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個案研究法架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個案研究法架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個案研究法架構產品中有15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財經作家 雷浩斯 主題:遠流出版《飛輪效應|A+ 企管大師 7 步驟打造成功飛輪,帶你從優秀邁向卓越》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am-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1.29 #陳鳳馨 #企管大師柯林斯研究大成 #個人思考工作學習致勝心法 #收藏好書:遠流...
「個案研究法架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Mori 三木森 | 插畫 | 繪本 | 職涯 | 靈魂療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知日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Mori 三木森 | 插畫 | 繪本 | 職涯 | 靈魂療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10:26
// 成為職業插畫家(9):回應靈魂的呼喚-成功與自由👂 // 『「別人眼中看見的是成功,我看見的是更多的 #不自由。」這是我在暢哥的電子報中我閱讀到的一句話,某種程度上,它如實地袒露了我當初離開職場的原因......』 ---------------------------------...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知日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7 02:28:11
2021.07.23 在日本文化中,日本人會在 7 月 23 日寄給朋友一封暑期問候,關心親人、朋友健康的這份體貼、信裡交代的近況、都令人感到安慰。就想起過去曾與朋友互通電子郵件,成為彼此遠方的筆友。 在書信中不免談及人生經歷,偶爾發發牢騷,傾吐總有方向,距離遙遠的無形中也能找到陪伴與光芒。 ...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6 07:13:58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臺北101伙伴碑與集體記憶#你有曾為它駐足停留過嗎?〕 雖然台灣疫情肆虐,但是台北信義區的人潮看似未曾受到劇烈衝擊,上週的端午連假,臺北 101 大樓與購物商圈,依舊出現人潮。 但是各位常常走跳信義區的你們是否有注意過,在101大樓靠信義路那側,有一座由7塊巨型七彩琉...
-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1-29 10:37:06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財經作家 雷浩斯
主題:遠流出版《飛輪效應|A+ 企管大師 7 步驟打造成功飛輪,帶你從優秀邁向卓越》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am-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1.29
#陳鳳馨 #企管大師柯林斯研究大成 #個人思考工作學習致勝心法
#收藏好書:遠流出版《飛輪效應|A+企管大師7步驟打造成功飛輪,帶你從優秀邁向卓越》https://pse.is/3bpq3u
成功個案深入剖析,A+企管大師柯林斯「飛輪效應」概念再延伸,《從A到A+》最強行動指南。
本書是A+企管大師柯林斯睽違多年的最新力作。在《從A到A+》書中,柯林斯首度提到「飛輪效應」概念,如何創造、如何實踐飛輪原則,本書有更具體、更深入、更創新的解說。柯林斯根據多年實證和觀察,研發出一套打造飛輪基本架構的技巧,並以亞馬遜、英特爾、先鋒集團、偏鄉小學、音樂節等具體案例分析,教你掌握建立飛輪動能的七大關鍵步驟。以成功者為師,你也能打造專屬飛輪、具體實踐,創造一飛沖天的成就。
柯林斯畢生研究洞見集大成,助你找到驅動事業的核心動力,加速累積飛輪動能。
本書特別整理柯林斯畢生所有研究著作精華和深刻洞見,完美串連起來,可謂集其大成的經營管理祕笈。無論身處於事業或工作的哪個階段,這本專書都能協助你快速檢視和釐清:驅動你事業的核心動力是什麼?如何更具體地建造出飛輪架構,加速核心動力的累積?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27 09:53:43攝於2019年3月18日
奇蹟課程(靈性教練 Spiritual Coach)一年只辦一屆
一年課程讓我們圓融地學習整個靈性架構並學習幾個靈性工具實修,先療癒自己,獲得內在平安,再療癒別人,循序漸進了解整個靈性架構,一起踏上覺醒之路,活出喜悅人生。
課程內容:
30% 奇蹟課程
20% 一念之轉-實用操練
10% 即時催眠療癒個案
20% 真正的靜心/真正的祈禱
20% 其他(如一行禪師、老子道德經、Adyashanti、當下的力量的教導,等等)
學費與報名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ACIM
《奇蹟課程》(A Course in Miracles)簡介:《奇蹟課程》是一門讓心靈獲得平安的課程,四十年來在西方國家已有無數人受惠,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活出「寬恕」、放下判斷、化解小我的攻擊與防衛。《奇蹟課程》提供了正文、學員練習手冊及教師指南三部分,講述的宇宙觀、時間觀、心理架構都非常完善,由淺入深每天一步一步去學習放下我們固有的觀念,重新審視眼前的世界,學習寬恕與臣服,從而顯化奇蹟,讓我們獲得超乎想像的平安。
《一念之轉》(The Work of Byron Katie)簡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早前就一念之轉作出研究,把抑鬱症患者分成三組進行療程,然後在八星期後,檢測各組成效,結果顯示:
第一組:患者只服食安慰劑-有20-40%患者好轉
第二組:患者服食抗抑鬱藥物-有40-60%患者好轉
第三組:參加九天的覺醒功課課程(The School of The Work with Byron Katie)-有94%患者好轉!
