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個人反思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個人反思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個人反思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個人反思例子產品中有34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半宅職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上司最重要有氣量 ===== 當大家在職場打滾一段日子,心中自然會出現一個問題:「點解我個上司做嘢又唔熟手,又成日問番我轉頭,但都居然可以做我上司嘅?」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上司之所以成為上司這個問題。 做上司一定要做事比下屬叻嗎?其實不一定的。流水作業的功夫,上司一定會比下屬「生手」。如...

 同時也有6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BiBoar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一本書我自己看得很開心,因為書中是用各種實驗經驗例子 聽起來像是行為解剖學的概念,但其實在每個故事中 都是很好反思自己的狀況 你有沒有發生過聽了不好的建議、相信了不該相信的人 做了不理性的決定呢? 不管你是想讓自己受歡迎,或是避免未來被別人耍 你一定要看這支影片,有哪些應用方式,來說服對方 或...

個人反思例子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31:00

【怎樣找回自我?】 你是否經常會停下來問自己,生活有什麼意義,或者你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讓你感到迷失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激情不再,或者你認為你無法達到期望值,這可能是一種持續的感覺,也可能由偶然事件觸發,比如失去所愛的人。無論是哪一種原因,你想知道怎樣找回自己。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像出國旅行這樣的建議...

個人反思例子 在 有故事的旅人 X 晞。觀影記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1:37:50

【Face your fear|面對你人生的恐懼,或是我們都要學會的人生課題】 #長文慎入 #生活分享 上回跟大家分享過,最近的人生好像順利得多了,也好像過得好多了,但你還是有些問題糾結,又或說近來身邊許多人都有這個問題,讓我亦有所反思。可能你自己未必會意會到,但身邊人就是會知道。有些事情你不敢...

個人反思例子 在 朱咩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27 13:57:58

❤️內在思考篇❤️ 疫情帶來的困擾 有低潮的感受相信很多人都有吧 不過換個角度想 某個層面上對我來說是禮物 所謂的「禮物 」 是指 停下腳步 、反思自己 的好機會⋯ 想想自己真的要的是什麼🤔 _ 疫情前工作狂的我,工作第一 疫情後工作模式突然改變 ➡️慌張、調適 、接受、改變 並感受低潮 如何克...

  • 個人反思例子 在 半宅職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3:37:22
    有 2 人按讚

    上司最重要有氣量
    =====
    當大家在職場打滾一段日子,心中自然會出現一個問題:「點解我個上司做嘢又唔熟手,又成日問番我轉頭,但都居然可以做我上司嘅?」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上司之所以成為上司這個問題。

    做上司一定要做事比下屬叻嗎?其實不一定的。流水作業的功夫,上司一定會比下屬「生手」。如果上司在每一方面都做得比下屬更加好,只會令下屬做每件事都給比下去,完全不能夠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做上司一定要比下屬勤力嗎?很多時大家都會發現自己的上司很「他條」,什麼工作都下放給下屬,然後自己就樂得清閒。如果只是一個兩、三人的小團隊,上司是應該和下屬一樣勤力的,因為人手緊拙,上司「他條」只會令餘下僅有的人員更加壓迫。但如果帶領的是一個20人團隊的話,上司便應該盡量把流水作業的功夫下放給下屬,自己則負責隨時回覆下屬的請示以及處理突發事情。

    上司一定要比下屬有經驗嗎?也是不一定的。經驗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指標。領導才能、受壓能力、應變能力、做事靈活性、創造能力等等,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如果單以經驗作為指標的話,那麼升職便無需審核吧,只需要排隊便可以。

    那麼一個上司應該需要什麼的條件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條件是氣量和胸襟。

    做上司的應該接受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各有不同長處短處。做上司的不是要把每一個下屬都打磨得一模一樣,而是應該好像砌模型一樣,按每一個人的長處短處互補,打造出一件無械可擊的傑作。不少上司都犯了一個毛病,就是只看到下屬的短處,然後作出批評。其實做上司的應該換一個角度,盡量發掘下屬的長處,然後加以發揮。

    做上司的亦應該有心理準備,隨時為下屬「執手尾」。很多上司都會怪責下屬「幫唔到手」,但其實在怪責下屬之前,應先反思自己的指導是否充足。舉一個例子,如果明知某個下屬能力一般卻對他委以重任,那麼日後出了亂子,也應該負上用人不當的責任。

    做上司的應有忠言逆耳的準備。下屬事事認同、處處擦鞋的態度當然會令上司感到飄飄然,但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訊號,因為上司愈是自以為是,便愈容易不知不覺掉進火坑。做上司的應該這樣想:如果一個下屬寧可冒著觸怒自己的風險也要作出逆耳的勸諫,這可是十分忠誠的表現。

    看到這裡,如果你是上司的一份子,你可能會覺得:「上面高層又逼壓我,下面小薯又要我體諒,咁邊個嚟安慰我呀?」其實做上司本來就是寂寞的,也要比其他人有更大的氣量,要不然的話,你又何德何能成為別人的上司呢?

