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2的網紅Victor 陳紹誠,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11月號 修繕其身 儒學分成兩大領域,「成己」和「成物」。成己為成就自我,提升自我,成物是成就他人他物;成己的目的則是成物,將自我提升才能為國家社稷服務。前面幾篇講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致誠正皆為成己之功夫,能格物致知則知識豐足,能誠意正心則道德高尚,有了知識和道...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8 11:27:04
    有 0 人按讚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11月號

    修繕其身

    儒學分成兩大領域,「成己」和「成物」。成己為成就自我,提升自我,成物是成就他人他物;成己的目的則是成物,將自我提升才能為國家社稷服務。前面幾篇講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致誠正皆為成己之功夫,能格物致知則知識豐足,能誠意正心則道德高尚,有了知識和道德,則具備「有為有守」的條件。若空有知識而無道德,則不能修身,甚至可危害社會他人,故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若只有道德而無知識,則僅止於善人而已,無法幫助國家社稷,更不可能締造豐功偉業。因此我們在修身前,必須知德兼備,有了修身的基本條件,才可以進到「修繕其身」的修理保養階段,而漸次達到內聖外王之境界。

    我們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往往很少提到格致誠正這些成己的基本功夫。物格則事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知致則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意誠則己身之動力備;心正則己身之動向定。進而一切言動自然能據於德而明於理,人人如此則人與人之間自然能共生共存共進化,維持悠久而不墜。但宇宙間一切無不在動,無不在變,我們處於其中,雖盡可能執中以應變,但事物動時必有摩擦,動就必有消耗,因此必須像機器保養,隨時加油、去污、修理、調整,保舊者常新,新者耐久,效率不減,行而無礙。萬物皆如此,人身何能例外?此乃「修身」二字之真義也。

    如果自身在格致誠正前是一輛功能很差、引擎破舊的車,經過格致誠正後將自我提升至一輛功能強大、引擎馬力大的好車,則是達到「成己」的第一步。但不管是破車還是好車都需要維修保養,而未格致誠正前,再怎麼「修身」 也只是維修老舊功能差的車,永遠不會僅僅因維修而加強能力。但經過格致誠正後,知識與道德增強,整體能力心性提升,修身便是維持這已加強之能力。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均為成己之功夫,修身為保養,亦為成己之一部分,從成己中理解到成物之治國治人的目標和方法,更理解要成物必須先修身。《中庸》云:「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而儒家重視個人修養提升,以成為君子為目標。 孔子對君子有所定義,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則君子也。」 因此要成為孔子口中的君子,則不能不修身。《中庸》云:「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以成己,修身亦以成物,不論治己治人,皆要以修身為本。《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因此修身為成己之總結,亦為成物之開端。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8 10:57:30
    有 0 人按讚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8月號

    正心

    前面講到儒學八目中的格物、致知、誠意,由格物而致知,知識從外得到,進而達到知的境界,自己始有正確辨別能力,而力量能否集中,對己能否不自欺,則在於意之誠。有了以上這些,下一步乃如何用此能力朝向正當之方向,而支配力量,調整方向者,心是也。

    我們可以從格物理解求得知識的方法,有了方法以至達到知的境界,進而增加知識的深度廣度,面對自我勿自欺並以誠意作為動力,將取得知識做到最好。自古以來,不論中西,均知知識就是能力,而知識越多,越能運用知識者,能力越大。我們看到現代的電影,尤其是英雄片中,常常提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雖然其能力被誇大,但正心的道理並無差異。

    身與心有如船與舵,舵若把持不穩,則船無以渡達彼岸;心之方向若不正,則行為不能免於偏差。心若有定向,不受外力所動、所移、所屈,即使一時受外力影響,也能隨時復歸於正。但人均有慾望、難處、害怕,要常有正確之定向,殊不易也。人為有感情之動物,情感抒發較難不形之於外,故憤怒、恐懼、喜樂、憂患等情緒皆足以影響人之心志,而使其發生偏失。更有時因這些情緒造成心不在焉,使官能失去其作用,以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孔子曰:「操則存,捨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孔子講的這14個字正是對人心最佳的形容,心之難於把持也。《大學》雲:「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我們處在生生不已、變化無定的宇宙,萬事萬物不停在動在變,是非善惡,盈虛消長,激蕩推排,相因相成,均有關聯,以至互相影響。若心不能保持定向,堅持一己之立場,突然不慎失之毫釐,結果則將差以千里。

    吾人常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鮮少提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大學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為修身之先決條件,未正心則無法修身。而修身需要正心。如何正心?荀子曰:「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棄,則照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荀子認為正心以治心起,宜由於禮,本於師,專於一。夫師者所以教人以正道者也,禮者所以示人以正路也,專於一則無事不辦,由荀子之說可使各種個性之人,治其心,而趨正途。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8 10:27:50
    有 0 人按讚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5月號

    致知:知物

    前面幾篇將致知的知天地、知命、知性、明道、明德、 明教、知人這七個要點作了講述。人與人相處,時時刻刻無不有事發生有物接觸,故如何處世接物為適當,是為要務。 唯知事物極為複雜,人生過程中所遭遇之事物,千千萬萬, 形象多種,變化莫定,最易使人迷惑混亂,莫知所從。唯能以簡馭繁,知其孰為先務,則莫如辨別何者為本何者為末, 故曰:「物有本末」。知本知末為我國為學之所特別重視, 故四書中重要處輒提及「本」。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唯天下之至誠,為能 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均在教人如何為人,亦以不忘本為德行之要點。所以本治則末無不治,本亂則末亦 亂矣。

    我國學術思想均來自於《易》。《易》雖有分陰陽,但同時共存,無法單獨存在,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及「孤 陰不生,獨陽不長」,人事物也有相對但同時存在,如天地、剛柔、動靜、男女、老幼、質能,皆是相對者。相對之事物,二者有相互盈虛消長之變化,最終屬於相依相存,而雖同時存在,須有本末之別,先後之分,毋使本末倒置,先後錯亂。任何物,皆有其本其末,任何事,皆有其始其終。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是本,所以在前;新民是末,所以在後。修己是本,所以修身在前;治人是末,所以齊家治國在後。儒學里的八目,格物 致知誠意正心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末,而格物又是致知之本,以此類推所有事物均有本末。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所以說財為用本,土為財 本,人為土本,德為人本,再上推之,則德以仁為本,仁以孝為本。今日西方重利之資本主義國家,重財輕德,更犯為富不仁之失,甚至影響我國,孝為何物,已漸失去瞭解, 從現社會新聞可見當今人倫盡失,卻無人關注防範,此則危機之所在。蓋知物之後則能明本末,辨先後。以此邏輯,亦可用在知人;至欲求知人,當先明瞭人與人之關係及相處之 道;欲明道明德,必須從教育著手;而教則由天地、命、性衍出。而待人接物,其本為誠,故曰「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

    知物可以舉例相對之詞並為解釋,以為知事物之助。例如本末、大小、輕重、新舊、異同、清濁、文質、得失、存亡、 損益、難易、厚薄、榮辱、窮達、貴賤、貧富、毀譽、生死、好惡、枉直、去就、上下、遠近、朝夕、深淺、出入、古今、先後、經權、義利。上舉例子,均為人生過程中所容易遭遇之事物, 若能知其本末明其終始,別其先後,以應對千變萬化之社會 環境,則庶無大過。如此可謂得格物之效,達致知之功。《大學》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