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個體合併財報差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個體合併財報差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個體合併財報差異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忠孝,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篇「一杯咖啡比全家多賺 11 元!從財報分析:7–11 不做咖啡跨店寄杯的真正原因」是用店數的比例當比較標準,但這樣的比較方式忽略了兩邊店家的體質差異,全家的店數雖然有 7-Eleven 的 60% 以上,但是全年營收卻不到 7-Eleven 的 30%,表示兩邊單店的銷售力有很大的差異(原因...
個體合併財報差異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一杯咖啡比全家多賺 11 元!從財報分析:7–11 不做咖啡跨店寄杯的真正原因」是用店數的比例當比較標準,但這樣的比較方式忽略了兩邊店家的體質差異,全家的店數雖然有 7-Eleven 的 60% 以上,但是全年營收卻不到 7-Eleven 的 30%,表示兩邊單店的銷售力有很大的差異(原因可能有很多,像是店型大小就是一個,但本文先不探討),所以產品在兩邊通路銷售的好壞,要和整體營收的比例做比較,應該會比較適合。』
小7或許是對的,但作者這樣比較肯定是錯了...
文中所採用的營收數字是合併營收,但稍微有點研究的人應該知道統一超的轉投資不少,全家也有其他轉投資,如果只是要比較咖啡寄杯的效益,起碼要把範圍縮至超商主體的部分,而這部分用個體財報會比較恰當些,2018 年這部分的數字分別是小7:1540億;全家:684億,如此比例就從文中所提的 30% 大舉提升至 44.4%。
此外,全家 2018年個體部分的毛利率雖然下降了,但營收成長,毛利總額也是比前一年度成長,營業利益率也稍微上升了些。咖啡也許沒以前賺得多,但把咖啡當成帶路雞,去兌換咖啡的客人也許因為去全家的頻率增加也進而多買了其他商品,考量 app 可增加客戶的黏著度這個效益,這點讓利長期來看應該還是全家獲利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