    =====
    「半宅職薯研習所」提供:
    👉一對一事業諮詢
    👉網店副業或創業培訓(一對一培訓,手把手幫助你建立出可營運嘅網店!)

    助你找到事業的出路。

    👉立刻 Direct Message 半宅職薯
    👉或 WhatsApp: 52444531

  • 個人反思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12:29:44
    有 25 人按讚

    先學一學康納曼模式,用他的模板做開場:

    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學習,以下有兩個人,用簡單粗暴來概括,你會選擇跟誰學習:
    ❶博覽群書20年的人;
    ❷有20年實戰經驗的人;

    ❶和❷的選項是沒有任何細節,只有憑直覺快思的選擇。

    有的人喜歡❶,有的喜歡❷,沒有任何細節資訊都是直覺的評估。

    但,這些二選一的直覺評估遊戲,亦可看出個人的喜好之區別。

    如讀書20年的人,有可能是讀死書的人,也有可能是把書讀活的人;
    如20年經驗的人,有可能是他的20年是經歷,不是真的是經驗,也有可能是對方將經歷琢磨得像寶玉一般光滑鮮麗。

    用喜好的評估,我當然是選擇❶,我選擇的評估,已經假設了這個人是把書讀活的人,我還假設了20年博覽群書的人,是「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我是假設了讀活書,用活經驗——看明白我說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這句話嗎?

    當然,❷也有可能有20年經驗的人,甚至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一旦我們將經驗與讀書,變成對立之後,我們很有可能看不到這四個層面的可能性了,這是思考的偏差。

    因為言不盡意,選擇題突出了A是博覽群書,聽者和閱者,沒受過“去偏”的思辨訓練,很自然因為心中的喜好認知,而有了選擇的偏差和刻板的印象:讀書20年,就是書房派的。

    反之,20年經驗的刻板印象是實戰派的,而沒有考量他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在儒家内修的角度,「去偏」加上「清心」之後,才比較容易做到「窮理致知」的明理效應。

    什麼是認知的偏差呢?

    用這個案例做例子:我曾經遇到的一位老前輩,話説老前輩看到我問博學和尚教孩子的方法,老前輩事後就開始教育我:「……教小孩子,你怎麼會去請教一位和尚呢?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套用直銷商最喜歡說的,「要成功就要問成功的人」——「要問對人」!

    諸位看官的明公大德,兄弟朋友:

    如果這句話讓你覺得很有理的話,是因為你的評估判斷主導了你。

    實際上直銷商這樣跟你說,是因為更想你問回做直銷內部的人,因為一旦你衹是問做這家直銷公司成功的人,你未必有更全面的資訊,而做出更加客觀的判斷。

    ——說得難聽一點,直銷公司至所以想你「問對人」,就是想幫你洗腦,以及杜絕任何不利他們的資訊,不想你聽到這些額外之聲,不想你聽到更客觀的現實資訊。

    當我聽到老前輩用反問句說,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既然是反問句,背後暗地裡埋伏著,要問有教過小孩經驗的人,才是問對人!

    當然,我沒有任何爭論,因為我和老前輩是在社交,老前輩從小到大都是在教育我的。

    不過,我內心裡面,其實也是有反問句的:「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小孩的經驗?」

    譬如,博學和尚在寺廟內,有看過帶孩子來做三天兩夜義工的父母是怎樣“教”孩子的?
    這個可能是涉及了“看”過,一定是比“親自教“差嗎?

    先提一個可能”親自教“的爸爸媽媽,教孩子時是走打壓和羞辱路線的,那麼“看的人”有反思,甚至對看到的狀況,進行「窮理致知」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請問這個和尚的看到,難道會比親自上陣教的人差嗎?

    至於看和親自上陣教的細節就此打住不詳細對比之,否則就很長了。

    再反思問,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的經驗呢?
    譬如:寺廟裡面,博學和尚是做師父的,他會有年長的徒弟,年輕的徒弟,幼年的徒弟,和尚一教,三個年齡層的教育經驗都有了,你這麼過于早和很草率,就匆匆下一個「沒有教小孩的經驗」之判斷呢?

