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成唯識論》,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成唯識」由「成」和「唯實」構成。「成」的梵語即悉地成就。毘若底摩...
⭕️第394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成唯識論》,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成唯識」由「成」和「唯實」構成。「成」的梵語即悉地成就。毘若底摩呾喇多爲唯識。彌勒菩薩被看作唯識宗的鼻祖,唯識綱要由無著和世親菩薩闡釋、弘揚。為世親《唯識三十頌》巨著作注釋的十大論師中,護法對唯識理論的發揮最為完備,並由其弟子戒賢在當時最具影響的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發揚光大。玄奘大師拜戒賢為師學習唯識理論,此後弘揚的主要是這一系的理論建構,並成為唐代唯識宗的創始人。玄奘的得意門生窺基弘揚唯識不遺餘力,為很多經典作詳細註疏,被稱為「百疏之主」。經由圓測等諸多學僧的努力,唯識理論從唐朝傳入朝鮮和日本。後代佛學弟子對《成唯識論》的注釋很多,其中最具權威者當推玄奘弟子窺基所撰的《成唯識論述記》。《成唯識論》按照《唯識三十頌》的結構,圍繞著成立唯識、證得唯識主題而展開,分破執、顯理、釋難、行果四個方面。本書的宗旨在於:①破除常人的我法二執,使人證得人、法二空之理,從認識唯識真理繼續修行直到成就佛果。②破除大小乘學者執空執有不能冥契即有即空中道的偏見,使之切實契入心有境空的唯識中道。世親菩薩將彌勒菩薩所歸納的宇宙存在六百六十要素進一步縮減為五位百法,這五位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其中心法被比喻為可作統帥的國王,它由過去常講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增加到開示密藏才使用的八識(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而第八識又是儲藏萬法的種子庫,它在主宰人的命運和生死輪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唯識宗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皆由識所變,因此識是能變,分為三種:1,異熟;2,思量;3,了別境識。異熟是初能變,即阿賴耶識;思量是二能變,即末那識;了別境識是三能變,即前六識。在三能變中,阿賴耶識是「本識」,其餘由阿賴耶識轉生,所以被稱為「轉識」。「種子論」也是唯識宗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阿賴耶識中含藏著產生心法和色法等現行的功能,這就是種子。種子有六個特性:1,剎那滅;2,果倶有;3,恆隨轉;4,性決定;5,待眾緣;6,引自果。種子又稱為習氣,就是煩惱現行薰習的習慣勢力,它分為三種:1,名言習氣;2,我執習氣;3,有支習氣。種子薰習的「三法二重因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三法即:1,能生的舊種子;2,種子熏成的現行;3,現行熏成的新種子。二重因果即:1,種子熏現行;2,現行熏種子。為了論證「萬法唯識」的道理,唯識宗提出了「四分」理論:❶相分,事物的相狀,即識所緣的對象;❷見分,即主觀的能緣作用;❸自證分,相分和見分所依的主體;❹證自證分,證明存在自證分的性體。「三自性論」是唯識宗的另一個重要理論。三自性是:①遍計所執自性,人們妄執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以及宇宙萬法都是實有,都有自性,並處處普遍執著這種假有;②依他起自性,一切事物都是依因待緣和合而生的,是相有性空的假有;③圓成實自性,徹底遠離虛妄遍計所執自性,真正明瞭一切皆依他起自性,依他起上彼所妄執我法俱空。此空所顯識等真性,就是圓成實自性。與三自性相對的還有「三無性」:⑴相無性,一切事物、現象皆無自性;⑵生無性,一切因緣和合而生的事物皆無自性;⑶勝義無性,認識到人無我、法無我一切真空妙有之理,即圓成實的真如實性,亦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像佛在《金剛經》裡講的,「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勝義無性」也是一種言說、名相,這裡也是出於言語表達的需要姑且說之,實際上是不可言說的。若用《金剛經》的表達方式,即所謂:「所言勝義,即非勝義,故名勝義」。
俱生我執遍計我執 在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腦衝浪》閱後感:「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先來看看我介紹本書的影片吧:https://goo.gl/SSUSrZ