學習使用轉念作業,即時解除讓我們痛苦的念頭。有時人生就是被無謂的信念搞砸了,改寫負面信念將會為人生帶來新出路,活出圓滿人生。
奇蹟課程第三屆
星期六 10am-6pm
2020年
3月21,28日
4月18,25日
5月2,16,23,30日
2021年
3月20,27日(神聖一刻之奇蹟回歸)
*課程將會錄影,每人可要求看錄影三次
*海外人士可以即時視訊形式參加課程
一年課程包括:
1) 10天課程
2) 120日學員練習手冊導論錄音
3) 每月學員小組會(學員之間自行相約,每組會有舊學員參與)
4) 每月讀書會(由6月開始至2021年3月,由資深學員帶領,導師會參與其中三次)
5) 出席現場課堂達八成或以上,將會獲本中心頒發「Spiritual Coach」(靈性教練)的證書
YouTube頻道有關於奇蹟課程或其他靈性教導的免費視頻,歡迎收看。
導師簡介 Michelle Tse 謝稀如
香港催眠及身心靈整合中心創辦人、臨床催眠治療師、催眠講師、瑜伽導師、靈性導師。
讓我們學習如何活用當下的力量去轉化人生、創造奇蹟,使我們獲得持久的喜悅與內在平靜。
查詢電話/whatsapp:98764670
電郵:hypnohealinghk@gmail.com
網址: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Facebook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當下的力量 #零極限 #奇蹟課程 -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2-23 20:45:02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健身產業觀察 #醫適能 #蔡奇儒
-
近期 MedEx 醫適能 |特殊族群專業訓練 課程資訊:
1. 國際四大體適能證照6小時總覽課程
時間:6/13(日) 9:30-16:30
▋本課程以美國運動委員會國際認證私人教練證照 (ACE-CPT) 為課程學習的主架構,輔以結合美國運動醫學院 (NA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NSCA) 重要知識觀念授課
▋本課程目標在於讓參加學員、欲轉職為教練之運動愛好者能獲得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更對於四大證照有清楚的分析,對未來方向將有更清晰的了解
▋授課講師蔡奇儒老師具有實際取得四大機構相關證照之專業背景及相關經驗,並獲邀成為美國肌力體能協會 (NSCA) 最新運動科學證照 (CPSS) 之共同翻譯作者;同時身為醫適能創辦人。醫適能 (MedEx) 目前為多間診所、醫療院所、企業之合作機構,致力於協助運動愛好者與教練們媒合相關工作機會
▋報名網址(早鳥5/20前或額滿截止)
https://forms.gle/yMAXojHTdZ72dCcf6
2. 懷孕及產後訓練專家(P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PPES課程很重要?
女性懷孕期間的運動與產後運動是未來趨勢,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是眾所皆知,但是如何安全有效的運動變成下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研發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帶你從科學實證的角度,更認識懷孕及產後訓練。包含認識孕期運動注意事項、運動禁忌、產後腹直肌分離、骨盆底肌訓練等重要議題。
▋時間:6/5-6/6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3.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 (S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SPES課程很重要?
特殊族群是未來健身體適能與醫療領域的共同趨勢。
「特殊族群」指的是「非一般健康族群」之總稱。最常見的是身體罹患各種不同常見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骨質疏鬆等。了解如何帶領特殊族群訓練安全、有效的運動,是本堂研習課程研發的目的。
因此,不論是作為一般大眾、一般運動愛好者作為自我保健的知識準備,也同樣很適合運動教練、團課老師共同參考學習。
▋課程時間:5/8-5/9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
■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訂閱電子報:分享參加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Instagram帳號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MedEx Circle國內最專業的臉書體適能知識討論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醫適能活動預告:
當全世界都開始重視 #運動對於癌症病患的重要性時,成為Cancer Exercise Training Institute (CETI)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就是您不可錯過的國際研習課程。
去年11月已經成功在台北舉辦的首發研習課程 (活動集錦 連結: http://bit.ly/2MWiEIn ),今年2020的5月,我們再次幸運邀請到擁有超過20年癌症體適能訓練經驗的 CETI 創辦人 Andrea Leonard 將在 #台北、 #台中、#台南,親自來台授課二日專業研習課程,同時課程將有專業翻譯及專業講師擔任課程輔助教學,請大家把握難得的機會!