    當然,這裡又得打住,不繼續討論這個關卡,因為這裡是可以延伸出去討論的話題!

    我用這個角度,才說老前輩的反問句是有思考的偏差(快思慢想的用語,不是貶詞)。

    對我而言,喜歡閱讀,大量閱讀,對埋首書堆的人而言,我只看到博學和尚教得精彩,教得有深度,教得有層層佈局和千里伏線,萬里貫穿,而不是散錢無串的教,所以,我從來沒有用經驗論來看博學和尚教我的方法。

    思考一下,如果你看到我天天埋首教養孩子的書堆,看了一本又一本儒家內修教養孩子的書,然後我又有一子一女,一旦我引用了書中的見地,你能不能説我是書房派,而沒有實戰經驗呢?

    不要被我天天埋首書堆,開口成章而忘記了我有一子一女,難道我學這些都不是用來實戰的嗎?

    再說,如果明白我套用康納曼的思考模式來看「評估的偏差」這回事,那麼,讀書假如會落入書房派的書生之見,經驗主義者,其實又會不會有經驗的框架呢?

    如果經驗主義者,有機會跳出經歷的框架,相同的,讀書人,也一樣有機會可以沒有書生之見的!

    而且我還是始終很懷疑,一個人的生命侷限在時間線和空間點上,還有你的機緣遭遇上,更有現實的客觀條件,你的經驗又能有多豐富呢?

    我從做藥物銷售員,還有去農場做藥物銷售員,再到開塑膠袋工廠,再到開成衣業工廠,我見過的公司,估計是已經超過一千家以上的,或者更多。

    我的業務經驗佔了90%是流水作業,僅僅是10%是精彩絕倫的,也僅僅是少數的經驗是寶貴的。

    對比一個人用古人的訓練方式去讀一本《史記》,只要讀《史記》的人,方法用對了,訓練是正確的話,讀一本《史記》得到看人的經驗,是不會比見過一千位顧客的我之經驗少的。

    如果明白這句話,你們就會感嘆教我下棋的師父,他在當年就告訴我:「下棋經驗?你能跟多少人對弈,多少人是優質棋手?你的生活圈子,一本名人對局,隨時就贏過你跟身邊的人下棋十年經驗了!」

  • 個人反思例子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8 07:54:20
    有 60 人按讚

    倒錯的愛所帶來的矛盾,是令人更挫敗的。

    在我們的傳統裡有著一條令人匪所思的說法:「打是情,罵是愛。」就是因為我愛你、我在乎你,所以我要打罵你,為了你好,你看看別人我才懶得理他。相信有些人都有經歷過這樣的生長環境,當父母認為孩子不乖就是要教(打)時,實是承載不了孩子的情緒或嘗試,而以威嚇來控制孩子走在我們設立好的框框中。然而,孩子得到「我是愛你在乎你」的訊息與身體或情緒上的打罵「傷害」所造成的矛盾,會開始在心中發酵。而這種痛苦會開始令孩子在心中內化其訊息「我不好才會被打」來獲得控制,只要我變好了就不會被打罵、就會被愛、就不會被丟掉的可控感,慢慢地會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

    於是我們可見的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小孩時,也有極大的可能成為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不乖就是要教(打)」成為了自己也認同的中心思想。一般來說代際傳承就這麼傳遞下去,直到有一代的人開始逆轉思考起,為什麼言語上的「愛」與情感身體上的「痛」是這麼地矛盾。或者說,直到有一代人在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上體驗到挫敗時,才會開啓一條反思之路,思考在打罵教育下的控制感,是因為承載不了他人的焦慮或恐懼情緒。換句話說就是,因為我對情緒的涵容力不夠,所以當你的情緒影響我時,我不旦接不住、收不了,我也承載不了自己被勾起的情緒,於是一股惱地全丟給你,要你閉嘴聽話,那麼我就會覺得穩定安全些。

    在70年代左右的人都有體驗到一種以物質來替代情感滿足的狀況,那個年代經濟起飛很多家庭的物質條件都開始發生變化,父母忙於工作卻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以物質來代替父母的愛。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感很重,於是當孩子需要被滿足某些期待而鬧脾氣時,容易被漠視或以情緒暴發的控制感來替代溫柔的接納或引領,以致於「我忙得跟狗一樣的為這個家打拚是為了誰」就成為了閉口令。