閱讀《大腦衝浪》一書、不,應該是「邊讀邊寫」這本書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作者劉軒運用其對心理學的知識,巧妙地結合「書寫」這個環節,呈現出這本厚度不厚、但內容值得一再玩味的書籍。
最近很流行「手作」、「互動」的概念,身為同樣努力將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關於人心的學問」推廣到社會的同好,我對於這本書用簡單的步驟—書寫,卻能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方式印象深刻!這已經不是一本所謂的「深入淺出」的書籍而已,它更像一本「工具書」,這裡用幾條條列式的方式談談它有趣的特色
一、哲學與科學的差異
不像一般同類書籍的「論理」(包括我自己那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也是在講一堆道理啦XD),這本書論理的少、但引用數據和研究資料的多;或許這正是哲學與科學的一個大差異,前者有許多東西是建立在形而上、理而然的框架中,後者則用「可驗證」的方式與數據,跳過複雜的論述,直接告訴你「This works!」。
二、思考與行動
每次讀完類似的書籍,相信大家大都會有一種感覺:「好有道理!好有收穫!」但過了一週之後,我們就幾乎忘了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它能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包括我自己在寫文章與錄製影片的時候也是如此,時常擔心「這對讀者們能夠產生多少的幫助?」
這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思考」與「行動」的差異,了解一個新道理很簡單,但是要將它付諸行動、進而改變自己,難如登天!甚至有不少人會懷疑「這很有道理,可是我真的做得到嗎?」,或是擔心付諸行動的代價。
而本書就以很簡單的一個方式—書寫,繞過這個困難,只要你受過國小教育,那就能夠提起筆,開始這個簡單到不行的「行動」。
三、知識的吸收與整理
我一向很熱愛「寫」跟「說」,主要的原因是以前研究印度哲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都一再強調一個流傳已久的概念:「以後你們當老師的時候,投入教育最好的三個核心步驟就是辯論、講學與著作,缺一不可;其中又以著作最極致。」
長大之後才懂得老師的這段話,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好比古人採收了農作物之後,都會將其醃製以保存起來(比如將芥菜醃製成各種醃製品),否則就無法保存而腐爛;同樣的,每天吸收各種新知識、新經驗後,如果不去「整理」,那這個知識就會慢慢消失、無法累積;而我個人覺得,書寫是最好的整理方式,這也是這本書讓我Amaze的所在:在短短的篇幅中,大量運用讓讀者書寫的技巧,內化其經由科學統計出有效的練習。
本書從「扭轉人生僵局」作為核心開端,這裡所說的「人生僵局」並不是一種外在角色上的僵局,而是一種內在的僵局;更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構成的僵局。這種僵局在生命中隨處可見,最典型的可能就是五、六十歲的長輩表現出的某種僵化價值觀,諸如「愛拼就會贏」、「現在年輕人失敗就是因為不努力」;這種價值觀在他們的年代可能是真的,但到現在早已無效,可是他們仍然這樣認為,這是為什麼?這就是一種「思維上的僵局」,將過去的某個經驗,視之為一個不變的定律;「一代不如一代」這句口頭禪已經流傳幾百年了,但事實證明「一代優於一代」。本書以「習得性無助」一詞,來稱呼這種因為殭化而產生的無力感:「沒有人天生不好奇,沒有人天生就自我否定,沒有人天生就覺得自己是魯蛇,更沒有人天生就不想活—這些態度都是因為後天的遭遇和學習而來的。」
不過,這種僵局思維並不是只有長輩才有,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每個人,一但停止學習、停止接受新知,就會開始有僵化性思維。好比身體一不運動,慢慢就會僵化;同樣的,內心一但停止進步,就會僵化,而這種僵化帶來的是「恐懼」、對無知的恐懼,特別是在現代這個世代,這種感受會更加強烈;根據摩爾定律(佛里曼語),現代社會的知識、資訊、科技進展已經不是「一日千里」可言,所以終生學習變得更重要,這不是某種「職能」的訓練,而是要「不恐懼地活著」必備的要素。好消息是,既然這是來自「後天遭遇和學習」,代表我們也可以透過刻意的學習扭轉它。
而更具體來說,所謂的「認知僵化」是什麼樣的認知僵化呢?本書中提到,是對「自我」的認知僵化:「人的動力會受到對自我智力本身成見的影響,這會導致兩種不同的心態產生......固定型心態與成長型心態。」而這些成見,是可以透過「嘗試」來改變的。
這讓我想到印度哲學中一個重要的價值觀:人的一切情緒,源自對自我的「認定」,而當這些情緒變成行動,就會構造出我們的人生,進而強化我們對自己的想像;這種對自我的「認定」專有名詞上稱為我執(Atma-grāha),而我執大致有兩種:
一、天生的我執
天生的我執稱為「俱生我執」,這是所有生物都有的一種特性;基於這種我執,我們才會有最基本的「戰&逃矛盾」,這是一種想要保護原有之自我的慾望,這種慾望本來很單純,但是當它面臨到第二種我執的時候,就會讓我們陷入一種矛盾:要固守原有的自我(退)、還是要選擇成長來面對挑戰(進)。
