,認識了達明之後,我才追聽達明的音樂。
問:除了替達明寫詞外,你也參予王虹的國語歌詞的創作,總數接近卅首,你怎樣看自己的創作?
(周耀輝是大學英國文學系的畢業生,他的詞風却帶有濃厚中國文學的矇矓美,在每字每句均注重雕琢,想傳達的意思變得婉轉抽象。)
答:達明的音樂絕對准許我加入「個人」自傳式和任性的寫作手法。我不介意人家理解有多少,總之表達的東西都是一些感覺,如「愛在瘟疫蔓延時」,首個版本以寫景為重,不過後來放棄了;兩日後,我交了另一個獨白式的版本,表達要「走」的感受。歌曲內,多數是描劃我的真實感覺,我不想去寫自己不相信的事實,那是很虛假的,永遠過不了自己那關。
問:據我的印象中,周耀輝的詞約可歸納分三類:「愛彌留」和「忘記他是她」等標榜文字層面的脫俗美;「天問」和「天花亂墜」的社會現實詞風及「排名不分前後左右忠奸」的白話化喻意。你承認暗地裹,希望自己的詞風不被固定於某一派,而想多元化一點?
答:當然,我渴望寫作風格能多元化,倘若唱片監製想找人填某一類歌,而立即想到你最適合填這類歌,那便代表自己有一點成功有一點失敗。我是一個好留意生活小節的人,我會以準確方式去描寫情感。舉個例子,「忘記他是她」內裏的情慾是幾乎觸摸到的,但我選擇形象化,
左思右想之下,出現「玫瑰花盛開的髮香」(頭髮)、「紋上鐵青色的肖像」(寬肩)、「承載鋼鐵一般堅壯」(頸項),不上床已經好「情慾」;其他歌曲均在旋律方面令我聯想到要寫的題材,如「天問」便瀰漫一份沉鬱的
倘就有造句 在 Zoey 佐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晚安!今天想跟你聊聊
其實呢前陣子,我與先生一起做了一月 detox
整個一月我們完全沒看電視、電影或YouTube等平台
一開始我還很害怕自己會無聊到發慌
不過後來發現其實沒有很難
只要你能找到其他可以取代的事物
看書、拼拼圖、寫寫字或學語言都能度過一個不錯的夜晚
.
而我在一月做的最棒的一件事
就是讀了《未來預演》這本書
.
這本書的宗旨是在說:
how to break the habit of being yourself
「如何突破身為『自己』的枷鎖?」
.
因為整本書還滿學術的
所以我就不深入講解了
.
書裡講述:我們為自己貼的標籤
同樣也是給自己的一種設限
.
幾年前的我經常會跟身邊的朋友說:
「我就是不會煮飯,我就是沒辦法早起」
.
當時我先生就跟我說:
「一定要很小心你到底都跟自己說些什麼,這些話說久了就算是假的也會變成真的,就算是暫時的也會變成永久的。」
.
當時先生語重心長害我有點嚇到
而我也從那時候開始
就盡量避免自己「灌輸」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
幾年後
我發現我不再卡在某種自己給自己的限制中
我開始下廚啦,手藝還不錯(哈)
我也開始早起了,以前起不來是以前的事
.
新的一年
我們是否可以察覺到你平常都跟自己說些什麼?
.
你或許經常調侃自己:
我就是英文很差
我就是很怕麻煩
我就是很愛亂買東西
我就是很愛比較
我就是很愛賴床
我就是很沒耐心
我就是閒不下來
我就是看不過去
我就是不會理財
我就是瘦不下來
我就是⋯⋯
我就是⋯⋯
.
以上是我最常聽到的「我就是」系列
有沒有中標?在下面留言自首😂👇🏻
.
.
如果說你不太在意這件事或不覺得它是累贅
你其實不會特地拿出來聲明或告知他人
.
正是因為你覺得「閒不下來」已經為你造成麻煩
但又沒辦法去做一個完全「不是自己」的選擇
你才會在這個胡同中僵持不下
.
以前的你或許總是賴床且早起失敗
但倘若這件事真的很困擾你
那你大可打破舊自己的所作所為
.
你覺得自己辦不到的事情
大部分都是因為沒有練習而已
.
讓我們先從練習做個不一樣的自己開始
誰管你以前怎麼做 誰管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It’s not about who you are
It’s about who you want to be
你創造著自己,怎麼做都是「你」
.
.
✨✨✨✨✨✨
造樣造句的練習題來了!
.
「我不會再說我就是『廚藝很差的人』,我會改成『我以前不太下廚,但我今年可以開始練習下廚。』」
.
.
👉🏻 我不會再說我就是_____,我會改成_____。
.
在底下造樣造句並tag兩位朋友一起來挑戰♥️
.
.
P.s 同場加映 @todd_herman 的 《Alter Ego Effect》,可以跟未來預演一起看喔!
.