    我曾經聽過一位個案講述了一段與父母之間的故事,其中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他出生於富裕的家庭(aka.富二代),父母忙於自己的帝國打拚,從小為了他以後的路途,就把他送出國唸書。他自己一人在國外生存、唸書、交朋友、談戀愛,也就是說人格基底的安全感、自我認同、價值形成時期父母都不在,於是他成為了一個「缺愛」的人。然而,每次他交的女友父母都不認同,認為女友的條件不優,深怕她會為了家裡的錢而騙了自己的兒子。於是這個孩子就活在父母的影子下,不得以脫身。當父母認為「我是愛你才拚命地賺錢把你送出國唸書」時,他跟我說了一句:「以後等我父母老了,我一樣會拚命地賺錢把他們送去養老院照護。」我著實倒抽了一口氣,沒錯,這就是以物質替代情感滿足的經典例子。

    有些家庭中也會有一種「對愛的表達感到羞恥」的狀況,明明在乎關心對方,但說不出口,於是以批評指責的方式在表達。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人際關係中,有些人講出來的話盡是批評指教讓人想要翻白眼遠離他,但實則他是希望拉近與人的關係的。探究之下會發現,這正是一直以來他被對待的方式,所以他從未體驗過什麼是直接正向表達愛,而不是以怨或恨的連結來替代愛。

    這些倒錯的愛會讓人開始混淆,最大影響的是我們開始會分不清什麼是愛什麼是傷害,什麼是尊重,什麼是保護自己的權力。而在界限混淆不清時,過度涉入他人領域以愛為名去控制,就屢見不鮮了。而這在關係中就容易受挫,受挫後會開始懷疑人性,也懷疑自己的價值。而這在無意識中的投射就更會喚起旁人傷害他的衝動,來讓他體驗到痛苦,因為痛是連結到被愛的需要的。

    如果只在滿足某種期待之下才能獲得愛的體驗,那麼我們愛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那份愛的交換物。

    #相關議題在靈魂之旅課會有更詳盡的解說
    #週六晚剩最後一位
    #10月2號開課
    #年底最後一班

    illustrator: victoriya kryzhko

  • 個人反思例子 在 BiBoar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26 19:30:03

    這一本書我自己看得很開心,因為書中是用各種實驗經驗例子
    聽起來像是行為解剖學的概念,但其實在每個故事中
    都是很好反思自己的狀況

    你有沒有發生過聽了不好的建議、相信了不該相信的人
    做了不理性的決定呢?

    不管你是想讓自己受歡迎,或是避免未來被別人耍
    你一定要看這支影片,有哪些應用方式,來說服對方
    或是讓對方瞭解自己想表達的重點內容

    #憑什麼相信你 #時報出版社 #勵志 #語錄 #人生哲學 #讀書 #閱讀 #思維 #自我提升 #長知識 #看書 #書籍 #個人成長 #失憶 #記憶

    ▩ 合作邀約
    service@blink.com.tw

    ▩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worksoup/

    ▩ 你也可以聽聽我的Podcast
    Apple Podcasts:https://blinkr.tw/JVPR3
    Spotify:https://blinkr.tw/H58Su

  • 個人反思例子 在 靈悦謐境Peace With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5 12:09:39

    【安然空間】是《Shanti靈悅謐境》的線上廣播空間,分享支持心靈成長、內在安住的免費語音資源。

    本集節目中,為你帶來《跟家庭的傷說再見》閱讀筆記,這本書由周志建心理師所著,頗適合東方亞洲文化背景的人閱讀。為什麼呢?因為從小我們就被教育符合某一個框架,比如「孝順」的、「好」女兒「好」兒子、「聽話」的、「乖」的,才是「正常的、「符合家庭與社會期待」的,但忽略了許多人的家庭背景是迥異的。由於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是如此的不同,所得到的愛、創傷的面向也都不一樣,在接受社會教條之餘,我們無需用這些教條來鞭笞自己,而是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靜下來、反思自己與自身家庭的關係。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洞,這個洞是小時候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形成的,周志建心理師在這本書裡提到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療癒」,透過說出自己的故事、透過「超渡」自己,才能化解內心種種負面情緒的自己,這時真正的慈悲得以展現,透過擁抱自己的不完美,讓自己逐漸成為完整。