二、後天的我執
後天我執被稱為「遍計我執」,這是有溝通能力、社交能力的動物,特別是人類才會有的反應;這種對自我的認定,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標籤:我們從小到大會被貼很多標籤,以我自己為例:大家都說我聰明、有自信等等;當別人幫我們把一個標籤貼久了,我們就會開始真的認為「我就是個聰明又有自信的人」;這種我執大多在他人對我們的定義以及我們對自己的定義中拉扯,比如有些人覺得自己很理性、但別人覺得他很情緒化,這種「自&他矛盾」是許多人一輩子無法克服的課題。
這兩種我執交叉運作之後,就構成了一種矛盾、特別是在現代越來越強大的矛盾:當我認為自己很聰明又有自信,同時又面對到挑戰時;我可能會因為「逃」的反應選擇不要面對會瓦解我自信的事情,也有可能理所當然的選擇「戰」,強化自己對自己的自信;同時,我也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自信」標籤是別人的看法,所以當我面臨到問題時就會「逃」來強化我自己覺得自己很廢的結論,當然也有可能選擇「戰」來想要符合社會的期待。
我曾經看過社會學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都在「自己與社會的義務和想法中拉扯」,這如果再加上生物學說的戰逃反應,就很接近印度哲學認為的兩種基本我執,所產生的千百種矛盾。
本書中也提到相關的概念:「目標理論將人的動機用兩條軸線定位:自我和任務、趨近和迴避......人生不是非黑即白,我們做事本來就有很複雜的考量;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印度哲學認為,這兩種我執中我們能夠先下手改變的就是「遍計我執」,具體方式就是將「定義自我」的權力拿回手上,而不是活在社會、特別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評價所形成的僵局;而這個過程來自「刻意具體的練習與行動」;而這本書給予我的啟發是:這種行動可以由一種沒什麼負擔的方式—書寫開始,特別是裡面已經現成地提供了許多簡單的開始,讓我們慢慢發現:「自我」是可以客製的,打破原有的僵局。
俱生我執遍計我執 在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腦衝浪》閱後感:「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先來看看我介紹本書的影片吧:https://goo.gl/SSUSrZ
閱讀《大腦衝浪》一書、不,應該是「邊讀邊寫」這本書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作者劉軒運用其對心理學的知識,巧妙地結合「書寫」這個環節,呈現出這本厚度不厚、但內容值得一再玩味的書籍。
最近很流行「手作」、「互動」的概念,身為同樣努力將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關於人心的學問」推廣到社會的同好,我對於這本書用簡單的步驟—書寫,卻能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方式印象深刻!這已經不是一本所謂的「深入淺出」的書籍而已,它更像一本「工具書」,這裡用幾條條列式的方式談談它有趣的特色
一、哲學與科學的差異
不像一般同類書籍的「論理」(包括我自己那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也是在講一堆道理啦XD),這本書論理的少、但引用數據和研究資料的多;或許這正是哲學與科學的一個大差異,前者有許多東西是建立在形而上、理而然的框架中,後者則用「可驗證」的方式與數據,跳過複雜的論述,直接告訴你「This works!」。
二、思考與行動
每次讀完類似的書籍,相信大家大都會有一種感覺:「好有道理!好有收穫!」但過了一週之後,我們就幾乎忘了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它能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包括我自己在寫文章與錄製影片的時候也是如此,時常擔心「這對讀者們能夠產生多少的幫助?」
這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思考」與「行動」的差異,了解一個新道理很簡單,但是要將它付諸行動、進而改變自己,難如登天!甚至有不少人會懷疑「這很有道理,可是我真的做得到嗎?」,或是擔心付諸行動的代價。
而本書就以很簡單的一個方式—書寫,繞過這個困難,只要你受過國小教育,那就能夠提起筆,開始這個簡單到不行的「行動」。
三、知識的吸收與整理
我一向很熱愛「寫」跟「說」,主要的原因是以前研究印度哲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都一再強調一個流傳已久的概念:「以後你們當老師的時候,投入教育最好的三個核心步驟就是辯論、講學與著作,缺一不可;其中又以著作最極致。」