【師資陣容】
本課程將全程由 CETI 創辦人Andrea授課並輔有課程翻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科主治醫師 王思恒醫師) 與專業講師 (醫適能創辦人 前美國官方ACE國際講師 蔡奇儒) 協助課程進行。
【報名辦法】
因為名額非常有限,請有興趣與意願參加者,請立刻私訊臉書粉絲專頁:CETI Taiwan 網址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ETITaiwan/
【國際研習時間表】
➤台北假日 2020年5月30-31日
➤台南平日 2020年5月25-26日
➤台中假日 2020年5月23-24日
【課程內容】
➤ 瞭解癌症成因及定義;免疫系統的作用;瞭解癌症類型,了解最常應用於15種癌症以及兒童癌症的步驟,不同外科手術 (包括乳房重建) 將如何影響身體活動機能
➤ 瞭解乳房重建包括植入/擴張器/TRAM/LAT/GAP/TUG/DIEP皮瓣重建手術;手術如何影響肌肉平衡與活動範圍。課程將會導入基礎矯正性運動觀點
➤ 學習識別和預防淋巴水腫,以及淋巴水腫患者的運動指引建議;瞭解癌症患者所經歷的神經系統併發症;各種癌症治療及其急性和慢性副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適當的運動來減低或預防副作用影響
➤ 瞭解並學習分析如何協助癌症患者創建個別化訓練計劃,改善肌肉失衡;瞭解運動將如何幫助降低癌症機會、減少治療副作用;癌症治療相關疲勞的成因、管理方法;瞭解癌症治療與肥胖、酒精之風險
➤ 學習如何與專業醫療專業人員合作,並建立癌症運動專家的個人形象
➤ 案例探討研究:學員將討論不同的案例研究,其中包括各種類型的癌症和治療方法; 評估淋巴水腫風險,姿勢偏差,活動限制等;學習如何處理緊急程序,病歷和瞭解身體檢查結果,並為每個案例研究制定全面性的矯正運動訓練方案
【適合參加對象】
課程從基礎開始,輔有線上進階課程資源,因此非常適合一般的運動私人教練想幫助癌症患者,亦適合希望透過運動改善癌症患者身體健康的一般大眾,不需過度擔心銜接或專業背景不足。
此二日專業研習亦適合教練、專業醫療從業人員(醫師、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串連醫療端與運動體適能端的缺口。
【第一波超級早鳥優惠|有名額限制】
為維護授課品質,課程名額有限,第一波早鳥超級優惠只至2/29截止(具人數限制),團報再另享優惠,請大家把握,額滿即立刻關閉報名表單。
【附註】
此課程提供國際權威體適能機構 ACE/AFAA/NASM/NFPT/Yoga Alliance 等持續教育學分(CEUs)
了解更多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蔡奇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 訂閱電子報:分享我參加的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追蹤我的IG,看看短篇好吸收的IG知識: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加入臉書交流討論社群,一起交流一起變強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影片
http://bit.ly/2mY3YyI
【醫適能 近期研習課程】
■ 2019.11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19.12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中,已額滿/結束)
■ 2020.02 高齡銀髮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20.05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北、中、南,開放報名)
■ 2020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北,尚未開放報名)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整天的課程並不偏廢理論或實作,讓我不再對接下來的寫作方向一籌莫展,不再看到統計就煩惱。』
⠀
⠀
🚩 2021 最後一班,替明年論文起飛的自己,做最後衝刺!
【全新梯次】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
#資料在桌上躺了幾個月
⠀
以往在工作上閱讀論文總是隨意翻看,大概知道最近圈子裡火紅的話題就滿意了,但要親身構思出一篇可行的論文或是個案報告,竟是毫無頭緒。萬事起頭難,這麼八股的俗語竟然體現在我身上!老師交付一些天書般的數據與表格,口頭提點一些想法,便拂袖離去。幾天、幾週過去,數據跟表格依舊靜靜地躺著……幾個月過去,數據跟表格已經不再安穩地躺著,變成了張牙舞爪的心魔。
⠀
#是時候該突破了
⠀
我們做為科學人,喜歡把大小事情都量化,彷彿本來看不透的事物轉化為數據,就在一瞬之間遁入舒適圈,我卻萬萬沒想到,心魔是團無法量化的迷霧,讓人走不出去。
⠀
於是,我知道,迎來突破的時候到了。我迅速地報名了這次的課程。
⠀
#講師們站在每一個抉擇的路口
⠀
陳一銘醫師擅長的論文架構,讓人感覺寫論文就像在寫聯考作文,好像變得……很簡單的樣子(笑);
⠀
吳爵宏醫師擅長圖表排版,真是道出了審閱者才懂的眉角與細節,吳醫師更親自檢視我手邊的論文有沒有問題,讓我強烈感受到課程團隊對學員的用心!