    這本書裡舉了很多作者與個案間的家庭故事,本集節目中提及其中幾個例子與你分享,節目最後也提供12個療癒內在小孩的心靈秘方供你參考。


    〒點擊內文,閱讀文章內容〒
    https://8premshanti8.blogspot.com/2020/10/ep24.html


    ☪其他分享空間:

    ∞ 關於帶領者Shanti → https://8premshanti8.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臉書分享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wardameng/

    ∞ Insta發漏起來 → https://www.instagram.com/8premshanti8/

    ∞ 廣播節目空間 → https://player.soundon.fm/p/VBk2gG




    #Shanti靈悅謐境 #安然空間 #歐歐的行旅心世界

  • 個人反思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18 22:00:19

    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Paris。總之這個叫做Emily的美國女生帶了很多美國資本主義和政治正確的想法到了法國,有了很多反思跟挑戰。其中一個跟我們今天討論的很有關係。裡面講到說,這個Emily她在美國的行銷公司專門替藥廠打廣告。一個法國老闆就說,你們美國人很奇怪,一堆人吃到過胖,然後導致糖尿病,再發明糖尿病的藥,賣給這些人賺錢,就跟人類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然後現在又要想怎麼找疫苗,還有一堆醫療用品跟疫苗公司想用這個方式賺錢,很諷刺。

    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今天要好好介紹一位澳洲學者霍奇(Helena Norberg-Hodge),從1970年代開始就一直主張地方主義的她最近剛剛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在報導裡她講了一個很好懂的例子。她認為只用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來看生活水準有問題。她舉例說:「如果水污染嚴重,我們都喝瓶裝水,是有利於GDP。但如果你和我自己種菜吃,GDP卻會下降。簡單來說,如果你和我保持健康,GDP就會下降。如果你每年都需要化療,GDP就會上升。」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探討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也有其他進步指標,去看除了金錢之外,會和環境的發展,像是世界幸福報告和人類發展指數等等。裡面也發現說,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但是生產力和收入的提高並沒有完全轉化為美國社會整體的福祉。這也是霍奇在談的「幸福經濟學」,像是長途運輸的產品其實是破壞環境的,或是許多社區經營的網絡帶來的利益也是無形的。

    地方主義的對比其實就是全球化,尤其是全球貿易體系,當然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有些人因為全球化得到工作機會,有些人則相反,好像各有贏家輸家,但是用英國跟美國的例子來看,像英國脫歐或是美國從川普當選以來的狀況,都是更加強調保護主義,但是歐盟被削弱還有美國多元開放自由文化受到挑戰,我的意思是,難道鎖國會比較好嗎?這兩個國家的考量還是限於要如何保住經濟成長數字,從國家的角度去思考。但是霍奇關心的是人,她覺得對於人來說,就商業和人際交往來講,距離越短越健康。再來是多樣化,一個農民種植十幾種作物比單一種植更健康。但是全球化鼓勵的就是某些市場善於種這個做那樣的單一分工。所以她協助創立了許多小農市場,鼓勵更多元的種植,跟我們台灣人熟悉的菜市場差不多啦。

    我當年在美國採訪的時候就有遇過那種農場,他們有養牛和豬,也自己種菜,想要吃什麼菜大家就會自己去找,我當時看了也很有感觸,就是那個社區裡面的大家,彼此之間的連結是那麼的緊密,也讓我想到新竹的原鄉部落司馬庫斯,當地泰雅族人強調的就是合作共生、土地共有理念。所以部落有自己的福利分配。有一些很特別的工作、土地共有、共食與全人照顧制度,也有部落議會凝聚大家的向心力。現在好像也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部落在思考,如何擺脫主流觀點所謂的成功模式。

    而霍奇還有一個人生經歷很值得我們思考,她在1975年到了拉達克,也就是最近中印邊境衝突很嚴重的地方。當時這個印度西北部,主要是佛教徒的山地鄉,剛剛開始出現旅遊業和國際經濟,但是她發現經濟增長的背後,拉達克人的凝聚力逐漸被腐蝕,慢慢無法自力更生。她想盡辦法要幫助當地年輕人,告訴他們好萊塢電影不是真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充滿了抑鬱、離婚和社會紛爭。

    雖然如此,全球化還是帶來了一些好處,沒有什麼地方能鎖國或是排外,置身於全球共同利益之外。全球化另一個好處就是效率,講求地方主義或是在地化的國家會不會在反而無法跟其他人競爭?我們當然可以用更簡樸的方式生活,慢活或是更貼近自然,但是地方主義可以做到多徹底?跟全球化到底哪一個適合人類的未來生活?歡迎上網跟我們討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