長大之後才懂得老師的這段話,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好比古人採收了農作物之後,都會將其醃製以保存起來(比如將芥菜醃製成各種醃製品),否則就無法保存而腐爛;同樣的,每天吸收各種新知識、新經驗後,如果不去「整理」,那這個知識就會慢慢消失、無法累積;而我個人覺得,書寫是最好的整理方式,這也是這本書讓我Amaze的所在:在短短的篇幅中,大量運用讓讀者書寫的技巧,內化其經由科學統計出有效的練習。
本書從「扭轉人生僵局」作為核心開端,這裡所說的「人生僵局」並不是一種外在角色上的僵局,而是一種內在的僵局;更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構成的僵局。這種僵局在生命中隨處可見,最典型的可能就是五、六十歲的長輩表現出的某種僵化價值觀,諸如「愛拼就會贏」、「現在年輕人失敗就是因為不努力」;這種價值觀在他們的年代可能是真的,但到現在早已無效,可是他們仍然這樣認為,這是為什麼?這就是一種「思維上的僵局」,將過去的某個經驗,視之為一個不變的定律;「一代不如一代」這句口頭禪已經流傳幾百年了,但事實證明「一代優於一代」。本書以「習得性無助」一詞,來稱呼這種因為殭化而產生的無力感:「沒有人天生不好奇,沒有人天生就自我否定,沒有人天生就覺得自己是魯蛇,更沒有人天生就不想活—這些態度都是因為後天的遭遇和學習而來的。」
不過,這種僵局思維並不是只有長輩才有,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每個人,一但停止學習、停止接受新知,就會開始有僵化性思維。好比身體一不運動,慢慢就會僵化;同樣的,內心一但停止進步,就會僵化,而這種僵化帶來的是「恐懼」、對無知的恐懼,特別是在現代這個世代,這種感受會更加強烈;根據摩爾定律(佛里曼語),現代社會的知識、資訊、科技進展已經不是「一日千里」可言,所以終生學習變得更重要,這不是某種「職能」的訓練,而是要「不恐懼地活著」必備的要素。好消息是,既然這是來自「後天遭遇和學習」,代表我們也可以透過刻意的學習扭轉它。
而更具體來說,所謂的「認知僵化」是什麼樣的認知僵化呢?本書中提到,是對「自我」的認知僵化:「人的動力會受到對自我智力本身成見的影響,這會導致兩種不同的心態產生......固定型心態與成長型心態。」而這些成見,是可以透過「嘗試」來改變的。
這讓我想到印度哲學中一個重要的價值觀:人的一切情緒,源自對自我的「認定」,而當這些情緒變成行動,就會構造出我們的人生,進而強化我們對自己的想像;這種對自我的「認定」專有名詞上稱為我執(Atma-grāha),而我執大致有兩種:
一、天生的我執
天生的我執稱為「俱生我執」,這是所有生物都有的一種特性;基於這種我執,我們才會有最基本的「戰&逃矛盾」,這是一種想要保護原有之自我的慾望,這種慾望本來很單純,但是當它面臨到第二種我執的時候,就會讓我們陷入一種矛盾:要固守原有的自我(退)、還是要選擇成長來面對挑戰(進)。
二、後天的我執
後天我執被稱為「遍計我執」,這是有溝通能力、社交能力的動物,特別是人類才會有的反應;這種對自我的認定,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標籤:我們從小到大會被貼很多標籤,以我自己為例:大家都說我聰明、有自信等等;當別人幫我們把一個標籤貼久了,我們就會開始真的認為「我就是個聰明又有自信的人」;這種我執大多在他人對我們的定義以及我們對自己的定義中拉扯,比如有些人覺得自己很理性、但別人覺得他很情緒化,這種「自&他矛盾」是許多人一輩子無法克服的課題。
這兩種我執交叉運作之後,就構成了一種矛盾、特別是在現代越來越強大的矛盾:當我認為自己很聰明又有自信,同時又面對到挑戰時;我可能會因為「逃」的反應選擇不要面對會瓦解我自信的事情,也有可能理所當然的選擇「戰」,強化自己對自己的自信;同時,我也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自信」標籤是別人的看法,所以當我面臨到問題時就會「逃」來強化我自己覺得自己很廢的結論,當然也有可能選擇「戰」來想要符合社會的期待。
我曾經看過社會學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都在「自己與社會的義務和想法中拉扯」,這如果再加上生物學說的戰逃反應,就很接近印度哲學認為的兩種基本我執,所產生的千百種矛盾。
本書中也提到相關的概念:「目標理論將人的動機用兩條軸線定位:自我和任務、趨近和迴避......人生不是非黑即白,我們做事本來就有很複雜的考量;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印度哲學認為,這兩種我執中我們能夠先下手改變的就是「遍計我執」,具體方式就是將「定義自我」的權力拿回手上,而不是活在社會、特別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評價所形成的僵局;而這個過程來自「刻意具體的練習與行動」;而這本書給予我的啟發是:這種行動可以由一種沒什麼負擔的方式—書寫開始,特別是裡面已經現成地提供了許多簡單的開始,讓我們慢慢發現:「自我」是可以客製的,打破原有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