👉Follow我的IG👉 zoeyk.co
倘就有造句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茅盾:寫作技巧到底是什麼?】
若要說到中國的近代作家茅盾,大家肯定都比較熟悉,著名的《子夜》就是他的作品。甚至在中國還有以他為名的「茅盾文學獎」。
那麼,取得如此成就的茅盾,對於「寫作」有什麼樣的看法呢?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寫作技巧到底是什麼? / 茅盾
請不要見了「技巧」兩字,就覺得高不可攀,十分害怕。也請不要見了「技巧」兩字,就聯想到一長串的形容詞,一些古怪的不常見的字眼,乃至一些拗口的似白話非白話的句子。所謂「技巧」,並無神秘性。你不用害羞,說:「我哪裡夠得上技巧。」事實上,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明白說出來,就是技巧。連自己心裡的意思都說不明白的,不是也常常可以遇到的麼?要是又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按照自己那時的情緒說的或委婉,或堅決,或洋洋然滿是樂觀,或低沉而悲憤,那就是技巧的程度又進一步了。只要你不上當,不迷信寫在紙上的定要是書上的字眼和句法,只要你大膽把口裡怎樣說的寫到紙上來,那你就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也相當的把握到技巧。
一定要先排除通常的對於「技巧」的神秘的看法,然後能夠來談怎樣學取技巧。
凡借文字構成的文藝作品,最基本的單位是「字」。從前人講究作文的方法,開頭便講「煉字」。這就是:為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或所要發洩的情緒,所要告人的物與事,找到那最適當最新鮮最響亮的單字。我們現在也主張「煉字」,也主張要那樣去找去。不過從前人(現在也還有人)以為應當在書本上去找,我們卻主張在活人的說話中去找——至少是要把這一個辦法作為主要的基本的工作。在這一點上,我不反對「擺龍門陣」。
若干單字聯綴起來,成為句子;所以句子的組織方法是要研究的第二步。這也是應當在人們的談話中去找尋而研究的。你可以準備一本雜記簿,把聽到的巧妙而特別的單字或句子,都隨時記錄下來。不過句子的組織法也還可以從語體的文學作品中去探尋。在那裡,句子的組織法是經過作者加工的,因此就比通常人們談話時更嚴密,更多變化。嚴密而多變化,這是造句技術的要點。
到此為止,「寫」和「說」是一致的,「寫」的技巧也就立根在「說」的技巧。再進一步,「寫」就要求它特有的技巧了,然而也並不神秘。
我們試從一個實踐的例子來說明這一問題。
茶館裡有人在講故事。講者富有口才,所以故事很動聽,你把故事記錄下來了,你研究,你會覺得它的精彩地方,例如語言的生動而巧妙,又非寫作所能及,然而比起一些好的寫作的故事來,它的結構是鬆懈些,而情節的發展也平板些。
這小小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件事:茶館裡講故事的那個人對於故事的技巧的一部分未嘗有過研究,因為他不是有意要作一個說故事的人。而另一方面,那些作為文藝作品寫出來的故事卻因作者有意地講究這方面的技巧,所以就見得優勝。
結構上的技巧是必要的。所謂結構,不僅指人與事的安排配合,還須顧到全篇的節奏——這就是從故事的發展中所產生的起伏抑揚的情調。一篇作品(除了若干例外),不能一個調子從頭到底;要是這樣,就成為平板,就不美。因此須要有「波瀾」,譬如一首曲子,拍子有快有慢的,音有高有低。
一篇作品中的人、物、事,必須有現實的基礎,然而到底是作者虛構的。正因為是虛構的,所以這些人、物、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必須一方面入情入理,有百分之百的真實性,而同時一方面又必須緊湊,各部分成為有機體,而且具有抑揚起伏的節奏,這樣才可以增加它的色彩、律動和韻味,而強烈地感動了讀者。
這些技巧,我們要到世界和本國的名著中去學習。這些技巧是經過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無數人才創造研究成功的。這些技巧,還在發展,絕對不會有止境。
然而這一類的技巧也不是只有從名著中方可找到,方能學習。我們也要從社會生活中去擷取創造新技巧的動力。社會是在變動的,新的社會生活會產生新的文藝上的技巧。這只要研究自古至今新的文藝形式之所以產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就可以明白的。不過這一層說起來不大簡單,這一本小書裡是容納不下的,我們只能在這裡略提一筆,要詳細研究,須得閱讀專書。
以上所述,倘用一句常常聽見的話來總結,就是:「向生活學習。」
倘就有造句 在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看到孩子有改變,得先停止用同樣的方式】
『說了好幾次孩子老是不聽』、『不管我怎麼教孩子就是沒進步』、『好說歹說孩子就是這麼愛生氣』、『我真的快受不了孩子每次都…』,這些想法或心裡話是不是挺熟悉的呢?
其實這不只適用在孩子,職場、夫妻、原生家庭都能發現類似場景,都可照樣造句產出類似的論述。這些想法長期累積在腦海裡自然形成了各種情緒:不滿/委屈/憤慨/生氣/嫉妒/哀怨等越滾越大,若未想辦法消化處理只會在關係中造成更多負面影響。
但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改變」這件事。
人的大腦是很有趣的構造。它是懶惰的、不愛改變、喜歡省力的舊方法,而「改變」牽涉到放下原本慣性熟悉的模式,費盡心思及能量去使用陌生、不熟悉的事物,好累人啊!
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學習新事物的速度較大人來得快多了,因為他們的大腦就如同全新的硬碟,無需抹除舊有的資料直接寫入速度超快;而大人們的腦子有太多習慣的舊迴路,假使缺乏刻意練習「改變」讓大腦建立新路徑,那麼這顆硬碟就更難被寫入新事物、更快被淘汰。
你是否會想:孩子的大腦都是誰去寫入程式的呢?
當然是爸媽居多囉!
從出生那天起,孩子每天和父母的互動、大人給予回應的態度都會寫入孩子的大腦,讓孩子逐漸學會與外界及他人相處的方法。
當然,這也會變成一種習慣。爸媽習慣不耐煩的吼叫、孩子學會沒好氣的回應;大人總是耐心地引導並等待、孩子就會逐漸累積信心和正向經驗。
我們都期待孩子能越來越進步、變得更成熟,但倘若我們不努力改變寫入程式的方法,孩子的大腦無法寫入較好的資料、更不可能自動軟體更新!
如果你期待孩子改變,請先盡力改變自己。
#換電腦有感
#1月31日徐老師的正向教養工作坊在台中 習惜親子教育中心
#名額有限
#歡迎來成為更好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