⠀⠀
🚩 全速前進,連續拼五篇!早點學會,就不會浪費這麼多時間。
➠ 全新梯次|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作為資深的論文指導者,每年看著許多新手的稿件,深深覺得,錯誤的方法可能有一千種,但實際上,最好的寫法只有一種。與其我們去指出一千種錯誤,不如直接告訴你最好的寫法,從照作開始。
⠀
這堂課,就是要與你分享「#最好的寫法」。
⠀
「這堂《#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應該要列為研究所通識課程或是 PGY 課程!打算要念研究所的同學、剛開始進入醫院的醫師們應該找機會來。多一些對論文寫作的了解,以後也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這種課程真的是要好好推廣,尤其是在剛進入住院醫師的階段,就應該來上課才對。現在來上課總是有種相見很晚的感覺。」
⠀
作為研究新手,老是深陷論文卡關、常被退稿的瓶頸,面對統計圖表總是手足無措,連投稿期刊都有選擇困難?眾多校友突破困境,最高單月 77 篇,單一個月甚至超過 10 位校友突破從 0 到 1!
與其將寶貴時間浪費在摸索試誤上,不如透過高效系統化的學習,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克服學術起步的障礙,讓您寫作功力大增,跑統計不再求人!
⠀
▌ 登上 PubMed 的過來人都怎麼說?
⠀
▪ 為自己的文章找歸宿,拚出 SCI 級的升等論文!
(朱淯銘 醫師)
⠀
▪ 運用課程所學,住院醫師生涯尾聲成功發表第一篇!
(周逸群 醫師)
⠀
▪ 新思惟的教學,讓我在找到題目後能順利完成論文!
(陳沛甫 醫師)
⠀
▪ 懂寫論文、找到資源,從 0 到 1 成功起步!
(彭啟豪 醫師)
⠀
▪ 終於克服這相當漫長的過程,成功從零到一。
(黃婷愉 醫師)
⠀⠀
⠀⠀
▌ 平均每天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 2021 年 08 月 PubMed(SCI),共有 90 篇!
▪ 2020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689 篇!
⠀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開放報名!
⠀
🚩快速拼出自己的 SCI,2021 最後一班。
➠ 全新梯次|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突破從 0 到 1 的困境。
個案研究法架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個題目源自於和同事的玩笑,因為在美國,假日病人出院量出的比台灣多很多,多到我懷疑比週間還要多,我開玩笑地和同事提起這件事,沒想到我同事跟我說,他去年統計過,我們醫院週間出院 vs 週末出院的 30 天再住院率分析,是沒有顯著差異的,讓我驚覺 #這是一個可以探勘的好題。」
⠀
【賀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周末出院患者預後的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 刊登!
⠀
邱家佑醫師趁著要到美國擔任住院醫師前,在新思惟多次進修研究與簡報技術,希望用實力在美國體系中獲得肯定,近年成果相當豐碩。
⠀
這篇統合分析特別之處在於,一開始的分析結果為「沒有差異」,但他注意到了美國的特殊之處,並找到「有差異」的點,並提出他的看法,非常有意思。這樣的發表內容,也顯示他在美國工作一陣子後,對於醫療體系的洞見,能見人所未見,用特殊的 subgroup 方法找到亮點。
⠀
#邱家佑醫師與新思惟
⠀
▪ 邱家佑醫師參加 2018/5/5(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邱家佑醫師關於氣喘個案在電腦斷層呈現瀰漫性肺部周圍毛玻璃陰影的臨床經驗分享,獲 Case Reports in Pulmonology 刊登!
▪ 邱家佑醫師分享單純皰疹病毒發生於鼻腔的非典型表現個案報告,獲 IDCases 刊登!
▪ 邱家佑醫師參加 2019/5/5(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邱家佑醫師團隊,對於艱難桿菌的 Vancomycin 治療劑量之統合分析,獲 Antibiotics 刊登!
▪ 邱家佑醫師團隊,分享一位糖尿病女性患者反覆嘔吐的影像挑戰個案,獲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刊登!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全新梯次】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堅強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